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历史教学中的“以丑衬美”教育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历史教学中的“以丑衬美”教育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中学  李铜玉 

“丑”是指以拙劣的形式显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扭曲和否定,简言之就是不和谐。“丑”与“美”相对,指人与客观事物在社会实践中历史地形成的一种否定性关系。丑普遍存在于自然、社会和艺术领域,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对象,它唤起人们一种否定性的审美体验。丑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与美同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追求和谐的美,从诞生那一天起,就自觉或不自觉的与丑作斗争,人类社会正是在这种斗争中不断的进步发展和完善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丑的人物、丑的社会现象的揭露、讽刺和批判,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是与非、荣与辱、正与邪、善与恶、忠与奸、进步与落后的人文价值取向和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利于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因此,挖掘历史教材中的“丑”对促进教学、完善学生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丑与美的辨证观

历史教学中在注重塑造“美”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丑”。毛泽东指出:“真善美的反面是假丑恶。没有假丑恶,就没有真善美。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句话包含了丑与美的辨证观:

其一,丑与美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正如雨果所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丑与美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双方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互为条件的。没有美就无所谓丑,没有丑也就无所谓美。丑与美常常统一在同一事物中,丑与美不是凝固不变的,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在某些条件下,丑可能转化为美,美也可能转化为丑。因此,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总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

其二,丑与美是相互斗争而发展的。由于人类具有爱美、向善,嫌丑、厌恶的天性,因此丑与美又是相互斗争的,虽然丑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的时期内占主导地位,但美最终会战胜丑的,人类社会正是在这种斗争中不断发展的。

其三,丑与美是相互映衬的。雨果认为“崇高与崇高很难产生对照……鲍鱼衬托出水仙,地底下的小神使天仙更加美丽。”通过相互映衬,从而使丑的更丑,美的更美。从某种意义上说,以丑衬美也是一种“缺陷美”,现实中的丑无美可言,但它在艺术领域则能转化为艺术美,具有审美的价值。如《皇帝的新装》中的裸体皇帝与实话实说的小孩,揭示了一个道理:阿谀奉迎和自欺欺人是丑的,而诚实才是美的;《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摩多丑陋的外表奇丑无比,恰好衬托了他内心的纯洁和高尚;罗丹的雕塑“妓女”,苍老的外貌蕴含了无尽的艺术美的想象。从审美的角度看,它们都是以丑的形式呼唤着审美的想象。所以,贾平凹在《丑石》一文中认为:“丑到极点,也就是美到极点。”罗丹在《艺术论》中也说:“自然中越是丑的,在艺术上越美。”

二、丑的审美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般而言,我们都向往、热爱、赞叹美而回避、贬低、厌恶丑。因为丑毕竟是人的全面本质在对象上得到消极、否定、片面、病态、畸形的显现,它对人的感官来说是一种负价值,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和扭曲,从而使人在感情上因难以接受而产生较强烈的反感和厌恶。然而丑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广泛的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丑既表现于形式,也表现于内容;既表现在语言,也表现于行为;既表现于人物,也表现在历史事件;还表现在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等方面,因此我们不能因其丑而回避。“审丑”也是一种审美,“审丑”能给人以独特的心理上的满足,它是一种特殊的、深刻的审美。丑虽然给我们感觉上不和谐,但正是在这种厌恶、不和谐中,我们才能体验到丑的审美内涵。审丑是一种否定中有肯定,消极中有积极,批判中有赞扬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会引起人们对丑的嫌弃、不满、愤恨,从而激发主体抑丑扬美的愿望。

历史是反映社会现象的一门科学,翻开历史画卷,崇高与卑劣共存、壮美与丑陋同生。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显示出一片“丑”不忍睹的凄凉,而如果我们了解它的历史,我们就会从中得到更为深刻的美学意义:在这块地方曾经出现过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出现过外国人誉之为“神仙住的地方”的美丽建筑。可一向以“文明人”自居的英法联军却用丑恶的魔爪毁掉了这座凝聚着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美的结晶,留下了丑的痕迹。人们在鉴赏这一“丑”的建筑时,心灵会受到极大的震撼:落后就要挨打,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力,任何美的事物都会在帝国主义的枪炮面前化为灰烬。这种震撼极富内涵,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宦官专权是历史上的丑陋现象,当我们学到历史上赵高“指鹿为马”,王振一手制造“土木堡之变”以及魏忠贤自号“九千岁”等内容时,都会产生厌恶、惆怅等消极情感。但如果我们把这些情感加以升华,通过典型化的展现,条理化的分析,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本质有深入的认识,就会从中得到“高贵的反感”:宦官是可怜的,因为他们畸形;宦官又是可悲的,因为他们毕竟是皇帝的奴才;但专权作恶的宦官又是极度可恨的,他们是寄附在中国封建社会肌体上的一大毒瘤。作为历史的畸形产物,它是皇帝利用起来反对权臣和外戚的工具,同时他们往往又被皇权与主流社会所不容,这一群体可以说是封建社会及其制度下的牺牲品。通过分析,就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并受到激动,获得“灵府朗然”的审美效果。

三、以丑衬美,完善人格

苏联美学家尼·阿·德米特尼耶娃在《审美教育问题》一书中引用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句话:“美,就是我们所向往的那种生活。”接着她又说:“美的生气勃勃的理想,不会有完结的终点,因为这是一种越来越高和越来越远的永恒的追求。”人类社会正是在对美的追求中进步的。当代表美的力量、进步的社会力量刚刚登上历史舞台时,是比较弱小的;代表丑恶的、落后的反动力量往往是比较强大的,但在斗争过程中,美与丑的力量却在逐渐转化,丑由强大走向衰弱,直至灭亡。美的力量则日渐强大起来,直到最后取得胜利。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斗争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人类社会就是这样在美与丑的转化和美战胜丑的过程中不断前进和发展的。

历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引导学生领略自然美、认识社会美、欣赏艺术美,也应该高度重视“丑”的特殊作用,挖掘教材中“丑的形象”:45岁的后唐石敬瑭为当皇帝不惜割让幽云十六州,并向34岁的耶律德光称儿的可笑媚态;出卖抗金英雄岳飞而被后人唾弃以致铁铸跪像遗臭万年的秦桧的可恶形象;甲午中日战争中平壤城头插白旗、畏敌狂逃五百里的清军统帅叶志超的狼狈丑相;在八国联军的炮声中“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慈禧太后奴才嘴脸形象;镇压革命党人,为称帝而出卖国家民族利益,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袁世凯窃国大盗形象;在大革命时“宁可错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刽子手,在祖国抗战中又与日寇勾结,成立伪国民政府的汪精卫的叛国投敌形象等等。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在塑造“美的形象”的同时,再通过漫画的笔法和犀利的语言对这些“丑的形象”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无情鞭笞,将两者加以对比,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辨别是与非,丑与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美,也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如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所言“书美以彰善,记恶以垂戒。”在鲜明的对比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憎观、是非观、美丑观,从而加深对历史的认识、理解。

   

言与行是人的心灵的体现,历史人物的言与行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其内心世界的美与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忧国忧民;忍受肉体伤残之苦,坚持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的徐骧;“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秋瑾;被美国当局称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三至五个师的兵力”的钱学森,毅然冲破美国当局的阻挠,回到祖国,成为中国的“导弹之父”;祖国危亡的关头,披甲跨马,高擎战旗,飒爽英姿的抗英英雄“奥尔良姑娘”——贞德;高唱进行曲奔赴前线抗击普奥联军入侵的法国马赛人民;诺贝尔因实验被炸得遍体鳞伤却欢呼胜利……而惟我独尊、及时行乐,哪管人民的悲苦的暴君法王路易十五说:“在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梯也尔矮小肥胖,肚子圆鼓,上衣的扣子总是无法扣上,这个被马克思称作“侏儒”的政客是一个背信弃义的“老手”,卑鄙奸诈的“巨匠”。他平时总是装出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但却无法掩盖两只眼睛毕露出来的凶光。当他刚逃到凡尔赛时,曾经信誓旦旦地保证:“无论如何,我决不派军队到巴黎去。”但当麦克马洪保证说很快就能打进巴黎时,他便挥舞着肥胖的小拳头气势汹汹地叫嚣:“我是不会留情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教给人识别恶,并为之而斗争。”令人伤痛难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丘吉尔的“我希望德国人走进坟墓,更想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之言暴露了资产阶级政治家阴险反共的丑恶,却衬托了苏联人民英勇反法西斯的伟大、高尚,令全世界人民的敬佩。法西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主义的种种残暴行径,尤其是日军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无疑是丑恶之极。但战争使不同国度、不同社会制度、不同肤色的人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联合起来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奠定了今天联合国的基础,也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保证。虽然以千百万人的生命作为代价,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最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何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啊!它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热爱人类和平的美好情愫,培养学生对美丑的识别、鉴赏能力。

以丑衬美,完善人格,这是历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任务。教师有责任在三尺讲台以及有限的时空范围里使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领悟做人之道,为国为民之责,萌发出追求真理、追求美的向上之心!

 

 

原文发表在《新德育》2008年第2期P57—59上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文史交融,相得益彰——对高分作文的独特解读    下一篇:高中历史优秀生的培养与辅导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