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道德与法治论文

以变求新 常变常新——例谈课本材料的处理艺术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以变求新  常变常新——例谈课本材料的处理艺术

王国芳    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    312353

    现行《思想政治》课本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材料丰富、图文并茂。但不少教师对课本上的材料,存在着两种不好的做法:一是避而不用;二是照本宣科。课本中的材料是教材的编写者从浩如烟海的材料中精选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笔者认为课本中的材料要用,而且要用好,关键在于对材料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现结合高二哲学常识教学实例,就课本材料的处理艺术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以抛砖引玉。

    一、改头换面,注重呈现形式的新颖性

实例1:教材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这框内容中用了《国际歌》歌词这一材料:“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下册第115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把它制成了多媒体课件,一边播放这一歌曲,一边在屏幕上逐句出现歌词,最后定格在“劳动群众”四个大字上,自然而然导出课题:——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教师对课本中的材料往往存在着两难选择:一方面,课本材料在内容上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不用可惜;另一方面,课本材料在呈现形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照本宣科,会使学生产生“老师讲的内容课本上都有”的错觉,从而影响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对课本中的材料进行改头换面的处理,注重材料呈现形式的新颖性,是走出这种两难境地的最佳方法。实例1中通过媒体变换,把课本上的材料由纸质媒体呈现变为多媒体呈现,充分利用了课本材料,有效地避免了“人云亦云”的嫌疑,而且还很好地调动了课堂气氛。课堂材料呈现形式的变换,除了实例1中的媒体变换外,常用的还有:①文图变换,即把课本上的文字材料变换成更为直观的图示、图表,如教材在“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这框内容中,有一则辽沈战役首攻锦州的文字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配以辽沈战役战略形势图,将会事半功倍;②实物(或模型)展示,即把课本上的文字材料所描述的对象用实物(或模型)展示展示出来,如教材在“量变与质变”这框内容中用了化学中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和石墨这一材料,在课堂教学中就可借用有关化学模型。

二、角色转换,力求人材关系的亲近性

实例2:教材在“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这框内容中有一则“议一议”的材料:“‘我的理想是能骑上一辆崭新的山地车’,‘我特别希望能到香港玩一趟,这就是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考上重点大学’。这些想法分别属于什么理想?”(下册第86页)笔者是这样处理这一材料的:先请一些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并把学生的理想在黑板上列出来,然后再请其他同学来分析这些同学的理想分别属于什么理想。

    课本中具体材料的选用,主要考虑的是材料与基本概念、观点、原理之间的关系,以帮助学生理解、接受课本中的有关知识。从这个角度看,学生仅仅是课本材料的观察者、思考者和分析者。这种游离于材料之外的“观众”的角色定位,限制了课本材料的教学教育功能的发挥:既不利于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也很难使学生在思想上有所触动。教师在运用课本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与材料的关系,努力拉近学生与材料的距离,转换学生角色,使学生由“观众”变为“演员”。实例2对课本材料的处理,妙就妙在并不是单纯地叫学生审视材料,而是让学生转换角色,进入材料。这样的处理,既使学生有话能说,有话要说,调动了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又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了人生理想教育。

他敢剪吗?

三、借题发挥,强调思维过程的开放性

实例3:教材在“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框内容中有一幅漫画材料《他敢剪吗?》(上册第83页),意在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在利用这一材料分析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关系之后,思路一转,借题发挥:他不剪行吗?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看法。最后笔者点评:不剪也是不行的,有了矛盾总要设法解决。

     课本中的材料,用法主要是两种:一是用材料来分析、论证有关的观点、原理;二是用材料来引出相关的概念、观点、原理。两种用法的优点是针对性强,有说服力。但由于中学生的的思维活动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种材料与观点的一一对应也会给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是易造成学生思维过程的开放性不够。故我们在运用课本中的材料时要避免就事论事,而应借题发挥,对材料作适当的拓展延伸。当然借题发挥并不能随心所欲,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实例3对课本材料的处理,成功之处就在于既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又巧妙地为后面的教学内容打下了伏笔。

四、时空错位,讲究使用时机的灵活性

    实例4:教材在“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框内容中有这样一则材料:“据《华佗传》记载,州官倪寻、李延同时请华佗看病,两人都说头痛发烧,不适的感觉也一样。华佗诊断了他们的病情之后,给倪寻开的是通导药,而给李延开的是发散剂。两人都责问华佗:为什么病状相同,开的药却不一样?华佗回答说,倪寻的身体外部没有病,病是由内部积食引起的,故用泻药;而李延的身体内部没有病,病是因外感风寒引起的,故用发散药。”(上册第94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一材料进行了“移位”处理:①把它用在了“主观必须符合客观”这一教学内容中,以说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上册第26页);②把它用在了“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这框内容中,以说明“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上册第116、117页)。

    横看成岭侧成峰。课本上的不少材料内涵丰富、层次多样,从不同的角度看,往往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可用来分析论证不同的观点和原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材料进行时空错位式的处理,把课本上的某些材料“移”到别的教学内容上。这样的处理,不仅能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而且还能培养起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学生把课本上的有关知识相互联系起来了。仔细分析实例4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对同一材料用唯物论中的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辩证法中的矛盾特殊性原理和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自然而然地能使学生对这三个原理的内在联系有一定的了解。

五、优化组合,挖掘材料之间的联系性

    实例5:教材在“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一框内容中,在讲到“生产实践决定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知识点时,用了马克思的名言:“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的关系,才会有生产”(下册第107页)。在讲到“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这一知识点时,用了恩格斯的名言:“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下册第108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材料作了这样的处理:把两则材料放在一起,又补充了一则材料:“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马克思言) ,设计成一个思考题: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教材基础知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相应的分布在各知识点之间的材料之间也肯定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故我们在教学中不必拘泥于一材一用的“针对性”上,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材料进行优化组合,把几则有内在联系的材料整合在一起使用。这样的处理,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材料的呈现形式,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新鲜感,又有利于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而且还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实例4就是对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处理,通过对材料进行分析比较,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数据在高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景设置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