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体育论文

体育教学中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依据

所属栏目: 体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体育教学中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依据

 东莞市石排镇独洲小学——黄作锋 

[摘要]: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能够承受和应该承受多大的运动负荷,取决与主客观许多因素,在课堂中,经常对这些决定因素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依据这些因素自身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及变化,对负荷进行及时的必要的调整,是实现在课堂中对运动负荷科学合理、安排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运动负荷     体育教学   学生     

运动负荷,在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中都是关键问题。在教学和锻炼中没有运动负荷,就不会有锻炼和教学效果,而如何运动负荷安排不当,就会导致运动损伤等不良后果,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合理地安排体育课的负荷是对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更是评价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往往直接关系到一节课是否成功,是否达到目的。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广大体育教师的极大重视。那么体育教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安排负荷呢?

一、     依据教案内容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在新课标的理念提出后,有各种新兴的体育运动走进我们的课堂,比如各类体育活动、地方传统项目和民族体育活动。在这些项目当中,不同项目的活动具有不同的运动特点,对学生身体的影响也不同。同时,每一个具体运动项目不同的学习阶段,对人体所产生的刺激也不相同,因此运动负荷是不同的。所以,在研究如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时,首先要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分析,找出该项目运动的固有特点,爱派不同的运动负荷。在一般的情况下,运动项目的强度越大,那么运动量就要相应减少,运动强度小多,我们就应该增加相应的运动量。如在体育课的项目广播操、体操、投掷和跳跃等项目的学习中可以通过增加练习次数,提高练习技术要求和高度来增大运动负荷;在田径课跑步的练习中运动强度相对较大,我们可以相对地减少练习的次数,缩短练习的距离,增加练习过程中的休息时间来调整运动负荷等等。

二、     依据学生的特点作整体预计

在现代体育教育的领域里,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关键就在于有一定运动强度的基础上,合理控制学生的运动量。在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的把握应该在教案制定时就应该有个整体的预计。由于不同类型的课任务不同,安排运动负荷也不同,运动负荷应符合学生的身体发展和训练水平,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发展、体质强弱等方面,同时要考虑课的内容、性质、活动范围、难易程度、练习强度以及与学生生理特点之间的关系。

小学的体育教学都是以游戏为主要内容。在组织学生上课时,我们应该注意,低年级是儿童时期,由于年龄小,受到体力与智力上的限制,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较难的动作还是难以较好地掌握。因此在此阶段安排教学内容时,应以走、跑、跳、爬越、追捕、躲逃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游戏为主。我们在安排运动负荷时,运动负荷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在高年级时期,由于体力与智力的增长,运动技能的提高,已能胜任一些竞争激烈或带技巧性的运动,这时期的男孩除喜爱较为激烈的分队竞赛外,还喜欢那些需要克服一定困难或带有一定惊险性的游戏,因为这些游戏有较强的刺激性,能表现他们的机智勇敢;女孩则由于性的发育,在生理与心理上与男孩逐步有了明显的区别,她们除了喜欢那些不那么野的分队竞赛游戏外,还喜欢一些带有韵律性的、动作比较优美细腻的游戏。基于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在组织课时,应注意这些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控制游戏的运动负荷。

在体育课的过程中,我们所安排的上课内容相对的都能使学生的脉搏指数达到140次/分钟,按照这个指数,对某些体质较差的同学来说可能已经达到了自己的极限,但对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却没什么大反应。这时,教师就应该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练习后的情况,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下一步练习的要求。只有区别对待,让每一个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都练有所得,整节课运动负荷才是得以保证和有效果的。

三、     依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安排

合理安排体育教学的运动负荷,应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来安排,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并要大、中、小负荷合理的交替。到课的结束部分,应逐步降低运动负荷,使学生身体恢复到相对平静状态。

教师在备课中要周密地安排负荷,预计心率曲线,而且在上课的过程中还要仔细观察学生,通过学生的各个表情及完成动作的质量、动作的准确性、控制身体的能力、学生做练习的积极性等方面来判断运动负荷是否合理。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脉搏进行测定并加以分析研究,来判断运动负荷是否适宜。可以通过改变联系的内容、重复次数,延长或缩短练习的时间、练习之间的间隔时间、练习的顺序和组合,改变课的组织教法等来对运动负荷进行合理的调节。

体育教师除了从学生的心率、外表等调节控制好学生的运动负荷外,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人心理反应与情感体验。有专家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运动负荷锻炼,心理健康效应是最理想。人的生理和心理密切相连、互相影响,过大的运动量是超生理负荷的,会导致心脏、肠胃、肌肉和骨骼的不适,出现厌恶情绪。众周所知小学阶段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适宜安排大运动强度。我们一般是通过增减练习次数调节运动负荷。所以小学阶段注意安排适合发展身体的平衡能力、模仿能力、反应速度、协调性、灵敏性、节奏感的体育活动,教学适宜多采用动作简单,不太复杂而又经常变化的活动形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该多采用游戏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不仅能让学生产生愉快的体验,又可以进行基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但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应多留意,小学生往往不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教师必须严格控制运动负荷,避免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生受伤和伤害的事故。

四、     依据课堂的时间安排

在现在体育教学的课堂中,时间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关节。把握时间的制约在很大的程度上对教师是一个考验,往往使教师在安排练习内容和运动量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难度。小学教学课现在的上课时间是每节课40分钟。除去开始的准备活动、结束部分的时间,一节体育教学课的实际时间为25—30分钟,其实这段时间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课的基本部分,这还包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讲解动作技术要领所占的时间。如何安排课的内容和运动负荷,这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安排的内容多,我们的时间不够,学生难以完成,练习的效果一般;安排少了就达不到课前的要求,也达不到课前的预计。所以,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教师必须掌握好并合理的安排密度,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锻炼,达到课前预计的效果。

   

五、     依据课堂中对运动负荷评价

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能根据上课时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运动负荷,所以我们必须要合理掌握学生运动负荷的评价。一般比较常用的评价学生运动负荷方法主要是询问法和观察法,这两种方法是通过评价对运动负荷刺激的自我感受和运动负荷给学生生理带来的外在表现。有经验的体育教师往往会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经常询问学生练习后的“感觉”等;有的是根据学生课后的各种表现来判断运动负荷的大小,如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学生的脸色、表情、流汗情况进行判断。

这些评价手段,需要教师认真总结日常教学中的经验,特别是观察法的使用,教师在掌握自己教授对象情况的基础上,注重日常积累,掌握什么情况下需要增加和减少练习次数、什么情况下要加大和减少练习强度,才能保证评价的效果。当然,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要使学生掌握自我对运动负荷的评价知识和技能这些都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观察自己的运动负荷,体验自己的疲劳。然后教师询问了解,这也是保证我们的学习效果,避免运动受伤的一种方法。

学生在课堂中承受了一定的运动负荷后,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运动效应,但并非只要施加了负荷就一定产生良好的效果,因此,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意义重大。实践中,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主要体现在根据运动任务、对象的水平、年龄阶段及规律这些方面做相应的构思,切忌盲目的加大负荷,运动负荷的大小是相对的,对于绝对值同等的运动负荷,其对不同人体的刺激反应程度是不同的,这是人体存在着个体差异及个体在不同时期承受负荷最大限度的能力具有变异性特点所决定。所以,体育作为学校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对增强体质、掌握与提高运动技术、技能、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锻炼只有达到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达到防病和健身的效果,但运动负荷超出一定上限就可能出现危险。所以教师在具体的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时,必须遵循有效性和安全性原则,一定要结合每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做到灵活机动,科学调节,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体育与健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体育游戏》——人民体育出版社

《体育周刊》

《体育保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对篮球裁判员临场执裁水平的研究    下一篇:如何促进初中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的学习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