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小说欣赏要留足空间——《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反思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小说欣赏要留足空间

  --《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反思

  温岭市之江高级中学   胡丹飞

  【摘要】新课标下的选修课教学究竟需要如何定位呢?面对“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目标,选修课如何教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呢?小说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小说欣赏过程中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特点。教师在思想上要有宏观把握,在课堂上真正呈现出一个探究的过程,切忌把选修课上成传统的小说欣赏课。同时, 要灵活运用教学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小说欣赏    空间

  选修课的设置是新课程普及的一个特征,也是新课标理念得以体现的一种表现。首先,选修课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选修这个概念无疑让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自由的选择更能让他们尽情享受契合兴趣的快乐,这也吻合了注重“人的发展”这一目标。与此同时,选修课给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弹性因素,因为选修,可以弹性把握教学难度的深浅,因为选修,需要弹性地应对教学评价,也因为选修,更要掌握“授之以渔”的精要。作为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选修课的教学无疑是一大挑战。

  《外国小说欣赏》作为选修课中的其中一类,自然也拥有以上所说的特性,然而鉴于小说这种文体的特殊性,我认为这一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更需处理好一系列的关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中外小说选修课的基本要求,大致可以概括为四点:一是提高文学修养,二是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三是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四是尝试创作小说。在这样的目标下开设的一门选修课,老师应该如何操作呢?王蒙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是散文,被人突然推下水去,就是小说了。”这充分说明了小说情节之扣人心弦的特点,也正因为这一特点使小说这一体裁颇受学生欢迎。如何保持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自由、更惬意地畅游小说这个区域,是一个老师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这门课程既然“定位为欣赏”(见教科书“前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就需要我们把握一定的“度”,我把这个“度”定位为足够的空间。在小说欣赏中有必要留足空间,这空间,是老师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动用各方面技巧所营造出来的。在这空间中,老师和学生都能遨游其中尽享乐趣。学完《外国小说欣赏》之后,我颇有感触,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宏观的空间

  拿到《外国小说欣赏》这本书后,教师在宏观操控上要有一定的高度,绝对不能走一步算一步,更不能被教科书和教学参考用书牵着鼻子走。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还承担着课程建设的任务,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需要拥有构建课程资源的能力,这就首先需要整体把握全局,然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加以整合。

  首先是思想上的空间,作为选修课这门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阅读外国小说,掌握阅读外国小说的一些技巧,要有接纳外国文化的胸怀。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不可过高,能让学生喜欢小说,亲近小说便是不小的收获了。能让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运用一定的方法“入” 小说欣赏这个“门”就很不错了。其次是话题顺序安排的空间,这套教材的编排方式很有创意,它是以小说的基本元素来区分单元的,分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等八大单元。编者的安排是用心良苦,教材内容也是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这是一种理想的教材境界。实际上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在吃透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剪裁、重组。比如针对这八个话题,顺序也可以做适当的调整,使之更适合本班学生的欣赏习惯和接受能力。也可以结合写作教学的需要把某个单元提前,合理组合。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选择何种方法,教师自身要在宏观上有个大致的安排,为着一个共同的教学目标来完成教学任务。还有教学取向的空间,上面提到小说的基本元素,也就是各个单元的话题,其实编者在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两篇课文,一篇精读一篇略读,精读的小说可以在课堂上分析、讲解,略读的可由学生自行阅读或者由老师课外指导学生阅读,那教学的时候到底是以欣赏小说文本为主,还是学习小说的基本元素为主?这个空间也需要老师自己把握,不一定拘泥于某一方面。以学习小说的基本元素为主固然把话题作为重点加以强化了,但如果采用欣赏小说文本为主,把话题知识渗透到欣赏过程中,这也未尝不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二、课堂的空间

  课堂教学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定位于欣赏的这门课程应该教什么?应该怎么教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呢?作为选修课不应该被教成传统的小说欣赏课,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侧重话题,淡化其他。每个单元分布的八个话题是小说的基本要素,是每个单元的核心要素和分类依据,也是本书的精华所在,更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无论是选择以欣赏小说文本为主,还是学习小说的基本元素为主,都不能离开话题去教其他,都需要把话题这个重点凸现出来。每一篇小说都会有很多个欣赏的点和面,这篇小说被安排在哪个单元,我们就要把它作为教这个单元的话题的一个例子。比如《丹柯》这篇文章,通过讲族人所面临的困境来梳理情节,分析丹柯的反常之处来剖析人物,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探究主题。合理舍弃,突出重点,能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使课堂走向自主、开放,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2、结合思考实践,融入教学设计。曹文轩老师指出“思考和实践这些题目是有关这篇小说的题旨、关键、奥秘与若干精到之处的,甚至还有一些是由这篇小说所引申出来的美学、哲学、风俗等方面的思考。”可见,课后的思考与实践是本书的亮点所在,我们不可等闲视之。认识到它的分量之后,就需要在备课的时候留一定的空间,把思考实践渗透到教学设计中,。最好不要搞成纯粹的解决思考题的形式,可以稍微转化一下,或者把思考题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分解到教学过程中。比如在学习《丹柯》的时候,可以分步从梳理情节--辨清族人的困境--理解丹柯的反常--分析归纳主题,分解成四个步骤来解决思考题的第一个问题--“《丹柯》中的主人公用自己的生命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这表现了怎样的主题”。在教学设计中留足了这样的一个空间,不仅解决了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内容,也使课堂显得流畅而有序。《娜塔莎》的一道思考题是这样的:“《娜塔莎》中哪些细节给你印象深刻?试通过这样的细节分析娜塔莎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转化成更有亲和力的探究题:“你喜欢娜塔莎吗?”要求结合课文的情节来分析,讲明喜欢的理由。较为委婉地转化了这个问题,也能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更能激发他们畅所欲言,探究过程中也更能发挥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实践题具有较为浓郁的写作特色,适合跟写作教学结合在一起,也可以分解要点融入到写作中。

  课堂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要探究就离不开提问,问题是探究学习的核心。课堂提问有很多种方式,作为小说欣赏课,课堂的提问一定要能让学生有发言的欲望,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把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展现出来。设计问题的时候也要注意空间意识,问题的指向性不可太明确,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发挥。我尝试用过一种提问方式,暂时称它为填空法,所谓填空法就是在一个问题中留一处空白要学生自己填充。使用起来难度不大,关键是把握一个时机,把学生都调动起来了,效果还是不错的。在《炮兽》这一课中,分析到最后一个场景的时候,我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在教学设计中没有的问题“第一场景可谓恐怖,第二场景可谓惊险,这第三场景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呢?”同时我在黑板上板书“第三场景是    的一幕”。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发了,他们的回答很出乎我的意料,有“庄严”“残酷”“出乎意料”等五花八门的答案,而且基本上都能自圆其说。后来在教授《素芭》这篇课文时,如法炮制,也运用了一些需要学生填空的问题,如“你认为素芭是个    的姑娘”,学生发言都很积极,而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另外质疑法也比较有效,让学生对某个观点用质疑的眼光去看,即能训练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也能培养他们肯定自我的那份信心。提问方式有很多种,只要能促进学生探究学习,激励他们自主寻求答案,并引导他们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化体验,都应该是有效的提问方式。

  三、评价的空间

  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对评价的目的、评价的方式以及评价者几个方面都作了强调:“语文能力具有整体推进、螺旋上升的特点,因此评价要体现综合性,避免繁琐化。语文学习具有重感悟和情感体验的特点,因此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变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为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所有共同的要求我们都需要努力,作为小说欣赏的特殊性还应留足以下两方面的空间:

  1、适当开放标准    文学作品是开放型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它的题旨本来就是模糊地、不确切的,具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更不能用所谓的参考答案来制定一个标准。我们的解读过程,只是一种尝试,一种探究,一种引导,小说欣赏是一个灵动的过程,不能把它变成一道数学题。不必去追求一致的答案,适当地引导,求同存异,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更何况新课标注重的是形成性评价,过程远比结果重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能力培养远比追求一个唯一的参考答案要重要。

  2、适当开放时间    对课堂提问的评价有客观、及时等标准,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即时性评价是普遍运用的评价手段。这种评价方式无疑在引导学生靠拢正确答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不做及时评价,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逐步达到学习目标。比如,在课堂上学生对问题所做出的答复不可能尽善尽美,面对一些学生的不太理想的发言,我们也可以尝试把问题抛给全班同学,暂时不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呈现出来,让他们拥有一个空间自己感悟和修正答案。这样以来,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学生也能从中学会肯定自我,培养自信心。

  都说”教无定法“,每一位教师都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自己的特色。在新课程背景下,无论在教学设计中还是课堂上,抑或是教学评价时多留些空间给同学们,相信语文这个课堂会呈现出更大的空间,语文这门学科也能赋予学生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留足空间,让我们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感受更多的乐趣;留足空间,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收获更多的果实。

  参考书目:

  1、《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006年3月

  2、《褚树荣讲语文》         语文出版社出版     2008年1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话题作文与因果关系初探    下一篇:消除隔膜 走近古诗——诗歌鉴赏教学实践与心得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