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阅读的创设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温岭市大溪二中  陈国军

  【摘要】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加强审美鉴赏活动,关注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认知感悟能力,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本文从学生阅读时的体验美、感悟美、欣赏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等方面探讨审美阅读的具体操作问题。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审美鉴赏  朗诵对话  品味想象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阅读优秀的作品能帮助我们克服个人的局限,感受人生的伟大,触摸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并形成良好的语言感悟和应用能力。新教材突破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了全方位的开放的语文综合实践系统。从阅读文章的选择到诵读欣赏、口语交际、名著推荐与阅读、综合实践活动和专题的设计安排,都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时代气息,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这就需要我们有新的课程观、学生观,特别是就“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一教学目标来说,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加强阅读教学的审美过程,增加审美鉴赏活动,强调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认知感悟能力,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

  一、自由朗诵,体验美

  “言为心声”,新教材中许多作品都是作者心灵的结晶。优美的朗诵能调动朗读者的视觉、听觉、情感和思维等诸多因素,使文章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形成立体思维,多方面感知教材。正如朱作仁教授所说:“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叶圣陶先生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品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委婉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感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因此,在朗读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指导: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语势的缓急、语调的抑扬、语气的强弱、停顿的长短等方面的变化,以及适当地运用气音、颤音、拖音、拟声等特殊技巧,准确充分地传情达意。例如《天上的街市》这首诗,郭沫若在诗里面借助联想和想象表达了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教师在简单介绍创作背景后应该让学生自由、反复地朗读。如第二节“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刚开始很多学生没把握好诗歌的停顿。这一节是四句,每句也是三个节拍,但首句“我想”后应延长声调,因为“想”字总领第二、三、四节,这样处理容易让读者身临其境,真正走进美丽的“天街”。再如第一节,很多学生读诗句中的“明”和“现”、“闪”和“点”这两组词时,语气较平淡。这时笔者让学生通过个别品读去体会语气的强弱,去感受诗歌的意境。在这一节里面诗人能够抓住明星和街灯的特点,并且以明星和街灯互喻,从地上写到天上,再从天上写到地上,回环往复。通过比较、鉴赏,学生一致认为把它处理为重音更好。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如痴入迷的朗读,学生就会主动地入神地揣摩、品味作品的情韵,学生的情感就会不自觉的进入作品的意境,于是,学生的主观情感与作品的客观情感融为一体。这样,学生的内因大门打开了,主体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调动起来了,那么,教师的讲解、课文的知识等外部的东西,就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东西,转化为学生的主体素质。特别是那些情文并茂的诗文,蕴含着浓郁的情、丰富的理,教师指导的好,通过自由朗读把学生引入作品的优美意境中,就会产生令人兴奋不已的效果:莘莘学子,或被山川的壮美之情所陶醉,或被催人奋进的豪情所激励,或被感人肺腑的融融亲情所感化,或被催人泪下的悲伤之情所感染,对作品的理解自然深刻透彻。如巴金在散文《繁星》中,写自己“从前”、“三年前”、“如今”看繁星的感受。很多学生说理解起来有点吃力,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朗读指导,指导学生由读准字音、读熟到揣摩文意。直到有感情地朗读。为了让学生进一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师可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选取相关作品如散文《星》、《夕阳》、《云海》等让学生自由阅读、朗诵。在反复的朗读中,逐步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二、生生对话,感悟美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特别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和交往状态。而阅读不是对几条抽象干瘪的中心思想、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的记忆,而是一种对话过程。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尊重作者的立场观点,进人作者世界。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由表及里,细心地去体味、沉吟,并从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通过反复自由朗读后,有学生提出质疑:如何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中的“欲”和“恐”这两个词。教师及时肯定这个问题提得有价值,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小组间互相合作。其他同学从苏轼当时所处的环境去分析。学生A:作者看到皎洁的月光,想到月宫的美好,“欲乘风归去”,但又想到月宫的清冷,“高处不胜寒”,所以较矛盾;学生B:当时作者政治上不得志,处处遭受排挤,所处环境恶劣,幻想超脱现实;学生C:中秋之夜作者想到自己的家庭遭遇,想念弟弟子由,月圆人不圆,无法割舍人间亲情:学生D:“欲”、“恐”体现作者的矛盾心理,为下文作铺垫。通过生生平等对话,他们基本达成共识,认为这两个词体现了作者矛盾的心理。教师又及时抓住“矛盾”这一解说,提出另一问题:整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悲观的还是积极乐观的?请结合具体的词句来思考。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结合“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词句。逐渐领悟到作者由埋怨-自解自叹-互相祝福的心理变化。在生生平等对话、教师及时引导点拨下,诗人旷达的胸怀、乐观的情致及全词美好的境界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词的形象美和意境美,在课堂上便能自主品读直至当堂背诵。所以,教师能否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课堂气氛,并且适时点拨,让他们积极思维、平等对话,这是学生能否自主感悟教材美的关键。

  三、媒体展示,欣赏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媒体以及其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轻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运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意境有关的音乐或图像,可以将学生迅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融入情境,就能更好的读书有味,读书入情,读书悟理。

  利用多媒体科学、准确、形象、生动、视野宽阔等方面的教学优势,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现代媒体参与性的功能,通过对事物具体场面的创设和刺激,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观察感知探索理解。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难,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功能,让文本之美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唤起学生美的想象,进而引导学生对感知材料进行理解和概括,实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产生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理解语言的最佳效果。有教师在教《济南的冬天》时,先用媒体展示学生搜集的有关济南的图片,如趵突泉、大明湖等,进而简单介绍“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济南及作者老舍,由此导人新课。其中课堂的一个中心环节就是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济南冬天的“温晴”,想象作者饱含感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的阳光小山图、雪后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在充分阅读、想象的基础上,媒体展示:柔和的阳光、秀气的小山、安详古老的济南城、羞涩的薄雪、可爱的小村庄……同学们陶醉其间,真切感受到了济南冬天的“温情”、“山秀”、“水清”,美的形象已在他们的脑海中深深扎根。运用多媒体所创设的优美意境,使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景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消除了学生对文本的陌生感,既诱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入了一种情境,使他们自觉地对美产生了一种追求的欲望。当然,现代信息手段不是万能的,对于某一种现代信息手段来说,它只能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的某一点上发挥作用。因此,抓住现代信息手段最佳作用点,多角度、多手段地渲染、熏陶文学美,这不失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四、品味词句,理解美

  新课改要求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一切的学生,发展学生的一切。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有人说“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绝对离不开对语言的分析和品味。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有意识的抓住关键的字、词、句、段进行仔细推敲,咬文嚼字,使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和内涵美。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小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惊心动魄、悲壮感人的海难场面,成功塑造了一个忘我救人、感人至深、鲜活饱满的英雄形象--哈威尔船长。小说除了精彩的场面描写和人物形象描写外,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教学重点就是学习领会在叙事写人中做精辟议论的写法。这时应让学生再一次阅读文本,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去品味。比如“实际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对这一处议论语句的理解,学生持三种看法。一种认为:情况万分危急,“诺曼底”号遭到严重的损害,人们惊恐万状,在这种情况下,船长忘记了自己,是极有可能的;另一种认为:船长始终镇定自若,他的指挥声音简短有力,2O分钟的救援工作也井然有序,当船浸没时,船长“屹立”在舰桥上、“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那样的坚定自如,这表明他从一开始就作出了“与心爱的轮船共存亡”的抉择;还有一种认为:船长完全可以自救或他救,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这是践踏了自身存在的价值。这时教师及时引导:为了抨击“那些可卑的利己主义者”,为了“突出人物灵魂的伟大”,小说这样安排情节虽然存在虚幻和理想化,但就反映社会生活这一目的来看,已经达到了。又如“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这句话读来发人深省,有个学生对“运用权利”特别感兴趣,他认为哈威尔船长与某些滥用权利、鱼肉百姓的所谓的“人民的公仆”同样是“运用”手中的权利,然而有天壤之别。是的,成就一个英雄的“权利”人人都有,关键在于你是否“运用”这个权利。在咀嚼、品味词句的过程中,哈威尔船长的形象更加清晰起来,学生感悟到了其中的思想美和艺术美,精神也得以净化。又如在《黄河颂》这篇课文的第一段中,描绘黄河滚滚东去的雄势时,接连用了几十个十分精当的动词:“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河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教学时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咀嚼品味“掀”“奔”“劈”这几个动词,可采用比较替代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辨析,如果把“掀”改为“涌”,把“奔”改为“流”,用“分”来代替“劈”,那么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经过比较体味,学生具体而深刻的体会到黄河的雄浑和磅礴,从而体会到像黄河那样伟大、坚强、充满力度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这样,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语言文字这一载体,充分挖掘其美学的内涵,使学生伴着美的鉴赏,开启美的心灵之窗,提高了审美能力。日积月累,既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运用文字的能力,又能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感悟而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地。

  五、放飞想象,创造美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甚至称它是“人类一切功能中的女皇陛下。”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鉴赏和艺术创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自由联想、大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例如,可以让学生借助想象进行续写,如续写《皇帝的新装》:游行大典完毕,皇帝回宫后,事情将会怎么样呢?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一些词语,要求学生“妙语连珠”或让学生编故事 ,如选择“憧憬、广袤、白驹过隙、安恬、豁达、进发”其中的四个词语写成一段话,要求语意明确,语句通顺,尽可能使用修辞手法。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古诗的情节,展开想象,把古诗改写成内容具体的记叙文。入选教材的古诗都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结晶和荟萃,让学生通过想象描绘出全诗或部分诗句的优美意境,是融理解、想象、表达、学习、创造于一体的最佳方法。还可以让学生按要求仿写,比如:“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这是田晓菲在北大求学时的感受,你有什么渴望?请你模仿这个排比句,表达自己的期盼。再如写假想类想象作文: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七颗钻石》中有一个情节: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这是作者留下的艺术空白。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依据,调动自己的主观情感,正确把握审美对象的特征,鼓励学生放飞想象。有的学生“梦见”:一条清澈的河流,唱着欢快的歌曲,万物复苏……有的“梦见”自己遇见了一位仙人,仙人告诉她……也有的是一个“恶梦”:历尽艰辛找到了水,可是母亲已经渴死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肯定学生个体思维空间的存在,鼓励学生开放思维,形成个体思维空间的碰撞和交融。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品质便会得到实实在在的优化,创新的潜能也得到有效的发掘。

  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 它使我们人格健全,个性良好。新教材赋予我们更多的审美客体,我们应该认真挖掘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因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恰到好处地架设审美这座桥梁,创造出积极向上的境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大脑去发现美、领悟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彭华生  语文美育艺术[M]  重庆出版社 1989

  2.范蔚  语文教学审美化教学策略[J]  西南师大学报  2001(5)

  3.孙俊立  从经验的积累到生命的体验[J]  教育研究  2001 (2)

  4.刘铸  仲利亚  对语文教学过程审美化的几点思考[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  (2)

  5.谭朝林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意境的创设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11)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初中语文适应性教学的思考与对策    下一篇:语文教学层次分明 教学有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