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化学论文

浅谈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盲点

所属栏目: 化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浅谈信息技术化学教学中的盲点

          高承强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已经逐步进入了课堂。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出现了过于依赖现代信息技术的倾向,反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现代信息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最大限度地、生动形象地、以声、形、视听等手段,形象逼真地进行模拟,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上课以讲述为主,有些内容无法描述的情况。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了课堂容量,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它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知识间的联系,模式化了人的思维过程,机械化了教学过程,不能适应课堂教学中随时可能出现的种种变化。作为现代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但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我认为,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中,存在着以下不足:
  一、模拟实验无法替代真实实验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可以把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过程以虚拟的方式展现在课堂中。通过这一方式,我们可以把一些难于观察的、抽象的、微观的、危险的化学过程模拟出来,从而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避免了许多烦琐的讲解过程。然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无论信息技术发展到何等程度,都无法取代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基础地位。
  首先,在科学性上,信息技术无法替代科学实验。尽管多媒体技术几乎可以将任何化学变化的过程逼真地模拟出来,但这毕竟只是模拟,科学是需要用事实来说话的,模拟的与事实是否相同呢?这必将导致学生心存疑惑。许多科学实验,其现象尽管没有课件演示那么清晰,如电解实验中离子的移动,但实验是真实存在的,其可信性、真实性、科学性和严谨性是可以为学生所感知的。只有在实验中学生才能真正的验证和探索化学科学知识和发现新的化学知识。
  其次,在趣味性上,信息技术无法替代科学实验。化学实验往往伴随着发光、发热、颜色及形态的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在完成教学的同时,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许多学生喜爱上化学课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化学课堂上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实验,如果简单地用影片似的课件演示替代实验,其趣味性必将荡然无存,只能让学生机械地迎和与被运接受,不能真正意义上的掌握。
  最后,在能力培养上,信息技术无法替代科学实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最有效途径。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运用全部的感官去观察、感知实验的现象,而后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处理,探究变化的过程和原因。这其中的许多现象,如放热、吸热等是课件难以真实描述的,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分析、探究。何况,计算机模拟完全是按照老师的意志、知识水平进行设计、制作的,这种实验的结果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结果。但现实中的许多外因都会对实验的现象与结果产生影响,从而使实验产生异常现象,这种异常现象的出现,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科学品质的极好方式。同时,课堂教学的演示实验,学生可以参与其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可以由学生亲手完成整个实验的过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索的途径,分享成功的喜悦。同样的实验,若换成演示课件,学生所体验的仅仅是程序的操作。
  可见,违反以真实的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原则,只热衷于计算机模拟实验,忽视实验本身在教学中的作用,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二、屏幕演示无法完全取代黑板板书
  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把各种媒体信息加以整合,展现给学生生动形象、富于启发、促进思维的画面。但这决不意味着传统板书被淘汰的时代到来了,相反,传统板书的某些作用是屏幕演示无法替代的。
  首先,传统的板书过程往往是老师思维过程的再现。教师伴随着讲授过程的一步步板书,实际上就是在一步步书写着自己的思维过程,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示范作用;同时,师生相互交流学习体验,也是学生思维渐进的过程。若这个过程也用屏幕来替代,多媒体系统也就成了名不副实的电子板书,也就无法展现教师教、学生学的思维过程,这样教学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其次,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吻合,因此,课堂教学需要随机应变,需要教学机智。当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顺序与课堂设计不相符合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有时甚至要对设计好的板书进行调整。一般说来,板书除了包括教师备课过程中设计好的相对固定的部分外,也包括上课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和具体情况下临时书写的即时性部分。而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在上课过程中难以即时修改,缺乏应变性。
  另外,对于化学教学而言,其学科覆盖面广,知识点分散,若不能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难点,必将使学生无法抓住学习的主流,从而无法建立起化学的知识网络体系,化学将成为各种知识信息的简单堆积。教师在板书的过程中,往往可以通过更换不同颜色的粉笔、利用各种不同的符号、或圈圈点点来突出重要知识点。优秀的教师其课堂的要点,常常能直观的反映在其板书的圈圈点点上。相反,在屏幕上,教师很难用其个性化的符号即时描述,也难以对需要强调的文字进行圈点,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三、人机对话无法替代信息交流
  随着教学手段的网络化,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大为拓宽,交互型的网络教学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参与的机会。然而,人机交流仍然无法完成所有的信息交流过程。
  首先,传统的面对面的语言交流是一种畅通无阻的交流,一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全部通过计算机进行交流,实际上就是给信息交流设置了一种障碍。信息技术应该是一种工具,而不应是一种障碍。
  其次,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交流是多向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都可以进行必要的信息交流,这种交流决非单个学生与机器的交流所能替代的。
  最后,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和学习,更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不加控制的以CAI、网络来替代讲授,实际上是以冷冰冰的人机对话来替代语言、感情的交流。缺乏情感交流的教学,就像一片荒芜的沙漠,是无法培育出健康成长的学生的。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教学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借助形象生动的多课件模拟动画,应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学录像等,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以较少的时间投入获得极大的化学课堂教学效果。但现代信息技术决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技术,就像粉笔、黑板一样。我们要辩证地处理好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手段的关系,信息技术能否在教学中发挥作用,作用发挥的程度怎样,取决于教师是怎样使用它的,怎样以适当的方式把它用到教学中恰当的环节,使它成为教学的有机部分,发挥最大的潜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如何利用“问题探讨”培养学生能力    下一篇: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