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生物论文

高中生物 实施新课改的关键是教师

所属栏目: 生物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进行新的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不再是机械地张开嘴巴等着教师去喂的“鸭子”,他们已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理想。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再用老思想、老方法来给学生传授知识。如果继续使用“填鸭式”、“满堂灌”等陈旧的教学模式,把生物知识硬塞给学生而不管其感受如何,势必会导致生物教学的失败。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学的成功在于理论的正确指导,在于教师采取与理论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并根据特定学生群体的具体情况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因此,教师只有不断丰富教学知识和教学理论,才能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的教改和实验,并进行不断总结和提高。在大面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开发学生能力方面的基础上,探索经验、改革教法,对学生指导学法,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考虑的不仅仅要怎样教好,更要考虑的是学生怎样才能学好,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不需要教就可以独立自学,所以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的心态,在生物教学中切实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学习生物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一、努力改进教法,正确指导学法。

 新的课程标准为中学生物教学提出了具体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增进对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性学习、实验课和其它实践活动的教学中,重视联系现实生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保证终身学习的可能性奠定基础。” 课堂教学不仅承担着《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巩固与扩大学生“双基”的重要任务,而且还承担着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造人才的历史使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尤为重要,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学会思考、探索、发现,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正确指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1.创设情景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的特征以及认知规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材要求,创造出不同的教学情景,把学生带入情景之中进行学习,情景有趣、贴切、灵活,使学生“易进”、“易出”。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利用图片、实物、背景材料等创设情景,精心设计启发性问题,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的放矢,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新课学习。例如,在学习“免疫”知识时,以艾滋病的话题导入,并展示了部分病例的图片,学生兴趣很高,争先恐后做出反应。教师把教材内容活化为现实生活,学生易于行动,踊跃参与。

2.精讲精练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提倡“精讲精练”反对“题海战术”,反对“满堂灌”、“填鸭式”等旧的教学模式,不但能极大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还能较好地解决长期存在的“两极分化”问题,有效提高教学整体成绩。所谓“精讲精练”,而不是“少讲少练”。它要求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把精力放在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上,把精力放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训练学生问一知百,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3.指导学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教会学生学习,才能减少他们对教师的依赖;只有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后,才能独立驾驭学习活动,以取得知识和提高能力。获取知识的方法有时甚至比知识内容本身更重要。学生学习缺乏正确的方法就会事倍功半,适得其反。所以,教学过程既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过程。

在多年的教改实践中,我一直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有计划、有要求、有检查、有总结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例如,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有些学生不会预习,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预习,以及预习要达到什么目的等等。为此,我根据教材的不同难度和学生的不同基础与接受能力等,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如设置一些预习问题。在讲“生长素的发现”内容时,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就课本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问题“①长时间放在窗台上的植物为什么向室外倾斜生长?②将植物用不透光的纸盒罩住会怎样?③去掉尖端后植物还会生长吗?④用什么方法证实尖端能产生某种物质并与现象①有关?”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又可在听课时目标明确,知道重、难点的关键所在,学习更具主动性。

二、与学生交流情感,激发其学习热情

作为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伙伴式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对教师才会充满敬爱与信赖,而不是惧怕和疏远,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就会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情感是人的心理机制的中心,是一种很强的内动力,缺乏情感就不可能有强劲的学习动力。教师要抓住这个重要因素,不断促成师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热情。教学实践和心理实验都已证明: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积极的情感,甚至产生厌恶情绪时,是很难把知识学好的,只有差生学习知识的情感火花得以点燃,教师的严格要求才能变成差生的自觉行动,他们的学习成绩才会有进步。教师必须将积极丰富的情感倾注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我常常从以下几点做起:

1.平易近人,与学生交心,。通过与学生的经常接触,让学生感到教师有亲近感。

2.对学生关怀无微不至。特别是在他们生病或有困难时,我都及时给予问候和帮助,使他们感到温暖,顿时内心十分感激教师。

3.重视对学生的作业批语,经常写一些鼓励的话语。如“你的作业进步较大;你肯定能行…”,这些话语对学生的激励很大。

4.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扑捉学生(特别是差生)的点滴成绩和闪光点。只要是一点点进步的火种,都要通过肯定、鼓励把它燃烧起来,从而激发其动力、增强其信心。

三、加强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程实验生物教材的使用,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加强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教材创设生动活泼、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同时,教师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并使专业知识与其他相邻的学科知识渗透,只有专业知识精通,相邻学科知识丰富,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求知欲。只有不断丰富教学知识和教学理论,才能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教改实验,并不断总结提高。在大面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开发学生能力方面的基础上,探索经验,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仅相同。教学得当,学生则学得轻松有趣、学得灵活,掌握的就好。反之,教师教不得法,学生就学得吃力,学得枯燥,甚至厌学,最终导致弃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生物教师队伍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有健康的体质、良好的师德、正确的教育观、渊博的知识(包括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教学理论)、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以适应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需要。

总之,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完成新的课程改革的根本保证,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教师,实施新的课程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话,生物新的课程改革对中学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提高生物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STS教育实施策略初探    下一篇:对生物实验试剂---层析液配方改进的探索与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