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历史课堂教学创新中的失误及对策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历史课堂教学创新中的失误及对策

金坛市第四中学 许春凤(213200) 

创新,已成为时下中小学教育和教学中,谈论最多的话题,不少具有强烈求索和实践精神的同仁大胆地采用新的教学思维、教学模式。有的创新中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创新方法。如:对照创新、重组创新等等,有的运用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拓展学生视野,活化课堂教学……

但是,也应看到,有些教师试图创新,却脱离教材、学生和社会实际,违背了创新的原则,造成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无序,甚至混乱现象。看了陕西师大主编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9期上,由姚振文、王绪秀老师写的《时下公开课:一台包装了的蹩脚戏》后,我既感到触目惊心,又深深叹息。文章的内容虽然有点夸张,但一些教师在创新教学中确实有大量问题存在。现就本人在教学和交流中,所遇到的课堂教学创新中的失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处理中,过度取舍。

从本质上看,历史教育是以历史为基础和工具来实现人的发展的一门学科,“历史”和“教育”的双重思想体系应同时作用于课堂教学,这是历史研究与专业化的历史教学不同。作为历史学,发现和掌握历史规律,建设或掌握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其终极目的。从1999年反映历史教材的大量知识失误后,许多中学教师、历史学专家、提出教材“太全面”、“太枯燥”、“太冗繁”,进而提出:在课堂教学创新中,教师完全可以摆脱教材体例的限制,大胆取舍的观点。但是物极必反,有的教师在对教材的重新组合中,玩起了“空手道”,丢掉了历史知识的基本内容。如:我听过一节高一历史比赛课,比赛规则中,课题范围是《北洋军阀的统治》一章中的任一节,有一开课者想打破章节限制,把整个北洋军阀统治的历史用一课时上完,但是从开课到结束,就讲了袁世凯如何窃取政权,如何发展北洋势力,又是如何下台的。似乎北洋军阀的历史就是袁世凯的历史,而关于北洋军阀统治的实质,黑暗统治的表现只是含含糊糊,课堂上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历史教学的基础知识和脉络,缺乏严谨性,科学性。

二、手段操作中,哗众取宠。

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而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然而在创新教学中,有的教师为创新而创新,一节课完全变成了多媒体操作课。录音、录像、投影、课件、挂图、教师台上电脑设问,学生上台演示,教师自己搞得手忙脚乱,学生听得也是眼花缭乱。有人戏称这是教师在玩“迷中拳”。也有的一节课由于打破了历史知识体例原有的章节限制,内容跨度太大,就又把一节课变成单一的多媒体操作、简单演示历史进程的课。间或有一些教师想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剖析、讲解,但由于没有合理安排时间,也只是蜻蜓点水。上面提到的比赛中,有教师选的也是这一整章,把北洋军阀的独裁专制、镇压二次革命、护国运动、讨逆运动、护法运动的几个史实,从背景、结果和影响用群组多媒体一一演示,面面俱到,化费了大量时间,虽然形、声并茂,但实际上把原来的口头“填鸭式”变成电化“填鸭式”。反而使学生更疲乏。

三、课堂控制中,放任自流。

在教学改革中,大都提倡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探索性,提倡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讨论、辩论、表演等方式,课堂气氛浓烈,但是,有的教师在这种活动课中,准备不充分,没有以科学的原则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缺乏足够的能力去解答学生的问题,并适时地组织、引导学生,展开更深层次的挖掘,导致课堂45分钟内,教师无法驾驭课堂,学生争争吵吵,看似热闹,实际空洞。

这一些问题的出现,实际上是对创新教学的错误理解,“创新是一泓永不枯竭的源泉”,历史教学必须要创新,但这种创新,不是勉强而为,不是一种形式,而应该是体现教师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它应是流动着生命旋律的进行曲。

历史课堂教学的创新,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首先,观念要更新,知识处理要恰当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古人言“史才”、“史学”、“史识”,三位一体,缺了哪一个方面都是不完整的。能力源于知识。一个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时空茫茫然,他就不可能有历史思维。当然,知识又有待于转化为能力,单纯地提“知识就是力量”,也有片面性。知识不经过加工、联系、拓展和重组,不用思维的经线贯穿,就只能是静止的、零碎的。学史的目的就是为了鉴古观今,经世致用。水有源,树有根,在历史教学创新中,必须注意知识与能力并重,任何忽视知识传授,片面强调能力的作法是不可取的,而只传授知识,不教给学生思维方法、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法同样是不可取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做到深入浅出、以一当十、化难为易。这实在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必须掌握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虽然是属于传统教学论范畴的东西,但也可以赋予其教学创新的时代特色。

其次,内容与形式要协调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历史课堂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因课而异,因材而教、因人而用。变化多样的形式能不断刺激学生的大脑,给学生新鲜感,刺激学生不断思索、不断进取,但不能完全脱离课堂教学基本的史实载体——教材,不能完全脱离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及他们的实际,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地进行讨论或辩论、演示,糊涂的知识会越辩越清楚,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应变能力能够得到充分提高。如两汉的民族关系一节,金坛市第一中学的王老师用角色扮演的教学策略,王老师在学生表演完后又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了匈奴与汉的“和”与“战”的原因和如何看待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等问题,使学生对史实有了生动感之后,又上升到了理性认识的高度。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一课的比赛中,也有用“课件”上课的,但多媒体用得恰到好处,不仅用在军阀黑暗统治的表现形式上,起到简明扼要地概括作用;更用在“军阀统治的影响”这一难点的挖掘上,起到多角度讨论的作用。

 

其次,教师与学生的要平等合作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曾经提出过创新性思维的六种重要能力,即:对问题的灵敏度,发现问题的能力;流畅性,对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地做出多种反应的能力;机动性,适应性强,能从各种角度进行思考的能力;独创性,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清晰度,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各种使用方法和机制的能力。这些都表现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取与学生合作的方式。教师可有机地运用新材料,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置一些新情境。选取新角度,提示学生提出新问题。同时对待学生的问、答、活动,教师应有平等的、宽容的态度,切忌以权威的身份出现。让学生充分展现思想后,教师再归纳,可肯定、可否定、可毁誉参半。在角式还原历史的演示课上,教师也可放下“师道尊严”,由学生提议参与角式的扮演,或主动参与设计。

   

我始终记得教学参考资料上看到的,一个美国教师的一课:上课了,这位教师把批好的试卷发给学生,学生对批改得非常严厉,得分很低的试卷很不满意。教师提出你们可出钱买分,学生发出一片嘘声,教师又说只有白种人可以出钱买分。顿时,学生们都愤怒喊叫,拼命跺脚,有的拿起书包和课本扔向教师以示抗议,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盾牌作抵挡,并用水枪向学生射击。学生更加愤怒。这时,教师告诉学生:今天,我用的水枪不会伤了你们,但当年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反对种族歧视,组织示威游行时就倒在统治者的真枪实弹之下,但他给我们留下了《我有一梦》。现在我们来学习这一课。……这一历史课的开场,就由教师设计了一切动人的历史话剧,并参与其中。

历史课堂教学还应鼓励批判性,教师适时地引以科学的指导,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历史,敢于质疑、大胆挑战,把握历史跳动的脉搏,领略历史学科真正的魅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开拓创新思维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东西,充实课堂,让学生得到课本知识的同时,再得到一些学科能力方面的知识,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发展奠基。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的创新应是教师观念的创新,学生能力的创新。千变万变,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基本原则不能变,让我们共同去探索,实实在在,少一些“空手道”、“迷中拳”,尽量避免课堂教学的失误。让学生在45分钟内真正能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国际意识教育    下一篇:新课程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