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赋予生字以生命的活力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众所周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教学又是阅读的基础,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的识字总量约为3500个,而低年级就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因而,我们作为教师教得吃力,学生也学得相当辛苦,而且很容易出现回生现象。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形式多样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始融入语文教学中灵活地运用,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一块黑板一支笔,一个先生一张嘴”的授课模式,把学生带到一个崭新的视听氛围之中。 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妙不可言的作用,特别是在烦琐乏味的生字教学中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和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识字。如何让信息技术恰到好处地运用在平时的语文生字教学中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进行。

一、利用图、文、声、像、动并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兴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还比较短,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很容易被新异的刺激活动而兴奋起来,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使生字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 。

针对这种优点,我就在识字前,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尽可能地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我和学生共同创设了“识字列车”“汉字王国”“汉字天地” 等情境,每一个生字就成了“字宝宝” 的角色。如教学《四季》一课,在欣赏了四季的美景后,我结合课文内容说:“一年四季里藏着好多‘字宝宝’,谁能找到它们,叫出它们的名字,它们就会出来和你们一起做游戏了!” 这样一引导,学生把学习生字当成了“字宝宝” 捉迷藏,都兴致勃勃地到课文中寻找生字并认读起来。

又如在学习第二册《识字4》时,课前我让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去搜集有关课文中动物的一些信息,课上我又让学生通过录象观看昆虫世界,进而认识各种昆虫及其名称。就这样,通过看图、听音、观看录象等手段直接把学生带进生动、形象的情景中,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为后面生字词的学习作好铺垫。接着,我又把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戴在学生的头上(头饰上写有昆虫的名字),扮成小昆虫,并模仿昆虫的声音、动作、外形特征表演出来,识字时安排学生演一演,当时,有一个学生竟然用手臂动作把蚯蚓扭来扭去的特点演得惟妙惟肖,下面的学生不由自主地拍手叫好,这样既给学生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又加深了对小动物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牢牢认识了动物的名字,这些生字在学生眼睛里一下子变活了,在他们的眼中一下子神采飞扬起来。

    

二、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把握生字的特点,增强记忆。

学生的认识是遵循“具体——抽象——具体”的发展规律,而以多媒体操作介入教学,以其快速,提供信息的形象化、丰富化,让学生感知。在生字教学中改变了教师逐字讲解的“字字清”的教学方法,化静为动,为生字教学排疑解难,而且信息技术多媒体能够以它独特的动态作用来辅助教学,并通过其信息的动态演示,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

如教学象形字“鱼”时,我以多媒体显示一条挂着的鱼,并在图下依次出现“鱼”字从甲骨文到金文、篆文、隶书的演变过程。这样,借助图画,学生不仅很快就记住了“鱼”这个符号,而且初步了解了象形字的造字规律──把客观事物的形体描绘出来。

在教学第二册的《松鼠和松果》这一课中引导学习“聪” 字的时候问道:“哪个小朋友能很快记住这个“聪” 字?”同学们看完字后,举起小手,有的说:‘聪’左边是‘耳’字,右边是‘总’字,别人说话的时候总用耳朵听就会变聪明。”“大家评评他的记字方法怎样?” “好,因为他把‘聪’分成两部分‘耳’和 ‘总’再合起来记忆,说出了聪明的意思”。这位同学的记字方法很快启发了大家,接着又一位同学站起来指着‘聪’字说:“老师,我认为聪明的人,不能光用耳朵听,还要用眼睛看(‘总’字上两点好比人的‘眼睛’),用口说,用心记,才算是聪明”。这时,我趁热打铁,就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出现了四张图片:眼、耳、心、口,然后依赖特技动作将它们飞入一起,最后合成一个“聪”字。

我在上课时还经常借助电教媒体剪辑、组合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形近字“晴、睛、精”时,我利用实物投影,将这些字的偏旁进行变换组合,实物投影的变换摄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强化了学生对字形、字义的记忆,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再如教学指事字“本”时,学生已学了象形字“木”,知道“木”就是“树木”,我以多媒体显示一棵树,然后在下面加上树根,告诉学生:“木”下加一横是“本”,表示树根。于是,树及树根的图像与“本”这个符号联系起来,牢牢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

以上案例虽然识的都是一个字,但当利用了多媒体处理后,识字的过程竟能如此丰富多彩,我们教师赋予了生字以生命的活力,在学生的眼里,生字不再枯燥乏味,空洞木纳,它们和自己一样,都是有生命的,你说能不让学生根深蒂固地记住这些生字的特点吗?

三、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形式多样的小游戏,巩固生字。

学生的禀赋各不相同,一堂课下来对于生字词有的只需读过或抄过一遍便能很好地记住了,而有的则需反复地练习以加深记忆。不过当时学得再好,时间一长,如果不去再现的话,也会逐渐遗忘,所以组织学生适时选择好的方法复习便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平时较多采用开小火车的形式进行巩固练习,让学生在读中记忆,可是这样的形式比较单一,巩固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我利用多媒体设计了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游戏,通过游戏形式让生字以各种各样的再现方式,不断地在学生面前复现,以此达到复习巩固生字的目的

      

1、摘果子游戏

摘果子游戏是我们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我在复习巩固环节在屏幕上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写有生字的苹果,让学生自己上台用鼠标点击喜欢的果子,果子上就出现了一个字,这位学生就读准字音、组词,常用的还可以说一句话,谁读得正确谁就是识字小能手。每次开始游戏时,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就连平时不乐意举手的学生也高高地举起了手,就这样,在复习巩固时,由于班级中的学生全员参与,不仅提高了识字的效果,而且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记忆。

2、“红灯、绿灯”游戏

在巩固汉字阶段,我就设计了多种具有一定竞争性的游戏。如,“红灯、绿灯”游戏:在“开火车”读生字的过程中,屏幕上的字或词可以当“红灯”和“绿灯”。读对了,字或词就变成绿色,成为“绿灯”,在坐的学生则一齐说:“过”;读错了,字或词就变成红色,成为“红灯”,在坐的学生则一齐说:“停”。读错的同学可以向其他同学请教,读对后还能得到“绿灯” 通过。这个游戏因为具有适度的竞争性,能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热情,真实准确地反馈出识字情况,便于及时纠正错误。

还有“找朋友”“戴帽子”“猜一猜” 等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巩固识字。其实,好动是学生的一大天性,我们要想让学生乐学,就得在教学中创造机会,使原本以线条组成的“方块字”时不时地在他们的眼前跳跃起来,让他们动静结合,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享受成功的乐趣,这样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以信息技术为平台,提高学生写字能力

由于学生年龄小,又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在写字指导时经常教师先出示某个字,直接告诉学生这个字哪边容易出错,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样,学生就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即使当时记住了,也很容易遗忘,因为他并没有经过主观的努力。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他餐;授之以渔,终生受益”。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所获得的知识才会印象深刻。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尝试自己做小老师,让他们自己想,自己说。特别是当同学们的“大作”展示在学生面前时,一个个“小老师”都能独立发现问题,并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生字的写法,其涉及的方面有很多,诸如多一点、少一点、多一撇、少一撇之类的笔画错误。“小老师”们的兴趣很高,“学生”们的兴致也很高,课堂上常常小手林立。

还如,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口耳目》一课,告诉了我们汉字的来源及其演变。我在写字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挖掘教材的潜能,力求以教材为基点,和学生一起去探究古人的造字方法。在上课后中,我利用了多媒体穿插几个名家练字的故事,为学生树立榜样。这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中国文字不仅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因此,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更是一种凝聚力。教孩子写汉字就是让他们去了解、体验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思想和民族的情感,更要了解、体验一种民族精神。信息技术与写字教学整合,革新了传统的语文写字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写字能力。

总之,在语文生字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真正使学生掌握字词的水平得到提高,至此,生字在学生眼里不再是冷冰冰的符号,而是一连串的跳跃在他们面前的“小生命”,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永远乐于和这些生字宝宝为伴。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所在    下一篇:谈多媒体网络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