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一眼温暖的活水泉——略论《论语》教学的解读策略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眼温暖的活水泉——略论《论语》教学的解读策略

玉环县玉城中学 柯素萍

摘要】《论语》是中华名族的瑰宝,语言明白晓畅,含蓄有致。其中一些富有哲理的警句格言早已超越时空地域而传遍世界。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论语》也显示出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有鉴于此,进行儒家文化资源的现代化解读,通过述中感悟、缘情探境、追问生活、故事生发等方面引导中学生浏览原著精华,品味智慧哲思,提升文化品位。

关键词】感悟 语境 生活  故事 解读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以其恒久的艺术魅力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大放异彩。其中,儒家经典《论语》更是以其独具的魅力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论语》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大书,阅读它,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使人的智慧得到升华,使人的灵魂得到洗涤。正像《论语》中所写的那样:钻之弥坚,仰之弥高。这本书就像一座巍峨的丰碑屹立在人的面前,每每去读,不时的感叹2500年前孔子的伟大,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那种循循然善诱人的教学方法,那种谦谦君子之风,一直以来影响后世。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内容丰富,思想精微,言简意赅,为使后人能读懂,并能领悟其中深刻的含义,所以历代都出过许多训读、注释《论语》的书。据不完全统计,自汉至今关于《论语》的书不亚于三千余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宋朱熹的《论语集注》,后来成为明清科举应试者必读之书,许多读书人都是通过朱熹集注来理解《论语》的。朱熹集注基本上符合原意,但也渗进了许多宋理学的唯心思想,有不少维护封建统治思想的迂腐之论。封建时期的注疏家为维护封建统治利益,往往是借孔子之名来宣扬封建统治思想,一面将孔子抬高到“至圣先师”的高位,一面却任意篡改孔子的思想来欺世惑众。正如匡亚明先生所言,“各时代起作用的孔子的思想,一般是经御用后儒改造过的假孔学或半真半假的孔学,因此把它的反作用全部推在孔子身上是不恰当的……”此话提醒我们阅读《论语》要独立思考,尽可能了解孔子学说的本义,尤其是自2006年我省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把《论语》作为一门选修课列入高中语文课程范围,并且规定十篇科目为必考篇目,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儒家文化资源的现代化转化,如何解读《论语》的文化内涵,这不得不要讲究点艺术或者策略?

一、述中感悟,进行感性解读

1.去掉单一译文,引导学生自读。我有意地将课本上译文去掉,用多媒体将《论语》语录原文投映出来,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文言知识原生态地自读。这样,学生在解读时会碰到相当多的困难:有字词解读的困惑,有文言句式的不解,也有语录意图的揣摩……学生有了这些困难,自然就萌生了解读的渴求,产生了解读的原初动力。如《诲人不倦》一课中,有:子谓子贡曰:“女与回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这一章。学习这一章时,我将语录投映在多媒体上,让学生自读。结果,学生提出了下列问题:①“女与回孰愈”怎么解释?②“吾与女”中“与”译成“赞同”好呢,还是译成“和”好呢?③“闻一知十”说的是善思还是善迁?④如果将“吾与女”译成“我赞成你”的话,那孔子怎么能如此武断地说子贡不如颜回呢?于是,我就引导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多边谈论,深层探究,不断丰富对语录的解读。

2.通过名家评点,进行轻松解密

通过名家评点解读《论语》是一条捷径。名家、近人的评点批注,大多是玩味一生的独特“发现”,往往是至情至理,点破机关,三言两语,直抵要害,有助于为学生的多向交流、个性解读打开思路,提供范本。学生借助名家评点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其中的内涵,而且可以受到教益和启发。

例如:12·2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这样解读:朋友之道,平等独立,不宜强加于人,即使忠言善告,也应适可而止;如不接受,也就算了,否则自讨没趣。这种“处世之道”,至今有用。但它之所以不仅是“处世之道”,因为它显现了作为本体的某种人际关系的具体的情理刻度。过此刻度则此关系不再维系。孔学中朋友之道最宜于现代的社会公德,即以独立、自主、平等的个体之间的关系为基础也。专家评点语气中肯,又能一语点中要害,使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这样评点:“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南怀瑾却认为这句应该这样读:“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乐,水。’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两位专家风格迥异的解读,更使学生意识到个性化解读在文本解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分量。

引进名家解读,促使学生感悟。名家评点既有分量,也有水平,既通俗易懂,也含蓄隽永。

二、缘情探境,进行理性解读

《论语》是一本语录体著作,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据回忆而记载的孔子的言行、及部分弟子言行的一部典籍。独立的语录,由于缺少具体的上下文语境,给学生解读带来了情感揣摩的困惑。学生很难深层次理解言语者说此话时的情境和意图,也很难理解言语者说此话时的侧重点。于是,学生很容易孤立地理解某一条语录,极容易导致片面的理解,甚至曲解。据此考虑,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索:

1.根据学生疑问,重新建构语境。语录体式的话语应该出现在一定的交际场,将言语还原到具体的言语交际场内。学生自读中产生的问题大多数是因语境的缺失而引起的,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涉及到言语者的意图和言语侧重。因此,引导学生据疑度情,缘情索境或构境,从情感上揣摩言者真意,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的不错之法。如学习《为政以德》时,学生就“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提出:“徒”不应解释为“同一类人”,而应解释为“弟子”。于是,我引导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更深层次的理解,引导学生揣摩孔子说此话时的情感态度。结果,学生讨论之后,将孔子说此话时的情感大致归为两类:一是出离愤怒,二是调侃。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依据情感寻找或者重构当时语境。结果主张“出离愤怒”一说的学生找到此语的语境:“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学生就孔子愤怒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大致归结如下:①冉有是孔子的名生,对事本应有自己的思考,自己没有主见,反来征询孔子。②孔子已经私下里对冉有表示反对,季氏不听。③季氏不听从,冉有不行其义,反而为之聚敛。持“调侃”一说的学生就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孔子待人的原则(忠恕)入手,认为孔子不会怂恿弟子鸣鼓声讨冉有,充其量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还在想像世界里建构出那种孔子与学生一起言谈时的情景,认为孔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往往以道凝聚,既然冉有远道行之,自然就被排挤在外了。于是,我将课本后附录一《孔子年谱》中有关此事的史实呈现给学生,进而引导学生展开更深层次的理解,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解读。

2.围绕语录话题,依情补充语境。语录式的言语没有一定的系统性,是在一定的言语情境下偶发的言语。言语者的真实情感不可能全部凝固在静态的言语文字上,言语时的语气、语调和表情等都能表达出一定的情感,那么时隔千年之后的静态语录又如何能呈现当时那种复杂的情境呢?美国当代文艺家M.H.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流动过程和反馈过程。因此,我们解读静态语录的过程就是揣摩言语者情感,把静态语录还原为动态言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围绕静态语录呈现给我们的话题,揣摩言语者的情感用意,重构当时言语情境,不断修正并完善自己对言语真意的追问,进而落实自己的情感体验。

如学习《诲人不倦》中的子谓子贡曰:“女与回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时,学生就“吾与女”提出不同解读之后,我就引导学生回到语录本身,找到此语录的言语话题,然后让学生就这一话题揣摩孔子说此语时情感用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填补语境空白,结果,学生都能依据自己的情感揣摩,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言语情境。如:

生甲:子与子贡言学。子贡曰:“治学,何为重?”

子曰:“思为重,举一隅而以三隅反。”

子贡曰:“举一反三,颜回之善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孰愈?”

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生乙:子贡问孔子:“颜回善学,何也?”

子曰:“敏而好学,发愤善思。”

子贡复问曰:“吾何能及回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孰愈?”

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这样,学生在填补语境空白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语录的理解,让静态的语录动态化,而且,在此过程中深化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追问生活,进行深层解读

1.依缘圣人情怀,感受圣贤思想。

孔子生活的时代,毕竟离我们的时代已经很遥远了,谁也不可能乘时光隧道回到春秋时期与孔子对话,掀开《论语》的神秘面纱,只有对孔子生活时代的社会状况,有关的背景资料,孔子的生平性格、政治思想、教育思想以及孔子的影响力方面都有个系统、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才能做到正确理解原义。

孔子的一生是一本书。从孔子的人生经历可以推知当时孔子思想的真实想法。例如:《沂水春风》篇中,历来将“春风沂水”的情怀解读为“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的最高境界,集中而形象地体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学生只要用心去感悟,稍有了解孔子的经历便会体会到另一层完全不同的的感受。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用于治国安邦就是主张“仁政”,以“礼乐教化”为手段,希望能恢复大同社会的景象。于是孔子周游列国,游说统治者施行自己的主张,但在武力争霸的兼并战争面前,他的学说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并不能给统治者带来立竿见影的政治效果,所以应是孔子晚年明知自己的主张不可行于世想“独善其身“的颓然之态的表现。这层理解正是了解圣人情怀,结合孔子人生阅历的一次迥然不同的解读。

2.关注自身实际,感受圣贤光芒

正像于丹教授所讲,“《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孔圣人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在大地上生长的信念,他这样的人一定是从我们的生活里面自然生长脱胎出来。而不是从天而降的”。既然是贴近我们的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从自己情感体验出发,对《论语》进行理性的解读。教师要让学生做到这一点,最为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从身边的家庭、朋友说起。

学生对于自己的家庭、朋友再熟悉不过了,《论语》中关于此类话题不胜枚举。比如《论语》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论语·里仁》)这章看似平常之语,但是现代的孩子几人能做到呢?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当你们高高兴兴的等待自己的生日的时候,你是否会记得你父母的生日?这一发问虽然简单普通,但同样发人深省,现代的中学生很少会考虑到自己父母的生日,甚至很多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父母生日的具体时间。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孝顺,同样也促使学生去反思自己平时让父母伤心的行为,收到一石二鸟的功效。

再如:《周而不比》中关于如何择友有这样一章: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学习这一章时,学生在“生疑”和“探境”的过程中,基本上能把握孔子教导弟子交友慎重的这种生命关怀,于是,我进一步引导联系自己交友的经历来具体地诠释这条语录。结果,大部分学生能从自己交友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具体地诠释朋友这一概念。有学生还深情地写道:“如果说生命是一个不能重复的花季,那朋友便是花丛中最耀眼的花朵;如果说生命是一只翱翔蓝天的飞鸟,那朋友便是捎来远方问候的微风;如果说生命是一条街道,那朋友便是街上最靓丽的风景……”这样,适度延伸之后,学生不会再有千年之外的时空差距,自觉不自觉地感受圣贤光芒,汲取生命的力量。

3.关注当下需求,思考圣贤局限

几千年前的孔子居然能领悟现在人所不能领悟的道理,并千百年来被人流传,现代人其实不是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只是物质的诱惑远远大于它。《论语》里的道德理想,同样适用于二十一世纪。解读《论语》,要立足现实,注重个性解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认识和看法.

例如: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饭疏食,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论语》中提倡人不该很在意外在的物质和荣誉,而应该重视自我的修炼,它说:人如果太过于重视外在的东西,就会变得很贪婪,那么永远不会感到幸福,因为人的欲望是永远不会停止的,但是如果把重心放在自身的修炼上的话,自己每天都能感觉到自己在前进,生活在美好。引导学生思考此类现象:现实中就有这样的一类人,金钱,地位什么都有的人大都不快乐,没有金钱和地位的人也不一定快乐,为什么呢?鼓励学生善于联系现实,努力从现实中发现问题,感悟其中深刻的道理:人的欲望是一切不快乐的源泉。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所享受的那种欢乐,同样是我们快乐的源泉。

现实中一些热点问题是学生关注的焦点,把热点问题融入课堂,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今年的热门读物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我在教学中发问:“丧家之狗”是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受郑人所讥,孔子虽然说“然哉,然哉”,但这明显是自我解嘲或调侃的口气。此用于书名,大家觉得怎么样?我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课外思考,有相当一部分去查阅相关资料,甚至有些学生去看了李零的原文。学生形成以下认识:有的学生说作者是“轻侮圣人”;有的学生说《“丧家狗”》一书的偏颇主要是站在隐士(包括庄子等道家)的立场来说话;而对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什么,他为什么在“天下滔滔”甚至“知其不可”的情况下还要“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此书基本上缺乏“同情的理解”;有的学生一针见血的认为即作者和出版者想用这个刺激性的书名来使此书成为畅销书;也有的学生去看了原书,并采用原书的说法,认为“丧家狗”之称,即属于“隐士对孔子的鄙视和嘲笑”,是作者想让读者知道“真正的孔子,活着的孔子,既不是圣,也不是王,根本谈不上什么‘内圣外王’”,因为“既不是圣,也不是王”,还可以是其他身份,如思想家、教育家等等;有的学生认为李零的目的是要瓦解孔子身上代表的神圣性……可见适当的激发和兴趣的引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孔子虽然是被推崇为“至圣先师”,也不是一无瑕疵。《论语》中也有前后矛盾或矫饰重复之处,含义有复杂对义的一面。不同时代、社会的不同读者,尤其是现代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解释,在课堂中老师要倾听不同的心声,引导学生认识到对阻碍现代化进程和不适应现代生活的弊端,我们需要反省批判。比如“父母在,不远游”;“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这些方面表现了中国人保守、暧昧、好面子、重虚荣、少公德等愚昧落后的病根。

四、故事生发,进行深刻解读

《于丹的〈论语〉》解读几乎用许许多多的小故事串联而成,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告诉人们《论语》中朴素的道理。有陶渊明的故事,佛家的故事、西方哲人写的小寓言、报刊转载英国网球明星的故事、苏轼与佛印的故事、铃木大拙的书中的故事、网络故事、电视剧里的故事、《史记》记述的故事、林清玄的散文、费雯丽的故事、杜甫的故事等。同样,解读《论语》完全可以借助一个个浅显而生动的故事,故事不仅能吸引学生,而且又将深刻的道理寄托在浅显的故事当中。在解读过程中,让学生在故事中有所感悟,比枯燥的说教要好得多。

例如《论语》15·9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章解读借助故事来体会其具体、独特的“仁”的内涵。教师让学生思考:历史上不乏为理想、信念而献身的仁人志士,你能举出来吗?学生的知识储备中会有史可法、文天祥、诸葛亮等历史人物。教师适时点缀故事情节,使课堂呈现波澜,岂不美哉?比如适时穿插诸葛亮的例子,教师可以这样讲述:历史上最富悲剧色彩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要算是诸葛亮了。诸葛孔明心怀经纶纬世之志,胸中自有甲兵百万,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但历史悲剧性地安排他去辅佐刘禅——扶不起的阿斗。他知道自己一生的治国平天下理想报复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台湾的李敖这样评说:“诸葛亮写《出师表》,我们只看到他明谏之切,却没有看到他的隐痛之深。他的隐痛乃在他所支持的,竟是不能成大格局的、不成材的阿斗。他在这样的情况下鞠躬尽瘁,当然是很痛苦的。”这是诸葛亮所能预知的结果,也是注定了的历史悲剧。上下五千年的华夏历史,这样的至勇至悲者不在少数,我们后人读史、读书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这些人百折不挠的奋斗上,而往往忽略了他们心底不可名状的痛苦和悲怆。现在想来这多少有点残酷!教师这一缓慢而又饱含情感的讲述,让学生彻悟“杀身成仁”的悲壮与伟大,无奈和痛苦,也完成对学生思想的一次洗礼。

再如,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你觉得上面的说法有道理吗?理由?我借此时机在课堂中给学生讲了这样的一个小故事:有一个铜壶在水面上漂流着,它觉得很孤单,想找一个同伴做自己的朋友,这样在漂流的时候就可以聊天了,日子就会过得很惬意。 一天,铜壶终于在水面上发现了一个陶壶,它兴奋地游了过去:“喂,伙计,我是铜壶,我想和你交个朋友。”说完,铜壶就要去拥抱陶壶。“我很乐意和你做朋友,但请你离我远一点儿,不要太靠近我,因为我是陶制的,只要你轻轻地碰我一下,我就会成为碎片。”陶壶说完,便独自游走了。简单而浅显,有着童趣的故事,同样能让高中生饶有兴趣的听讲,其中的深意也就不言而喻。

《论语》的魅力经久不衰,如何解读此书,真正做到让学生读后掩卷深思,并有所得,我想应该是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经典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顶礼膜拜,而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去承受温泉的恩惠,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以上所谈的解读方法是我半个学期教学《论语》的一次教学体验,正像于丹所讲“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当我们在当下的生活解读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会缄默微笑”。《论语》作为经典,它所传达的是一种智慧,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文化。

 

参考书目:

《论语》(四大国学经典解读)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版

《语文教学通讯》2007.12

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7版

《中学语文教与学》2007.3

王少弄《读〈论语有心得〉》海潮出版社2007版

南怀瑾《论语别裁》2007复旦大学出版社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所有梦想都开花 ——高中语文动态生成性教学中教师引领的策略探微    下一篇:缺失即是优势 ——《让环境描写在我们的作文中鲜活起来》案例分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