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五种途径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语文能力,最简单的就是表现在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语言是听说读写的基础、先导。无论是口头的说,还是笔头的写,无非是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语言信息 ,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而成的。能否听懂别人的话,能否在朗读的过程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也都是以自身语言储存作为基础的。就连思维、审美、鉴赏等一系列心智活动,无一不是以语言的传递、转换来完成的。看来,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在于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也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quot;有较丰富的积累"。怎样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呢?
一、利用传播媒介,在听中积累语言。
当今传播媒介丰富多彩,电视、广播、录音机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传播手段。通过这些传播媒介学习语言,对学生来说是没有负担的,反而能从声情并茂的讲解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的个性,知道事物的善恶,对所听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未讲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欲望。学生耳熟能详,就会从中积累语言文字,有时会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受。这些都有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特别是要努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我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电视,组织学生认真收听、收看美文欣赏、童话故事、新闻报道、各种活动等,碰到一些新词、妙句,随时记在黑迳希谑仗⑹湛赐旰笞魇实苯步狻⑸臀觯醚竦没钌"语言文字"。不仅如此,我还把"听"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平时选购一些优秀的富有儿童情趣、富有生活气息的中外儿童诗或短小精美的文章的磁带,让学生带回家听,学生十分感兴趣,像《小雨》、《可爱的小鸟》、《春》等,学生们越听越喜欢,有些句子自然而然就会背了,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就丰富了;并教学生利用吃饭或休息时间通过传播媒介听些评书之类,让学生从听中认识文学名著,由此产生读的欲望。这样,并没有强迫性的要求,?quot;听"到"看",自然水到渠成,并为进一步丰富学生语言作了铺垫。
二、强化熟读背诵,在诵中积累语言。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实践证明,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读"和"背",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更能让学生吸收和积累语言材料。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要使学生对语言的运用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必须对语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复,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使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熟读和背诵便是完成语言强化的必由之路。强化诵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完全证明。古人为学,一开始只是读、背,头脑里只不过装满了一?quot;死"的语言材料。书读得多了,背得熟了,学生对书中的文与道似懂非懂,愤悱在心了,教师才开始讲解。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产生如朱熹所说的"豁然贯通"的效果,既领悟了道,也掌握了文,头脑中那堆"死"的语言材料一下子活了。这种读书方法看起来非常笨拙落后,其实,这正是符合汉语特点教学的高妙之处。很多专家都痛心于语文课堂很少听到琅琅书声,一些范文佳作,虽经语文教师二、三课时口干舌燥的讲析,但仍有学生不能熟读课文。这与我们古?quot;口舌成疮"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强调熟读背诵,就是要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而应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为此,对所学课文,我要求所教中、高年级学生有选择地尽量多背,或记住大意复述课文,并且根据学校安排把小学生应该背诵的80首古诗词落到实处。不仅如此,我还根据现有教材,增加一些诗文或优美片断,鼓励学生熟读背诵。巴金先生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的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巴金先生的话给我们的启发是很深的。
三、扩大课外阅读,在读中积累语言。
吕叔湘先生说过:"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积累语言材料光*课内加强对课文的朗读和背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课外引导学生广泛地进行阅读。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即便是班上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常常是对课外书刊情有独钟。因为,只?quot;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基于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尽量扩大自己的课外阅读面。我为学生列出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有选择地多读、广读。我坚持做到以下四点:1、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给学生留出阅读的时间;2、在课堂上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使其会读会摘录。如就全书来说,往往以浏览性的默读为主,对那些语句优美生动的段落,应反复诵读,并自?quot;采蜜集",摘录文中的成语、名言警句、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式、含有关联词的句子等,还可写一些体会文章;3、提出语言积累的具体要求,对所摘录的好词好句好段,要求学生每两周进行一次自我梳理,归类"入库",每学期末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翻箱倒柜",使积累的语言文字不至于"发霉烂掉",从而提高积累的长久性。4、每周定时检查,并作好统计,在班上公布,给认真的学生加星。这样做,促使了学生更自觉,更认真地进行阅读,保证了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平时,我了解到学生对某些作家、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强烈的自主阅读心理,就围绕这些热点举办专题讲座进行指导,这样不但可以更有效地刺激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课外阅读如同吃饭、睡觉,不可或缺,还能对正确选择阅读,科学指导阅读产生明显的正效应。在每学期末,开成果展览会,摆放学生阅读过的书,展览学生摘读的成果,张贴学生的各种体会文章……评选出课外阅读"全能"奖、"摘录"奖、"泛读"奖、"以读促写"奖……在班上表彰总结,让学生品尝扩展阅读的收获,享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阅读的热情,培养阅读的习惯,巩固其成果。
四、开辟说话园地,从说中积累语言。
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说话是对语言材料的一种使用,它能让学生一方面运用积累的语言,另一方面进一步积累语言。说话处在一个不断建构的动态过程中,其终端就是所谓"内部语言"。说话在其建构过程中不断向"材料仓库"提取合用的材料,并不断前行,由含糊变得逐渐清晰起来,按照一定的顺序,用一定的"所有"语言表达出来。为此,我开辟了说话园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如开展课前五分钟系列演讲训练,让学生按座位顺序,每人一次,提前准备自己课外阅读的精彩片段;每周举行一次好词好句欣赏会,让学生将自以为优美的词、句、段与同学一道仔细品味;每两周举行一次故事会,或诗歌朗诵会、好词好句接龙比赛、辩论会等,活动中,人人必讲,这不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促使学生读相关方面的书,而且巩固并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在这些活动中,我为学生创设了表现自我的舞台,设计说话情境,让学生畅所欲言,有条理地说,倡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在阅读中获取的知识,谈收获,议看法,评瑕瑜,让学生一方面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另一方面在"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况中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与渴望,同时也在说话中帮助学生积累了新的词汇、短语、句子,掌握了新的语言结构,既提高了学生说话的技能,又达到了巩固平时学习的语言材料的目的。

   

五、增加习作密度,从写中积累语言。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的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习作训练则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习作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要使大脑内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须加大语言周转的密度,为此,我要求学生常练笔。不过,千万不能让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负担,应该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来做这件事。这就要求我在设计习作练习和讲评习作上花力气,经过探索,我做到口头与书面结合、片断与成文结合、大作与日记结合、自由作与统一作结合,可以分步练、集中练,可以教师评、学生评,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并且一旦发现好的习作,立即投稿,当见自己的习作换成了铅字,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让习作成为他们内在的愿望。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
善闻、诵读、博览、多说、常写,多管齐下,又都以语言积累为轴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加之教师适当指点,何愁学生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多途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下一篇:“基础训练”中“听话·说话”的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