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生物论文

生物新课程教学的片断与整体

所属栏目: 生物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中  曾祥飞

摘 要:“从教材各个知识点教学片断实现教学目标,体现出整体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生物教师所必备的科学素养,本文就教学过程中如何从教材各个材料教学片断实现教学目标,体现出整体的效果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关键字:生物新课程教学的片断与整体  实验教学   问题探讨   画概念图   研究性活动

 

新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通过问题讨论、问题设计、问题解决和科学探究,拉近学生的生活与生物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生物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性,使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新课程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材料让学生进行问题讨论、问题设计、问题解决和科学探究,而各材料之间比较零碎或关联不是很紧,因此在生物教学设计中应体现片断与整体的关系,就是说各个材料教学片断都要能实现教学目标,不管有几个教学片断,仍要在整体上进行设计,体现出整体的效果。

1. “实验教学片断,培养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  通过探究实验获取知识

生物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将实验教学跟探究学习融合起来,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发展学习的兴趣,这是新课程的显著特点。新课程实验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1)(必修2)“实验与探究”。所谓探究实验是在学生不知道问题答案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实验(包括收集资料数据、分析思考等)找到答案的一种实验方法,它采用的一般程序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记录分析结果总结归纳结论。实验教材中关于“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范例。

[案例一]    探究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1)提出问题: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吗?

(2)作出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3)实验验证:学生设计并动手做实验:

a、将植物细胞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显微镜下观察其大小的变化。

b、在将以上植物细胞浸润在清水中,显微镜下观察其大小的变化。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中央液泡

原生质层

细胞大小

蔗糖

变小

与细胞壁分离

稍小

清水

变大

紧贴细胞壁

稍大

通过实验教学片断得出:成熟的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1.2由纯学科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通过生物实验拉近学生的生活与生物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生物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性,在实验教材的实验中,像“探究植物吸水与失水的条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等实验,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物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连,同时,新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事物,观察和探究身边的常见现象,从中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不断增强学生对生活中生物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例如,比较“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时,学生想当然地认为“加酶洗衣粉”好,但通过学生的探究,对两种洗衣粉使用的温度、PH值、用量以及污物类型等变量的控制比较后,很快发现原来的判断是不正确的,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习惯,从而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索问题的热情,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同时引导学生注重生活现象与生物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2. “问题探讨”教学片断,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1课内,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堂是学生构建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为了把自己所能想到的知识点都传授给学生,一堂课滔滔不绝精彩绝伦,这样的老师固然也显得满腹经纶,但却没想到学生的能力由于被埋没忽视而没有得到提高。课堂上,我们应该放心给学生自己阅读的时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位教师能教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有限,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还有大量知识需要通过自己阅读来获得。但是课堂上的阅读教师要做好导航灯,不能为了阅读而阅读,时间花了,效果没有就成了所谓的浪费了。

[案例二]  ,在必修3第二章生命活动“通过激素的调节”一节的教学中,“问题探讨”我要求学生在一分半钟内将第一小题完成,规定时间完成规定题目对于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学生积极性很高。引言开好了,课好上多了,可是对于课本中的资料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该怎么处理呢,该资料中似乎没有什么知识点,课堂阅读浪费时间啊,那么,读不读?怎么读?笔者想到这个资料刚好可以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于是就要求学生分步骤阅读并板书如下:(沃太默→斯他林、贝利斯→巴甫洛夫)并且提出问题1、沃太默做了哪三部实验?每一步说明什么问题2、沃太默如何解释的?3、为什么课本标题说囿于定论的沃太默?4、斯他林、贝利斯另辟了怎样的蹊径?5、伟大的巴甫洛夫为什么感慨?一大篇资料分析,变成几个小问题,要求学生在速读的基础上分析得到答案,效果很理想。

2.2  课外,通过“问题探讨”预习,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手不释卷”,是阅读的精髓。但学生学习过程中,课程多,作业量大,不可能像上面所说的去做,那如何预习阅读才更有效呢?我想,指导学生预习时,教师可以设计若干小问题,让学生带着提供的资料来阅读,效果会更好。

[案例三]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历来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采用课前提纲预习的方法。可是本节教材的内容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颇高,学生自己阅读或许会过于困难。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提纲作业要求每位学生课后独立完成:(1)遗传信息的转录:概念、场所、时期、模板、过程; (2)mRNA,tRNA,rRNA的比较;(3)遗传信息的翻译:概念、场所、过程; (4)密码子的概念、密码子的通用性和简并性对生物生存发展的意义; (5) D NA ,mRNA、多肽之间的关系。采用 “提纲式”阅读法自学时,学生依据提纲,带着问题去看书、读图,并完成一定的要求。学生会从书本中找到正确的答案,有的问题也许没有直接的答案(例如第四五小题),不过没关系,只要学生会在课下初步预习教材,教师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在上课时,有了那一些零散的知识教师就可以方便的将“基因控制蛋白质的过程”这个知识从总体上帮助学生构建起来,而前提是学生的知识零件已经造好了。

3.“画概念图” 教学片断,便于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

3.1利用概念图帮助学生查缺补漏,从大量已有的知识信息海洋中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会补充“新知识”。

使用新教材的教师应该发现,新教材相对于原教材一个很突出的变化是,几乎每个章节尤其是重点章节的“自我检测”中,都会出现“画概念图”这个新题型。概念图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进入自主的高效率知识管理状态,便于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

[案例四]  在细胞增殖一课的复习中,我给学生列出了如下的概念:细胞增殖、细胞分裂、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减数分裂、精(卵)原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精(卵)细胞、精子、极体、体细胞、无丝分裂。如下事件:方式、DNA复制、蛋白质合成、核仁逐渐解体、核仁逐渐消失、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出现新核膜和核仁、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变形、蛙红细胞、等。然后要求学生通读课本,独立构建自己的概念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非常仔细的通读课本,然后又认真的思考,最后,每位学生都画出了自己的概念图,虽然有的同学画的不完善,甚至有的同学画的有逻辑错误,但这也恰恰反馈给我们学生通过复习课本获取信息的情况,教师通过仔细的批改学生的概念图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复习时通过通读课本获取有效知识网络,并通过构建概念图来学会学习。

3.2利用画概念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学生画概念图并相互检查,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真实而有效的交流合作,因为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概念的理解有不同这时教师就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之间充分地交流以比较各自的观点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直至形成正确的认识,这种有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为主的学生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引发新的问题,形成更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和研讨的动力,这种课堂学习将是充满生命力的,所以学生合作学习就成为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的形式之一。

4.专题研究性活动教学片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研究性活动课题的选择,可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或生命科学的各种技术,或与生物科学有关的实验问题。选择课题后,进行调查研究或进行实验研究。如学习完“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组织学生进行“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实验,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实验研究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提醒学生定期观察小蝌蚪外形变化,四肢等各种变态发育所需要的时间。实验完后,做出实验报告。学生对一些生物学上的先进技术都十分感兴趣,例如克隆技术。这样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查阅资料去理解克隆技术。指导学生分组研究收集资料:①克隆技术是一项怎样的技术。②克隆技术已应用于哪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功例子。③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社会上如何看待克隆技术。通过专题性实践学习,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分别进行实验教学、问题探讨、画概念图、研究性活动等片断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获取和解读信息、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创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体现高中生物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这些基本理念,实现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完成教学目标体现出整体的效果。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高中文理基础生物复习常见错误及解决策略    下一篇:“导”激起千层浪——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导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