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儿童化的思考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如今的公开课一日胜过一日,而且大有一统天下的局势,只要是公开课,我们的老师总会亦步亦趋地远赴他乡,似乎外面的世界就是精彩。
   然而,大家都忽略了一点,教育更是心灵的工作,在前些天看过的两盒CD带上的课,一堂是《师生情》。看过之后,一位教师认为也要让学生来听这样的课,似乎师生情也是可以传授的东西。从这篇课文的题目来看,教师的主体性依然在操控着语言,在这类课堂中,学生被语言的陷阱吸附,已经从心灵自由者成为了语言的囚徒。因为师生情的理解是单方面的,只站在成人的角度的,试问,这样的课堂适合那些属于未来的孩子吗?说白了,就是以文本统治心灵。在公开课之风一日胜于一日的今天,我不仅要问,我们的教师还有多少集子要赶?还有多少精品要学?为什么教师不关注自己的课堂,关注生活现实呢?为什么不能去听听孩子的课堂(而非教师的作秀)呢?
   所以,我眼里的关注学生,现实地说就是使课堂儿童化,心灵化。为了区别于矫揉造作的“儿童化”,我觉得不仅仅是语言上儿童化,而是真正的关注学生的生活,可以作为学生的哥哥、姐姐、弟弟的儿童化,总之,教师要取消教师的高度。
下面我想谈谈儿童化的一些做法。
一、 儿童诗与作文教学
   我喜欢诗歌写作,从诗歌的标准来看,一首好诗首先应该有一种情绪,一些能抒发情绪的意象,以及因为这种情绪而引发的思索。既,歌与思的充分结合。
   这次,我上了《水打翻之后》这篇习作训练课之后,感觉以思想教育为出发点去构筑学生的作文很难有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参与的。孩子们写出来的话是乏味的,像一个外在的器官一样是死的,在写作中,甚至孩子的心灵也是被这个文本麻木了。我想,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这个作文题目,一首不喜欢唱的歌,孩子们却硬是要弄清楚这首歌的种种细节:丁丁与冬冬的心情、动作、表情、语言。在无法激发其心灵参与的工作对孩子是否像一种禁锢呢?没有心灵参与的生活更像一种“在别处”的生活,对孩子来说,是外在的、无关的。我觉得,正是这种外在,导致了学生对作文的不爱。(所以新课程中把“作文”换成“习作”的表面形式,我觉得很让一些教师以为这样子作文教学就焕然一新了。这样做,也许会让“习作”再背一次作文教学的黑锅。而对作文教学的现状改观不大。)
   我理解的作文教学不是别的,就是此在,就是现在,就是一种小作者的心灵世界永远不会缺席的舞台,比如下面这篇学生的日记(选段):
  说完,我就向学校跑去,一眨眼功夫,就跑到了教室里,我在教室里吃得津津有味,突然,从后面传来了一阵呼呼声,我转过头来,看见小丽在叫我,我说:“你叫我干什么”……
我跟同学们一起吃很高兴,有时还是说说笑笑。我在吃的时候,想起了我的钥匙,我妈妈辛辛苦苦去配起来的,有了钥匙我可以进进出出,很方便,写完作业可以去楼上看精彩的动画片,我可得把这钥匙保管好。
   这篇日记写的是小作者的妈妈不在家(要外出几天),他自己一人在学校里与同学一起吃饭的事,后面部分想到了在学校里没有家里舒服,想到了晚上回家一个人住,由此想到了钥匙。可以说,小作者的叙述语气中始终洋溢着一股快乐的气息。和大家一起吃饭的愉快,而随后自然地想到了家,虽然有些担忧,却也是在愉快中的小插曲。最后,“我可得把这个钥匙保管好。”这样的自言自语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嘱咐,也更是对拥有这把钥匙的快乐感的表露。
  可以说,整篇日记是由这种快乐感构成的,这样直接来源于生活的语言充满了活力。同样的,另外一次,孩子读下面的一些儿童诗歌,他们也读得津津有味。
胡说八道的小诗(节选)
          作者:(英)爱德华.利儿
话说有位老人在智利,
坐在台阶上吃苹果和生梨,
果核扔得四面八方都是,
就有这么个讨厌傻老头在智利。

话说有位小姐在葡萄牙,
老说要飘洋过海游历天下。
等她爬上树把海一看就叫:
“唉哟唉哟,我永远不离开葡萄牙!”

话说有位老人在迈恩梯,
买来五百九十个大苹果和梨,
躲起来悄悄扔别人的脑袋,
就有这么个怪人在迈恩梯。
 
  读到这样的诗歌,孩子们的眼睛都睁大了,对他们来说,这样的内容是非常新奇和接近他们自己心目中希望的世界的。在他们心里,自然的就开始了想象,也许他们会虚构出一个傻老头,怪小姐,怪人存在的世界。诗人周公度说“我认为儿童诗应该完全是形象的,而且是不讲理的,现在的童话诗却都是讲理的,从头到尾说了一个故事,而童话诗应该是蛮不讲理的,因为孩子就是不讲理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思想没有任何阻碍,所以他没有任何规则。儿童有自己的规则,非常好玩。”在这样的儿童诗歌里,孩子们的阅读是真正快乐的。      
  另外一首诗歌孩子们也很喜欢“树阿姨很喜欢染发/不染发她就浑身难受。/她请春姑娘把她的头发染成嫩绿色,/请夏叔叔把她的头发染成深绿色,/请秋姑姑把她的头发染成金黄色,/也许是老染发的缘故,/到了冬天,树阿姨的头发掉完啦!/为了遮丑,她就用雪缝了一顶白帽子,/小心翼翼地戴在头上。”(作者伊水(10岁))
   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绪呢,并写出现代儿童诗歌那样优秀的作文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尝试。
一、 保护情绪,引导孩子认识到作文就是说话
  不管何种情绪,在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它总是存在的,因而,作文教学不是要求学生产生某种情绪,而是要顺其自然,加强或者淡化这种情绪,在已有的情绪上开始作文。所以,按照最简单的认识,作文就是说话。要让孩子自由地,乐意地说,首先,我们要保护他们的情绪。
  在教师强调作文就是说话的同时,以具体的例子提醒孩子,作文就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听到什么写什么。以儿童诗歌为例,有的孩子不喜欢我每天抄一首儿童诗歌,他就模仿上面提到的儿童诗写到:
话说有位老师在霓南,
每天要抄一首儿童诗在黑板,
抄得我手发酸,
就有这么个怪老师在霓南。
   在这首短短的诗歌里,我既看到了孩子不喜欢抄的现状,也很高兴得感觉到了孩子在这首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对教师的认同与理解。否则,如果他真不爱学习诗歌,他是不会把他的作品拿给我看的,就是现在,我仍然记得这个孩子兴致勃勃地拿这这首诗歌给我阅读的高兴心情。他一定认为这首诗歌会使我感到害羞,并且以后会少抄一些特别长的儿童诗。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讲了自己的心里话,而且没有受到任何老师的批评,因此,他的写作欲望会更加自然地产生。
  可以设想,写作最好的开端源自人的情绪,在孩子高兴的时候让他们高兴地写,在孩子悲伤的时候让他们发泄他们的悲伤,在他们失望的时候让他们描述自己的失望,那样的作文教学会多么符合学生的心灵啊。而像拒绝、漠不关心、批评、隔离或恫吓等等长期重复行为态度(在科学上被称为精神虐待),却常常危害、妨碍了儿童情绪的发展,也是导致作文教学的失败的最大原因。处在快乐的环境中的小鸟是爱唱歌的,处在悲伤中的鸟也是爱唱歌的,但是被关在鸟笼里的鸟却常常连哄带骗也不歌唱。

    

二、贴近生活,像小蚂蚁那样观察世界
    说到贴近生活,我们可能想到的就是如何写好洗手帕或煮饭的过程,或者写好一次春游活动,这显然是太单一啦。孩子们的世界会更直观,更具有神奇的可能。在孩子眼中,世界与我们成人的眼光是不同的,也许他们更愿意想象自己是一只金色的狮子,是一只猴子,甚至会幻想住在大力神的宫殿里。我曾经选了一段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小说给孩子们读。
    “我年轻的时候,”国王说,“曾向西方航行。在一个岛上,我看到银的猎犬咬死金的野猪。在另一个岛上,我们闻到魔苹果的香味肚子就饱了。在一个岛上,我见到火焰的城墙。在一个最远的岛上,有一个通天河,河里有鱼,河上有船。这些都是神奇的事物,但不能同你的诗相比,因为你的诗歌仿佛把它们全包括在内了。什么巫术使你写出来的?”
  虽然他们可能完全不明白这段话的含义,也对最后两句话难以理解,然而他们还是被这些与生活完全不同的事物吸引了。他们为银猎犬的威风而感动,为魔苹果而唏嘘不止。这样一段话,他们十分乐意的去背诵了。那么,是不是说,这些事物因为远离生活而令孩子喜欢呢?恰恰相反,它们就是孩子的生活,孩子总是喜欢不规则的世界,喜欢神奇的东西,而这段话因为形象的直观,(诸如西方、银色猎犬、金色野猪、火焰城墙、鱼、船等词语,在孩子眼里都是有形象的。)而让孩子印象深刻。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为什么深深吸引孩子呢?孩子可能会说,会飞的扫帚,魔法师变成的猫,送信的猫头鹰,霍格瓦彻学校,还有快迪斯比赛。为什么这些事物会在孩子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因为它们直观而神奇。
  有人也许会问,这和孩子们的生活相差太远拉,可是我却说,孩子们眼里的世界就是神奇的,(我一直反对以功利为目的对孩子进行教育。)为什么不是呢?对他们来说,世界是工作者的乐园,如果一位很细心地观察过蚂蚁的孩子,他会很骄傲的写到:我看到一只又大又黑的蚂蚁张大嘴巴,抬起头,骄傲的说:“我是蚂蚁我怕谁!”这样的观察就是神奇,我觉得一个孩子开始体验他自己的世界,就是习作的开端。好几次,孩子们问我这样的问题:“老师,这些事情是真的吗?(内容是关于某些神话)”我总是说,“宇宙里像太阳和地球这样的星星那么多,你怎么知道另一颗星星上不会发生这些事情呢?”“也许你的作文里所写的事,在别的星球上就真的发生了。”“也许当你记下你妈妈所说的话时,你妈妈就感觉到了。”通过这样的谈话,我想告诉孩子们的是,生活就是神奇,只要留心周围的事物,就会发现别人没发现的东西。
   可是,一旦离开了生活,孩子们就会发现一切都不真实。还是以《哈利.波特》的故事为例子,如果哈利没有那个生活在马格人(魔法世界的人对普通人的称呼)世界的维能姨丈,姨妈,还有那个胖乎乎的表弟,那么,事情一开始就会显得不真实,而且会变成凭空捏造,当然也不会那么声势浩大地称霸全球了。我觉得,一篇好的童话要以事实为开端,像安徒生所写出的那个时代的童话也会渐渐地被更现代的童话所替代。
   正是这种可能性让孩子开始了他自己的工作,他要开始观察,开始记录,开始与此有关的思索。因为只要他不留心,神奇的世界就可能从他笔下逃掉。
   在孩子的日记中,我发现这样的句子:“我硬是不洗澡,我妈说:‘你要是还不洗,明天冻死你。’”(冷空气)。这样的句子是对生活的准确的观察,孩子在记录,并且暴露出对妈妈的“冻死你”的一种嘲笑。这不是一种对现实的思考,对现实的理解吗?
  总之,教师要给孩子的生活创造一种神奇的可能。让每位孩子都能像一只小蚂蚁那样,对每个雨水充溢的清晨都充满了发现的欲望。因为他们的笔将记录他们的想法,他们将是未来生活的构建者。
三、从日常开始,抓住每个瞬间
  一个哲人说过:“我们现在是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人,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是人生的唯一目的。”我觉得这也是作文教学对孩子的要求,现在是怎么样生活的,就怎么样记录你的生活。
  从身边的事物发现材料,几乎是每位教师都知道的道理,但是,我们往往认为有些材料是可行的,有些是不可行的。我们的作文教学要想成为生活,就要尊重生活,以一颗童心去认识这个世界。我们的孩子从身边发现事物,并不是占有事物,我认为,首先要让每个孩子充分尊重周围的事物。用后现代的观念来说,就是不要尝试用一种观念去统一这个多样化的世界。用中国的生命观说,就是要使人认识到自然界有它自己的生命,自然界就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每一件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从而让孩子学会平等地对待万物,与世界对话,与每一块石头,每一棵草木心灵相通。对我们的孩子来说,一个富有生机的世界是吸引人的世界,是和谐的。这才是一种童心,孩子们很容易在与周围事物的对话中学会思考,学会记录。
  我经常叫孩子停一下,听一下,在瞬间我们更容易发现瞬间之外的世界。有时候,我和孩子们一起欣赏窗外的油菜花,(尽管那油菜花孤单而缺乏陪衬,但是孩子们却能为油菜花想象出金子般的胳膊,金灿灿的王冠,以及王冠之下白皙而活泼的公主的脸。)孩子们总希望事物变得美好而富有光泽,他们喜欢一个活生生的世界。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孩子停一下,听一下。
   那么,我们不妨认为每一刻,每个孩子都在思索,都在发问,都在与事物交流。那么,他就会把他所想到的,所听到的,所看到的自由地写下来。在他们的日记里,有的孩子谈到了他观察爸爸、妈妈以及他自己的区别,从肤色谈到身高,谈到体重;有的孩子谈论早上上学时,她还没喝好的饮料,藏在某个地方;有的孩子谈他做的鸟弓是如何打中老鼠,打中偷吃菜的谗猫,打中蟑螂(也许这一切只是在想象中进行。);有的孩子谈到自己害怕打针的心情……在自由的情绪中,孩子们的思维在飞速的流动,他们能从最大的事物观察到最细小的墙壁上的裂痕,从他们周围的事物中,他们受到了最喜欢的人文教育。
让孩子从回忆中,从当下,找回自己的语言;让他们成为现在的人,成为今天的人,我以为是儿童化作文教学的关键。
   儿童诗,在节奏中表现了人的愉悦,表现了思维的连贯性,而作文教学也可以通过保护孩子的情绪,还给他们神奇的世界,交给他们每一个动人的瞬间而使孩子们写出最有诗意的歌与思。
二、阅读教学儿童化的探索
   也以儿童诗歌为例子,一首好的诗歌不仅是感人的,他还要以意象说话。我觉得阅读教学的儿童化,便是如何适当得传达文本的意象,如何以合乎孩子的特点转化好阅读材料中的图画与声音,转化好思维的迷宫,言外的话语。
   而这一切的实现,我认为很关键的一点是,教师要学会“玩”,只有“玩”与“吃”是最贴近孩子心灵的最好方式。何为玩呢,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游戏精神。像儿童歌谣一样,他追求的纯粹是朗诵中的快感。而如今的课堂总是死板板地,在课堂上,我们的孩子缺少犯错误的勇气,因为他们觉得课堂是神圣的,老师也是神圣的。北京电影学院郝建教授是大众文化研究者,他在一次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

      

  “我觉得我们的社会缺乏一种游戏精神,影像和文学中的游戏精神并不直接通向作者和读者在现实中的不负责,这中间隔着几万公里。我对游戏精神比较认同,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和同学们就开始研究商业性非常强的电影,我们那时就喜爱游戏感非常强的好莱坞电影。你看,《指环王》得了奖后,《北京晚报》上有篇文章就说得很准:“它贵在不真实”。当时我们学校一些名气很大的老师都表示,不理解我们怎么能重新评价好莱坞电影。我也很喜欢喜剧,有人则认为喜剧浅薄,我认为喜剧很高档,很难作。喜剧有很多种,有《宰相刘罗锅》这样的喜剧,但是真正的喜剧都是非权威性的、游戏的,这是它的基本精神。春节晚会的小品为什么不好笑,因为它要求一种主题,根本没有下层百姓的游戏精神。”
   如今的儿童文学作品,缺少的也正是这样的游戏精神。为什么我们的课堂缺少活力,因为它本身没有孩子全身心参与的活力,因为我们的课堂太权威了。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 范读中的游戏精神。
女诗人赵丽华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和一群七八岁的小男孩们玩。后来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对那群比她还小的孩子们说:“小朋友们,我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好不好?”这些男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大声说:“幼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孩子们的“玩”是一种没有拘束的“玩”,是一种真实境遇中的“玩”。在语文教学中,我的“玩”是由范读开始的,《找骆驼》这篇课文,上课伊始,我就以为自己就是那位找骆驼的商人,那个看到骆驼的老人,也是那种真实的生气。在读的语调中,百分之百地进入情境,那样使整篇文章的事情显得是真的,对孩子们来说,真实的情境就调动了他们阅读和讨论的欲望。
  更本真,更人性化,更具创造力地读将使课堂一开始就唤醒了孩子学的欲望。德过教育雪茄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师的范读之后,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以至后来,在教师读课文时,全班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跟着读。最后不得不提醒他们,他们才能在教师范读时,细心地听。

二、让45分钟成为孩子们的狂欢节
  狂欢节是西方文化中一个久远的传统。前苏联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巴赫金,他的狂欢节理论认为,狂欢节创造了人类的第二种生活,其核心是狂欢节世界感受,它可以召唤沉迷于日常生活和等级制度总的人们在关系中绽露开放、完整的人性。既“自由在笑”
  事实证明,在没有拘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最有兴趣的,思维也是最容易插上想象的翅膀的。
    比如,在《黄山奇石》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教师抓住“秀丽神奇”这词语,反复地读,认真地寻求孩子们的解释,并且一读再读,以一种在大人看来十分荒唐的态度来学习它,以使它真正地进入孩子的内心。在教学“猴子观海”时,教师和孩子们一道,做一做猴子两只胳膊抱着腿的动作。这样直观的教学是最能使文本被唤醒的,孩子们自由表演,自由地因而也是愉悦地阅读。又比如在教学《课间十分钟》时,学生用自己的动作表演“沸腾”,表演“海底捞月”。这样全身心地参与使课堂充满了笑声。
    而孩子们更喜欢的是课堂讨论,每节课的讨论中每个孩子几乎都为一个词语的意思,一个句子的意思而争吵得面红耳赤。因为课文的每个人物,每一件事件,在他们看来都具有雄辩的价值,都是建立在他们的经验和自由虚构的形象之上的,意味着孩子们在课堂中生长,并且感受到了欢乐。
    作为教师,我觉得最关键的是激情,在课堂中,教师的情绪是决定性的,如果教师没有感受到文本的情绪,则无法全身心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的激情会使课堂像广场上的笑那样自由。我们的任务是使虚构的魔堡更加真实,更加具有探索价值。
三、以直观的形象的语言和板书启发思维。
   我想,在这点上,人们谈得最多了。直观性是儿童的最大认知心理,只有直观的事物能够牢固地吸引孩子。游戏精神到了语言上,我觉得一种贴近学生经验的语言很关键。比如,上课时谈到联想。教师不是让学生通过句子来体会联想,那样比较单一。教师可以作一个说明:请写下下列左边的词语使你联想到的事物,然后再把你的答案和同学的答案对比。
1花生糖  2钢琴  3包子  4棉花糖  5香肠  6烤饼  7警察  8圣诞老人
   我想,在如此直接地与经验挂钩的词语解释会更有效。
在课堂板书上,我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选择画出段落的提纲。
比如事情发展顺序的就用长长的线条来表示,而按总起分述方法写的段落则用圆圈加线段表示,如下图。
爬、登、采蘑菇、拾

沉甸甸
满盈盈

喜欢、熟悉

满山遍野 在竹林,在小溪,在草丛
    通过直观的图画,孩子更容易记住并理解课文,而画画对孩子们来说也是游戏精神的一个体现。随着新时代所进行的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形成,人们不断意识到,儿童不再是某种固有体制和观念的被动侵害者,儿童是民族精神的未来,儿童之于国家之于民族的意义是一种精神文化素质的传承。诗人宋晓贤认为,成人都有这种思维,就是我要教育你要走什么道路,这样就把对孩子的启蒙放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把小孩子多种可能性都去掉了。儿童化的教育就是把世界的可能性还给孩子,记得一个有趣的故事(题目为《三个猎人》说,从前有三个猎人,两个没带枪,一个不会打枪,他们碰到三只兔子,两只兔子中弹逃走了,一只兔子没中弹,倒下了。他们提起一只逃走的兔子来到一幢没门没窗没屋顶也没有墙壁的屋子前,叫出屋主人问:“我们要煮一只逃走的兔子,能否借个锅?”“我有三个锅,两个打碎了,另一个掉了底。”屋主人说。三个猎人听了十分高兴:“太好了,我们就借掉了底的。”他们用掉了底的锅,煮熟了逃走的兔子,美美地吃了个饱。这个故事是说有很多可能的事会成为不可能,不可能的事却会成为可能……”世界是孩子们的,因而也是神奇的。
 

出处:洞头县霓南义务教育学校  作者:王成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漫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下一篇:课改中小语阅读教学的亮点、灰点及着力点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