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五忌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初中语文教学五忌

 
一忌: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  

新课程一再强调,初中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之一是工具性,这便是要求教师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动用能力的实用功课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重视引导学生学习、积累更多的语言文字,以熟练的运用语言交际工具,但课堂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忽略了语文课程工具性这一特点,而是把一篇篇课文视为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从文学作品位的角度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因而出视了整堂课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特色、理解作品结构特征、欣赏作品魅力等教学形式,实际上,教师已经把语文课上成了文学课。这样的课堂教学会给人美的享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美妙的文学世界遨游,学生也能在领略文学的各种魅力中深深陶醉。但试想,学生没有累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即使能品味到文学的" 妙" 处,或许真的" 不可言" ,这个" 不可言" 并非是学生完全陶醉其中而欲说无言,很大程度,是因为没有很好掌握语言文字工具造成的,现实中,学生作文时能很好" 谋篇布局,立意新颖" ,但语言表达枯燥乏味、语不达意的例子实属不少,由此可见,如果把语文课上成了文学课,那么,学生所获知识将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也不否认文学对初中学生不忽视的教育功能,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然而文学毕竟仅仅包含于初中语文课程之中,它没有独立分科,从这一基点出发,初中语文教学仍然应该着重体现其工具性这一核心特点,不能只追求教学的" 形式美" 而把语文课成文课。  

二忌: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分开进行  

由于初中语文课程中阅读部分与作文部分从编排体系上看是分开的,因此,教师很容易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载然分开,往往是完成一单元的阅读教学任务之后,再训练对该单元的写作,从教学逻辑上看,这是可行的,但实际中,许多学生并不明白阅读学习与作文之间的人在联系。因为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每每着重引导学生读懂、理解透每一篇课文,只重视纯碎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作文教学时,教师又总是孤立的教学如何构思、怎样用语等。其间,教师在不经意间淡漠了课文是作文的最好范例、阅读的目的之一是为作文积累素材的功能,同时,也忽略了作文其实是整个单元课文的" 总纲" 这一作用,因此,造成了学生也片面的把一篇篇课文的学习仅定位在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的平台上,而写作时又因素枯竭、范例奇缺而感到下笔无言。或许,这就是造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而作文教学效果徘徊不彰的原因之一吧。教学实践中,笔者曾做这如下探究,在教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时,我先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写一篇消息和一篇通讯,结果,学生要么下能写,要么写也不符合要求,然后,我才引导学生逐一阅读、学习每一篇课文,此间,我让学生根据阅读所逐步写作或修改自己的作文,这单元的课文阅读教学任务结束时,所有学生均能良好地完成写任务,其时,我已轻松地完成了第四、第五单元的作文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中也有效地接受了写作训练,完成了写作任务,我的尝试并非算是成功之例,但由此可见,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紧密相连,相互渗透,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不应把这两者的教学分开进行。  

三忌: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教学  

长期以来,广大初中语文教师为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尽善尽美而呕心沥血,正因为如此,现在的谭堂教学才亮点万千,学生在有限的空中,获取了更多的语文知识,锻炼了更多的语言交际能力,教师向" 四十分钟" 要效益的努力没有付之东流。然而走进新课程的今天,更应该明白" 语文课程的外延其实等于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 的道理,语文课程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学生在生活中的一举手,一投足也可以用课内所学的各种修辞加以描述,学生的一句话,一声叹都可以用课内所学的各类词语来概括。同样,学生在课人所获的知识与技能,也需要到课外广阔的生活空间去运用才能体现其价值,否则,也仅仅属于" 形而上" 的范畴。由此可见,课内与课外紧密联系才能更有效的进行语文教学,如果教师只致力于课堂教学,而忽视课外教学,那教师的教学岂不是闭关自守,同时,要想突破时空构建起更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锻炼语文技能的开放的语文教学课堂将会成为一句" 苍白无力的"空话。  

四忌:教学重难点绝对化  

一位教师在教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前,预计的教学重点是体会作者感情、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是对作者浪漫主义抒情的体会。但导入新课文后,发现学生由于喜欢这首词,早能熟背,况且能结合亲身践谈出对词人感情的体会,至于浪漫主义笔调,大多学生也明白是作者抒情的需要,实际上教师预计的重难点于学生而言几乎失效,可惜这位教师教学时依然"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结果,学生们无精打采,觉得教师的教学是多余的重复,由此可见,教学重难点并非绝对化,教师备课时,总要考虑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将其上升为理论落实在教案上,以使在课堂教学中" 照章" 行事,作为课前预计的内容,这是完全必要的,但在教学实际中,由于教学的情况很难预料,教师认为是重难点的,于学生而言,不一定" 重" ,也不一定" 难" 相反亦是如此,因而要求教师不能把课前预计的重难点绝对化,而应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相对的确定重难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 应万变" 而有效的组织教学,否则上例中的尴尬现象就可能在自己的身上重演。  

五忌: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华而不实有效的学习  

有效的学习与方式教师有效引导紧密相连,新课改强调转变学生方式。于是,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引地学生语文的方式各式各样,学习方式的丰富多姿,对学生个性的张扬和主体作用的发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深入观察,会发现某些学习方式只是  

花架子,并没能真正发挥实效,甚至于对部分学生起到消极的影响。学生分组讨论这一学习方式,目前可以说最为" 普及" ,学生讨论,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教师的教学组织看起来十分有效,但深玉实际,会发现,学生讨论的有些问题其实没有讨论的价值,学生热闹的讨论中" 题外之音" 更多,最终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其中少部分" 成绩好" 的学生的观点,对讨论结论的汇报实际成了少数几名" 优生" 展示才华的表演……,试想,这样的表面热闹的学习方式,能起到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作用吗?相反,如果长此以往,会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学习的" 旁观者" ,其弊端是令人震惊的。就分组讨论这种方式而言,教师应该要实事求是的有问题才组织学生讨论,并要处理好科学分组,人人能动,全员参与等实际问题,才能真正发挥此种学习方式的真正功效,而不应做课堂处处皆讨论,课堂时进要热烈的表面方章,推而广之,所有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都应务求实际有效,而不该华而不实。  

教无定法,所以对较完美的教学艺术的追求才永无止境,当然,教学实践中总会有太多的失误和遗憾出现,因此,我们无法做到最好,但在走进新课程的今天,只要努力探求,切记总结出的教训,我们就会做得更好。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激励原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学法指导的一点反思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