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古诗文阅读助读资料筛选策略例谈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温岭市三中 林抗

  〔摘要〕古诗文阅读助读资料筛选存在着远离文本、漠视学生、失衡度量的问题。根据“体现学科实质、立足学生实际、服务教学实需”的筛选原则确定筛选策略:课前准备筛选资料时要吃透教材,专注文本细读,读出广度、深度、温度--互文阅读,将文本读厚;深度阅读,将文本读透;体验温度,让生命在场。同时要研究学生。课堂中动态生成呈现资料时考虑拿哪些(有利于理解文本、有利于发展思维、有利于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在什么时候、到什么程度。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文 阅读助读资料 筛选策略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资料搜集已不再是难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在浩瀚的文海中筛选出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材料。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 优秀的文化精神和古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无不渗透其中,学习古诗文,能让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开阔视野,培养情趣。选入初中教材的,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文约而意丰,再加上距离现在时代久远,有很多诗文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容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障碍。为了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思想,提高修养,在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引入相关资料助读。引什么,如何引呢?

  一、存在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下,部分学者提出“用教材教”的观点,强调教材的示范功能。许多教师大胆延伸,大量引用资料进行助读,表面上看,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科书内容,但是细细体悟可以发现,不少教师追求的是“形”的转变,而忽略了“质”的转变。他们为引用资料而引用,把助读这一环节当成课堂改革中的一个标签,导致语文课堂资源的浪费。

  1.远离文本。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不断有人“推陈出新”,设计表演出种种“前卫艺术”,不少老师也情不自禁地走进了这种思维状态下的实践中:不是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而是把功夫花在语文课文以外的内容上。不少老师正在演绎着“阅读拓展秀”,就像时装表演一样,谁的时装吸引更多眼球,谁就更有成功感。语文课似乎是谁用得更多课外的东西,谁的理念就越新。

  2.漠视学生。 对学生的学情估计不足,筛选资料不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所选资料不能针对学生的“兴奋点” “困惑点”“触发点”和“共振点”,所选资料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和启发作用,不利于快速达成教学目标,严重的还会干扰教学目标的达成。

  3.失衡度量。  不考虑适量、适度原则,不是尽量做到少而精,选择的资料不仅不能优化教学,有时还会冲淡对文本的解读,使教学重点发生偏离。

  二、筛选原则

  1.体现学科实质

  片面理解“大语文教学观”和“软化学科界限”等新课程理念,容易造成“非语文”、“泛语文”的不良现象,把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稀奇古怪的东西都兜进了语文课堂。无论何时,语文课都姓“语”,阅读助读资料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语文,必须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所以,语文阅读助读资料的选择应少一些声光电影,多一些文字材料,应紧扣语文教学目标,坚守“语文”本色!

  2.立足学生实际

  阅读助读资料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生活经历,应该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这样,学生才有能力、有动力、有活力参与这一教学环节。

  3.服务教学实需

  当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所需理解的古诗文文本内涵的理解存在差距时,教师应选择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障碍点、空白点、发展点引入阅读助读资料。但阅读助读资料并不是越多越好,要适当合理,不能流于形式,搞“花架子”,实用的才是最好的。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使用都要精心设计。

  三、筛选策略

  (一)课前准备筛选资料

  1.吃透教材:专注文本细读,读出广度、深度、温度

  教师对于文本的前期阅读质量,决定了学生阅读文本的状态与效果。正如潘新和先生所言:“读多少书,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多少自己的发现和创造,永远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智慧水准和教学效果的潜规则。”

  (1)互文阅读,将文本读厚

  有专家指出,世界上没有一个文本是单一的,文本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互释、互训与互通的网络。教师首先要将文本“读厚”,方能深入浅出、厚积薄发。选择的互文可以是同一作者文本,或同一内容文本,或同一主题文本。以柳宗元《小石潭记》一文为例,可以选择的有以下几种助读资料:

  A.同一作者文本 柳宗元的《江雪 》可以进入教师助读资料的准备视野。“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诗中精心创造了一个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艺术背景。往日沸腾喧闹,处处生机盎然的自然界成了一个白皑皑,冷清清的世界。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此时此刻,他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冷孤寒呀!这里,作者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极力描绘渔翁垂钓时候的气候和景物,淡笔轻涂,只数语便点染出峻洁清冷的抒情气氛。无独有偶,《小石潭记》描也极力描写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那份清冷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因为是同一作者,心境与写法都极其相似,用来作为助读资料效果较好。

  B.同一内容文本  柳宗元《小石潭记》一文中既写道“寂寥无人”,又在后文提到“同游者”,这是一组通常被忽略掉的矛盾,但却是一个走进作者心灵的较佳的切入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呢?可以引入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子喃喃曰”,理解为“同游者”也好,“舟子”也罢,他们都不是作者的知音,不能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他们的存在只是一个客观事实,丝毫不能改变作者主观上的孤寂凄清之感。

  C.同一主题文本

  《记承天寺夜游》和《小石潭记》都是作者融情于景中,“不平之气”郁于中而泄于外的表现。两文虽然短小,但却读来回味无穷,在许多方面有惊人相似之处。因忧寻乐, 乐尽忧来,好一曲流放文人的悲情之歌!

  D.同一体裁文本

  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编者特意编排了三则被贬后所作的以写景记游为主的古代散文:《小石潭记》、《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同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也不同。《岳阳楼记》表达旷达胸襟,《醉翁亭记》表达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小石潭记》表达被贬之后为了摆脱抑郁而寄情山水,最终重归忧伤、悲凉的心境,因为抒写了真实的心情故事,各有千秋。

  (2)深度阅读:将文本读透。

  有深度的阅读,一方面来自教师对文本的细读,另一方面来自教师对相关专家解读成果的吸收。

  《中华文学鉴赏宝库》中对于《小石潭记》的鉴赏有这样一句话:“作者这样一个人,巧遇这么一块净土,一拍即合,融为一体,真是天助之也,景助之也。”由此,我将课后作业设计为“这是一场美丽的邂逅,请尝试诗意小潭与失意文人的对话”并作下水文,学生颇有佳作。

  百家讲坛栏目中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都可以用来助读相关的课文。

  深度备课决定了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能唤醒学生内心的体验,从而与自我对话,倾听内心的独白,激荡情感的涟漪,催生智慧的火花,顿悟人生的哲理。

  (3)体验温度:让生命在场

  教师在文本细读时,既要消化吸收、整理评判他人对文本的种种见解和观点,也要珍视、归纳、梳理自己细读时的独特感悟和发现。

  王菘舟老师以为:只有“眼睛”在场的细读是无效的,只有“头脑”在场的细读是低效的,唯有“生命”在场的细读才是真正高效的。

  《小石潭记》一文中有这样一句交代了离开的原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写得可谓明确矣,但一个字都没有提到自己的心境变化,这是一个值得揣摩的地方。我在教学时提供了作者生平,并提问:“是不可久居还是不(能\愿\想\敢……)久居? ”许多学生选择了“不敢久居”,他们读到了柳宗元“伐竹取道”“看”“听”,一直忙碌着,而一旦坐下来啊,四面竹树环合,凄凉的感觉从竹树的每一个枝桠,每一片叶尖升腾起来。那凄凉倾泻而出,如潮水般席卷而来。那阴阴的寒气啊,(凄神寒骨)侵入人的骨子里,渗入人的灵魂里,与内心深处深藏的那片忧伤的海遥相应和,两股凄凉之气弥漫开来,充塞于天地之间(悄怆幽邃),天地虽大,却没有我柳宗元的立锥之地。是继续沉浸下去吗?不,我落荒而逃!不是不可,是不敢久居啊!

  这样的阅读,是以生命体察生命的阅读。这样的助读,学生的心灵会被唤醒。

  2.研究学生:关注学生“兴奋点” “困惑点”“触发点”和“共振点”

  教师是与文本对话在先者和对话更优者,学生是对话在后者与对话不成熟者,两者之间的对话因此具有明显而重要的策略性。如果教师不考虑学情,只是盲目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照搬给学生,表面上“深度”具备了,实际上学生的收益甚少,学生面对教师奉献的“精神盛宴”,无动于衷,作看客状。因此,研究学生学情极其重要。“兴奋点” “困惑点”“触发点”和“共振点”是教师需要考虑的地方。

  如教《杨修之死》时,以“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这个故事导入,学生的“兴奋点”一下子被抓住了,而这个故事又可以直接切入杨修“恃才放旷”中的“才”字,和课文内容有机结合。

  如教《五柳先生传》,学生对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表示困惑:写传记怎么不知道主人的姓名籍贯呢?这时,适时引入钱钟书的话“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第者而破除之尔。”学生了解了正是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糅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才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抓住学生“困惑点”,主题应声而出。

  教《五柳先生传》,还可以在课末引入老舍的那篇质朴自谦,妙趣横生的自传,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有什么了不得”、“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等语都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触发点”。

  百家讲坛栏目热播,学生也多有关注。教《论语十则》时引入于丹的《论语心得》,教《隆中对》时引入易中天的《品三国》都可以抓住学生的“共振点”。

  (二)动态生成呈现资料

  教师在课前备选的资料并不一定在课堂教学中全部呈现。在教师与学生对话时如何引起交流(拿哪些、在什么时候、到什么程度等),并不断推动,如何促使教与学相互转化,研究动态生成呈现资料显得特别重要。

  1.拿哪些

  (1)有利于理解文本

  《观潮》中江潮图、演习图、弄潮图、观潮图四幅图都一样的精彩,到底哪一幅图衬托哪一幅图呢?它们之间有没有“君臣”“主次”之别?文章目的只是没有灵魂地展示盛况吗?我在教学中引入被编者删掉的原文结尾“禁中例观潮于天开图画,高台下瞰,如在指掌。都民遥瞻黄伞雉扇于九霄之上,真若箫台蓬岛也。”则知道文章描写的中心是皇室贵族在台上观潮,其余统统不过“黄伞雉扇”的铺垫陪衬。如其《自序》所写:“及时移物换,忧患飘零,追想昔游,殆如梦寐,而感慨系之矣。”节录这段文字于繁盛江景中正透露出这种故国之思,暗含了作者的无限感慨。

  (2)有利于发展思维

  《马说》一课中,课堂最后几分钟,学生在酣畅淋漓地读出了对千里马不幸遭遇的同情,读出了对“食马者”的憎恶、愤慨嘲弄之后, 出示韩愈写作此文时的遭遇这份材料,学生就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文章写的是马,指的却是人的这种“托物寓意”的写法。

  (3)有利于提高语文素养

  教读《行路难》时,我把助读资料呈现密度最高的时间给了一个字:“剑”。其一:“齐人有冯谖者, 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战国策》”;其二:“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 《破阵子》”;其三:“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 --郭沫若《屈原》”。其目的在于打通上千年来中国文人对于“剑”这个文化符号所寄予的意义:理想,抱负,斗志。当李白拔剑四顾时,那个在他的诗歌里出现了一百多次的“剑”字,在这一刻,找到了许多相似的“剑影”。学生也因此受益匪浅。

  (4)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古诗文在教读时,有时侧重于诵读,有时侧重于鉴赏。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呈现资料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教古诗时,我尝试呈现了古老的“四声读法”:平声平稳,上声高亢,去声悠远,入声短促而有力。学生读得摇头晃脑。这时,过多的鉴赏资料就会冲淡课堂诵读的氛围。若是侧重于鉴赏,那么,用“四声读法”无疑太费时费力了。

  2.在什么时候

  根据教学流程相机推出。在教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出示资料“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这来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告诉他们这种既愉悦自己又感染他人的读法叫诵读,但是这种读法已湮灭在时间的洪流里了,这节课我们尝试着复原,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本节课的目标也明确地呈现出来了。

  上文所提到的《马说》中韩愈资料的呈现则需要放到课堂的最后部分才有最好的效果。

  在开放性更强的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权更大,更多的资料可用超链接作准备,以备学生话题转移到时使用。

  3.到什么程度

  依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兴趣来决定。在教读《行路难》时,关于“清酒”的理解,我链接了以下三则材料:“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清酒则冬酿夏熟,为当时酒中之冠”;关于“斗十千”的理解,我链接了以下三则材料“典校在秘书。俸钱万六千,寿及七十五,俸占五十千(白居易)”“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杜甫)”“曹植《名都篇》”美酒斗十千“ 。这六则都是理解关于酒好菜贵的辅佐材料,与诗歌的中心有一定的联系,但联系不大,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就要考虑”性价比“了。一般性的教学,只需理解酒好菜贵但李白食不下咽就好,学生有兴趣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则可以从容呈现。

  总之,古诗文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或咏物寄情,或抒情启思,脍炙人口、境界高远,蕴涵哲理。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古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在浩瀚如烟的文学长河中,它们就如璀璨的明珠传承着华夏儿女的血脉精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理应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筛选精要的阅读助读资料,架起这道通往文学圣殿的桥梁。如能恰当地筛选阅读助读资料,必能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潜移默化,从而陶冶青少年之情操,丰富思想,提高修养!

  参考文献:

  〔1〕范培松《中华文学鉴赏宝库》,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雷林宙《文本阅读助读资料筛选的有效策略》,《语文建设》2008年4月。

  〔3〕袁爱国《深度备课:高效阅读教学设计的必由之路》,《语文建设》2009年2月。

  〔4〕黄进德《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评语_成就课堂教学的精彩    下一篇:多元智能与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