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巧记巧背学语文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成都七中育才学道分校  王玉

 

《教育法》指出:“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的成果”。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就更需要从民族文化中去吸取营养。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从《诗经》、《离骚》到唐诗、宋词、元曲,这些宝贵的的财富等待我们去继承,语文教学责无旁贷。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阅读教学,而阅读教学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对文章的感知和感悟能力,这就需注重语言的积累,首先从文章的记忆、背诵入手。

背诵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地提高读写听说的能力。“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即是这个道理。文学泰斗钱钟书先生从《三国演义》到《三侠五义》都背诵过,靠大量的背诵和广泛的阅读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和知识,从而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贯中西的大文学家和大学者。蔡文姬凭借记忆为我们留下了她父亲的四百多篇佳作,自己也成为了千古才女。茅盾先生对《红楼梦》倒背如流。这些古今大文豪的事例都说明背诵是语言积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为他们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定数量的语言积累在中小学阶段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得到教育部门的专家们和众多教师的认同。新的教学大纲对中小学生背诵古诗文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小学阶段背诵古诗80首,初中阶段背诵古文20篇、诗50首,高中阶段背诵古文20篇、诗50首。此外,还有许多内容也提倡熟读成诵。这进一步说明了背诵对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背诵即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过去的经历在头脑中的反映和再现。它分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

机械记忆主要是针对一些一时难以理解而又必须加以背诵的知识。这种记忆是通过多次诵读对大脑进行反复的刺激,从而达到背诵的目的。机械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但机械记忆的完成主要依赖学习者毅志力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不宜多用。

理解记忆是指在对所记忆的内容、有了正确的认识,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以达到背诵的目的。所谓理解就是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深入到内部,看出它的本质、联系、性质等,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积极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在读文章时,不仅要弄清写了什么?还要弄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牢固地加以记忆。这与人脑的生理构造和特征密不可分。人的大脑分为认识、整理、贮存、提取四个区域,只有四个区域共同协作、互相进步才能记得牢。如《扁鹊见蔡恒公》一文,不少学生刚开始背诵时,总把几次见面的语言、动作混淆起来。后来随着课文的学习,在一次次的诵读中慢慢地理解了文意,掌握了做事的情节变化发展,人物的性格及特点,背诵也容易了,很少有人再出现混淆的现象。这就是理解的作用。

有的人虽然理解了,也记住了,但背诵的内容多了以后,就出现了“道不清,理还乱”的现象,前牵后连,纠缠不清,分析其原因,就在于所学的知识,所背诵的内容没有在头脑中及时地加以归纳和整理。要想把许许多多的文章清楚完整地加以背诵,并有效地运用,就必须善于对其进行分门别类的梳理归纳,从而实现有效记忆。理解+总结=记忆,这才是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

常听学生抱怨记性不好、老记不住,羡慕那些博闻强记的人。其实,绝大多数人并非真正记忆力低下,而是没有运用正确有效的记忆方法,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予以指导和点拨,让学生勤记、善记,,只有过好背诵关,尤其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才能在效地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阅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语文教师永葆童心 营造乐教乐学氛围    下一篇:情感,语文教学的真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