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物理论文

初中物理课堂中关键教育事件实例思考

所属栏目: 物理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初中物理课堂中关键教育事件实例思考

上海新古北中学 金曼

现阶段正在进行以“基于关键教育事件”为抓手的教师教学研修,这是一种集体的、有思考、有互动、有引领、有效能的教师教学活动。作为初中物理的一名一线教师,我也参与其中。通过学习,我理解的“关键教育事件”主要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中,与前后教学内容互相联系的,对课堂教学、对学生发展有一定影响的教育事件,对它的研究,能提高教师教学智慧、能力与水平,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现从自己在实际课堂教学或听课中遇到的两个实例出发,谈些自己的看法与思考。

   实例一

   初三物理课堂,内容是“电功”,教师设计通过学生实验得到电功的计算公式。在学生实验前,教师让学生做猜想,“你认为电功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并将学生的回答一一写在黑板上:“电流、电阻、电压、通电时间”等,为了将因素中的“电阻”去掉,教师说:“因为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所以电阻对电功的影响可以归结为电流与电压的影响。”然后在黑板上的“电阻”两字上打了一个叉。这个细节在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常见,听课的教师也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是一位学生小声的议论却让我不得不将这种解释定为一个关键教育事件,尽管上课的教师并没有听到这位学生的总问题,课堂教学在顺利地进行着。这位学生说:“为什么是电阻,照这么说,电流也可以去掉啊?”

   实验得到,电流所做的功(即消耗的电能)的大小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而电阻只影响由电能转化成的内能的多少,是消耗的电能中的一部分。电热的计算在初中物理中属于选学内容。在目前初中课堂上,经常有让学生猜想的环节,以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在这节课上,我认为,教师的解释是错误的,而且在做这种解释的时候,教师本人也应该想到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当堂发问,必将使教师陷于被动,使教学难以顺利进行。

   这个事件产生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教师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不够。另外,在课堂运用“猜想”环节中,教师应明白,并不是所有学生提出的可能原因都要在当堂课上一一通过理论或实验排除或验证的。那么这节课怎样做才合适呢?经过与其他老师的研讨,我们认为,要么舍弃“猜想”环节,直接引出:“实验研究发现,电功的大小与电流、电压和通电时间有关,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到底电功的大小与电流、电压和通电时间有什么关系。”要么在学生猜想后,对学生的各种猜想不做分析,直接和上面一样引出,将问题明确留给学生,让学生带着疑问思索学习。

   将这件事做一点迁移。初中物理中的部分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知识程度及接受能力等等原因,不容易讲得很透,长期停留在这个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师可能思考问题的宽广度会打些折扣,而且以多数学生听得懂的理由去解释问题也会让教师更加轻松。但这些都不是教学生以偏盖全甚至不正确知识的理由,追求真理、实事求是永远是做学问的原则。在初中物理中,还有类似的内容,如探究液化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在处理这些内容时,可以多考虑切入的方式,多从学生角度出发,而不能只是将其它因素想办法“遮掩”过去而已。

   实例二

   初二物理,内容是“光的传播”。

   教师设计:演示实验前:“同学们,你知道光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吗?下面老师做一个实验,大家一起来看看,就知道了。”

   课堂上:

   “同学们,你知道光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吗?”

   学生立刻回答:“沿直线传播。”

   教师一愣,马上笑笑,自嘲地说:“看来大家都已经清楚了,那我就不用讲了吧。”学生一起笑起来。

   这个环节让听课的教师也忍俊不禁。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确是已经有所了解,回答得也没错,可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却因此不能顺利进行。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也时有发生,这位老师的反应不失为一种解决的方法,这样自嘲后,“还是看看老师的这个实验现象吧!”再按自己原来的程序进行。那么,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可以这样:

   教师:“不错嘛,这么多同学都知道。那么,小平同学,你来说说看,你在哪里了解到这些知识的?用什么办法来证实你的观点呢?”这样可以让学生讲出他自己的一些学习经历,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再引导学生用实验来验证结论。

   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会这样处理:“有些同学可能知道一点儿,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之前,你就当自己不知道吧,一切从零开始。”这样做我认为至少有两点不足:一是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是事实,让他从零开始会让一些学生洋洋自得而另一些学生不屑一顾,不利于教学;二是学生可以“懂装不懂”,也就可以“不懂装懂”,这不是教师在竭力纠正的不良学习态度吗?

   初中物理教学中这种情况不是少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在课前备课中要充分考虑,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了解各班程度不同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另外,在课堂提问的技巧上也要多多摸索。再举一例:一位教师讲“测量”,为了突出测量的必要性,教师准备了一些FLASH动画,如两条由于其他斜线的干绕而看起来不平行的平行直线;两个看起来大小不等的等大的圆;两个看起来长短不同的等长线段;……于是,

   教师:“同学们,看一看这张图,这两条直线平行吗?”

   学生:“平行。”

   教师:“……”

   老师又一次陷入被动。

   这个事件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提问方式。学生由于事先预习、了解教师意图、出风头等等原因会有意无意地给教师设置教学障碍,教师在可能出现这样问题的情况下,教师的提问方式就显得很重要了。例如,这位教师如果这样说“大家看看这两条直线好越来越靠近了嘛,是不是?”然后演示“干绕背景”消失的情况;或者将顺序改变一下,先演示两条平行线,再增加干绕背景,“大家看看这两条线看起来还是原来那么平行吗?”这样做的效果可能比起来要好得多。

   以上只是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关键教育事件”其中的一部分,只要用心思考,我们还会发现很多。“关键教育事件”看起来是小问题,但其中所反映却不是一个小问题,通过对它的深入思考,可以帮助教师更加透彻地理解当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理解自己所教授的知识,从而将新的理念贯彻于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在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师生的教学互动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轨道。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新课程下物理作业的探索    下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诗情画意──浅谈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整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