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道德与法治论文

春风化细雨,润物于无声――寓言故事在思品学科中的运用与研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春风化细雨,润物于无声――寓言故事在思品学科中的运用与研究

徐晓红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万向初级中学   浙江  杭州    311215

摘要:学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思品课取得效果的一条红线,只有从初中学生的可接受性出发,思品课才会因此而变得“有用”和“有意义”,才不会变成简单的说教。如何才能做到“春风化雨,润物于无声”呢?在思品教学过程中采用寓言故事,不谛是一个好的选择。本文从寓言导入、寓言说理、寓言析理、寓言小结研究了寓言在思品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及与学生的品行发展的关系,从说一说寓言、演一演寓言剧、改一改寓言结尾、想一想寓言意实践了学生的行为活动。

关键词寓言  寓言导入  寓言析理  寓言解惑   活用寓言

1   巧借寓言导入――引人入胜

采用寓言典故设计新课导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巧借寓言导入新课,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他们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问题,有利于思品课的明理和导行。

2   巧借寓言说理――引人明理

寓言往往内容生动,蕴涵深刻的哲理,如用寓言教育学生,能使学生触类旁通,甚至起到发聋振聩的作用,具有很好的说服效果。思品课中有些理论深奥、晦涩、难解,在讲授时借助于寓言典故则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

九年级思品和历史与社会学科都有“要实施可待续发展战略”这个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此时我就借助了“上帝的不满”这个寓言笑话讲给学生听:上帝对地球的现状很不满意,便让时光倒流了1000万年。于是,地球上又出现了原始的森林、草地、兽类、昆虫……上帝在准备离去时对所有的动物说:“我把这个世界交给你们了,你们还有什么要求吗?”动物们立刻一群群地向上帝跪下,指着森林边的一群猴子齐声说:“上帝呀,请把猴子灭绝了吧!”故事讲完后,我设计了两个思考题让学生们以四人小组讨论:“你认为上帝为什么对地球的现状不满意?动物们为什么要把猴子灭绝?”学生情绪高涨,教室里也笑声不断。讨论过后,我把讨论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学生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3   巧借寓言析理――引人深省

思品课的有些观点比较抽象、概括,在剖析观点时恰当地引用一些寓言典故,能使抽象枯燥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趣味化,做到寓教于乐,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讲"未来道路我选择"一框时,我就引用了"量体裁衣"的寓言。据清代《履园丛话》记载,北京有个成衣匠,给人们做衣服,不仅对穿衣人的年龄、相貌、性情等都仔细询问,而且连什么时候中科举都了解清楚。人们感到奇怪,他解释说,如果是少年中举,必定是性情骄傲,走起路来挺胸副凸肚,衣服要作得前长后短;如果地老年中举,大都意气消沉,走路不免弯腰曲背,衣服要做的前短后长;体胖,腰要宽;体瘦,腰要窄;性急的,衣宜短;性慢的,衣宜长。我边讲边还模仿着中举人的走路样子。同学们听得情趣盎然,我突然设问学生: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迪是什么?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我归纳指出:一切要从个人的具体实际出发。做衣是这样,干别的事情也是这样,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佳的选择。这样的教学,生动形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感。这节课结束时,我还设置了一道题目:猜一猜老师是怎样性情的人?

4   巧借寓言小结――引人回味

完美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开端,而且要有余音缭绕、韵味无穷的尾声。巧用寓言典故,可避免教学内容的机械重复,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结束新课,收到回味无穷之效。我在讲"诚信是金"一框进行小结时,穿插了"峰火戏诸候"的故事,并设计了以下讨论题:假如你是一位诸候,等你带兵前来却发现只是个笑话时,你有何感受?学生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纷纷发言。我进一步设问:假如第二次又受到了戏弄,你还会带兵来求援吗?这样将学生的思想引向深入。接着,老师分析指出:要想知道峰火戏诸候的后果如何,请看“不讲诚信的危害”。这种结尾承上启下,即巩固了所讲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

5   活用寓言――提升品行

5.1说一说,寓言共享

有些寓言故事是家喻户晓的,课堂上就没必要由老师去讲述,而是可以让学生讲述的方式来进行;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由学生去找寻相关的寓言故事,效果较好。

5.2演一演,亲身体验

将寓言故事和思品教学相结合,将其改编成思品短剧来表演,既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符合新时代思品教学的要求。例如:《亡羊补牢》,先选定好角色,对学生详细介绍表演场面,扮演目的和各自担任的角色特点,引导他们进入角色。表演以后,教师先让扮演角色的学生谈谈在剧中表演的感觉,并把他们的体验与教学目标联系起来,接着让表演的学生和观看表演的学生一道讨论事情的经过,从而揭示寓意:出了差错要及时补救。

5.3问一问,启有所发

在思品教学中设计一个寓言或者几个寓言不仅仅是为了寓言而寓言,而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某个道理,解决某个问题。一个寓言故事抛出来以后,必须具有启发意义,让学生有所想、有所思。为此,就必须引发学生自己去根据该寓言提出自己问题、思考问题,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寓言才能发挥其功能。

5.4想一想,深究其理

对寓言故事中主角的处境或结局,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改变了原先的处境或结局,会如何呢?例如《井底之蛙》这个寓言,故事中写的青蛙是在井底,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青蛙从井中出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有的同学可能顺着寓言原先的寓意,想象青蛙上来后,看到了天地的广阔,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短见,最终不愿再回到井底。而有的同学却别出心裁,说青蛙上来后最终又回到井底,为何?原来,青蛙出来发现了到处是沙尘瘴气,污水废渣,没有它生存的环境了。故事有趣,富于新意,令人深思。

5.4写一写,故事续写

就是对某些寓言故事,针对结尾出现的情况进行续写,从而表现一种新的寓意。我们借用《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写乌鸦和狐狸再次相遇。如果写乌鸦衔着食物又遇到狐狸,狐狸再施计骗乌鸦的食物,乌鸦接受教训,没再上狐狸的当。这样写就没有多大寓意。如果写乌鸦费尽千辛万苦,飞了一个早上才觅得一条小死鱼,当狐狸再次骗乌鸦口中食物时乌鸦想到自己觅食的经过,没有听狐狸的话,一口吞下寻得的食物,没想到咽下食物却感到腹中疼痛难忍。原来,它捡到的是因水质污染而毒死的鱼。乌鸦明白后叹到:“没想到这次却上了人类的当。”这样来写,反映的是环境污染的大问题,就赋予了寓言以新意。

5.6改一改,寓言新编

就是在原先寓言的基础上,设想故事重演,那么,故事中的人或物会有怎样的变化。比如《龟兔赛跑》,可以从竞争对手这个角度,写兔子不愿和乌龟比赛,因为乌龟和自己相比实力悬殊太大,要找一个比自己强的对手比赛才可显出本领,从而说明竞争要公平,要敢于向强者挑战。

总之,让寓言故事走进课堂,不仅可以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学中只重知识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让学生有所思、有所获,有助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的启发式教学    下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浅探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