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生物论文

高中新课程生物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与对策

所属栏目: 生物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高中新课程已经在我省全面铺开,在本学期的新课程指导和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实施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的难点,一是在于学校层面的课程开设方案,如何从宏观上正确对待生物学科的作用及地位,二是各高级中学的生物教师能否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并转变教学方式,特别是课堂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处理好课标、教材及课时之间的关系或矛盾。下面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与同行们交流。

 一、高中新课程生物开设基本情况 1.制订全市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实施指导性方案今年下期开学之初,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高中新课程方案,我市参考早期的实验省区或高级中学的生物课程方案,结合我市具体情况,制订了我市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实施指导性方案。下表是生物学科各模块开设方案:

学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学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开设模块 必修1 必修2或3 必修3或2 选修1(理) 选修2(文) 选修3(理) 校本模块         周课时 2 2 2 4 4                              

说明:①学生在修完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可以全部选修,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需要选择。其中,兴趣文科的学生,建议选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兴趣理科的学生,建议选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或全选。②第7学段两个模块、第8学段两个模块都同时开课,排课时两模块上课节次不要冲突,便于全选学生上课。从开学至今的新课程调研,我市40余所高级中学约有三分之一有多的学校本期没有开设生物学课程。2.成立市新课程指导专家委员会我市新课程专家指导委员会生物学科组成员有4人,参加过新课程省级培训,或到外地参观学习过。 二、面临的几个问题 今年秋季开学后,高中新课程改革开展起来了。但是在我们的调研听课活动中,有关课改的问题越来越多地反映出来,归纳起来主要有:1.生物学科师资不足。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高中新课程方案,我市参考早期的实验省区或高级中学的生物课程方案,制订了我市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实施指导性方案。但是,由于高一、高二都要求开设生物课,显然生物教师出现缺口,不少学校对语、数、外、物理化学等学科进了新教师,但同样师资不足的生物教师却没有进,导致高一不能开设生物课程。2.高一生物课任教师普遍存在对新课程理念认识不到位的现象。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但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对此认识不到位。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典型表现有,一是用新教材上传统课;二是将新课程神化,对教学产生较大的迷茫或恐惧,不知如何上课; 三是将新课程虚化,盲目放弃原有的好的方式,追求热闹的形式。

   

3.课任教师对教学内容及要求难以把握。生物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及要求描述比较概括抽象、粗化,可操作性不强;教材内容及深度很难说明把课程标准到位,并且辅助资料与教材和教学不配套,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都难以把握。4.多数学校实验条件有限,科学探究受教学条件不足的限制。生物学是一们实验性科学,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人教版教材模块1“分子与细胞”中,有实验14个,收集资料2个,参观讨论1个,实验不再明确区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科学探究大多以实验为载体。由此导致的实际困难,一则生物实验较原大纲生物实验多,实验室不够,实验经费不足,占用课时多, 教师实验员工作量增加;二则生物实验装备没到位,配套实验器材缺少。5.部分教师知识储备不足,对生物科学进展了解不够。新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基础性、选择性和时代性,生物学教材中出现了一些以往教师没有涉及的学科知识、新科技发展知识和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相关知识。6.对生物课程教学控制力和执行力不够。不少教师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不能从课程高度着眼,宏观控制生物课程,正确处理课时与教学内容的矛盾。也有教师由于对考试的担心,对学生的不放心,习惯按原来的大纲和教材要求进行教学,任意加深内容,普遍反映课时严重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出我们对实施高中课改思想认识和准备上的不足,学校原有的教学评价制度不能适应课改的需要;老师们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新课程理念,对课程标准的认识还存在较大的偏差,对教学资源的整合意识和整合能力还不强;学生们对课改的认识存在误区,片面地认为课改会减轻负担,不愿意吃苦。此外,还有诸如课堂教学评价、学习过程性评价、学分认定及有关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问题。 二、应对策略 针对这些问题,我组织市新课程专家指导委员会生物学科组专家研讨对策。首先,大家必须认识到,实施高中新课程是国家意志,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给郴州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我们应该把课改的工作扎扎实实开展下去。其次,大家也要认识到,在课改中出现新情况是完全正常的,关键是我们要积极应对,采取稳妥的办法进行解决。在指导方面,我们目前主要从学校、教师两个层面做了工作: (一)学校层面 1.学习课改实验区的成功经验,加大学校的开放力度,扩大校际交流。本期我市课改办组织各高级中学校长、县市区教研员和行政干部,先后到山东、广东和海南等省及学校考察学习;其次,要求学校组织课任教师到课改实验学校考察、观摩学习。如汝城县一中,借助毗邻广东的优势,派出课改管理人员和高一备课组长赴深圳龙城高级中学(国家级示范高中)学习考察高中课改,就课改面临的问题与龙城高中的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和部分老师进行了交流,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关系;该校与广东省仁化中学提升了合作交流水平,双方互相学习交流管理经验,互派教师到对方学校任教,互派学科组到对方学校听课评课。这种交流方式对我校的老师树立新课程理念,理解课程标准,改变教学方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加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力度,提高生物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学校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高中课程改革要取得成功,各高级中学就要创建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和受家长敬重的老师。我们在学校调研和指导时,一是要求教师们提高和巩固生物学专业知识,关注生命科学发展前沿,掌握生物学的一些新知识、新理论;二是鼓励教师为了专业发展扩大阅读、开放课堂、扩大交流合作、进行教学个案研究,和校本教研,提高教育教学能力。3.加大对实验教师的培训。为了解决实验教学的困难,汝城一中采取了由老师们对实验员进行新教材实验培训,派老师们轮流协助实验员准备实验;对每个班的学生进行实验分组,并培训实验小组协助老师工作;对学校原有的理化生实验音像资料按新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处理,利用班级多媒体设备播放部分实验音像资料。 (二)教师层面: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优化课堂教学 1.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1)深刻理解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标准》提出了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论是培训还是指导或主持教研活动,只有机会就反复强调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高中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是指在共同必修单元之后,选修模块有较大的灵活性,保证不同的学生得到充分的、不同的发展,即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注初中阶段生物课程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更多地强调了“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对学生的探究能力作了进一步的要求,在课程目标上,明确提出11方面的要求。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2)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实施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心和难点是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因此,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优化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得以真正落实的重要保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探索高中生物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就是改善课堂教学状态,以“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内在展开逻辑的新课型。要求处理好传统学习方式(他主、接受、个体学习)与新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关系;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处理好讲授与探究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交往、生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通过课堂教学形成具有新课程及生物学科特色的新课型系列,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2.研读课程标准,钻研把握教材,优化课堂教学(1)切实把握高中生物课程的目标要求生物课程目标由三部分构成: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这三维目标在课程实施中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核心,通过相互渗透构成了生物课程总目标的完整结构体系。(2)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备课时要精选那些学生终生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学生在学习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一定要避免在新课程中出现上课蜻蜓点水般涉及一下教材,很快就引导学生“走出教材”,搞一些所谓的联系实际活动。3.开展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推动生物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把所遇到的教学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以学校、课堂为基地,以教研组(备课组)为机构,开展校本教研,用课题研究成果推进新课程实验。如在指导解决教学内容和课时紧缺的矛盾方面,通过以“优化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的教研课题,我们强调以备课组为单位编写学案,在备课组内实现教学设计、课件等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团队精神,进行校本教研。   新课程推行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要加大培训和指导力度,进一步营造课改氛围,让教师们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正确理解认识课程标准,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稳步推进新课程。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    下一篇:抓住高三复习的黄金规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