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生态环境意识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生态环境意识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01级研究生  王丽娟

当前,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保护环境、关爱地球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世界各国教育都在强调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面对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环境资源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提高学生对未来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高度责任感,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环境意识教育缺失

传统的历史教学以及当前的历史教学对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甚至严重缺失。在历史课程功能和目标定位、教学理念等方面,都缺乏对生态环境意识的阐述。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往往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发展规律,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历史发展的重要性。由此,自然、生态环境常常被排斥在历史教学之外,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被割断。历史教师对历史的教授,主要放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而缺乏对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自然环境变化发展过程等内容的讲授。我们的中学历史教材,也是从社会角度诠释历史发展进程,忽视了对人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与影响的分析,教材中很少看到“环境”的字眼,即使出现了“自然”一词,也是反映人类如何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内容,对环境保护的内容,很少会涉及到。

另外,现在的历史教学很少从新角度——生态环境角度审视人类过去的思想和活动,很少同时从自然环境和社会变迁关系的角度全面分析问题。例如,我们对“人定胜天”思想给予过度肯定,对“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给予否定,没有考虑其中的合理因素。再如,历史教师往往过多地肯定过去人们无休止的垦殖、拓荒及人口增长,对一些主要因人为不合理的开发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的恶化而衰落的经济区(如我国黄河经济区的衰落)的分析仅仅从社会角度(如战乱)进行分析。这对于历史教师而言是很“正常”的事情。从教科书来看,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版)讲到,“由于清除大片森林和疏干沼泽,耕地面积大为增加,”从而促进了欧洲农业的发展。这种以破坏森林和湿地为代价换取农业暂时发展的做法,在今天是不应提倡的。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历史教育家赵恒烈先生曾指出,“根据过去的视角,讲农业、手工业着重揭示剥削;根据今日视角,是否应该多讲点经营管理的知识呢?讲商业,着重讲商人投机取巧,发财致富;根据今日的视角,是否应多讲点如何进行经营管理和合理竞争的知识呢?……”没有教学理念的转变,不从新视角审视问题,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不利于对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

二、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环境意识

1、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重要阵地

首先,人类的一切历史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环境,历史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历史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知识可以反映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影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这些历史知识中蕴含的环境教育因素。例如,黄河流域、两河流域之所以会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与地理环境条件的优越有很密切的关系。再如,在讲到原始社会北京人时,北京人生活的自然环境——周口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河流纵横交错,飞禽走兽成群出没,为北京人提供了必要的生活资料,北京人在这种环境下,依靠群体的力量实现了生存发展的延续。历史教师可以就此向学生渗透自然环境重要性的意识。

其次,我国古代具有丰富的环保思想,历史教学中应适当加以介绍,强化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意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意识到要想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必须注意保护,合理利用,不能过度开发。春秋时期的管仲提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  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又说,“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他在治国实践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综合考虑,成效显著。荀子曾根据生物资源消长的规律,提出一套保护生物资源的理论和措施。他说:“养长时,则六畜生,杀生时,则草木植。”“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秦朝时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湖北云梦县秦朝古墓出土的竹简上记载的《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林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先荔,毋……毒鱼鳖……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普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这是我国最早的环境保护法律之一,它要求必须遵从季节规律,重视资源的休养生息和持续保护。将这些环保思想渗透到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确立起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协调发展的环境道德观。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把子思、孟子提出的“天人合一”、荀子提出的“人定胜天”以及庄子的“人不能战胜自然”等思想加以比较分析,引导他们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

再次,历史上有许多破坏生态环境的教训,历史教学可以借此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人类早期文明的衰落和民族的迁徙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很大的关系。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由于不合理的水利灌溉和过度烧荒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衰落了;印度哈拉帕文化由于掠夺性开垦荒地,使土壤草皮化和沙漠化,也衰落了;由于几百年狂滥的农业开发、毁林开荒,玛雅人失去了沃土,也失去了曾孕育玛雅文明的基础,最终,玛雅人从地球上消失了。正如恩格斯所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在中国的古代,农业垦殖虽然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长期过度的开发严重破坏了自然植被,使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气候恶化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18世纪中叶,中国耕地达到了78亿亩,养活了1亿多人口,但生态环境也迅速恶化,出现了“纵积十年丰收之利,不敌一年溃溢之害”的情况。到了近现代,世界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工业废水、汽车尾气等,还有人们谈之色变的英国“疯牛病”、比利时“毒鸡”事件、法国可口可乐不“可口”等等,这些问题,无不与人们只注重科技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有关。当今世界,自然环境恶化、大气污染、地球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黑洞扩大、水旱自然灾害频繁等这些环境问题的存在,都是人类过分开发地球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果,是大自然对人类不尊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法则的惩罚。通过对历史上环境破坏的教训以及当今世界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等内容的接触,学生可以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问题,逐渐培养起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

   

2、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重要辅助手段

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历史课外活动是环境意识培养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环境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多种历史课外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亲身体验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环境破坏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具体来讲,可以通过进行课外实地考察、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等形式来进行。如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学生亲眼看到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污染的状况和由此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以及人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就会得到课堂上不能得到的鲜明印象,亲身体会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发展是如何重要,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也会油然而生。

总之,在当今人类生存的环境面临严峻的形势下,历史教师应充分挖掘历史发展中的环保内容,在吸取先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国家、民族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环境意识教育,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是每一位中学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

 

参考资料:

1、左雷:《中学历史教学的环保教育》,载《甘肃教育》2001年第3期。

2、陈新祥:《中学历史教育:环境意识教育严重缺失》,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8期。

3、张聿军:《中国古代社会的环境问题——对高中<中国古代史>教学的一点认识》,载《历史教学》,2002年第2期。

4、赵红梅:《历史教学渗透环境教育之初探》,载《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试论历史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渗透    下一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