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体育论文

浅谈小学武术教学

所属栏目: 体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武术运动已在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材中出现多年,其价值也为人肯定。因此,浅谈武术课的课前准备、教学方法、内容与形式、注意问题,将有助于提高武术课的教学质量,有助于武术运动在学校体育中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课前准备  武术教学  教学方法  注意问题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现今社会上人们对武术有浓厚的兴趣,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斗争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我们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去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从而造福社会。武术运动注重内外兼修,具有壮内强外的效果,也具有加强学生的道德收养,正所谓“习武先习德”,武术练习历来重视武德教育,尚武崇德的精神可以培养青少年尊师重教、讲礼守信、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武术的练习,特别是追求技艺提高过程中,需要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不仅能培养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这恰恰与素质教育合拍,特别是对当今社会独生子女所共有的怕苦怕累、依赖性强等不良习惯有较好的校治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武术的教学研究,抓住影响武术教学的几个主要环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1、充分利用课前准备

 

1、1钻研体育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对初学者来说,首先应知道什么是勾、掌、拳及弓步、马步等,先学会手形变换、步型和手法变换等基本功,然后才能顺利学习套路。例如,初级长拳的教学,其动作表面看似简单,但实质上该套路具备了长拳的穿、蹦、跳、跃、方向变化等运动特点。所以必须先教武术基本功以及相关的组合动作练习。然后教学生五步拳,因为五步拳包括了武术的主要步型和手法、动作少而简单、方向变化少,初学者易掌握,也有利用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进行初级长拳的完整教学。只有对基本功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练习,才能清理在套路练习中的“绊脚石”,学生也会轻而易举地掌握长拳等武术套路。

       

1、2钻研教材

教师对体育教学用书中武术课要钻研,充分掌握每个武术动作的要领、动作的滑行路线和动作的准确程度,掌握动作的重点、难点,只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效、准确优美、气势磅礴的示范出来,用良好的精神面貌,动作的优美、有力去吸引并感染学生,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也许在教学中加之通俗、生动、简练、形象的语言,这样更加可以激发学生纷纷效仿的良好心理反应。并穿插一些武术动作游戏,使学生对武术学习积极性提高。

1、3精选教材武术课的内容

现行的体育课上的武术内容占教学比例小,不够完善和系统,教师要根据授课对象的情况,精选适合对象教学的武术内容,并注意教材上的基本功练习。如,肩功、腰功、腿功、手型、身法以及各种拳种特有的单势练习。因为基本功以它的独特技艺和功法成为武术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武术组合套路,编排严谨细致、科学合理、短小精悍、易学易练习。教师也可将地方武术传统套路稍加改编引进体育课堂。考虑基本动作与成套动作教学的比例,制订好授课计划。

1、4研究学生

学生对武术的热爱程度各有差异,水平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曾在武术学校学、武术培训班学习过,有相当的功底,有的从来没接触过武术,这样对有功底的学生稍加指点便可以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能在课中指导没接触过武术的学生,成为武术教学中的体育骨干。在教学中抓住这些条件效好的少数学生严格要求、刻意提高,这使大多数学生找到学习的榜样,看到身旁的同学动作做得那么优美,很多的学生都会不断的努力。对于协调、柔韧等素质差的少数学生采取更多的鼓励、指导,使他们不断发现自己的进步,从而树立习武的信心。

 

2、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武术教学方法

 

2、1武术教学首先用分解教学法,分解法是把一套完整的动作进行分解形成一招一式。其次,学习武术套路前先学会基本功,

         

如在学长拳时,可先练一练跳跃练习,再学大跃步前穿、击步腾空飞脚等就更加容易掌握动作。

2、2在武术教学中,口令与动作相结合,使学生既能掌握动作节凑,又能记住动作和名称。例如弓步冲拳、弹腿冲拳……。在复习时,教师可只喊口令,让学生边练习边说出动作名称,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动作。

2、3练习和呐喊相结合,在练习冲拳过程中,学生可大声齐喊“哈”或“嘿”等。一是能使动作整齐;二是能增添力量和气势,达到以气推动,以声助势的效果。

2、4新授课时,由于小学生的方向感比较差,所以在武术教学过程中要固定学生的站位的练习方向,这样,学生就不会分不清方向。在示范动作时,最好取用背面示范,这样使学生容易看清方向、路线,以免产生站位和方向错误。

2、5采用诱导、辅助练习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技术的理解,对技术动作中的“要害”部分进行强化,降低学生练习的难度,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习的技术动作,提高教学质量。每一种练习方法都是为了能掌握学会动作,诱导、辅助练习方法在众多方法中脱颖而出,因为它更适合武术技术动作的练习。随着武术运动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运动能力逐步的提高,这种练习方法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多。

 

3、教学内容要丰富,形式的多变

 

3、1穿插游戏,丰富武术术语

学生学习

         

武术动作时,容易出现动作的变形,方向感比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和转移,情绪随着课堂时间渐渐变得低落极不稳定。但当学生初次接确武术时,同学们会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因而,他们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增强,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他们的活泼、爱动、好奇、模仿等,学习积极性较高,同时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自尊心强,自制力不够,这样同学们容易分散精力,影响教学秩序。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一些有趣的游戏,练习形式要多样化,吸引学生的眼球。如,在掌握了一些结合手法、手型变化的冲拳、推掌和步法、腿法时,让同学们一个接一个、一排接一排、一个观看一个做等游戏方法进行练习。武术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但有它自身的规律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只要抓住其固有的特点,因势利教,就不难完成教学任务,如针对它结构上的特点,就可以把有难度的单个动作分散来教,实施“各个击破”的战术,还可以把武术动作的名称,术语大大形象丰富,如“望月平衡”;有的直接反应了动作结构和方法,如“跃步冲拳”,教师就可以“开门见山”直接讲述动作的要领,再结合生动的比喻和恰当的夸张,教学气氛就更活跃了。

3、2提高学习兴趣,激发竞争意识

在学生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把已形成的潜在学习和训练的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创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和训练兴趣,激发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教学与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环境的改变;形象生动的启发语言;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游戏;变换教学与训练的项目和形式等,都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调动身体各器官尽力完成教学与训练任务。当然,教师在定教学与训练的任务时,应注意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是经过努力能够克服的,这样才能推动学生心理的适应性不断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3形式多样化,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学生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不完善,兴奋过程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动作和技术时,大多凭兴趣。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但多余动作或错误动作较多,其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低,易疲劳,但恢复较快。神经活动中,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形象思维能力较差,善于模仿,但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抽象思维能力差。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教学与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应多样化,避免单调的重复和静止性的活动。在进行套路动作练习时,应穿插比赛或游戏。同时,安排短暂的休息。以免出现疲劳,提高他们的兴趣。在传授新的动作技术时,应以模仿性质为主,少讲解,多示范。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的能力,全面发展各项基本技能。在武术教学与训练时,教师不应求快、花、多,应练好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产生错误动作时,教师或教练员要有耐心,作到预防在先,及时纠正。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应运用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口令或口诀进行讲解,也可以运用现代媒体教学,以帮助理解。

 

4、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重的问题

         

 

4、1注重基本功的训练

根深则叶茂,基固则楼高。基本功扎实与否,直接影响到技术水平的提高。

武术的基本功,是人们从事武术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活动能力,是人们身体素质的综合反映。对于这种基本能力的培养,通常称之为基本功训练或基础训练。构成基础训练的内容包括肩、臂、腰、腿等部位的练习,以及武术项目特有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型、身法、跳跃、平衡、跌扑滚翻等练习。

4、2注重基本功、基本动作及其相关动作组合的练习

许多基本功和动作难度大、要求高。学生开始学习时,对其概念差,理解能力差,要使他们在较短的时期内掌握方法是不容易的事。基本功、基本动作的内涵因素是密切连贯、相辅相承的,任何复杂的动作都是由几种基本动作组成,且学生普遍模仿能力较强,只要抓住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武术教学要根据学生的武术基础、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以及刻苦与勤奋等实际情况而定。有的动作看起来简单,但学生一时就是接受不了。这样,也必须面对现实,耐心辅导,采用分解教学法。有时某动作看起来复杂,但由于学生各方面均较好,经过几次反复练习之后,做起来也比较顺畅,就不必进行分解教学了。这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多变化、注重现实的阶段,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成若干不同的阶段,分段教学和训练。学生容易接受,效果也会较理想。

4、3注重掌握好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

武术的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要有长远规划,合理搭配,力争科学地控制教学与训练全过程。在早期教学与训练阶段,以全面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以发展各种运动能力和机能能力为主。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以武术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主,并结合简单的踢腿、冲拳、抡臂等,发展肌肉协调用力能力,提高掌握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并注意专门发展柔韧、协调、灵活性等素质。

4、4注重专项身体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有机结合

         

在武术的专项身体训练的早期,主要是通过专项训练手段如基本功训练,来发展他们的专门能力,在专项能力教学与训练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对基本技术的规格和完成动作的完美程度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使基本技术得到熟练、巩固与提高,把身体训练的成果通过专项技术训练转化到武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上去。

 

参考文献: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通用专修教材《武术》.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版。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生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版。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心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年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如何在体育游戏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    下一篇: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中的不公平现象不容忽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