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体育论文

关于中学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注意力的初步探讨

所属栏目: 体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关于中学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注意力的初步探讨

 

摘要:本文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合理地运用心理现象即注意的规律,在课中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的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提高教学效果的问题进行一个比较系统化的分析。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应合理地运用注意力的规律。

 

关键词:体育课  培养  注意力  教学效果

 

注意力也就是人们按预定目的在特定的时间把心理活动指向特定对象的能力。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近年来,由于部分中学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在单方面增加了学生文化课的负担。使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不重视,上课的教学效果出现不良的情况,使学生身体素质等方面有所下降。针对这一问题,在课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东莞ⅹⅹ中学初一(1)(3)(5)班学生,年龄12至14岁。男生65人,女生71人,共136人。实验前三个班的成绩表如下:(随机抽样为对(3)班)

表1  实验前成绩

 

前滚翻

后滚翻

立定跳远

50米

实验组(3班)

8.4±0.6

8.0±0.5

8.3±0.4

8.1±0.3

2.13±0.25

1.95±0.35

7″48±0.35

8″6±0.5

对照组(1班)

7.6±0.7

7.4±0.6

7.5±0.6

7.6±0.3

2.05±0.13

1.9±0.28

8″25±0.45

8″7±0.55

对照组(5班)

7.3±0.5

7.5±0.4

7.2±0.4

7.3±0.5

2.0±0.21

1.9±032

8″20±0.5

8″5±0.44

T

 

 

 

 

 

 

 

 

P

 

 

 

 

 

 

 

 

       

 

1.2研究方法

 本课题用教学实验法、观察法、调查访问法、文献资料法。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理论依据

中学生从年龄上正处在青春时期,正是身体发育较快、神经系统的功能发达,灵活性较大思维活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比较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但形象思维仍占很大比重。他们性格广泛、活泼、好动,得这此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往往是不稳定的。条件的变化较容易引起主观意志即注意力的转移。并且在这个时期学生的无意注意是自然流露的,面且往往和刺激性的性质、强度有关;而有意注意则往往需要提醒,有时甚至需要强制。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注意的类别不同,合理利用注意规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为体育教学服务。

2.2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的方法与手段

有意注意是预定的目的,必要时还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是一种主动的服从于当前一定任务的,并且受人的意识所支配。学生在体育课中要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其实质是一种艰苦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如果只凭举和无意注意去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学生去注意那些虽然不太感兴趣,但又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这就需要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2.2.1必须使学生明确学习班的目的和任务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任务,教育学生把学习目的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远大目标统一起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锻炼身体对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促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练习。教师在课中要阐明每一动作,技能的明显价值,引起学生用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

提问法,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采用该方法应注意:提出的问题要清楚;问题不宜太难也不宜太简单;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应立即进行归纳或评价。

设问法,提出的问题总是有一定的难度,但又要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去思考,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集中起来,教师进行分析和回答问题。

激发式,在新授课时,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角度适宜创造“总是意境”提出一些疑问,但不直接提示矛盾,而是指点方法,让学生去寻找答案,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学习,诱导学生的各种思维,引起学生的注意。

以上的三种方法适宜用于开始和准备部分

2.1.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方法

有意注意需要意志努力,学生心理能量消耗较大,延迟这必须加强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在体育课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意志品质、课堂常规和组织纪委的教育,培养学生排除干扰、克服困难、集中和保持注意的能力。

          

鼓励方法:教师用启发性、激励性的语言去鼓舞、感染学生,使学生以高昂的士气,活跃的思维,饱满的热情积极参加练习。

强调法:要求学生精神抖擞,注意听讲,遵守纪律,认真练习,注意安全等。

以上方法适用于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2.1.3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应遵循学生年龄发展的特点。做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新颖,多变,采用中小强度和大密度的运动量,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注意力也自然地发展。

游戏法:游戏方法练习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练习方法。其特点有竞赛性,娱乐性,利用学生普通个性好胜的心理,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能更好地完成学习的任务。如:“帖膏药”、“找朋友”、“反应追逐”等游戏都可以高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采用游戏法,注意游戏练习的内容和课的任务要一致,并控制好时间。

学生相互帮助学习法:此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发现问题,相互纠正错误,使学生的注意力较集中。在严肃和认真中学习收到更佳的效果。

以上方法最适宜用于基本部分。

2.1.4培养学生的无意注意力。

无意注意力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直接引起的注意。在体育教学中就是要利用学生对体育表现的极大兴趣和体育本身的特点来达到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的目的。关键是发挥有关主要的刺激物的作用,防止和排除无关刺激物的干扰。

2.1.5提高教师的培养水平和示范动作的正确性。

教师的语言水平和示范的正确性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再现。也是教师进行施教的决定性武器,也是组织学生注意力的良好工具。

2.1.5.1语言技巧法:

教师应灵活地运用语言的技巧。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要具有思想性,启发性,形象生动性,富于趣味性,有幽默感,夸张感可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学习技术动作时,使学生感到“简单”、“易学”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例如在学习立定跳远的技术教学中,当身体重心下降到最低点准备起跳比作汽车加满油后的“一触即发”的状态。当身体腾空送髋时比作拉弓箭,将拉到最紧位置放手(收腹)。这样既使学生体会到动作技术的特点,又增强学习的兴趣性。

2.1.5.2口决法:

用精练的文字说明动作要领,如教技巧的侧手翻口决:“助跑一溜风,踏跳响叮咚,支撑要有力,落地要轻松。采用这种最简形象语言教法,能方便学生记忆和掌握动作要点,形象逼真地点明动作过程和基本技术易懂易记、印象深刻,诱导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1.5.3语言技巧与优美大方的示范法结合:

准确优美、利落大方的示范再加上最简形象的语言技巧,这样使学习更容易建立完美正确的形象,学生的心情舒畅,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2.1.5.4语调法:

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语调,包括语音的高低、强弱、速度的快慢和停顿来保持学生的注意。有时突然停顿或降低音调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有时加强语气或提高音调也能集中学生需要灵活掌握。

以上方法最适宜用于基本部分。

2.2合理地运用新异刺激物。

新异刺激物可以引起注意,而单调枯燥固定不变的刺激则易分散注意,降低兴趣,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提出新的思路,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和技术的能力。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条件,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教法。

2.2.1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合理地采取直观性原则,如挂图、录像、技术图片,音乐等教具有助于突出难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2信号法:利用一些新异的刺激信号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灵敏、协调素质练习时,在跑动中听教师的口令变化方面跑。在篮球教学时,教师的手势指导学生移动或传球。这些信号必须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正确的应答反映。

2.3对学生的身心的适宜刺激

在体育教学中,给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刺激要适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安排运动量。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2.3.1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备课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任务合理分配运动量和强度,学生的练习以及组织教学所占的比例。上课时应掌握好运动密度和训练量的大小,同时也应预计学生心理过程的变化,时刻注意学生的表情,有效在防止由于身心疲劳而导致注意力的下降。

2.3.2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区别对待:学生的性别、年龄、发育水平、身体素质以及技术掌握的程度相异较大、注意力稳定程度也有差别。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这些因素,并且在上课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合理支配运动量,保持学生体育教学中都有良好的注意力。

以上方法最适用于基本部分的教学。

2.4有意后注意力的培养。

它是一种有自觉的目的,但不须经过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的,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起到消除心理紧张,克服疲劳,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作用。

          

2.4.1心理训练法:指教师通过各手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心理过程如:影响、发展和增强他们的心理因素,如感知、表象、思维、意志、品质、注意力等。体育教师教学中适当采用动机训练,感知训练、思维训练、摸拟训练,“念动训练”,自我暗示训练,放松训练、意志品质,注意力等。以念动训练为例,当学生兴奋过度或技术动作掌握较差时,教师及时提醒他们回忆正确动作要领、顺序、方法,还要使有关肌肉随之收缩运动,使之产生实际做动作时的“动作感”和完整的动作表象,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大脑中强化正确动作,建立稳固动作的条件反射,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2.4.2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善于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相互转换的规律来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中如果过分地强调或过多地要求学生依靠有意注意,容易引起疲劳和注意的涣散;如果单纯依靠无意注意,就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困难作斗争的精神,而且也难以完成艰巨的学习任务,所以教师利用两面三刀注意的转换指导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课的开始之初,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师应能组织教学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如在整队集合宣布任务时,必须声音宏亮,哨声清脆,语言简练,精神饱满,要让学生对新课题、新内容发生兴趣,产生无意注意。随后根据“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原则逐步深入进行教学。特别是让学生掌握教材的点和难点时,应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入到有意注意,在紧张而努力的有意注意之后,通过教学内容或方式的改变,或运用直观教具和有趣的语言,使学生转入到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使之种注意力有节奏的进行轮换,使课堂有张有弛,使学生始终保持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也不会感到疲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4.3研究结果

表2 实验后成绩对比

 

前滚翻

后滚翻

立定跳远

50米

实验组(6班)

8.4±0.6

8.0±0.5

8.3±0.4

8.1±0.3

2.23±0.25

2.0±0.35

7″38±0.35

8″3±0.5

对照组(4班)

7.6±0.7

7.4±0.6

7.5±0.6

7.6±0.3

2.06±0.13

1.9±0.28

8″20±0.45

8″6±0.55

对照组(9班)

7.3±0.5

7.5±0.4

7.2±0.4

7.3±0.5

2.1±0.21

1.9±032

8″10±0.5

8″4±0.44

T

 

 

 

 

 

 

 

 

P

 

 

 

 

 

 

 

 

          

 

从上的两表中,体操技巧评分方法方法是由四名教师体操标准计分另法进行评分。立定跳远和50米短跑是同学们的之次成绩取平均值。这样确保成绩获取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男妇生的五项测试成绩、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性水平不同。后滚翻,实验组与此同时对照组的差异只有〈0.05,充分说明了在体育教学中灵活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对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的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有显著性水平。

 

3建议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注意的规律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状况,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运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教材小组,体育学院通用教材,1988.24~12。

李金珠,体育教学中应用注意规律的探讨,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0(3),58~60。

田海燕,浅谈“无意注意”规律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辽宁体育科技,1997(6),26~27。

李宏,课前集中学生注意力十种方式,北京体师,1992(1),29。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课程改革中对场地与器材的开发利用    下一篇:体育游戏在少年儿童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