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英语论文

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新课程实施之适应性研究

所属栏目: 英语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已在全国全面实施,其进展如何,教师能否适应,面临哪些问题,需进行实证研究并做出客观的估价。本研究以湖南益阳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为对象,运用问卷、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方法,就他们对新课改的认知和态度、对新课程实施的专业准备或适应以及胜任度和存在的困难进行了调查,旨在为修订新课程、提高教师对新课程实施的适应性寻找依据。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新课程实施;适应性建议
  
  基础教育新课程已进入了全面推广阶段,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农村学校的英语新课程实施步履蹒跚,对广大农村第一线的英语教师来说,仍要经历一个漫长艰苦的历程。他们对新课程是否适应?准备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急需哪些培训?值得教育学研究者和教育行政部门关注。本研究就是对此问题的初步研究。
  
  一、研究过程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课堂观察三种研究方法。编制问卷时,研究者在参考相关资料、征求部分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的目的,编制了问卷调查表、访谈提纲和课堂观察记录表。
  本研究以湖南益阳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为调查对象。益阳市共有初级中学200所,英语教师1250人。在选择样本时,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益阳市所辖的8个县(市、区)随机选取260名初中英语教师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从260名教师中选取10名教师作为深度访谈的对象,并选取了一名教育行政官员、一名校长、一名家长进行访谈。
  试测于2006年3~4月进行。根据试测结果,反复推敲修改问卷,最终形成正式问卷。问卷分为五部分,第一、二、三部分由封闭式问题组成,第四部分由半开放半封闭式问题组成,第五部分由开放式问题组成。在2006年6~7月正式施测时,总计发放问卷260份,回收问卷252份,回收率96.9%,其中无效问卷22份,有效问卷230份,有效回收率91.3%。
  为了获得更丰富的客观资料,笔者于2006年6月~7月,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4位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对6位教师进行了集体访谈。与此同时,还采用自然观察法,深入农村初中英语课堂,通过随堂听课等方式对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实地观察,总计听课20节。
  2006年8~9月对调查问卷、访谈内容和课堂观察的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在基本遵循客观的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结果分析。2006年10月完成研究报告初稿,11月底定稿。
  
  二、调查结果
  
  1.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对新课改的认知和态度
  (1)对新课改的认知。如要顺利实施新课程,教师首先应对新课程研制的背景、蕴含的教育理念以及主要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和深刻领会,在此基础上方能形成积极的态度,从而在所教课程中进一步领会和实践之。调查显示,关于新课改的进程和总体目标,大部分教师都已了解;而关于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仅10.4%的教师做了正确的选择,还有42.3%的教师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与总体目标混为一体;大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的启动时间和纲领性文件不甚了解。这说明,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新课改的宣传和培训尚未紧步跟上,没有深入到农村地区的一线教师中。
  (2)对新课改的态度。在对新课改的关注程度方面,调查显示,25.7%的教师“十分关注”,54.3%的教师“关注”,有20%的教师“不太关注”;有54.5%的教师表示对新课改“全面支持”,有27.4%的教师“观望等待”,9.1%的教师“得过且过”,9%的教师“说不清”。
  关于“对新课改的态度”的调查显示,23.9%的教师认为此次新课改“非常有必要”,62.2%的教师认为“有必要”;1.3%的教师认为新课改的各项举措“十分合理”,71.7%的教师认为“基本合理”。对于“新课改的理念和举措先进、合理但不可行”的观点,8.7%的教师“非常赞同”,63%的教师“比较赞同”;对于“如不扭转对升学率和高考成绩的追求,新课改的举措很难实施或落实”的观点,51.3%的教师“非常赞同”,42.6%的教师“比较赞同”。
  本次调查显示,虽然大部分英语教师对新课改抱着积极的态度,但也有不少教师抱着“观望等待”、“得过且过”的消极态度。态度是行为的先导。面对新课改,教师以怎样的心态应对将直接影响他们在新课程实施中的行为。积极的心态将促进教师主动适应新课程,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消极的心态则会妨碍教师在改革中发挥自己的才智,不利于教师的发展。
  2.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对新课程实施的专业准备或适应
  (1)对新课程观念和角色的适应。观念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走进新课程并实施新课程。关于“对新课程观念的适应”的调查显示,51.7%的教师认为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实实在在的经验或体验”,10.9%的教师认为课程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11.7%的教师认为课程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25.7%的教师认为课程是“学校育人的规划或方案”,这说明大部分英语教师已具备了一定的课程意识和较新的课程观念,但仍有不少教师未改变传统教学中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的状况,尚未形成新课程强调的“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的现代课程观。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从传统的课程执行者变为课程建设者和开发者;由传统的成果应用者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对新课程角色的适应调查显示,对“学生发展全靠学校和教师抓得怎样”这一观点,63.9%的教师“不太赞同”,13.9%的教师“非常赞同”,40%的教师“比较赞同”。这说明,大部分英语教师正在逐步地对自己进行角色定位,努力实现角色转变,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当问及“您能否实现新课程要求的角色转变”时,存在着年龄大小和教龄长短的区别。30岁的教师中有54人选择了“符合时代的要求,应该且能够转变”;30~40岁的教师中有42人选择了“由于外在原因的限制,不能成功转变”;40岁以上的教师中有39人选择了“要求太高,不能转变”。这说明,年龄越小教龄越短的英语教师角色认同越快;年龄越大教龄越长的英语教师角色认同越慢。尤其是那些老教师,要他们否定几十年来积累的经验,放弃他们的“教育法宝”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2)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技术准备。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采用国际通常的分级目标体系,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和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为目标,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教育目标从小学至高中设计为九个级别。然而,在“对新课程目标的领会”调查中,回答“初中英语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时,只有49.1%的教师选择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正确项。当问及“初中英语新课标强调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时,没有一位教师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其中选择率最高的是“交际能力”(88.7%),其次是“语言技能”(74.8%),选择率最低的是“学习策略”(37%)。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研读不深,基本上处于一知半解的境况,这势必对新课程的实施产生不利影响。关于初中英语教师对新课程学科内容的准备状况,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解:对新旧教材异同的把握;对新教材的处理;对新教材所体现的教育理念的领会;现有学科专业素养对新课程的适应性。当问及“您认为英语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最根本的变化是什么”时,教师中有63.5%的人认为是“形式的变化”,18.7%的人认为是“结构的变化”,11.7%的人认为是“内容的变化”,6.1%的人认为是“难度的变化”,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对英语新教材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钻研。当问及“您在教学中如何处理新教材”时,73.5%的教师表示“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教材作适当修改或补充”,13%的教师表示“根据考试要求对教材进行删减或增补”,12.2%的教师表示“主动改编教材并加入新材料”,1.3%的教师表示“按照教科书教学”,这说明大部分英语教师已树立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但当问及“您职前接受的学科专业训练是否足以应对英语新课程的教学”时,只有26.5%的教师回答“是”,多达73.5%的教师回答“否”。究其原因,现今乡(镇)中学英语教师极少有科班出身的,绝大部分是半道出家或转岗培训后改教英语者。本次调查的252名初中英语教师第一学历所学专业为英语的仅有51人。

   

  新课程强调课程的整体性、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等,教师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才能适应新课程,胜任新课程。关于“通识内容准备”的调查显示,当问及“您在职前形成的一般文化素养是否足以应对当前的英语新课程”时,74.3%的教师回答“是”,只有25.7%的教师回答“否”;对“除英语文献外,您平时最喜欢阅读哪方面的读物”,57%的教师选择了“文学”,14.8%的教师选择了“历史”,2.2%的教师选择了“哲学”,14.3%的教师选择了“政治”,3%的教师选择了“经济”,8.7%的教师选择了“科普”;对“为了拓展教学内容,您常用哪类资料”,72.2%的教师选择了“文学作品”,45.7%的教师选择了“社科文献”,27%的教师选择了“科技文献”,23.5%的教师选择了“网络信息”,76.5%的教师选择了“教参资料”;当问及“您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大众文化’充实教学内容或活跃课堂气氛的情况时,54.3%的教师选择“经常”,45.7%的教师选择“偶尔”;当问及“您关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并在教学中有所反映的情况”时,22.2%的教师选择“经常”,72.2%的教师选择“偶尔”,只有5.6%的教师选择“从不”。课堂观察也显示,有不少教师能结合当今的社会发展形势或时事经济事例等充实教学内容,还有一些转教英语的教师能将自己原来的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经验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来,从而使英语课在内容和方法上更加丰富多彩。
  《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校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准备”的调查中,当问及“您在教学中使用音像资料的情况”时,49.6%的教师回答“经常”,41.7%的教师回答“偶尔”;当问及“您是否自制课件并运用于课堂教学”时,65.7%的教师回答“否”;当问及“您是否利用或开发网络课程资源”时,68.7%的教师回答“否”;当问及原因时,基本上集中于“教学条件有限”、“无设备”、“学校不具备条件”、“不会使用电脑”、“资源缺乏”、“设备不足”等。当问及“您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时,“讲授法”选择率最高(80%),其次是讨论法(76.1%),而参观法和欣赏法最低,分别为5.7%、8.7%。这说明在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仍占很大的比重,现代教学技术的使用少之又少。这种状况也与课堂观察相符。从实际的教学情况看,许多英语课堂依然充斥着“填鸭式”或“满堂灌”的教学,很少看到教师使用现代教学技术。这表明,大多数学校在实施英语新课程时面临着教学硬件“跟不上”的问题。虽然跨出了传统的粉笔、黑板和教科书的时代,但很多英语教师对于互联网、计算机还相当陌生,更谈不上熟练使用和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了。
  3.农村英语教师对新课程的胜任感及存在的困难
  (1)对新课程的胜任感。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和载体自然是教材。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是高还是低,新教材难度是大还是小,教师们在实践中都会有自我感受。“自感难度”虽不能完全表明“新课程的难度”,但却能表明教师对新课程的胜任力、适应性或准备度。调查显示,虽然29.6%的教师对“初中英语新教材有利于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表示“非常赞同”,53%的教师表示“比较赞同”,但80%的教师都觉得英语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难度“提高了”,只有8.7%的教师认为“降低了”;19.1%的教师觉得英语新教材的内容份量“过重”,77.8%的教师觉得“稍重”,仅有3.1%的教师“说不清”;97.8%的教师都认为英语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只有2.2%的教师认为“没有什么差别”。
  对“最难把握的方面”调查发现,目前英语教师普遍认为新课程的教学标准或尺度很难把握,不知道该怎样讲,讲到怎样的深度、广度才算完成任务而同时又不会影响中考。他们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觉得新课程太难教了。对“英语新课程的教学中最难把握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教师们的反映不尽一致。除了“学科内容”和“其他”两项,教学中难以把握的因素按比率排列依次是:“教学方式”、“评价方式”、“课堂组织”、“课程理念”、“师生关系”和“教学技术”,其选择率分别为23%、20.4%、20%、19.6%、11.4%和5.6%。
  (2)欠缺的条件及存在的困难。新课程的实施不仅需要教师观念上的更新,也需要教师掌握并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方法,同时还需要必备的设施。在“欠缺的条件”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新课改要取得成功急需哪些条件”时,64.8%的教师选择了“课程资源充分”;当问及“您认为本校实施英语新课程的不利条件”时,91.3%的教师都选择了“教学设施不能满足需求”;当问及“据您的实践和经验,您觉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最困难的是什么”时,75.2%的教师回答是“缺少相应的设施或设备”。以上结果反映,目前英语新课程实施遇到的一个最大困难就是器材、设备不足,缺少必要的物质条件的支撑。而缺少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就难以实现根本性的转变。
  关于“存在的困难”调查中,当问及“您在使用英语新教材时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时,63.5%的教师认为是“新课程倡导的做法与应试教育相冲突”;当问及“在英语新课程的教学中,您在课堂上感到的困难”时,75.2%的教师选择了“如何解决教材内容多与教学时间紧之间的矛盾”。
  
  三、结语
  
  本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看,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对新课改和新课程的实施已有了一定的准备或初步的适应,许多教师已认识到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部分教师的观念已发生了变化,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已有了转变的迹象,等等。这些都是可喜的现象。但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对新课程的适应上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显露,应当引起新课改的领导者和策划者的重视。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从外语磨蚀的角度分析“年龄小优势论”    下一篇:拼图阅读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