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引导自主探究 促进主动发展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引导自主探究  促进主动发展

湖北省黄梅县濯港镇胡坝小学  桂国民

[内容摘要]

我们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禁锢,在课堂教学中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这样造成了语文教学呆板、繁琐、片面、低效,压抑了儿童的发展,延误了儿童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为此,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变教师的“课堂主角”为“课堂主导”,变“结论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变“教师发问”为“学生提问”等课堂新模式,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对儿童的智能、情感、意志及个性品质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但是,我们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禁锢较深,在课堂教学中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自主性。这样造成了语文教学呆板、繁琐、片面、低效,压抑了儿童的发展,延误了儿童智力和能力发展的最佳期。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很显然,其核心就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我认为学生自主学习,主要指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的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的学习,让学生去尝试错误,体验挫折,从而收获成功的愉悦;还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交流,相互补充,积极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为此,我做了几点探究。

变教师的“课堂主角”为“课堂主导”

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一篇小学语文课文,既要教生字、生词、句子,又要分析文章段落、结构、中心,品味特色,体会修饰等,面面俱到,满堂灌,堂堂灌,恨不得将自己平时所学的知识全部“倾倒”给学生。课堂成了教师的“独唱音乐会”,而学生成了无言的观众。表面看来,教师可谓是“全身心投入”,学生“全神贯注”,其实这种语文教学是十分有害的。它忽视了课文的独特功能,阻滞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不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当今时代,知识快速增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所学生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适当地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学”上,如同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逐步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的教学目的,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实践提高阅读能力,达到学会、会学而善学的境界。应在“导”字上做文章,在阅读教学中,尝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在教学中,我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学习新模式,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如:我们在复习语文课文中,提出“如何抓住课文的线索”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如下复习:重读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记金华的双龙洞》、《狼牙山五壮士》、《再见了,亲人》、《落花生》,分析各篇线索。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将讨论结果写在纸上,再集中汇报评析,学生按课文顺序写出了:“①以时间为线索;③以空间为线索;③以事件为线索;④以情感为线索;⑤以议论为线索。”同时分别评出各自结论的理由。再如,训练学习写作文时如何把文章写具体,我设计了四段话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体会领悟,总结出方法:

第一段:三伏天的一个中午,天上无一丝云,地上无一丝风,太阳像一盆火烤着大地,柏油路都被烤软了,露面渗出了柏油,树叶蔫了,垂着头,知了在树上喊:“渴啊!渴啊!”狗躲在树阴下,伸出舌头直喘粗气。

第二段:我的表妹长得特别逗人喜爱。细长的眉毛下,一双大眼睛又圆又亮,笔挺的小鼻梁透出几分灵气,一笑露出雪白整齐的细牙。

第三段:一条浅绿色的轮般很威严地冲开了残存的雾气,轻轻地驶向码头。

第四段:蝴蝶花开了,像一群五颜六色的小蝴蝶落在绿草丛中,还不停地扇着翅膀。

学生通读、想、比,再经过反复讨论,学生纷纷回答:“按段的顺序,运用了‘描述法’、‘总分式’、‘添枝加叶法’、‘打比方的手法’。”我又问:“把文章写具体,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吗?同学都认为四种方法没错,怎么还有?“观察法”,有个学生抢着说,“要想把文章写具体、写好,首先必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周围的人和事,积累写作素材。”“说得非常好。”我及时鼓励。由上可见,教师由“课堂主角”转化为“课堂主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归纳,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变“结论性学习”为“探索性学习”

我两次上过《狐狸和乌鸦》一课,第一次教法是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说说对狐狸的看法,大多数学生给狐狸戴上了“狡猾”的帽子。第二次我试着换一种探索的方法:让学生初读课文后,引导学生把狐狸三次对乌鸦说的话找出来读,又抽两名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乌鸦,学着它们的神态腔调再对话,让学生细看、细读、细听、细品味,结合狐狸与乌鸦语言谈体会。教师没有设框框,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狐狸“狡猾”,说的话一次比一次“动听”;有的说狐狸善于花言巧语;有的说乌鸦太“苕”了,叨在嘴里的肉终于被狐狸骗吃。还有的说狐狸好“聪明”,而且很有意志力,理由是狐狸善于察言观色,及时改变说话的内容,说话的语言,直至乌鸦开口。我认为很有创意,大加鼓励。此时学生激情奋发,我抓住“火候”,问:狐狸究竟是“聪明”还是“狡猾”?请同学们对上述两种说法展开争论;争议结果,统一了认识,狐狸是“狡猾”的,,因为它用欺骗的手段取得了不正当的利益,是与道德相违背的。

很显然,第一次教法生怕学生扯“野”,浪费了时间,因此,过早地给学生限框框,学生也给狐狸早下结论,无意中给学生思维定势了,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形成独特的体会,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和道德的判断能力。第二次教法是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特体验,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假如把这种违反“诚信”的行为视为“聪明”来尝识,那怎样让学生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假、冒、骗”的行为?很显然,“结论性学习”是无法激发学生讨论,无法让学生深刻感知,课文思想内涵的,而“探索性学习”则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其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变“老师发问”为“学生提问”

读而能问,既是学生认识的突进,又是学生思维的聚集,并能使学生产生持久的读的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深入发现,推动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从认识论的角度看,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形成问题意识的过程,会全力调动自己原有的认识经验与当前的阅读活动,去解决自己能读懂的问题,梳理出自己无法读懂的内容,形成一种激情难耐的阅读状态,教师如果充分把握时机,尊重学生,给他们提供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则使学生有问能提。让学生质疑的方式多样,既可以集中质疑,也可以随机质疑;可先在小组进行,再全班交流,学生尽情地提,充分提。如学习“惊弓之鸟”一课,学生通过课文预习,已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后,我提出还有哪些没有读懂的地方,学习提出“更羸为什么能说出是一只受伤的大雁?”,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是指导学生读更羸的话,且用“——”和“    ”线划出哪些是他听到的,哪些是看到的,哪些是他的分析。分组讨论更羸的分析有无道理,如果有,说出充分理由。又有的同学提出“能手”体现在哪里?小组进一步讨论,眼看学生有点把握不住,在此“节骨眼”上,教师随机点拨,让学生用前后联系的方法再体会“能手”。一会儿学生纷纷说,教师板书:

“慢慢地飞”——受过箭伤

“边飞边鸣”——孤单失群(惊弓之鸟)

还有个学生立即说起来提出《惊弓之鸟》与谚语故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相同之处,我大加赞赏表扬他能把平时积累与课文相联系。但我又立即提出,他们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请同学们课后借助成语书籍慢慢领悟,互相交流。

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方法还有很多。如在课堂上变教师评价为学生自评或学生互评,变老师布置作业为学生自留作业互留作业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语文数学的立足点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语文教学要让每个学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逐渐达到教师“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轨。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直接的、明显的,而是间接的,潜在的,不可强“灌”硬“填”。只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手脑并用,学用结合,学生才学得愉快,自我促进主动发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    下一篇:小学高年级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