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体育论文

浅议传统体育与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融合

所属栏目: 体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内容摘要:传统体育项目在各个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之间产生了各不相同的作用,它对现在农村的小学素质教育也存在较大的影响。教育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其自身也要发展变化,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多年来,一些农村小学的体育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落后,课程目标的狭义和功利性,都客观反映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教材体系的陈旧上。如何使传统体育与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传统体育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体育教学  农村小学

   一、存在的问题

占有中国人口80%的农村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更是关键。农村教育成功与否,决定我国教育改革的成败。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21世纪全面素质合格人才的重任。然而,贫困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现状不容乐观。

   (一)教育观念仍然滞后,有待更新。

    当前部分农村学校对新课改在认识上就存在误区:有的认为,课程改革无非是换换教材、摆点花架子,评价学校的好坏和教师水平的高低还是要看分数,看学习成绩,看升学率;还有对新课程缺乏系统的学习与研究,错误地认为与自己关系不大。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关注的是教学计划、内容是否完成,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至于学生愿不愿学,是否开心快乐,更不为教师所关心,于是造成学生在上体育课时“身顺心违”,出现了喜欢体育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怪现象。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原来的教学模式受到挑战,必然使一部分人不愿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对新课改产生抵触情绪,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育的老路,影响新课改的实施。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课程的解释者和实施者,教师从来就不关心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新课改的实施,让体育教师成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赋予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管理的权力,这使执教了十几年或几十年的体育老教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不少教师有畏难情绪,缺乏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当前,体育教育在城镇小学得到加强,但在广大农村学校特别是村级小学,在“应试教育”影响下,体育等课程在价值取向上与其他课程不大一致而得不到重视,体育教育仍是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学校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对体育工作可以说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些学生缺少动机,缺乏兴趣,对体育满不在乎。家长缺乏对体育的认识,往往是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认为体育只是“玩”,会影响文化学习,因此不支持,不同意子女参加体育锻炼。这些对新课标的在农村小学的实施都带来了阻力。

    (二)教师专业水平不高,面临挑战。

     教师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观念、知识、能力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反思型实践者、课程开发者和研究者。但以前我们学校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甚至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很难达到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大多数体育教师备课是形式,上课是自由式。体育教师存在“三无”现象,即教学无大纲,授课无计划,上课无教案。和一些教师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刚上工作岗位时的一两年,课是认认真真上,教案是仔仔细细备。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对体育课上好上坏一个样,上与不上一个样,随之上课开始散漫。备课本每年都“依旧如故”“换汤不换药”。教师上课一个口哨两个球,学生高兴我自由。备课成了一种形式,久而久之成了一种负担。这样的体育教育,上课的效果可想而知。教师观念的转变、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把握,需要进行教师培训,可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着培训不到位的现象。校本培训因缺少课程资源和学科带头人而实效不大。我市继实施体育新课标后,教研部分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课改、研讨等活动,但由于地域特点,与城市学校比起来有一定的差距,有些偏远农村学校课改工作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这些都制约了农村体育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场地器材严重匮乏,有待完善。

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教学硬件跟不上的现象。象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教育经费本来就不是很多,投入到体育中的经费更少了。普九验收,学校添置了一些体育器材,但往往是为了检查,能用于教学上的少之又少。有的学校每年在体育方面的经费年投入不足千元,人均不足1元,只是杯水车薪,面对体育教育的实际需求不言而喻。购置的器材本身是低质低价,加上自然的损耗和人为破坏更是雪上加霜。在运动场地上,我校仅有一个200米的跑道和一个标准的篮球场,以及十几个乒乓球台。场地的严重不足限制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及器材的有效利用。体育经费的不足使学校体育设施得不到补充,破损的器材不能及时维修,给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留下严重事故隐患。因此,学校经费不足,场地、器材的匮乏,严重约着贫制困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开展。

 

     二、分析与讨论

    (一)、转变教育观念,发展体育事业。全面理解体育的内涵,加强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因地制宜地做好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全面理解体育的含义,促进农村学生体育观众念全方位地改变,将体育课程改革深入人心,是当前做好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紧迫任务。在学校体育价值观上,应从单一的健身观向健身、育心、娱乐等多元价值观改变。在教学内容上,改变采用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形式,提倡结合农村的实际,采用有乡土特色、民族特色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国家教委拟在各地实践的基础上编写农村学校体育的辅助教材,以期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实际的教材体系。提倡体育教学与劳动技术教育、与自然教育、与民间体育文化活动以及与其他学科教学实践相结合。应把农村学校体育的开展与改变校风、样貌相结合,与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提高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意义的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的生活态度和习惯,尽快提高农村儿童的健康水平。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需求感,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力,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发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案,寓教于乐。引领他们(特别是低年级小朋友)在“玩”中学,在“玩”中练。一般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多运用主题进行教学。因为主题式教学符合儿童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是从学生体能方面来衡量学校体育工作的标准之一,在农村学校也要积极执行,但它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部。不能以"达标"工作代替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不能以"达标"的比例来取代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评价。应使"达标"和农村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变"达标"冲击体育教学的现象为"达标"促进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促进体育教学健康发展。

    (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全面贯彻体育课程改革思想。当今的体育课,强调“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而体育教学大纲则主要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比较忽视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健康尺度。新课程标准实际上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体育场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

1、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教育科研的高度有机尝试,进行渗透。教师之间要互相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提升为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体育教师要大胆创新,“因为有了创新的教师才有创新的学生”。倡导学习型组织,充分发挥每个体育教师的创造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中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和个体价值的实现,大幅度提高群体水平。目前,“自下而上”的培训、“互动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实战式”培训受到教师们的热烈欢迎,“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教师培训的主旋律。

    2、阅读教育报刊及专家著述,浏览教育网站,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通过阅读体育教育类报刊、浏览教育网站、体育论坛,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教育信息和教改动态,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这种全新的培训,构建了一种新的学校文化,为教育管理者与教师搭建了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使教师们受到空前的锻炼和提高,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拜读教育专著可以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获得教育科研的理论支撑,提高教师的素养。

  3、还可以切实落实城乡学校结对制。可以向重点学校的优秀教师请教、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帮助我们农村学校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最终提高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4、体育教师只有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这是身为教师者工作、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三)、充分发掘地方素材,改善场地、器材、设施。

    1、提倡多渠道筹集体育经费,以多种途径和方法改善农村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条件。建议区、乡两级政府在财政预算和教育附加费中要划拨一定比例作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专项资金以保证农村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的建设。依靠社会力量,拓宽经费来源。在目前的农村,社会办体育的力度还较小,但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办体育的潜力将增大,为此,应充分挖掘潜在的能量,广泛寻求乡镇企业、个体户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的帮助,扩大经费来源。对于投资办体育的社会团体和个人,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利益回报,以吸引更多的组织和个人来投资。

    2、同时还应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因地制宜、土法上马,结合校舍、校园建设,采用包括修旧利废、就地取材、自制器材等在内的多种途径。组织发动师生开发地方民间项目(素材)。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制一些简易的体育器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可以自制沙袋、接力棒、毽子、铁环、呼啦圈、陀螺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家庭和社区体育活动,作小型社会体育调查……通过趣味项目活动,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达到“寓教育于娱乐中”的目的,还可以使人其乐融融,心旷神怡,催人奋发向上,陶冶情操

    3、召开趣味运动会,开展新兴的体育项目。包括民间体育项目、游戏,开展趣味运动会,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逐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从而推动体育新课程在农村学校顺利实施。同时我们应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注意对场地器材的维护、使用和管理,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率,逐步完善农村学校体育的办学条件。

    三、结论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城镇学校的体育课程改革在极力的推行,它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所以,体育课程改革在我校的实施并不是两天三天就能完成得了的,它将任重而道远,将面临许多的困难,但我相信在领导的支持和各位老师的帮助下,以及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十二分激情,我们学校的体育课程改革会慢慢走上正轨,且会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曲宗湖:素质教育与农村学校体育[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2.温家宝: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人民教育

3.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晋政发

4.周君华,解毅飞:中国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的出路之探索[J].体育学刊

5.袁桂林:农村教育的三个误区与三个重点[J].中国教师,2004《新世纪学校体育改革探索》

6.王德文: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问题和出路
7.教育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短跑途中跑的技术教学与训练    下一篇:浅析篮球运动对少年儿童的可持续发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