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浅谈历史意识与人文素养的关系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横有多长,竖有多高

——浅议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意识”与“人文素养”关系 

提要:“历史意识”是历史学科教育的根本特征,但无论基础普及教育还是高端学术研究,都缺乏应有的重视和研究。作为历史教育功能得以确立的基础一“横”,它决定和影响着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即“人文素养”的一“竖”,横有多高,竖有多长。如何让“横”亘长,让“竖”更高,这是历史教育、特别是历史教学的使命。

本文试从三个角度对二者的互动关系略作浅探。

主题词:历史意识,人文素养。

 

什么是“历史意识”?它与历史教育的基本价值目标“人文素养”是什么关系?这是历史新课程改革着意强调、而又不被课堂教学所重视的问题。无可争议的是:“历史意识”及“人文素养”问题,始终是无可回避的教学和和评估的重难点所在。如果将“历史意识”看作是历史教育的一“横”,将“人文素养”看作是历史教育的一“竖”,那么,“横有多长,竖就有多高” !

本文拟从三方面来探寻“历史意识”与“人文素养”的关系:一是如何“感受”历史意识;二是“人文素养”对“历史意识”的标杆作用;三是历史课程及教育如何积极介入“历史意识”与“人文意识”的培养。

 

一、在“历史意识”中感受“人文素养”

1、“历史”和“历史意识”

什么是“历史意识”?这首先要回答:什么是“历史”?

学术意义上的“历史”定义大致有如下三类:一是客观存在论——从希罗多德、黑格尔到兰克史学,均认为“历史”是客观存在及其记录;二是主观反省论——如李维、塔西佗、司马迁、司马光、尼采等均以对治乱兴衰的主观反省为历史的职能;三是历史哲学论——马克思将历史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结合,认为“历史”是哲学的重构,是历史客观和认识逻辑的统一。

无论哪一类定义,均回避不了“历史”的双重意义:(1)、指发生在过去的、按一定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及其遗存;(2)、指人类为理解现在、预知未来而对过去发生的事件所作的记录和经验性诠释。〔1〕

在第二重意义上,“历史意识”出场:即人类通过回忆与记忆,将客观存在的“过去”故事化地诠释为一种“现在”方式,一种经验系统,承载于遗迹、遗物、风俗习惯、文化观念及其他形式中,“进入”现实社会并逐渐转化为客观的社会意识,成为普世的、集体的、稳定的文化意识而代代相传,影响人们的精神“感知”程序。这时,“历史意识”在知识谱系学意义上发生了性质“逆转”:“它先于个体、并久于个体而存在”。〔2〕

简而言之,“历史意识”就是人对历史客观的主观反映,也即对历史现象的直觉化感悟、个性化体验和理性化阐释的综合。这些感悟、体验和阐释,一代代传递,一层层积累,支配我们的心情、思路和眼光,“指使”我们去审视、翻检、编撰、解释由书籍、文物、遗迹构成的“历史”,以期重建一个已经消失的时代的氛围和心情,使现代人能够找到跨越纷繁现实的捷径,或为现代人提供观看过去、思索现实、走向未来的桥梁。

当然,既然是“主观反映”,“历史意识”必然受主客观条件限制,存在着表象和本质、理性和感性、全面和片面、精英和大众、主流和支流、真善和丑恶等层次差异,这是因为:(1)、屈从于流行风尚和习惯意图;(2)、洇化在时间滤网下;(3)、被主流意识黜没或同化。

但无论历史如何演进,源自人类自身进程的“历史意识”不会消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会隐匿,也会复活。更无可置疑的是:那些能够迅速、准确、深刻地洞察现实矛盾的人们,无不是具有强烈历史意识的人;那些具有强烈现实人文情怀的,也正是那些历史意识丰厚的人们。

 

2、“历史意识”的人文感受

“历史意识”的文化导向和经验功效,来自其现实化的“故事叙述”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它表现为以民族主义为中心的“宏大叙事”:将自己的民族群体确认为文明的、规范的、积极的,而其他民族群体则是野蛮、混乱、消极的;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感受”:

(1)、时间差异感——对“另在”的过去时间的感知,如虎门炮台古迹、圆明园遗址、“南海一号”沉船上的古物等,给人们的“陈旧感”、“古老感”、“沧桑感”、“凝滞感”等等;

(2)、现实进步感——对人类所面对的“此在”时间的诠释,如“新航路开辟以来人类逐步联系成一个整体”,“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等等;

(3)、现实导向感——向外,历史观影响下的人类观、文明观、世界观,为人类生产生活实践提供正确的行动方向,如“四海之内皆兄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向内, 民族观、团体观、宗教观、家乡观等,为人类提供相互认同、平等博爱、和平共处的强大引力;

(4)、意志激励感——历史导向影响人类的意志,进而产生行动动机,如《马可波罗游记》激励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为求真经玄臧越西天、为播佛法鉴真东渡日本,近代阙维新及革命志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使命意识和献身精神等等。

 

3、“历史意识”与“人文素养”

“历史意识”有三大时间形态:过去时态、现在时态、未来时态,在感知层面上可称为“历史感”、“现实感”、“未来感”——也正是在这里,我们找到历史教育通向“人文素养”基地的捷径。

什么是“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基本特征就是重视人的情感、意志的发展自由,尊重人的感性生活及理性表达权利,在实践上表现为人道主义,在人格上表现为稳定深厚的人文精神素质,而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传统上,就表现为民族素质。如中华民族的人文素养表现为:

   

⑴鲜明的民族意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⑵自强不息的生存精神和英雄主义传统;

⑶追求以仁义道德为中心的人格修养,社会理想;

⑷讲究天人合一,尤其崇尚自然;

⑸具有强烈文化中心自豪感,乐观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胸怀。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文精神,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给我们指引了思考的方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历史的教育艺术奥秘就在于赋予青少年一颗战士的灵魂,在他们的理智和心灵面前,揭示真善美与假丑恶的爱憎冲突过程。现在的问题是:面对世界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关注,中国人应该展示给世界什么样的人文素养?

欲说还休理还乱,笔者的信念是:当学生丢开历史书,离开了历史课,忘光了历史知识后,还有些东西留在心底指导他爱国爱人、仁善克已、感恩惜物、中庸美雅,那就意味着“人文素养”扎根其身了。

二、以“人文素养”来导引“历史意识”

但是人的主观活动、努力,可以赋予“历史意识”以新的时代内涵,影响“历史意识”的发展方向,如人们可以介入历史回忆、文化记忆和历史文化的当前发展过程中。

具体以中国人的人文素养为例。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这些民族可以放弃他们的语言、文字,但不会放弃其民族认同。“中华”意识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多元的混合体,它调和了多种多样的归属感,并在其中融入了大中华的归属感,其中滋生的人文素养深潜漫溢、蔚为大观,表现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关心人、尊重人及一切生命的生存幸福,并能与时俱进移风易俗,促进自然和社会的和谐,进步、统一、繁荣。

然而,面临统一大业的中华民族,“历史意识”却面临分裂危险——少数“藏独”“台独”分子当然不足惧,但他们竭力鼓噪的“去历史化”阴云,严重扭曲历史意识,却不容忽视。如果在政治、经济的统一共同体建立过程中,没有内在的历史认同意识与之呼应,必将造成新的分裂。这是一项无可逃避、必须解决的任务。

由此,我们要高举“中华民族”的意识大旗,让“中国人”概念成为一种生活力量,以超越目前海峡两岸存在的精神归属界限,最终象建立市场金融规则一样,建立一种历史意识规则,让两岸三地的中国人高度灵活无碍地行动。

为达上述目的,在编写历史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时,应该设计出一个涵盖到这一活跃性和多样性的模式。大纲和教材可以确定一个核心元素,同时不能忽略历史意识的多样性。

 

三、课程及教学的积极介入

 

 “历史意识”为宽广无边的历史研究和教育领域,划定了一个界限和表述标准。在历史学、心理学、教育学和及系统科学等边缘学科的交叉领域中,历史课程教学法也籍此获得新的自信和积极介入的动力。历史教育要确保历史的学科特征,就必须将“历史意识”的“经验知识”作为中心任务来感知、获取并阐释。

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纯理论、纯史实、纯观念的教育问题,也不是仅靠教材或课堂教学就能全部解决的,“如果历史教学年复一年地只是重复课本提供的知识内容(由编者选编的)和贯穿其中的史学观点(经编者认同的),学生也只是限于再认、再现,照背不误,那么这只是完成了一种复印机的功能。” 〔3〕 “二战”以来,欧美国家建立以历史科为核心的综合社会课,除反映了历史学的内容综合性及历史科学的横向综合发展趋势外,更主要的还是从教育目标的人文整体综合性考虑,它对我们不无借鉴意义。

从现代化发展需要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更为显著。当代中国人的人文素养低落状况,与经济发展的背离现象,已成为制约现代化的严重阻力。在相当长时期内,发展经济仍将是中国的主要任务,但经济成败决不是经济本身问题,市场经济越成熟,现代化越发达,越需要人文精神的高扬和制衡。“如果丧失了人文精神的支撑财富的追求欲望就必定沦为纯利欲的冲动,导致人们动物性膨胀,人性泯灭,社会秩序的混乱和财富的浪费。” 〔4〕

从历史教学法角度看,学习兴趣是决定教学效率的最根本因素,而学生通过“历史课”学习“历史”的兴趣总是受如下一些因素影响:主观预设,假定,知识积淀,态度,喜好,意图……这些都属于“历史意识”的范畴,因为人们认识上的混乱,过去极少被历史教学关注,如今成为新课程关注的重点,也成为历史教改研究的重点,成为新时代历史教育的一个关键范畴。

从课改实践看,当代教育逐渐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从纯粹智力转向情感审美领域,强调整体人格建树及主体认识的自省内化,因此,教育和学习逐步成为有意义的全面活动,“历史意识”及“人文素养”成为一体两翼的联动体。

无论教学法如何变化,其大方向不能脱离: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发扬人类正义良知;倡导文化批判精神。“历史可以使人们了解过去,展望未来;可以为他们提供异国的经验,历史还教会人们如何评价人和事,如何揭露伪装,认清本质,击败阴谋。” 〔5〕一个高尚的、有人文素养的人,他的思维上升到历史高度时,其人格及行为一定充满了历史的博大、智慧、正气等人性的东西,从而能够理智地理解、尊重及批判现实世界,维护正义秩序。

 

“历史意识”给一代人观察社会、展望未来、定位人生以良好的座标,“人文素养”则使历史教育走出困境、走向价值超越坦途。“天道远、人道迩”,〔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机构有所改善,社会变得更合理更有人性,它维持内部的和平,保护有才能的人,帮助弱者和穷人,总之,人在各个方面用各种办法培植他的聪明才智,改善他的环境。” 〔7〕这是历史教育的最高人文大德。

 

 

参考资料:

〔1〕《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德】约恩·吕森著,綦甲福、来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0,P11;

〔2〕《原始思维》〔M〕,【法】列维·布留尔,商务印书馆,1981,P5;

〔3〕赵世培《高中历史教学漫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6.1-2合刊;

〔4〕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今日中国版P387;

〔5〕(美)托马斯·杰弗逊《弗吉尼亚随笔及其他》;

〔6〕《左传·昭公十八年》;

〔7〕(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P67。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信息技术与精彩的历史课堂教学整合    下一篇:简析高考历史材料题的考查特征及应对方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