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漫谈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实施新课程,教师要进行角色转变,改变原先的拥有知识的权威者形象,更多致力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当前,学校和家长仍把考试成绩看作教学好坏的标准,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围绕分数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学生天生的“好奇心”被埋没了,成了驮着书本的“书呆子”。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我们更需要的是能够探索和发现,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这也是教师追求的最高教育境界。就数学教学来说,数学不等于计算,也不等于逻辑,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能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必须想办法使书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把知识用活。教师要改革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数学素质是通过数学活动得到的,即学生自己通过研究、比较、建构,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数学教师不能充当数学知识施舍者的角色,不该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应多设计一些数学活动,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味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思考、探究、交流等活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年龄特点,启迪学生思维
  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迅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教师要在他们思维发展的飞跃时期适当加强思维训练,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知识和思维是互相联系的,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在教学中只有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现状,才能进一步了解其思维水平,考虑教学新知识的基础是否够用,用什么样的教学法来完成数学教学活动。例如:讨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解,须用到配方法或因式分解法,那么上课前教师要清楚这些方法学生是否掌握,掌握程度如何,才能保障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其次,教师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现有的中学数学教材内容有的是按直线式排列,有的是按螺旋式排列。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教材的逻辑结构就要有相应的变化。比方说,关于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中学课本里有浓度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积问题,在讲解时,可用一个方程表示不同问题,使他们得到统一,虽然问题不同,其方程形式却没有什么本质差异,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专心研究问题,又要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审视,达到前后知识的连接和方法技能的融会贯通。
  三、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引导,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众多的教学方法如自学辅导法、自学议论引导法、启发诱导法、研究法、发现法等等,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都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有方,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采取什么教法,要受学生水平的差异,兴趣的不同,教材内容的变化和教师本人的素质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因课、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一般说,对于在逻辑上分散的数学定义和公理等教学内容采用自学辅导法较为适宜;对于教材中的一般公式、定理等采用问题探索法较好;对于教材中理论性较强的难点,采用讲解法较好。活动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极为重要。让学生参加数学课外活动,介绍数学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尤其是把数学应用于各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能够促进青少年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增进技能,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首先,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直观材料让学生从抽象转到具体,运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还可以把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课堂教学还要重视结论的探究过程。数学中的结论教师一般不要直接给出,而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再运用观察、练习、归纳等方法深入研究,最后举实例将结论具体化再应用到实际中。
  其次,要让学生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好。数学有着严密的体系,可引导学生按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关系或逻辑关系整理出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的研究方法,进行知识的引申、串变。学生揭示数学知识之间纵横交错的内在联系,是学生思维主动活动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最后,要注重数学语言的表达。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平铺直叙地讲解,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对此未必有兴趣。在教学中适当地设置悬念,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疑问和质疑的心态,才能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可以把一些寻求规律的问题让学生分同桌互议、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形式来进行,这样使那些不敢发言的学生也有机会说说自己发自内心的话,这样不同层次学生的疑难问题也在轻轻松松的讨论交流中迎刃而解,既让学生解决了学习任务,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掘数学问题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把数学问题用活、用深、用够。可以采取一题多变、一题多形、一题多解、一题多编、一题多答等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全面性、独创性等。课本习题的通常解法,往往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不一定是最简单的,教学时不能满足于这一种解法,对于有多种解法的问题要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多侧面、不同方向进行发散思维,寻求第二种解法、第三种解法,乃至新颖独特、创造性的解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品质。
      总之,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从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出发,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以指导,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生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养成探析    下一篇:浅谈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