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舞之与情 动之于心——试论舞蹈教学中情感的培养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初中音乐论文

舞之与情   动之于心——试论舞蹈教学中情感的培养

 

温岭市泽国四中  余丹伟 

[摘要]  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它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心田,感染着人的思想、品质、情感。本文写了几点在舞蹈训练过程中,如何进行情感体验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深刻,细致的体会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内涵,提高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并采用了 “口传身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舞蹈音乐,感受舞蹈情感,对眼神和脸部表情进行了着重的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舞蹈情感、口传身授、以情动情

 

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它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心田,感染着人的思想、品质、情感。英国有位舞蹈家认为:“舞蹈是由感情产生的运动。”我国现代戏剧家认为:“舞蹈是单独用动作来传达情感的,它所表现的是高度的集中。”在古代有学者就强调“乐声之入他深,其化人也速”。 舞蹈从内而外地对人进行全面的美感教育,影响和陶冶人们的性情与品格。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由于发育还不成熟,在舞蹈学习中只是流于一种简单的模仿,还不能够做到真情的流露。舞之以心,动之以情。作为教师,应更加重视舞蹈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舞蹈情感,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完成。

一、口传身授,帮助学生理解舞蹈的情感内涵

教育提倡“启发式教学”,其实在舞蹈训练过程中,这个方法同样适用。那么在舞蹈中的“启发式教学程”是什么呢?“口传身授”是十分符合舞蹈艺术的特殊性,对于如何启发学生的舞蹈情感,使他们体会到舞蹈中的情感,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那么什么是“口传身授”?从文字上看,它包括教师的口头讲解和以身示范两个方面。

(一)“口传”,即口头传递的方式,包含讲述、解释、语言渗透等多方面的含义。如何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一个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内涵,除了教师自身要有足够的舞蹈修养之外,也要有相当的语言修养。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的语言做到:

1、生动:语言的生动对舞蹈训练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唤起学生对舞蹈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更易进入舞蹈的情感世界。老师语言的生动,主要是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比如:舞蹈《山野小曲》,刚开始时,学生卧地,随着音乐的节奏,上身慢慢地上下起伏,可是,有的同学身体和手臂都是硬梆梆的,脸上也是毫无表情,这时我们可以说:“象春天的 种子发芽了,一个一个往上冒,动作要柔美,要表现出愉快的心情!”“象是过了冬的小动物,太阳暖洋洋的,要表现出幸福、快乐的表情。”“象是见到了雨后的彩虹,要表现出惊喜的情绪。”说过之后,学生不但对舞蹈的情感了解的更深,而且对动作的不足有了极大的改正,再来跳一遍,情况大不一样,同学们个个心领神会的表现出老师的艺术要求。

2、精练:“教师的话要尽量准确、简单,不能罗嗦,否则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降低,影响舞蹈的质量。

3、亲切:教师的语言要亲切,形象不能过于严厉,过于僵硬,学生的情绪容易产生逆反,所以教师要有耐心。如:在排练舞蹈《俏花旦》时,舞蹈中有一段快板部分,由于技巧高、动作难度大。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技巧动作达到了要求,可是,我们会发现同学们为做动作而动作,非但不优美而且毫无内涵。 这时可以微笑着对他们说:“我们是舞台上美丽、活泼的俏花旦,要表现出花旦的俏来,同学们脸上的表情要欢快,嘴角要上扬,要把内心的愉快表现在脸上,表现在肢体上。”

在舞蹈的训练过程中,跳、练是最重要的环节,但教师的 “说”对于学生的练、跳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很多舞蹈老师,或是负责舞蹈队的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刚开始带舞蹈队时,由于班上学生多,学校的场地有限,学生中有很多不喜欢学舞蹈,上课很吵,不肯练。一段时间之后,还是什么都学不会。如果我们采用教师的说带动学生的练的方法,把很多很抽象的理论知识,舞蹈术语,用很形象,很精练的语言加以阐述,使学生很快明白了音乐、舞蹈所要表达的含义,由此更好的理解了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含义。从而使舞蹈既富有感受力又富有感情,既富有动感又具表现力。

(二)身授:即示范的方法。示范,是由教师教师亲自塑造让学生可以效仿的形象。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动作包括舞蹈外在的肢体动作和内在的情感语言。

在学习舞蹈作品肢体动作时,教师要做到全面示范和动作的分解示范。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学习舞蹈的肢体动作,为他们理解舞蹈的情感打下基础。舞蹈的情感是很抽象的东西,没有特定的标准,只在每个人的理解。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如何使学生明白这个动作有没有融入情感,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对比的示范方法,也就是同一动作做至少两遍,一便是纯肢体的动作,没有情感,另一遍是情感的充分融入。如:在排练舞蹈《山野小曲》时,要表现种子发芽的动作,教师就可以示范两遍,一遍是手指十分放松,音乐的情感在手指上断掉;另一遍手指伸直、加上点力度,指向头顶,表现出种子发芽的勃勃生机,使音乐的情感在指尖得到延续。这样的两遍示范,学生一看就能明白到底怎样跳才能表达音乐所要传递的情感。

在示范的过程中,教师的动作要逐步简化,有时可以单用手来比划。这样做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始时可以是模仿,要求学生模仿的越像越好。当学生逐步掌握了身体的运动规律后,模仿的对象开始淡化,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想象,自己去理解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依靠自己的理解去塑造舞蹈角色。

二、以情动情,以舞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单方面的情感讲述是不够的,它需要教与学的过程中,当然学生对舞蹈情感的感悟和把握就更为重要,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把握舞蹈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呢?

(一)以情动人,提高学生的艺术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如果没有青少年时代的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现在这些科学上的成就。”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如此的重要。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俄罗斯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作为教育者,应给学生营造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中来,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学生的“讲”、“唱”、“跳”等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活动,并在参与音乐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所听到的音乐。

     

实际上,舞蹈自心生,是我们表达自身情绪的一种语言。舞蹈的本身具有强烈的娱乐小、身心的作用,无论观者或舞者,均能自娱其中。像雨水出自山林,却淋漓与山林;火烧自木头却反过来燃烧着木头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对美的事物有着自己的感知。但初中生的思维直观,洁尘不染的内心世界,涉世未深的头脑使他们无法进行正确的审美活动,但他们对美却有着自己的追求。因此学生在学习舞蹈之前,先给学生充分听音乐的时间,让学生在听中感受音乐,在音乐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幻想,鼓励学生对所听的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并勇于表述自己的体验,并在欣赏中把握这段音乐的情绪,掌握其情感基调,说出它是优美的或是激昂的 ,是欢快跳跃的或是缓慢抒情的,是欢乐的或是悲伤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倾听音乐的节奏,使他们将节奏、想象和舞蹈联系起来。音乐的情感和美感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学生一旦领略了这段音乐的感染力,他们的内心世界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激发他们无限的热情。

例如:我们在排练舞蹈《欢乐中国年》时,可以做这样一系列的诱导动作——用一些照片来展示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过新年的——学习《欢乐中国年》的旋律——观看民族大团结的音像资料。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他们明白了音乐的含义,激发了他们对中国年的情感,从而对舞蹈本身产生浓烈的兴趣。

(二)眉目传情,舞蹈训练中注重学生的眼神训练

中国的古典舞中有“一身的戏在脸上,一脸的戏在眼上”一说,京剧大师梅兰芳说过“谁的脸上有表情,谁的脸上不会做戏。这中间的区别,就在眼睛的好坏”。眼睛作为人的一种感知器官 ,作用不仅仅是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媒介,更重要的是反映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

令全国各地乃至世界非常震撼的舞蹈《千手观音》。21个聋哑人用他们至善、至美、至纯的表演感染了无数观众。这是一个佛教题材的舞蹈,我认为领舞邰丽华的成功正是能深刻的把握住这一佛教菩萨形象。菩萨的端庄,菩萨的境界,在她的身上表现出巨大的沉静和安详。这是因为她在眼神的处理上做的非常到位。眼神流露出慈祥端庄,使观众看了不禁联想到敦隍,西藏等地千手观音的形象。试想一下如果邰丽华的眼神过于游离、呆滞或者做作,那观众看了一定觉得不伦不类,也不会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正是因为眼神,才能使台上台下的情感交流和艺术互动,使舞蹈与观众形成对话,产生震撼的艺术效果。

学生对舞蹈形象的展示,仅仅处于模仿阶段。这种模仿是单纯的,单一的,甚至是麻木的。实际上,对舞蹈动作的模仿,应该是一种在创造的过程,是二度创作。无论是动作、眼神或是情感,均是在舞蹈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情感元素,进以表达自己对舞蹈形象的理解。然而,对初中生来说,达到这种水平太难了。舞蹈对他们来说仅仅是美的象征,如何去理解,如何做到眉目传情这些都无法进行。所以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因加以强化,对他们的眼部表演加以训练。

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制作了一些小纸条,写上一些形容表情的词语,如:兴奋、难过、忧伤、开心等等,在训练时,让他们自己抽取其中的一张,之后用眼神来表现抽到的词语。用这种方法许训练了一个月,就会有明显的效果。

(三)形神兼备,舞蹈训练过程中要注重表情的训练

大家或多或少都观看过文艺演出,作为一名观众,纵使无任何的音乐,我们也可以从舞者身上感受到他们所要表达的情感。而要达到这种效果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舞者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所谓“观其舞,看其功,查其色,鉴其貌。”舞者在舞蹈过程中,面部表情始终贯穿其中,是整个舞蹈艺术形象、动作美感的焦点。人们对舞蹈的感觉,只有舞者才能唤醒。舞者也只有完全投入舞蹈中,理解动作要领,注意把握舞蹈的整体风格,仔细揣摩角色,把自己融入音乐的情感中,才能做到形神兼备。它是舞者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的集中体现。

这样的要求对初学者来说似乎太高了,毕竟面部表情技巧,无论理论或实践都无正确答案可寻的。如何使学生从纯粹的舞蹈模仿到正却的表现出舞蹈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动作的同时,教授表情和讲解情感。要让学生认识到,舞蹈动作是为舞蹈主题服务的,而舞者的面部,则是为舞蹈的整个灵魂服务的。这就好比童话世界里的皮诺曹,没有老爷爷的爱心之前,它只是个拉线木偶,但倾注了老爷爷的爱心之后,“它”变成了“他”,最终成为了人。

舞蹈是有节律的,以美化人体的动作为手段来表达人的内在心态,反应社会现实的一种艺术。舞蹈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以人体的动态深刻的 折射出人情、人性和人生的真谛。在舞蹈训练过程中,注重学生舞蹈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流露出真情实感,从而抒发优美、欢快带有幸福感的舞蹈。   

 

参考书目:

        《中学教育心理学》        四川辞书出版社       徐胜三编著

        《舞蹈艺术概论》          人民音乐出版社       隆荫培等著

        《舞蹈编导知识》          人民音乐出版社        薛天等著;

        《美育学》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谷辅林著

        《中学生美育》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赵伶俐  余立新著

        《舞蹈艺术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杨仲华  温立伟著

 

 

 

 

 

 

 

 

 

 

       

初中音乐论文

舞之与情   动之于心

                  ——试论舞蹈教学中情感的培养

 

温岭市泽国四中  余丹伟

 

[摘要]  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它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心田,感染着人的思想、品质、情感。本文写了几点在舞蹈训练过程中,如何进行情感体验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深刻,细致的体会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内涵,提高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并采用了 “口传身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舞蹈音乐,感受舞蹈情感,对眼神和脸部表情进行了着重的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舞蹈情感、口传身授、以情动情

 

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它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心田,感染着人的思想、品质、情感。英国有位舞蹈家认为:“舞蹈是由感情产生的运动。”我国现代戏剧家认为:“舞蹈是单独用动作来传达情感的,它所表现的是高度的集中。”在古代有学者就强调“乐声之入他深,其化人也速”。 舞蹈从内而外地对人进行全面的美感教育,影响和陶冶人们的性情与品格。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由于发育还不成熟,在舞蹈学习中只是流于一种简单的模仿,还不能够做到真情的流露。舞之以心,动之以情。作为教师,应更加重视舞蹈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舞蹈情感,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完成。

一、口传身授,帮助学生理解舞蹈的情感内涵

教育提倡“启发式教学”,其实在舞蹈训练过程中,这个方法同样适用。那么在舞蹈中的“启发式教学程”是什么呢?“口传身授”是十分符合舞蹈艺术的特殊性,对于如何启发学生的舞蹈情感,使他们体会到舞蹈中的情感,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那么什么是“口传身授”?从文字上看,它包括教师的口头讲解和以身示范两个方面。

(一)“口传”,即口头传递的方式,包含讲述、解释、语言渗透等多方面的含义。如何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一个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内涵,除了教师自身要有足够的舞蹈修养之外,也要有相当的语言修养。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的语言做到:

1、生动:语言的生动对舞蹈训练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唤起学生对舞蹈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更易进入舞蹈的情感世界。老师语言的生动,主要是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比如:舞蹈《山野小曲》,刚开始时,学生卧地,随着音乐的节奏,上身慢慢地上下起伏,可是,有的同学身体和手臂都是硬梆梆的,脸上也是毫无表情,这时我们可以说:“象春天的 种子发芽了,一个一个往上冒,动作要柔美,要表现出愉快的心情!”“象是过了冬的小动物,太阳暖洋洋的,要表现出幸福、快乐的表情。”“象是见到了雨后的彩虹,要表现出惊喜的情绪。”说过之后,学生不但对舞蹈的情感了解的更深,而且对动作的不足有了极大的改正,再来跳一遍,情况大不一样,同学们个个心领神会的表现出老师的艺术要求。

2、精练:“教师的话要尽量准确、简单,不能罗嗦,否则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降低,影响舞蹈的质量。

3、亲切:教师的语言要亲切,形象不能过于严厉,过于僵硬,学生的情绪容易产生逆反,所以教师要有耐心。如:在排练舞蹈《俏花旦》时,舞蹈中有一段快板部分,由于技巧高、动作难度大。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技巧动作达到了要求,可是,我们会发现同学们为做动作而动作,非但不优美而且毫无内涵。 这时可以微笑着对他们说:“我们是舞台上美丽、活泼的俏花旦,要表现出花旦的俏来,同学们脸上的表情要欢快,嘴角要上扬,要把内心的愉快表现在脸上,表现在肢体上。”

在舞蹈的训练过程中,跳、练是最重要的环节,但教师的 “说”对于学生的练、跳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很多舞蹈老师,或是负责舞蹈队的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刚开始带舞蹈队时,由于班上学生多,学校的场地有限,学生中有很多不喜欢学舞蹈,上课很吵,不肯练。一段时间之后,还是什么都学不会。如果我们采用教师的说带动学生的练的方法,把很多很抽象的理论知识,舞蹈术语,用很形象,很精练的语言加以阐述,使学生很快明白了音乐、舞蹈所要表达的含义,由此更好的理解了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含义。从而使舞蹈既富有感受力又富有感情,既富有动感又具表现力。

(二)身授:即示范的方法。示范,是由教师教师亲自塑造让学生可以效仿的形象。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动作包括舞蹈外在的肢体动作和内在的情感语言。

在学习舞蹈作品肢体动作时,教师要做到全面示范和动作的分解示范。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学习舞蹈的肢体动作,为他们理解舞蹈的情感打下基础。舞蹈的情感是很抽象的东西,没有特定的标准,只在每个人的理解。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如何使学生明白这个动作有没有融入情感,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对比的示范方法,也就是同一动作做至少两遍,一便是纯肢体的动作,没有情感,另一遍是情感的充分融入。如:在排练舞蹈《山野小曲》时,要表现种子发芽的动作,教师就可以示范两遍,一遍是手指十分放松,音乐的情感在手指上断掉;另一遍手指伸直、加上点力度,指向头顶,表现出种子发芽的勃勃生机,使音乐的情感在指尖得到延续。这样的两遍示范,学生一看就能明白到底怎样跳才能表达音乐所要传递的情感。

在示范的过程中,教师的动作要逐步简化,有时可以单用手来比划。这样做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始时可以是模仿,要求学生模仿的越像越好。当学生逐步掌握了身体的运动规律后,模仿的对象开始淡化,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想象,自己去理解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依靠自己的理解去塑造舞蹈角色。

二、以情动情,以舞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单方面的情感讲述是不够的,它需要教与学的过程中,当然学生对舞蹈情感的感悟和把握就更为重要,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把握舞蹈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呢?

(一)以情动人,提高学生的艺术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如果没有青少年时代的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现在这些科学上的成就。”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如此的重要。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俄罗斯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作为教育者,应给学生营造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中来,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学生的“讲”、“唱”、“跳”等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活动,并在参与音乐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所听到的音乐。

       

实际上,舞蹈自心生,是我们表达自身情绪的一种语言。舞蹈的本身具有强烈的娱乐小、身心的作用,无论观者或舞者,均能自娱其中。像雨水出自山林,却淋漓与山林;火烧自木头却反过来燃烧着木头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对美的事物有着自己的感知。但初中生的思维直观,洁尘不染的内心世界,涉世未深的头脑使他们无法进行正确的审美活动,但他们对美却有着自己的追求。因此学生在学习舞蹈之前,先给学生充分听音乐的时间,让学生在听中感受音乐,在音乐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幻想,鼓励学生对所听的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并勇于表述自己的体验,并在欣赏中把握这段音乐的情绪,掌握其情感基调,说出它是优美的或是激昂的 ,是欢快跳跃的或是缓慢抒情的,是欢乐的或是悲伤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倾听音乐的节奏,使他们将节奏、想象和舞蹈联系起来。音乐的情感和美感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学生一旦领略了这段音乐的感染力,他们的内心世界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激发他们无限的热情。

例如:我们在排练舞蹈《欢乐中国年》时,可以做这样一系列的诱导动作——用一些照片来展示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过新年的——学习《欢乐中国年》的旋律——观看民族大团结的音像资料。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他们明白了音乐的含义,激发了他们对中国年的情感,从而对舞蹈本身产生浓烈的兴趣。

(二)眉目传情,舞蹈训练中注重学生的眼神训练

中国的古典舞中有“一身的戏在脸上,一脸的戏在眼上”一说,京剧大师梅兰芳说过“谁的脸上有表情,谁的脸上不会做戏。这中间的区别,就在眼睛的好坏”。眼睛作为人的一种感知器官 ,作用不仅仅是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媒介,更重要的是反映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

令全国各地乃至世界非常震撼的舞蹈《千手观音》。21个聋哑人用他们至善、至美、至纯的表演感染了无数观众。这是一个佛教题材的舞蹈,我认为领舞邰丽华的成功正是能深刻的把握住这一佛教菩萨形象。菩萨的端庄,菩萨的境界,在她的身上表现出巨大的沉静和安详。这是因为她在眼神的处理上做的非常到位。眼神流露出慈祥端庄,使观众看了不禁联想到敦隍,西藏等地千手观音的形象。试想一下如果邰丽华的眼神过于游离、呆滞或者做作,那观众看了一定觉得不伦不类,也不会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正是因为眼神,才能使台上台下的情感交流和艺术互动,使舞蹈与观众形成对话,产生震撼的艺术效果。

学生对舞蹈形象的展示,仅仅处于模仿阶段。这种模仿是单纯的,单一的,甚至是麻木的。实际上,对舞蹈动作的模仿,应该是一种在创造的过程,是二度创作。无论是动作、眼神或是情感,均是在舞蹈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情感元素,进以表达自己对舞蹈形象的理解。然而,对初中生来说,达到这种水平太难了。舞蹈对他们来说仅仅是美的象征,如何去理解,如何做到眉目传情这些都无法进行。所以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因加以强化,对他们的眼部表演加以训练。

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制作了一些小纸条,写上一些形容表情的词语,如:兴奋、难过、忧伤、开心等等,在训练时,让他们自己抽取其中的一张,之后用眼神来表现抽到的词语。用这种方法许训练了一个月,就会有明显的效果。

(三)形神兼备,舞蹈训练过程中要注重表情的训练

大家或多或少都观看过文艺演出,作为一名观众,纵使无任何的音乐,我们也可以从舞者身上感受到他们所要表达的情感。而要达到这种效果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舞者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所谓“观其舞,看其功,查其色,鉴其貌。”舞者在舞蹈过程中,面部表情始终贯穿其中,是整个舞蹈艺术形象、动作美感的焦点。人们对舞蹈的感觉,只有舞者才能唤醒。舞者也只有完全投入舞蹈中,理解动作要领,注意把握舞蹈的整体风格,仔细揣摩角色,把自己融入音乐的情感中,才能做到形神兼备。它是舞者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的集中体现。

这样的要求对初学者来说似乎太高了,毕竟面部表情技巧,无论理论或实践都无正确答案可寻的。如何使学生从纯粹的舞蹈模仿到正却的表现出舞蹈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动作的同时,教授表情和讲解情感。要让学生认识到,舞蹈动作是为舞蹈主题服务的,而舞者的面部,则是为舞蹈的整个灵魂服务的。这就好比童话世界里的皮诺曹,没有老爷爷的爱心之前,它只是个拉线木偶,但倾注了老爷爷的爱心之后,“它”变成了“他”,最终成为了人。

舞蹈是有节律的,以美化人体的动作为手段来表达人的内在心态,反应社会现实的一种艺术。舞蹈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以人体的动态深刻的 折射出人情、人性和人生的真谛。在舞蹈训练过程中,注重学生舞蹈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流露出真情实感,从而抒发优美、欢快带有幸福感的舞蹈。   

 

参考书目:

        《中学教育心理学》        四川辞书出版社       徐胜三编著

        《舞蹈艺术概论》          人民音乐出版社       隆荫培等著

        《舞蹈编导知识》          人民音乐出版社        薛天等著;

        《美育学》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谷辅林著

        《中学生美育》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赵伶俐  余立新著

        《舞蹈艺术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杨仲华  温立伟著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音乐课探“趣”    下一篇:运用多种方法,优化活动参与——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假参与”现象的思考与研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