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强化个性体验,建构自我意义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0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温岭市箬横中学   李秋平

  【摘要】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不断的体验的基础上促使自我意义的觉醒,并最终形成最具个性特点的生命体验、情感特征与精神境界。为了使学生能形成个性化的自我意义,语文教学应通过创建教学情境、涵咏品味、联想想像,帮助学生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汲取文本与作者的精神特质与情感体验,并帮助学生内化成自我的精神特质。

  【关键词】体验    教学情境   涵咏    想像联想

  语文是一条奔腾不息的的文化之河,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历程,沉淀着一个民族的生命精髓,每一篇精美的文章都是一个生命的跃动。每一篇文章都是是作者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是其生命活力的载体,都可以展现出其独具魅力的心灵风景。因此,语文课堂应能引导学生去体验生命的灵性,去激发流淌的感情潮水,去点燃燃烧的思想火焰,使得他们的血液喷涌、心灵呐喊、精神飞扬、意志迸发……

  语文教学一方面是为了追索或还原文本的“原意”,更主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以自我的感性血肉之躯去触摸、去品味、去探究、去发现,并进而去补充发展文本所提供的艺术空间,品味文本作品所营造的意境,思考文本所拥有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最终获取文本的精髓,建构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的自我意义。而要完成这个终极目标,我们要做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让学生用心去体验。

  体验是意义的瞬间生成,是价值的叩问,指向的是学生的精神世界,是一个人走向自我,形成自我文化意识与生命意识的必要前提。语文教学中的体验就是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意义的发现和透视。这种发现与透视都会打上自我鲜明的个性,它实质上是学生自我灵魂的写照,是其生命意义的一种投射与昭示。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替代学生去悟解和生成意义,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触摸去品味去体验。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哪些手段来引导或促进学生通过自我体验提升语文素养,建构自我文化意义,形成正确审美取向?

  一、建构情境,营造有利深入体验的外部环境

  体验是间接经验转化为个体精神财富的中介和“加速器”,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晶,它的生成离不开活动、交往与情境。这里的情境,在一定意义上它就是师生解读文本,领悟意义,生成自我文化与审美意识的“精神场”。这种“精神场”首先应该保障学生的“精神放松”,学生在这种“场”氛围里会有一种信任感、安全感,可以按照自己的天性、自己的方式去思考问题,表达观点;其次,这种“精神场”应该能与文本的精神内涵相契合,从而形成一种场效应。这种“场效应”的形成有利于学生与文本、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促进学生与文本及作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从而更好地披文入情,更好的去舒展心灵,顿悟理性,翱翔思想,迸发激情,展现生命深处的生机。

  课堂情境的建构关键在于课堂导入的设计、教师课堂用语的运用及多媒体手段运用。

  针对不同的课文设置不同的导入可以为教学的开展确立情感基调,也可以调动学生的潜藏的学习动机。上海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先生便善于通过新课导入来创设课堂氛围,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形成独特体验。她善于在导入的设计中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刻的哲理形象化,使学生通过其导入语获得回味隽永的艺术快感,从而产生深入研读文本,体悟情感,审视生活生命的冲动。例如,她在教《最后一次讲演》时就先用《闻一多传》那帧很有特色的封面诉诸学生的视觉,创造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一块大理石底座上面是一支熊熊燃烧的红烛,烛油不断下滴……接着又动情地诵读了《红烛》序诗。她用这些鲜明的图像、隽永的诗句,创造了一种内蕴丰富的视听形象,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吸引学生进入了特定的情境,加深了学生的最初体验。而这些原初体验,是文学作品阅读(欣赏)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文化意识形成的基础。

  教师精炼、抒情的课堂用语则可以煽动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其更好地与文本对话,最终加深其内在体验。课堂教学的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交往与平等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强调的就是以教师为“首席”的交流,强调的是师生精神世界的碰撞与融合,通过这种碰撞与交流,学生可以更深入地走进生活,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从而去把握文本的本质,甚至是生活与生命本质。教师作为对话的“首席”会在最在大程度上影响对话的进程与质量,当教师能以饱含情感、精炼、优美、富于启发性的语言引领对话的旋律时,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跟进,使课堂教学的对话能不断朝更深更广更美的方向前进。

  例如《超然台记》(苏轼)的教学片断:

  师:苏轼能在苦中做乐,能做到安困苦而乐人生,这让我想起了孔子的弟子颜回。孔子曾经这样评价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师:颜回与苏轼两人的共性在哪里?

  生1:他们都处在困境中,但他们都可以很满足。

  生2:他们都能在困苦中自得其乐,可以无视苦难的存在,而快乐地活着。

  师:苏轼就是这样,能在苦难中自得其乐。凭着这种情怀,他可以在苦难的边缘上吟诗作赋; 可以抛开满怀的愁绪,纵情于有灵有性的山水;可以傲立于苦难之上,高歌于贬谪之所……那么苏轼为什么能做到这些?在文章中找到一个词或短语回答。

  生1:游于物外

  生2:超然。

  师:豁达、洒脱是苏轼的人格最主要的方面,他总是能让自己在困境中绽放成最美丽的鲜花,把自己积极快乐的一面呈现在世人面前。正如他在同一时期所写的词《望江南 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师:从这首词中大家可以读出什么样的情感?

  生1:从“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两句我们可以看出苏轼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的心态。

  生2:从“咨嗟” “思故国” “且将”等词我们可以读出苏轼其实有着一种难以排遣和超脱的对故国的深切思念。

  师:的确,身处苦难中的苏轼总是能自我安慰,自我排遣,自求超然,但那些刻骨的痛怎能说忘就忘,现实的羁绊又怎能说超脱就超脱?在文中也有表明苏轼并不能真正超然的地方,请大家找出并加以解释。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注重用情感充沛、言辞优美的语言与学生展开对话与交流,对帮助学生加深体验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使得学生与文本、教师撞击出绚丽夺目的火花,形成深刻的个人体验,最终有利于学生生命智慧的发展。

  恰当的与文本精神内涵相吻合的媒体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助于营造与教学活动相适应与文本内容接轨的课堂氛围。多媒体可以借助图像再现情景,借音乐渲染情景,借视频演示情景。比如在学习《春江花月夜》,学生在朗读体验讨论分析后,诗歌的意蕴不一定能把握到位。这时,放上一段有古筝曲《春江花月夜》配音的朗读和意境与诗意契合的录像,使学生置身于春江翻涌,春花烂漫,春月融融的意境中,学生一定能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深化自己的生命体验。

  二、品读涵咏,披文入情生成独特体验

  文学作品是作者体验生活的冲动,沉积情感的喷涌,生命意义的外化。阅读文学作品能否由语言深入到思想,能否把作品的内在价值内化为自己的生命意义,并达到赏鉴的境界,取决于我们的情感体验、生命投入和生活经验。而饱含情感的诵读是通向这种境界的一条有效途径。要走进文学作品,增进体验,只有去直面文本,也就是说只有直面文学作品本身才能去直面心灵,直面生命。而直面文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让学生去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文学作品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去反复诵读文本,把文本读顺,读懂,读透。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设身处地,细心体验,感受作品中包蕴的情感。学生在口诵心悟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作者的心灵遭遇,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暗流,从而对文本产生深层理解。

  学生在或高声,或低吟的朗读中会逐渐忘记身边的一切,渐渐沉入作品的语言中,进入自我境界,并把自我的情感融入作品的情感,使自我视界与作品的固有视界融合,生成一种全新的带有学生个性的原初体验。这种体验既不属于“文本”的客观意义,又不完全属于自己原有精神世界的主观意义,而是带有“文本”的客观意义和自己主观创造性意蕴双重性的一种新的意义,从而在理解“文本”中理解人生和社会,实现自我精神世界的拓展和人生经验的增长。如《归园田居》的一个教学细节:

  学生反复诵读诗歌,并写出自己的体验,然后讨论分享。

  生1:“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三十年”是作者的夸张,写出了他对的心中有一种度日如年的感受,也就说明他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恶。

  生2:“久在樊笼里,”作者把官场比成“樊笼”,说明官场对他的束缚,在那里他感觉不到自由,“复得返自然”中的一个“复”字,写出了他心中的喜悦与庆幸,“自然”又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可以看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生3:人人向往的官场在陶潜看来是牢笼,是不自在而没自由的,人人看来清苦的农村生活在陶潜看来又是那样的充满了快乐与自由,可见,什么样的性格会决定一个人的生活理想。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陶潜的生活理想或许能让人们重归平静与淡泊,帮人们走出浮躁与喧嚣,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生4:我读到了一种解脱后的喜悦,官场对陶渊明来说就是“樊笼”,走出官场,就像是鱼游大海,驼行大漠,鹰飞长空。

  生5:我读到了一种平淡,诗中的景物描写好像太平常了,没有常见写景诗的特色。比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生6 :我读到了一种自由自在,比如诗中的“依依墟里烟”和“虚室有余闲”两句。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能发现文中的省略、隐蔽、中断、隐喻等,并在发现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自我意义上的再生成,如,还原语境、补足填充、联想触发、颠覆重建、追本溯源、汇聚比较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站在与文本作者平等地位上努力感受和理解文本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形成自我独特的心理体验或情感体验,从而生成自我的理解与自我的判断,达到自我建构的目的。

  三、想像联想,二度创作深化个性体验

  陶先生指出: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够发掘文章的蕴蓄。他还主张,读书不能够拘泥于文字,而应当驱遣着想像来看,看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够领会它。假如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呢?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尤其是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了,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有。

  文学作品,具有形象性、表意性、灵活性等特点,它本身就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像空间和丰富的联想内容。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从“已知”中预测“未知”,作更深更高层次的分析、思考,使学生隽逸奔突的才情、明睿深刻的洞察得以张扬和生发,从而帮助他们生成更深刻的个性化体验。下面以《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片断为例进行分析:

  师:文章最后写道:“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但文章并没有交待贝尔曼画叶子的过程,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调动想象再现出贝尔曼的绘画过程。

  生1: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夜晚,狂风呼呼地怒吼着,暴雨狠狠地抽打在脏乱的地上。风是那么凄凉、猛烈,雨是那么苦涩、迅急,大街上死寂、阴森,只有几点路灯光不死不活地亮着。昏暗的灯下有一个身影在忙碌……

  他吃力地把陈旧的梯子挪到墙边,踉踉跄跄地爬到离地20多英尺的地方。他深思了片刻,心中默念:我终于要完成毕生的杰作了,我要浸入自己的生命,我要用这画挽救琼珊小姐……他平静了一下激动的心情,一手端着调板,一手挥动画笔,他挥洒自如地施展着从未施展过的艺术才能。只见画笔翻飞,不多时,一片惟妙惟肖的叶子粘在了墙上,形状是如此逼真,颜色是如此协调……一幅旷世杰作诞生了!

  生2:在那个凄风苦雨的夜里,贝尔曼支撑起沉重的身体一步步地爬上了梯子,寒风肆虐着他的身体,寒雨敲打着他那憔悴的脸。他用他那瘦小而颤抖的手艰难地举起笔,用尽全身的力气在墙上画着,每一笔都是那么艰难,又是那么有力,仿佛每一次都融进了他生命的全部……慢慢地,一枚树叶生动地生长在墙上,不,那不仅是一枚树叶,那是贝尔曼用自己的生命创作的一幅杰作!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正是利用文章的空白处,引导学生充分调用自己的想像力进行二度创作来表现贝尔曼在风雨中作画的场景,希望学生能够借助自己的想像与联想用心去感受贝尔曼的伟大之处,去发现深藏在贝尔曼这个失意落拓画家的内心深处的美丽。而学生在进行想像描绘的同时融入了对主人公的个性理解,对这个人物的可贵之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也能更深入理解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及主人公的高尚情怀,最终,将这种美好人格迁移内化到自己的人格结构中去,形成自我的生命意义。我们的课堂应让学生能够诗意般地栖居,要让学生的身心彻底放松,精神高度自由,要让学生通过想像去憧憬、去感伤、去赞颂、去痛苦、去追求,这样我们的课堂将使学生走出单纯的知识学习,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散发着文化馨香的意境,从而获得一种充满文化与思想意味的生命体验。

  参考文献:

  1、纪勇,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的课型特点,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8

  2、谌云丽,回归语文教学原点, 语文月刊,2008、9

  3、刘铁芳,回到原点--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200页、230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4、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285页、313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倾听是一门艺术 ——对语文教学中倾听艺术的认识    下一篇:让语文课堂涌现生命的活力——浅谈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