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英语论文

“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多种外语教学法的实践

所属栏目: 英语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    外语教学法     牛津英语   实践

内容提要:本文总结了笔者对“多元智力理论”的理解,以及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多种外语教学法在英语和汉语教学过程中实践,着重探讨了这两方面的问题:一、如何针对学生“多元智力”的特点择取不同的外语教学方法。二、如何运用多样的外语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多元智力”。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

多元智力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H·Gardner)根据他及其同事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研究,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Frames of  Mind)一书中提出的一种关于智力及其性质和结构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是针对传统的智商(IQ)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而提出来的,他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智力是一种或一组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制造出在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中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根据上述新的智力定义,加德纳教授提出了关于智力结构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教授认为智力是多元的,它认为人的智力至少包括:

1.言语—语言智力(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

2.逻辑—数理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3.音乐—节奏智力(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

4.视觉—空间智力(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

5.身体—动觉智力(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6.自知—自省智力(self-questioning intelligence)

7.交往—交流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8.自然观察智力(naturalist intelligence)

9.存在智力(existential intelligence)

在加德纳教授看来,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九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智力是以能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的产品的能力为核心的,因此也成为衡量智力高低的标准。

(二)“多元智力”理论的特点及对教师的启发

1.“多元智力”理论的特点

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跟以往的各种智力理论不同,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人们对智力的看法。具体来说,“多元智力”理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多元性:人的智力结构由九种智力要素组成,这九种智力要素是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的,而不是以整合方式表现出来的。九种智力同等重要,要对这九种智力要素给予同等的关注。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成功与否,不是与他人比个高低,而是判断他在哪个方面聪明、在哪个方面成功,以及他们怎样聪明、怎样成功的。

2.强调差异性。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九种智力要素,而这九种智力要素在每个人身上都以不同方式进行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这就是智力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由于环境和教育所造成的。

3.强调创造性。智力是“解决问题和创造某种文化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发展多元智力,实质是要培养每个人在新的情景下的创造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改造环境。

4.强调开发性。人的多元智力的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加德纳教授反复强调,学校教育的宗旨应是开发多种智力,并帮助学生发现其智力的特点,促进其全面发展。

2.“多元智力”理论对教师的启发

首先,人的才能是多元的,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使人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

第二,发现、认可每个学生在某项智力方面的特长,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充分发挥学生某项智力的特长,培养出“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的能力。

第三,正视学生身上存在的差异,对不同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教学,使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同样好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第四,作为教师,也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多元智力”中的长处和短处,注重培养自己全面的智力发展。在教学中,学会在“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变换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存在各种差异的学生,有着各自学习风格的学生都有学会教学内容的机会。

第五,教师要改变对学生单一的评价方式,尤其是以分数和排名评价学生的方式,而是要通过尽量收集某个学生如何学习的资料,观察他与同学、朋友谈话和讨论的情况来多方面了解他们,甚至可以用“档案袋”(portfolio)使每个学生可以记录下自己成长和进步的轨迹。

(三)“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多种外语教学法的实践

 用“多元智力”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最重要的是树立这样的一个思想观念:通过多元智力去教,并且为多元智力而教。前者要求老师积极去发现学生多元智力的特长,发挥学生的智力特长使他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后者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变换使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

作为一名外语教师,我拥有高中英语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的双重身份,教授中国学生高中英语和教授外国学生基础汉语的双重经历。在五年的外语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在学习与实践各种外语教学法,践行着通过多元智力去教,并且为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而教的观念,并取得了一定的心得。

1.针对学生“多元智力”的特点择取不同的外语教学方法

1)案例

    今年的汉语教学中,我遇到一个德国高中生。在平时的交谈和交往中,我得知了他在德国上学时,喜欢演讲,喜欢将自己的想法拿出来与别人分享,经常参加各种演讲和辩论活动,还参加过“模拟联合国”活动。另外,他继承了日耳曼民族善于理性思辨的传统,非常乐于将成长中、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上升为哲学思考,用来反思自己。像他这样一个在德国学习优异的跳级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却总感到自己的汉语能力难以突破,这让他非常苦恼,甚至有些怀疑自己的能力,失去了自信。

作为老师,我该怎样帮他突破汉语学习的瓶颈呢?

2)解决方案

针对上面的描述,根据加德纳““多元智力”的理论,我发现“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和“自知—自省智力”都是这名德国学生智力中的特长。怎样利用他智力中的特长来帮助他取得突破呢?

我问他愿不愿意用汉语做一次演讲,演讲的题目就可以是他哲学思考的内容。得知了我的计划,他显得非常兴奋并且马上就着手做了。首先他用德语写了一篇演讲稿,并自己尝试翻译成汉语,远在德国的父亲帮助他把德语版本翻译成了英语版本,这样老师也能看懂,并把他的演讲翻译成了汉语。然后,他对照我的翻译修改了自己的翻译。最后,经过几天的苦练,他终于能上台在全体留学生面前发表他的演讲了。

演讲非常成功,事后他说,通过几天的翻译,他对汉语和德语语法的区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汉语语法的特点领会得更深了;通过练习演讲,他的汉语发音得到了进一步纠正,对汉语的语调和节奏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同学面前的演讲让他大大增强了对自己的信心。这次活动对他来说,无疑是受益匪浅的。

3)教学反思

看到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满足,作为老师,我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自己也反思自己的这次教学行为成功的因素:

首先是抓住了学生智力的特长,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点燃了他的内在激情,发挥了他擅长的智力因素。

其次是根据他智力的特长选择了适合他的教学方法,他在学习中也使用了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说在他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这些方法发挥了最主要的作用,让他取得了最好的学习效果。

这次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使学生跨越学习障碍,一定要找准他“多元智力”的优势方面,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内驱力,利用学生的优势智力带动他其他方面智力的发展,从而开发出学生更大的潜力。

现在的学生都出生在80年代后期,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电视、电影这些视觉刺激,离不开各种类型的音乐的陪伴,他们肢体活动丰富,自我表现欲强,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在“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 “身体—动觉智力”方面的特长,多采用“视听法”“听说法”“全身反应法”,通过听外文歌曲,看原版电影、电视剧,角色扮演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外语的兴趣,有效学习外语。

2.运用多样的外语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多元智力”

    笔者曾经在《牛津英语》的教学中一直自觉地尝试着运用多样的外语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多元智力”。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怎样的智力?根据这个目标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这成为笔者在进行《牛津英语》的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1)运用“交际法” “任务法”培养学生的“交往—交流智力”

在教授《牛津英语》高一第一学期Chapter 6 Food For Thought时,我布置了一个以“高一年级学生饮食习惯调查”的任务,让学生组成六人小组,分别负责组织协调、设计问卷、实施调查、撰写报告、展示成果的工作,来进行这次活动,全班共有8组。最后通过班级汇报检验任务完成的情况,优胜组平时成绩加分。由于组间存在竞争,各个小组都非常积极踊跃,由于组内各有分工,大家必须各司其职,还要精诚合作。学生围绕这个任务,设计出了相当科学的调查问卷,如,在设计问卷时,区分男生和女生,以便了解区男女生饮食习惯的差别;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调研问题,如“What food is essential in your meal? Please choose three and rank them in order.”“On what occasion will you choose Chinese food style and when will you choose the western food style?”;最后,在调查的基础上,同学们对中学生饮食的结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个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因为题目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们通过用英语完成调查问卷的设计、实施调查、撰写报告、展示成果使英语真正成为一种交际的工具,通过“做”使他们真正达到了“Make what they learn become a part of themselves ”的目的。

2)运用 “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力”

《牛津英语》高二第一学期Chapter 6  Virtual Reality是一篇介绍科技前沿发展的说明文。文章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为了让学生能牢固把握住文章的结构,启发他们写作谋篇布局时的思维,在进行了general reading这个环节后,我在黑板上画了这样的一个图示,帮助学生“把课文内容视觉化”:

VR: the definition

Para 4

            

                       

Example

VR for entertainment

                                                                     

 


 

Example

 

Para 5-10

VR for education

VR: the practical use

              

VR for business and industry

 

Example

 

 

 

 

 

 

Against

 

Reason

 


 

Para 11-13

VR: for or against

                                   

For

 

Reason

 

 

 


 

(注:斜体部分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填空完成)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这个视觉化过程之后,然后再在图示的帮助下把课文内容复述出来,这样,课文的结构脉络就印在学生脑子里面了。

3)运用“语法—翻译法” “自觉对比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数理智力”

“语法—翻译法” 非常强调阅读,  在阅读外语原著的时候,老师经常要带领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正确判断指代用语的所指;通过上下文,根据交际情景和搭配关系判断和推理多义词的词义;判断和推理句间逻辑联系;通过构词分析、上下文猜测不熟悉的生词的词意;分析篇章结构,找出各段的主题句等。这些教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都有助于学生学生“逻辑—数理智力”的培养和提高。

在“自觉对比法”的运用上面,《牛津英语》高二第二学期Chapter 2 Color这一章可做一例。由于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颜色喜好,不同颜色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含义。学完这篇课文后,可就“中英颜色词含义比较”这个题目让学生做Pair work,找出几种常见的颜色,如“红、白、蓝、绿”,让结对的两个学生一个从汉语入手,一个从英语入手,找出各自语言中能反映出这种颜色的文化内涵的词组出来,比较它们在中西两种文化背景中的差别。

这个活动自觉对比了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在对比中,也不知不觉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数理智力”。

4)运用“情景法”培养学生的“自知—自省智力”

教育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确实如此,在教学中,创造出一个与学生生活经历有关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实施教学,是每个老师在教学设计中着力的环节。笔者认为《牛津英语》在课文编写的时候就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在课文中经常能创造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如高一第一学期Chapter 4 What should I do? 就创设出青少年在面对“道德两难”问题时应该采取什么对策的情景,另外,在高二第一学期Chapter 3 A practical joke 和高二第二学期Chapter 1 Suffering to be beautiful中,课文也给师生创设了很好的场景,让学生来思考自己所面对的“Practical joke: a threat to your friendship or not?”“What is beauty?”这样的常见问题。在教学中通过讨论这些问题,反思自己的行为,学生的“自知—自省智力”得到了培养。

让人感到惊喜的是,这和“二期课改”所提倡的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是非常吻合的。

5)运用“全身反应法”培养学生的“身体—动觉智力”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现在高中生都很爱动,表现欲和表演力都很强,在教学中,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也是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这个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得到培养的。《牛津英语》这方面的资源也很多,几乎每学期都有一课。比如高一第一学期Chapter 3 Surprise at the studio,高二第一学期Chapter 3 A practical joke以及高二第二学期Green Orchid这样带有情节的小小说体裁的作品,都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编成课本剧,在全身感官的共同参与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多元智力理论”和外语教学法还有其他的很多契合点,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

(四)结束语

在上文中,笔者通过实例谈到了运用多样的外语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多元智力”。值得指出的是,在运用某种外语教学方法时,并不是只能培养学生“多元智力”的一个方面,学生好几个方面的智力都是可以得到培养的,我们上面的分类只是指出每种教学方法比较侧重能培养的智力,其实学生的其他智力从中也能得到一定的培养和锻炼。这更说明,为了培养学生的“多元智力”,作为老师,更应该加强教学法的学习和实践,更应该经常变换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课文题材选择最适用的教学方法,而不应该固守着自己比较熟悉的某种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具有不同智力特长组合的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得到展示的空间,从培养他的兴趣入手,达到掌握语言,能使用语言的教学目的。

“教海无涯”,“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不但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多元智力学说” 和各种外语教学法,指导着我们年轻教师不断练就教育的本领,寻找到教育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拿捏着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佳火候,在它的指导下,我激励自己要不断地向教育教学艺术的至臻境界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章兼中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Linda Campbell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多元智能与外语教学》        沈彩芬 程东元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将语言文化教学带入中学英语课堂”之我见    下一篇:立足“六心”,转化初中英语学习后进生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