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消除隔膜 走近古诗——诗歌鉴赏教学实践与心得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消除隔膜 走近古诗

  --诗歌鉴赏教学实践与心得

  新河中学  李海燕

  [摘要] 鉴赏者与鉴赏对象存在隔膜,学生鉴赏诗歌存在困难。诗歌鉴赏教学需要为两者构建一个平台,让鉴赏者(学生)和鉴赏对象在同一个平面上对话,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排除学生对古典诗歌产生的异己之感,再通过宏观把握,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关键词]古诗  鉴赏  对话  知人论世  宏观把握

  高中阶段进行文学鉴赏教学,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为主要目标,《新课标》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鉴赏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浅易的古诗文。高考通过诗歌鉴赏主观题的形式来考察学生所具备的初步鉴赏能力。

  2006年的高考结束后,得知了浙江卷的高考诗歌鉴赏题,我要求自己所任教的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此时还未对他们进行系统复习)也试着做做这道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学生完成题目是情况是这样的:第一小题得分率90%左右,答错者根本不知意象为何物,因而答得文不对题;第二题得分率仅为10%左右,大都答不出该诗所蕴含着的隐逸情怀,而答游子思乡为多,少数学生答女子思念情人,答错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深入到诗歌语言中去,没有领悟诗歌语言刻画的意境,也没有理解注释中鹦鹉洲为“渔父居处”的特殊含义。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非常薄弱。所谓文学鉴赏,是指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马克思指出:“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鉴赏者若不具备应有的审美能力,是无法进行鉴赏活动的。由于古典文学、古文化传统知识方面积淀的贫乏,审美能力的有限,学生对古诗内容的感知尚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诗歌中隐藏的言外之意就更难以品味了。由于年代的久远,古诗与现代人本身就存在隔膜,鉴赏者与鉴赏对象存在一个鸿沟。诗歌鉴赏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跨越这道鸿沟呢?

  首先,教师要设法让鉴赏者(学生)和鉴赏对象在同一个平面上对话,排除古典诗歌的异己之感,把古诗传达的情感内化为自身的情感。虽然世殊事异,但有些景有些情是永远不变的,比如日月山川花草鸟树,比如离别乡思失意忧愁。古典诗词在主题情感方面并没有多少高深莫测,而只是在文字的组织、文字的运用、表达的方式上独具特色,独具匠心,因而也独具魅力,经久不衰。比如以下一道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赏析第四句。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样一个没有细分的大问题让很多学生觉得不知从何写起,大概在课堂上思考了十几分钟后我让一学生口头作答,该生这样答:这句诗写出了春天邻居家桃树开花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对邻家的向往。我不置可否,而是另外提问:先撇开这道题目,就看诗歌本身,这首诗是大致写什么内容的?学生抓住题目回答:听吹笙。我点拨道:是的,也就是听音乐,既然是一首写听音乐的诗,那么它的主题肯定表现音乐的某种特点的,那么所表现的情感肯定是听音乐的感受,那么即使诗写到其他事物,它都应该是为了表现这个主题这种情感服务的。接着我又叫了另一位的同学回答,该生答道:这一句写作者怀疑邻家有桃树开出千万朵桃花,是诗人听了音乐后的感觉、想象,通过桃花开得多又热闹,从侧面烘托出音乐的热烈、欢快。又有一个学生补充答道:桃花盛开是从视觉上看的,而音乐属于听觉,以视觉所看到的事物写听觉感受,运用了通感的修辞,非常巧妙。 这两位学生都把握得很好。我在引导学生时特意点出听音乐而不是听吹笙,因为说听吹笙容易让学生产生隔膜,而听音乐则让学生觉得熟悉亲切,在解读诗歌时也能联系自己平日听音乐的感受,这种情感古今都是相通的,有些音乐让人低沉,有些音乐让人欢快,学生透过诗歌的语言感受到了音乐的欢快。我还让学生联系教材中所学过的写音乐的古今诗文进行探讨,比如《琵琶行》《李凭箜篌引》,从表达技巧各异,语言不一的古诗中感受各种不同的音乐。诗歌鉴赏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师、学生、诗歌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而学生在解答诗歌鉴赏题时也需要融入诗歌的情境,才能下笔有神。

  第二,通过“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来消除与古诗的隔膜。《孟子·万章下》有言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2003年高考诗歌鉴赏考到王维的《过香积寺》,王维人称“诗佛”,晚年诗笔常带有一种恬淡宁静的气氛。这首诗,就是以他沉湎于佛学的恬静心境,描绘出山林古寺的幽邃环境,从而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学生如果不了解王维,恐怕对这首诗的意境把握会有些困难。“知人论世”,需要学生有深厚的积累,只有在平时多关注历史,关注诗人本身,才能有一定的文化积淀,才能厚积薄发。

  第三,让学生从心理上消除对古诗的陌生感,恐惧感,不防把古典诗歌当成一篇现代散文去读,不过是缩小了的散文,让学生学会宏观把握。一首诗就象任何一篇现代文一样,必然有一个主干--中心,其它的一切枝枝叶叶必然是围绕主干展开。所谓技巧实际上就是枝叶的“生长方式”,如何为衬托主干而长得更美,更合理。于是就有了比喻、拟人、通感、烘托、用典、象征等等。往往一首诗的题目就是诗歌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把握了题目大致能把握主题情感,把握了这两点就能高屋建瓴,以不变应万变。所以本人在诗歌鉴赏教学时向学生提出了“三个一”原则,即“一个中心,一种技巧,一份情感”。碰到任何诗歌,先明确这三个一,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从近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来看,问题是细化了,然而也更注重了宏观测试,也就是对于诗的整体把握。一首诗是一个整体,学生在鉴赏时不可能一个一个考点割裂来鉴赏,比如说鉴赏语言可能连带着鉴赏表达技巧,鉴赏情感肯定是从语言技巧入手,所以这就更需要教会学生宏观把握。

  真正的文学鉴赏是没有技巧可言的,因为它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诗歌鉴赏教学往往容易急功近利,就技巧论技巧,学生的着眼点也往往落在一个功利的结果上,而往往忽视要获取这个功利结果所必须的非功利过程。所谓技巧,解题步骤,这是现实的必需。但所有这些东西的前提是学生对于古诗文有一定的兴趣,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有一点审美感悟。所以急功近利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的。自2002年高考起诗歌鉴赏题开始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察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从当年的《春夜洛城闻笛》到去年浙江卷的《叨叨令》,从“折柳”到“渔父”,其间虽从唐诗发展到了元曲,从名家演变到无名氏,然而无论是“柳者,留也”还是屈原与隐者渔父的故事,都是在考察学生的古诗文知识积累,并非古诗鉴赏题经一个轮回回来了,而是万变不离其宗。

  所以诗歌鉴赏教学一方面要培本养源,引导学生多了解与诗歌相关的文学常识,历史背景,诗人故事等等,另一方面要体现人文精神,引领学生对人类的永恒主题、永恒情感进行高度的关注,再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促成古今对话,消除隔膜,宏观把握。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只有扩充了积累,丰富了情感,才有源头活水,只有发自内心喜爱古诗,接纳古诗,才能更好地完成诗歌鉴赏,并继承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审美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田瑞云  刘永慧编《语文教育行为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2]杨金忠 《文学鉴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说欣赏要留足空间——《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反思    下一篇:同伴互助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