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精选训练点 把握训练度 促使语感走向深刻——浅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课内感悟训练的有效引领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精选训练点  把握训练度  促使语感走向深刻 ——浅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课内感悟训练的有效引领  

景宁县第一实验小学 吴月圆  

【内容摘要】  

培养学生语感的深刻性,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深刻探究,透视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感受具体的语境、深刻的语意、潜藏的语情、含蓄的语技,以提高阅读理解的力度,提高阅读感悟的质量。”语感深刻性的培养要引导学生从言语中体会深刻的内涵,从深刻的内涵中赏析语言,在认识的不断深化中促进言语感悟力的发展。本文主要从立足于充分利用教材,精选语感训练点,灵活把握训练度两方面讨论促使学生语感走向深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语】    训练点      训练度      语感      深刻    

敏锐、深刻的语感既是一个人语文程度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因此,培养儿童语感的敏锐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语感的深刻性,就更是不容忽视。但是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 许多 老师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敏锐、深刻的语感就是课多上几节,话多讲几句,题目多做几道,以至于将课文上成内容分析课,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内涵丰富的句子、特殊句式这些发展学生语感至关重要的语言材料却较少关注;以至于教师又开始实施“题海战术”,学生的语言有没有发展则很少去考虑,不注重学生感悟、积累语言材料,忽略挖掘教材的人文情感,感悟教学零散、肤浅。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如何立足于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培养学生深刻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教材,精选语感训练点,灵活把握训练度,是个良好、易操作的办法。  

    一、精选训练点——“四两拨千斤”“力拔泰山”  

    “文有文眼,题有题眼”,每一篇文章、每一节段落抑或每一句话,都有一个内容凝聚点、情感迸发点。就一篇课文而言,蕴涵深刻的内容可能不少,是否要全部引导学生探究呢?答案是否定的。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文章的特点及价值取向,精选最有价值的训练点展开训练。  

(一)基点  

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和运用,而少在抽象的分析讲解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因此,积累词语,训练句式,无疑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点。例如某老师教学《李时珍》一文时,就是抓住了这一基点,围绕“药方”、“古方”、“良方”巧妙地组织了大量的积累训练。首先说说三个词语相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然后说说“对症良方”的“症”指的是什么?最后问学生李时珍能当即说出一个古方,而且是良方说明了什么?这样抓住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进行求同存异,异中求同的对比训练,把词语的积累和阅读理解巧妙地揉合在一起,由此可见,教师要善于发掘课文中内含的训练因素。  

(二)难点  

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学难点,即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在一般情况下,教师要分析这个落差,搭建合适的台阶,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使学生深刻理解并了然于心。例如《挑山工》,作者冯骥才以清新、朴实的笔触,勾画了一个目标专一,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挑山工”形象,意在告诉读者“做事只有认准目标,脚踏实地,才能把事做好”这样一个深刻哲理。通读全篇,笔者以为这一深刻哲理主要包含在文中挑山工对“我”的一席话语之中。为此,引导学生感悟挑山工所说一段话的寓意,是学习本文的难点所在。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经过“质疑——感悟——运用”的过程,较好地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首先让学生认真想一想,读懂了什么;然后,再请一位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下自己读懂的内容。接着再读这段文字,让学生说说哪些句子是描写“挑山工”的?哪些句子是描写“游人”的?细细咀嚼这些句子,从中发现“挑山工”与“游人”在登山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同点?然后根据这些不同点以及这样一个结果质疑?总结出挑山工有着哪些游人所不能及的精神。最后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能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将感悟点落在难点处,往往能有一举两得之效果。
  (三)特点  

许多人都会这么说,“理解课文,抓不住特点;处理教材,选不准入口。”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首先抓住课文的特点展开教学,才能引领学生正确、深入地感悟文本。《詹天佑》一课的文本价值重在宣扬爱国主义精神,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这篇课文在叙述上很平实,语言风格朴素,如果从语言特点上来关注,显然没有什么可挖掘的,为了迎合工具性,而生硬的找出词语或句式去训练,感觉也过于机械或教条。这篇课文中蕴涵着丰富的人类文化精髓,“活动”着有人格魅力的“人”,就应该从人文入手,渗透语言的特点,也就是让学生在思想的感悟中去积淀语言。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了解詹天佑其人,从詹天佑的人生经历去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有了这样的情感基调再让学生研读课文。这是披情入境,顺情而教。教师问:“修筑过程遇到那些困难?”这是个整体的问题,有利于揭示文本的价值。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读书、去思考、去发现。当学生有了问题的答案,顺着这个思路再进入细读阶段。这是采取抓住主线,提炼重点,再突破难点的教学策略,也可以叫“顺藤摸瓜”。抓住文本的特点展开感悟训练,才能将感悟教学上地有声有色。  

   (四)重点  

教学的重点往往是教学必须达到的目标,学生对重点的内容是否感悟到位,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如:教学《赶花》一文,其教学的重点就是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教师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谈话引入新课
    养蜂人的话中似乎还有更深的含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吧。
    ▽品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轻轻闭上眼睛听录音,看看在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为什么会感受到养蜂人的艰辛?为什么又会感受到蜜蜂的勤劳?  

▽理解研读,深悟课文
    找到描写养蜂人赶花和蜜蜂赶花的话,弄清有几句,并想想这几句概括说了些什么?默读,把表现他们艰辛与勤劳的词语勾划出来。有感情地朗读,注意体会重点词语的感情。我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蜜蜂和养蜂人吗?默读养蜂人的话,想想明白了什么?

    

    (五)疑点  

亚里斯多得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因此,阅读教学中必须有疑,且要无疑处求疑。疑点必然是学生感悟的兴奋点所在,抓住疑点展开感悟训练易行且实在。 如教学《凡卡》一文的结尾,一学生提出:“凡卡没把地址写清楚,爷爷是不能收到他的信的,可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这样写呢?”文章似喜实悲的结尾确实是学生理解上的疑点。于是,我抓住契机,激发疑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讨。我说:“是呀,凡卡怀着强烈的愿望把那封宝贵的信塞入邮筒,可万万没想到爷爷是永远不可能收到他的信的。那凡卡的命运又将怎样呢?”回答中带有明显的同情、悲痛的情感。这时,我又把提问回到刚才那位学生的疑点上,我说:“既然凡卡无法摆脱这悲惨的命运,那文章这样结尾的用意是什么呢?”这时,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有的说:“文章以梦结尾,暗示凡卡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只是个不能实现的梦。”有的说:“这个结尾看似美好,其实隐藏着不幸,更激起我们对凡卡的同情。”学生对凡卡的“命运”展开的求异思维,激起了他们情感的涟漪——对凡卡的同情。在阅读教学中抓住疑点,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深入理解新知识的精妙之处。  

    (六)盲点  

在阅读活动中,总会出现“盲点”,“盲点”越多,带来的负效应就越大,甚至会从根本上遏制思维的展开;而一旦能抓住“盲点”,唤醒沉睡的“矛盾与冲突”,就能产生不可低估的正效应。教学《江雪》一诗,老师问:“老人为什么在这样的天气里还要钓鱼呢?”学生有的说是喜欢钓鱼,有的说是以钓鱼为生,还有的说钓鱼消遣,更有的说喜欢吃鱼…… 在学生一头雾水时,教师补充了有关诗人的经历和背景知识,学生就恍然大悟了。胸中有情,此鱼已非鱼,此钓鱼已非彼钓鱼也。盲点处组织训练,往往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畅快之感。  

    (七)空白点  

小学语文教材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课文有“空白”之处,或是在课文中,蕴含丰富的内涵,或是在课文的结尾,言尽而意未穷。诸如此类的空白,给读者留下了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果我们教师抓住课文中的这些空白点,变教材为教材,让学生展开想象,大胆推测,想想说说,写写议议。例如文中的省略号、情节略写、列举的空缺、尾声的空子等。如《月光曲》一文,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展开故事情节,而对支配贝多芬言行,推动情节主线发展的内在动力——贝多芬的心理历程,课文则始终未作披露,给我们留下了多处“空白”,我们可以采取片断训练的形式将这些“空白”处的潜在内容显现出来,从而加深对《月光曲》的理解。空白点处的感悟训练,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也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把握训练度——“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 恰如其分”  

语感深刻性的训练实施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其强化和调控应当科学地体现于“度”的把握。只有把握好这个训练的“临界点”,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深度  

感悟训练的深浅度应该以恰到好处为止,不能过深,以至于学生望而生畏,难以说尽解透,但也不能太浅,没有教学的价值。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开头以写景起笔勾勒阴云密布、寒气袭人的气氛。“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这“阴”“冷”的环境描写,既是自然景象的真实写照,也是特定年代阴霾密布的政治气候的巧妙暗示。只有通过阅读咀嚼,才能揣摩出其丰富的内涵和意味。教学中尤其要联系语境指导学生加强对这类语义因素的咀嚼品味。理解它们在实际使用中的变化,把握它们所蕴含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从而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领悟。  

把握好感悟训练的深浅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做:  

1、关注训练目标的设计。教师应该把握好一篇课文教学的深浅度,并根据“上限”和“下限”设计好合度的训练,这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以及学生学习的结果。  

2、关注教学问题的设计。设计深浅适度,能引起学生充分思考的问题,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好的提问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刻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进一步地培养语感。例如《晏子使楚》一文中,晏子舌战楚王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学生一般都理解为靠晏子的聪明善辩。如何使学生认识到晏子的大智大勇首先来源于他的爱国之心,而不仅仅是聪明善辩。某教师就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楚王是为了什么一心想侮辱晏子?晏子是为了什么勇敢机智地反驳楚王?晏子驳倒楚王,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这三个问题深浅适度,深浅参差,极有思维的价值,为学生准确、深入地感悟文本做引导。  

(二)梯度  

关注感悟层次的设计。感悟应当呈现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才能引领学生渐入佳境,深刻领悟字里行间的深意。教学《瑞雪》一课中描写雪下得很大的第一段时,学生通过自主感受读,读懂了雪的确下得很大。此时教师质疑,课文写雪大为什么这一段开头要写“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了起来”?于是,学生继续深入探究读。一位学生马上补充说:“凛冽的寒风说明风很冷,呼呼地刮说明风刮得很大。”话音刚落,教师又问“能不能把‘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了起来’说成‘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吹了起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情不自禁地争着发表自己的看法,但说法是各执一端,课堂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这时,教师微笑着建议同学们再去研究一下课文。很快,一位同学高高举起小手,继而两位、三位、四位……教室里小手林立。一位同学说:“我可以做个动作来说明。我认为刮是痛的,有点刺骨的。”又一位同学说:“我也认为‘刮’不能换成‘吹’,因为联系上文的“凛冽”、“呼呼”,也应该用刮恰当。”听了他们精彩的发言,同学们都满意地笑了。这时教师趁机又提出一疑,“同学们,你们想得真棒。这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刮着,会刮来什么?”有的说:“这风应该刮来一场大大的雪。”有的说:“这风还会给大地刮来一身银装。”还有的说:“ 这风还会刮来美丽的世界,刮来老农的喜悦,刮来小朋友的欢乐。”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这风还刮来了人门的希望,刮来好好的日子。”同学们会心地又笑了,教师也笑了。层层导悟,梯度合理,促使学生体会地有形有意,有意有境,有境有情,形、意、情、境相融。  

      

   (三)维度  

语文教学目的要求的多维性决定感悟训练也必然是多维的,诸如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这就要求在阅读课教学中,训练应当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渗透到各个部分,各个层面。教师应该凭借精选的训练点,从各个维度去考虑感悟训练如何展开,而不应该单一地读到底或者单一地说到底。  

例如教学教学《台湾蝴蝶甲天下》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黄蝶幽谷”一处迷人的景色,理解词语“目不暇接”、“心旷神怡”,这样设计教学:
    师:(出示句子:“它们成群结队在树木花丛间、山石溪水畔翩翩起舞,犹如片片彩霞,在空中飘动。”)播放清幽的音乐,教师配乐朗诵读,一会儿当句子读,一会儿分成诗来读,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边听边想象自己看到的情景。 ( 完——)  

师:这幅图画好像什么一样?
  生:好像片片彩霞,在天空中纷纷飘动。
  师:那么多色彩鲜艳的蝴蝶,你如果在它们中间会觉得怎么样呢?
  生:那么多五颜六色的蝴蝶,看也看不过来。
  师:对呀!你刚才说的意思就是我们课本中“目不暇接”的意思。面对这种情景你一定有许多感受,不妨说说你此时此刻的心情。
  生:心情愉快、神清气爽。
  生:高兴、愉快。
  师:对。课文中的“心旷神怡”就是这个意思。同学们,再读课文,深入“黄蝶幽谷”这神秘的仙境,去感受一下“目不暇接”、“心旷神怡”的情景!  

听、说、读、写、想,综合利用、各取所长,促使学生深入、到位地感受文字的意境,领悟课文意义。  

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在处理教学时,以下几个维度要特别关注:  

1、读——读准篇的节奏、气氛和基调   

篇的节奏、气氛和基调是与作品的结构、意境和感情相联系的。只有让学生弄清了作品的脉络,理解了作者在作品中的强、弱、浓、淡的思想感情,才能既鲜明又恰如其分地表达课文的主题。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有一段从现实转入回忆,又从回忆回到现实的描述:“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朗读训练实践中,要让学生把握住在这简短的两句话中蕴含着真挚的沉痛感情,这就是文章的基调。朗读时,首先为了渲染,作者用幸福的回忆反衬悲痛的现实,倍增其哀的情绪,所有的语法停顿(定语、状语的后面)都要适当延长,特别是“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中间的逗号停顿时间要相对更长一些。其次,由于思想内容明显的悲壮、沉痛,要求学生从事实中领会旨意,有体会的余地、有回味的时间,因此要读得低沉、轻慢一些。再方面,朗读时需要表达出沉痛悼念的强烈感情,对句中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幸福”、“矫健”、“慈祥”、“静静”等词语加以重读。对于“永别”这个有特殊含义的词也需要重读。至于朗读中的语调,即抑扬顿挫,则要从句子的实际出发,指导学生认真分析。第一句是陈述句,需要用平直的语调朗读。第二句句终标点是感情号,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需要用降调朗读。如此的朗读,如此的教学,学生的感悟又怎能不深刻?  

    2、写——学有所得、有感而发  

    写的过程,既是一种表达,更是一种深层次的理解与揣摩。在引导学生感悟时,不妨试着让学生边感边写或者有感而发。可以在典型处模仿写、在精美处练写、变说造段、关联造段、缀词造段等。如教学《台湾蝴蝶》一课,可以板书以下词语:成群结队、翩翩起舞、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流水潺潺、古木参天、野草翠绿、鸟语花香。要求学生用上创造性地描述自己所见过或所想象到的景色。也可以把全文的主要词语提取出来,让学生连词成段。如《詹天佑》一文,可以摘出:杰出、阻挠、要挟、嘲笑、高山深涧、悬崖峭壁、毅然、周密、狂风怒号、黄沙满天、坠入山谷、攀山越岭、竣工、藐视、赞叹不已,让学生运用这些词语概写全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开始思维重组与思维创新,必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产生对文本的更广、更深意义的理解。  

     3、思——多向感受、领悟情思  

当前,许多学生由于缺乏思维的参与,不能感受到丰富的意象,领悟到丰富的蕴涵,感悟到丰富的语言技巧,这便是缺乏敏锐、深刻的语感。因此,感悟训练必须重视思维的训练。  

⑴联想   如《草船借箭》,引导学生在学习诸葛亮用草船借箭部分展开丰富的联想:周瑜坐等惩办诸葛亮的神情动作,曹操突然被袭的紧张场面,诸葛亮稳坐钓鱼台的神情、心理。关系联想,将敌对双方的戏剧性冲突清晰地体现于三方画面的交替及动作神情对照中,充分调动视听运动方式,营造了一个诸葛亮神机妙算、决胜千里的形象。  

⑵想像    对于一些深奥的或情深意厚的语言文字,要体验蕴含其中的感情,必须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在脑海里形成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立体画面。比如《月光曲》一文中“……他好像面对着大海”到“朝着岸边涌过来……”写的是《月光曲》这曲子的内容。“涌过来”后面的省略号,蕴含着丰富的语意。在教学时,可将自制的课件“月光下的大海”中“浪涌过来”的镜头定格,让学生推测想像。由于创设了情境,学生很容易地拨动了想像思维这根弦,具体想像了浪涌向岸边沙滩的情景、浪冲向岸边岩石的情景,以及浪退去的情景。这样,学生领略了美景,丰富了美感.  

⑶对比   如果学生读起书来对一词一句都不马虎,反复比较,揣摩,欣赏,务求透彻理解,敏锐的语感就会自然而生。比如《黄继光》一文“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中的“堵”字,让学生想一想还有哪些词可以替换,学生想了很多,如:挡、闭、塞……通过比较,学生发现“堵”字有用尽力气,绝不让子弹出口之意,体现了他勇敢无畏的精神。  

【结束语】  

   语感无处不在,培养语感的方法也百花齐放。要想学生能明白言语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教师要善于发现感悟训练“点”,巧妙运用感悟训练“法”,掌握好感悟训练“度”!  

【参考资料】  

《叶圣陶论创作·写作漫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语文学习》1985年第1期。  

吕俊华:《谈体会》,《百科知识》总625期。  

李珊林:《语感训练的思考与做法》,《语文学习》1990年第9期。  

杨炳辉:《谈谈语感的本质》,《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2期。  

王尚文:《语文教学的错位现象》,《教育研究》1991年第10期。  

毛光伟:《语感——语文教学的支点》,《语文学习》1993年第5期。  

王尚文.语感:一个理论和实践的热点.语文学习.1993(3)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 关注教学行为 改变学习习惯 实验小学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