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浅谈鼓励教学法在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鼓励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农村中学历史教师,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应用此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多年的实践结果让笔者体会到,这是一种体现“人本精神”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其创新精神,符合“二期课改”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助于改变当前农村中学历史教学所面临的一些难题,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
    鼓励教学法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理论(基本生活需求 ----安全感----归属感----地位与尊重----自我实现)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着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美,渴望自我的人生价值能够得到实现。托尔斯泰也曾就此形象地说过:"激励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促使他人创造奇迹的催化剂和导火线。"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虽然性格处于敏感的叛逆期,但他们同样也渴望着得到老师对自我的认可与赏识,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因此,从人本关怀的角度讲,在教学中多采取鼓励的方法,是符合人的心理特点的,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运用鼓励教学法,也是增强农村中学历史课吸引力的一种有效方式。不容否认的是,农村中学历史教育目前面临着一种困境。即大部分学生对这门功课不够重视,缺乏起码的学习兴趣。一方面,目前农村学生依然把能否升学视为自己能否跳出农村的一条捷径,他们认为历史是副科、小科,成绩好坏对升学考试没有影响,所以不愿花精力去学习历史课;另一方面,历史学科缺乏具有鲜活性特点的知识体系,且具有较高的识记性学习要求,也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态,从而对历史课敬而远之。但是,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历史教育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要促使学生重视历史课的学习,教条的说教或冰冷的批评,事实已证明难以奏效。相反,通过不断地鼓励,潜移默化地引导其喜欢历史课,却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地好办法。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培养其学习的兴趣与激情;多当众表扬,满足其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鼓励其开动脑筋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创新能力。这些鼓励方式的实行,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少批评,多肯定,培养其学习的兴趣与激情。学生都是朝着教师鼓励的方向发展的,而批评则有损学生自信心的树立,进而缺乏学习的兴趣。正如上文所述,历史课程由于其独特的知识体系,历史事件线索多,又稍显枯燥,多数学生普遍感到历史课不好学,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甚至失去学习信心,考试成绩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很少去批评学生做的不好,而是尽可能地肯定他们已取得的成绩,挖掘他们在学习中的“闪光点”,表扬其与以往相比有进步的地方(哪怕是不起眼的一点小进步)。通过抓“闪光点”,暗示他们都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学好历史课,从而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克服畏难情绪,培养出学习的乐趣与激情。一位男生原来历史成绩很差,历史考试从来没有及格过。在我的不断鼓励下,他逐渐对历史课有了兴趣,开始认真学习。二个月后,他的历史考试成绩居然及格了,这个学生高兴地跳了起来: “原来我也可以学好历史课,真是太棒了!”这就是教师鼓励的魅力所在,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消极学习转变为积极学习。这种学习观念的转变,也将对学生整个的学习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多当众表扬,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为了给学生创造一种自我实现的环境,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非常注意利用课堂提问的机会,当众表扬学生。具体的做法是根据学生成绩优异的差别,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回答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比如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涉及到的主要历史人物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我会选择学习程度较差一些的学生回答。而这个历史事件为什么会发生,有什么深远的历史影响这类较难的问题,则会让程度较好的学生回答。回答正确的,我毫不吝啬地予以当堂表扬;回答不正确的,也不批评,而是引导其认真分析错误出现的原因,并对其勇于回答问题的表现进行表扬。在提问时,我还注意口气要亲切,表扬要诚恳,发自内心,使学生感到教师是真诚地关心他们的。提问的难度也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以学生通过思考能回答为宜。使他们既不觉得老师是特意挑选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又使他们通过回答提问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使他们更进一步地爱上历史课。
    因应“二期课改”的要求,鼓励学生开动脑筋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创新能力。笔者以为,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历史教育要根据“二期课改”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辨证分析问题和对待未来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达到培养和造就一批迎接 2l世纪挑战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人才的目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还注意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向教师提问、假设和陈述。对于某一历史问题的讨论,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活动,要求大家都开动脑筋,各抒己见。虽然学生的发言或观点不尽成熟,却也会出现一些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火花的一家之言。比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课时,我把学生们分成三个大组,让学生分别阅读有关抵抗派、妥协派和英国侵略者的资料,然后每个大组分别派一位代表到讲台上陈述各自派别的主张,看谁讲得最好,最能反映当时的历史状况。各自表演陈述后,我又围绕各派提出的不同观点,引导学生认识为什么鸦片战争爆发,它的历史必然性是什么,为什么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场战争的爆发给我们以什么样的现实启示等。通过学生陈述及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们不仅了解到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当时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而且还学会了正确地看待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与命运。课后学生纷纷反映效果非常好,大家都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此种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把没有生命力的教材知识变的鲜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来,培养了其辨证看问题的思维方式,也提升了其主动思考的创新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学法是一种真正闪耀着“人本精神”的教学方法,它不仅符合“二期课改”提出的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的要求,还能够在实践中切实有效地解决当前农村中学历史教学所面临的一些难题,使笔者获益菲浅。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中学历史教学中比较分析法的运用    下一篇:浅析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差异教学法”的运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