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在体验中互动生成----农村低段音乐运用"诱思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是音乐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强调了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迫切性和能动性,“以情激情”,解决音乐课堂教学要以教师引导作用的情感性,激发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动力问题;以教师引导作用的启发性,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独立性;以教师引导作用的创造性,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创造性。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使经验重新建构,使知识重新发现的过程,最终实现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诱思  互动  探究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还指出小学低段音乐“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从而来促进发展学生的音乐技能和技巧发展。”然而,纵观我们的音乐课堂,也不难看到这样一些现象。

 

一、牵制式――你牵我走

案例:一位教师正在上歌曲《拉勾勾》一课时,她先出示一双手,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说:“手。”师又问:“手有什么用?”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讲开了,老师急得连忙做拉勾的动作,一学生领会了就说:“拉勾勾。”师马上露出笑脸进入课题。

 

二、       封闭式—— “ 这种动作这节课不学”

案例:在《动物狂欢节》一课中要求学生听音乐做律动,老师示范了一下让学生做,可学生出现了许多动作,但老师却说:“我们今天这个动作不学。”于是全班学生都整齐划一的学做同一动作进行听音表演。

 

其实,像以上案例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并不少见,为实施“探究性”教学,教师总是给学生“典型”材料,把学生一步一步逼向“目标”。这种做法所造成的后果是:A、案例一中的学生陷在教师的问海里面不能自拔,教师问一学生答一,就像被牵着鼻子的小羊,在老师零碎的问题带领下一步一步走入教师张好的“口袋”,这样的教学,何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B、案例二中,在教师这样的“教导”下,学生认识过程的方向肯定正确,经历肯定顺利,结论肯定“规范”、“典型“,但是,以后的学生还会出现这些“思维的火花”吗?以后的学生还会出现“问题”吗?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创造、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音乐的信心。”“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方式。”“学生的音乐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以教师引导作用的情感性,激发学生主体地位的能动性,“以情激情”,解决学习的动力问题;以教师引导作用的启发性,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独立性;以教师引导作用的创造性,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创造性。于是,“以诱达思”,变教为诱,变学为思,调动学生心理的认知过程,在师生间,生生间、师生与客体间的沟通与交往中,通过亲身体验和探究,使经验重新建构,使知识重新发现的过程,最终实现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运行——诱思交融、互动共识

 

   诱思教学要求:在操作中注意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要求教师发挥“信息源”的作用,同时它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要求教师启发、诱导、开窍作“引路人”、“催化剂”。教师要变教为诱,变教为导。教师的“诱”是条件、是外因,而学生的“思”是目的、是内因。

 

1、生境互动   从封闭到开放

农村的小孩与城里的小孩最大的差别就是小学生不敢也不愿动,要么就乱动。上音乐课时没有活跃的气氛。他们胆小、怕羞,没有自信。有一次在教完歌曲《小象》后,请他们上台来演唱时,居然没有人举手,于是就指名上来演唱,但被点到的学生竟然不愿意站起来唱。我非常地惊奇,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就这么胆小?我疑惑了。当我到一年级上《其多列》时,还没要求唱,就有小朋友举手说:“我会唱了。”我喜出望外,立即让他演唱,可他一句也不会唱而且没有节奏地乱动。于是下次低年级处理歌曲时,教师范唱,把感情或是强弱对比表现得夸张些。如《闪烁的小星》范唱过程中加了几个动作,以表示欢快、活泼的情绪,学生对此举动非常新奇,有的同学还在下面模仿,而且模仿得很像,这是一个好现象,于是因势利导:让我们一起来边唱边做动作,跟着老师动也可以,如果能自己想出来就更好,说罢便自己先动起来。这样一来,调动其积极性,使课堂“活”起来。

 

     2、生师互动   从独白到对话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了第一次,学生便渐渐地放开了胆,逐渐敢动了。看,上《小燕子》,在分析、处理完歌曲后,学生基本能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情感、力度和速度了。然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需求及其愿望,让他们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使他们善于参与。老师在《小燕子》的伴奏和学生的伴唱下翩翩起舞,学生不仅为老师的表演而不由自主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还个个跃跃欲试,显得特别激动,纷纷站起来与师共舞,音乐与舞蹈唤回了孩子的天性,他们已不止敢动,而且很想展示一下了,这是多大的进步啊!学生表演完后,就经常运用“你真聪明、你真棒、你将来一定是个音乐家”、“表演家”等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了起来。

    

 

    3、生生互动   从单向到多边   

学生敢动想动了,但由于基本功有限,好多学生想动都不会动,这就要靠老师点拨指点导了。我在低年级的每堂音乐课中加入动作指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还经常示范表演,请优等生上台展示,让学生自由创编动作,多加以肯定鼓励,告诉孩子可以根据歌词的意思来动,也可以按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来动,还可以用游戏试着来表演。“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通过“动”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这就要使学生在音乐课中会动。功夫不负有心人,如在上《小白船》课中,学生会根据歌词的意思和歌曲的节奏来自编动作,而且很生动形象;也可以用丰富多样的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巩固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兴趣的一种表现形式,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玩结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在设计这课时,为了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让他们在玩乐中主动地去感受一些音乐现象,了解有关音乐知识,培养一定的感悟音乐的能力,充分体现玩的科学性。在教学活动中,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设计了几种游戏,让学生大胆去参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这样,又一次激起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使课堂“活”起来。如在上《龟兔赛跑》中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是以故事形式导入,再要求学生把歌曲用表演的形式展现,这时他们都感到非常有趣,于是我便挑选了平时比较幽默的学生扮演歌曲中的人物,让学生自由发挥。这几位学生的即兴表演,都演得十分贴切,动作也非常恰当,似乎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其他的同学也看得十分投入,也就在这演戏看戏的过程中,同学们对欣赏有了最深刻的理解,也学会了如何在音乐课中“动起来”。

 

     二、落实——开窍、引路、促进

 

《新课程标准》指出:指出“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人,教师是音乐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教师的职责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与技能、音乐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音乐活动经验。

 

1、开窍——激活学生的“有效问题因子”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如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潜能,在课间中我采用了以下三种方式:

 

激疑  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学中,教师应把问题的发现权交给学生,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通过设置一种有趣味、有新意的疑境,造成一种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的不协调,从而使学生受到刺激,全身心得以调动,进而产生中中想弄明白的问题,最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问题是探索的材料,教材中看似无疑而大可质疑的例子很多,但需要教师设置,使学生产生探索欲望的情景。无奇处设奇,就是要引导学生浅处深问“无中生有”不畏权威,突破定势,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实现思维的创新。

『教例』   在欣赏《快乐的小熊猫》时,我不告诉学生乐曲的题目,让他们自己去聆听,听完后,我让每位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问题。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曲子的初步感受,提出了许多有意思、有价值的问题:

◇歌曲一开始好象是一幅美丽的森林图画,谁好像在唱歌?

◇有一种胖乎乎的动物来了,它是谁?

◇乐曲是轻快、活泼的,它很高兴吗?为什么这么高兴呀?

◇他们这么高兴,想干什么呢?

◇我好象听到有东西掉到河里了,到底是什么掉到河里去了?

……

面对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让学生再听乐曲,边听边思考,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解决,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首乐曲的内容。最后我让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把整个故事情节串联了起来。

……整个过程,学生主动地思考,提出问题,参与探索验证,乐此不疲,兴致盎然。

其实,我只是利用了相似(名称上)这一点,设置了一个悬念情境,克服了“满堂灌”和“满堂问”的教学弊端,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提出各种新的问题,猜测新的可能性,能够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这也是他们创造性想象力的最好体现。

 

引争    求知欲望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去观察世界、展开创建思维的内在动因。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激发儿童的求知欲,让他们对问题产生不同的见解。教师应当经常创设出能引起观察和知识探求动机的新颖奇异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争议,从而使学生灵活地自己去发现问题和找到答案。只有当一个人善于发现问题时,他才能主动地去解决问题,主动地去探究。

 『教例』    在欣赏《龟兔赛跑》时,我先提问:“乌龟和兔子赛跑哪个会胜利?”学生回答:“当然是兔子啦!”这时,我说:“今天的答案恰恰相反,在《龟兔赛跑》中胜利者是乌龟,不信请听——”于是我打开录音机播放《龟兔赛跑》的音乐,让学生欣赏。乐曲刚开始是一个晴朗的早晨,于是我在投影上放了一幅《林中晨景图》,让学生边看画图,边听乐曲。这时教师用轻轻的语言描述这森林的早晨:在美丽的森林里,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河边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这天太阳出来了,阳光暖暖的,小鸟在树上唱歌。小动物们都醒了……这时学生如看动画片一样,身临其境。同时教师用语言提示激励他们表演:“兔子非常骄傲,看不起别人,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师用昂首挺胸,鄙视的目光看着别人来模拟。“兔子要偷懒了,它就靠在树旁睡起觉来。”学生马上也模仿着打起呼噜,闭上眼睛做睡姿。“可乌龟大叔仍坚持不懈地往前爬但它已经很累了。”学生又马上笨重地爬行起来,并两手臂轮换地擦着额头上的汗水……就这样,到后来,不用教师提示,学生自己一边想象,一边表演。全体学生都陶醉在音乐之中,课堂充满了活力,其乐融融。

      

通过对条件的多角度思考,以而得出多种解法,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思路开阔了。学生自己提问自己得出多种结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起了学生喜欢学习的情感,使学生一开始就处在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从而使自主探究真正落到了实处。

 

设障    要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就不能教条地、机械地用同一标准、同一模式去衡量他们,规范和框定他们的创造活动。教师应不拘一格地给他们制造条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教例』    在低段音乐课中,我喜欢和学生们坐在一起,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有时我“领唱”,而大多数时间我乐做“伴唱”,让更多的学生有上台表演的机会,让他们指挥、领唱。在进行歌表演中,我不会把我所编的动作迫不及待地教给他们,而是让他们无拘无束,自编动作,这样我就会更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也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一次击鼓节奏练习,我先让学生自己练习。当我说“请你来教教别人完成节奏练习”时,他们每一位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尤其是站到讲台上的学生,因为他们首先要主动练好节奏,才能更好地“教学”。在上台的学生中,有的基础好,他们可以完成一个乐句,甚至更多;有的基础差一些,只能准确地教授一小节。即使这样,我也鼓励他们:“你是一位合格的老师,如果能……一定会更加出色。”

看似不相及的两类问题,先给学生设置了一个疑障,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通过对分数比较大小方法的思考,引发了他们对新问题的思考,然后从一般的解法到更深一步的思考,使他们的问题意识得到优化,效果是可喜的。

2、引路——融合学生的“群体活跃因子” 教学过程是探索发现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参与学习探究,主动获得知识。作为教师来说,尽管教师闻道在先,但在课堂教学这一特殊认识过程中,仍需要重新认识,并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认识过程。如在上《动物说话》歌曲的教学中,一(2)班的朱高平小朋友马上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小鸭子说话是呷呷呷的。”他一说,小朋友们都马上响应起来。对呀,在低年龄的孩子心中认为小鸭子是呷呷,老鸭子是嘎嘎叫的。我马上认可,把歌词改了。所以,课堂教学其实是师生、生生共同求索的过程。

3、促进——加大自主力度,发挥学生潜能   走进我们的音乐课堂,会发现学生依旧在回答着自己不愿回答的问题,做着自己不愿做的习题。这些练习内容,忽视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他们的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这样的学习,学习的兴趣信心自然会逐渐丧失殆尽,离开了学生的自信、自愿、自主的活动,我们教师的讲解,表演还有什么意义呢?

 

三、动力——以情促情、心息相通

 

音乐教学是音乐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应以自己的感情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师生之间和谐、融洽感情是学生展开探究的动力,有利于学生减轻学习负担与精神负担,在教师热爱、期望和尊重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积极地学习、主动地探索。

1、蹭去教师的“霸权”观念    音乐新教材实现的课程标准目标将由“关注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音乐新教材提倡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验音乐再发现的过程。所以,教师不能将音乐简单的看成是知识的汇集,而应持动态的音乐教育观,将音乐教育的着眼点有音乐知识作为最终产物扩大到音乐活动的全过程。简言之,是将音乐学习看成学生的“再创造”或“类创造”活动。

2、充当学生的“助手”观念    建构主义告诉我们:知识并不能简单的由教师或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的加以建构。教师不应将学生看成一张可以任意地被涂上颜色的白纸,而应研究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在新的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认知框架的不断变革和重组,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地生成、完善和扩展,让学生体验自身主动激励的过程、探究新知的艰辛及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树立起充足的信心。

    3、激活学生的“自信”因子    苏霍姆林斯基主张给孩子获得成功的快乐,他说:“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为此,我们提出让学生体验成功,还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快乐。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得出的结果不管是错的、不完善的、正确的,都要得出正确的评价,对每一位学生辛勤的过程都应该是肯定的。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信心的激励和快乐的评价。

4、创设和睦的“共进”气氛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课堂教学主要是师生、生生间的交往活动。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弱化教师的“组织角色”,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但如果过分强调自己的组织地位,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加以控制,师生情感不和谐,学生就不愿意相信教师的话,更不愿意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淡化自己的组织角色,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

  

实践研究后感

 

以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互相促进的双主理论代替传统的单向交流,以主体教育代替传统的教学观。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教师参与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

2、《中国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

3、《音乐教学实施指南》    朱名燕著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音乐焕发生活的阳光---"生活化"情境教学在中高段音乐课中的实践    下一篇:小学音乐学科综合教学的尝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