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体育论文

浅析小学生体育运动与营养的吸收

所属栏目: 体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浅析小学生体育运动与营养的吸收

 

内容提要:通过对小学生体育运动现状以及小学生营养健康调研及分析,了解目前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态度和体育教育的发展,以及小学生营养健康存在的五大问题,包括相关的数据说明必须重视改善小学生的营养健康。强调小学生运动与营养之间的协调关系,提出合理的适当的体育运动能够促进营养的有效吸收。特别是针对小学生成长发育阶段,对身体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为基础,指出体育运动对营养吸收的关键,通过几个因素说明运动对营养吸收的作用。同时,结合新体育课程改革,将体育与健康结合对小学生体育教学开辟新的意义。

关键词:体育运动、运动与营养、健康、营养吸收、体育观

 

一、小学生体育运动现状分析

 

体育与健康的结合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注重与学生自身素质培养的结合。体育不止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更趋势成为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健康元素。体育课程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将学校体育和家庭体育有效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让体育运动不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上,而是一种能够潜移默化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运动意识。

小学体育教学,对于开课率和开课节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性。我国小学体育教育基本按照国家体育教学大纲进行,规范化的体育教学模式正体现体育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但是,课余体育的开展尚不能形成普遍性的要求,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由于条件不够成熟,未能够持续有效地开展。另外,体育器材设施的投入问题,也日渐成为不少学校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体育教学费用相对薄弱,开展持续的课余体育和考前训练有一定的影响。从小学生的态度方面了解,大多数小学生都是以娱乐玩耍的态度投入体育教学的,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具体行动不明显。而且,体育课程相对而言属于调节学习压力、缓解课程压力的主流心理,导致学生缺乏健康意识、锻炼习惯的培养。

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正处新课程改革之际,“健康第一”的理念融入能够唤醒部分厌恶运动的家长和学生。“健康”作为小学生成长阶段的基本条件,时刻警惕着学校和家庭,提倡融合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共同参与,将保证学生的“健康”成为首要任务,“终身体育”成为发展方向。

 

二、小学生营养健康调研与分析

 

进入现代化社会以来,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地加快,父母不仅要将工作和家庭兼而顾之,更容易被生活的繁琐而忽视孩子的健康成长。随着家庭独生子女的普遍,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可谓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尽管如此,现代父母也未能真正将营养学融入于日常饮食,特别是对青少年儿童的营养需求量更甚者是一惑不解。食物供应量和品种确实是足够的。但是,缺乏合理的膳食搭配和能量比例,而造成孩子存在五大健康隐患:营养不良或肥胖、近视、龋齿、贫血、心理问题等。

      

营养不良,是指摄入不足或由于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致使消耗机体自身的身体成分,出现体重低下、生长停滞、皮下脂肪大量消失、肌肉萎缩,严重者引起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贫血等,进一步可限制身材的发育,表现为既消瘦又矮小,甚至影响智力和运动素质的发展⑴。广东地区作为中国经济较发达的区域,其城市化建设及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对于该地区小学生的营养健康问题,也存在一定的担忧。了解东莞市小学生营养状况,并采用抽样的方法抽取我校361名6~12岁小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调查,结果营养不良率为12.7%,男生营养不良率比女生低,9~12岁学生的营养不良率较高。青少年儿童肥胖和近视更是现代文明病低龄化趋势的严重性体现,并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作为家长的,很多时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吃得白白胖胖的。但是,由于该阶段的孩子处于成长发育期,稍微不规范饮食,便容易导致肥胖,甚至导致潜伏性中年肥胖。调查显示,我国学生肥胖检出率和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继续攀升:7至22岁城市男生,2005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25%和11.39%,比2000年上升了1.4和2.7个百分点;7至22岁城市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也分别上升了0.7和0.9个百分点,达到8.72%和5.01%;另外,2005年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各学段城乡学生近视率为:小学31.67%,比2000年上升8.5个百分点⑶。其外,龋齿、贫血和心理问题等,也日益困扰着现代父母及其孩子。

因此,表1对我校做出了一个饮食和运动的调查。总结出学生的膳食爱好主要是以高糖高脂为主,体育运动以简单的,低耗能量的为主,甚至少数学生不喜欢运动。这些隐患的存在,不仅仅与环境和饮食有关,更多要考虑全面的生活习惯。单方面依靠改变环境或者饮食来调节这些问题的出现,是无补于事的,必须增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培养孩子健康身心、终身运动的观念。

 

表1:我校营养与运动统计

年级

主要爱好膳食品种

喜欢运动人数占年级总人数比例

一年级

糖果、冰淇淋、可口可乐、汉堡包、甜点心、炸鸡翅、冻饮料

男生占50.1%;女生占49.89%

不喜欢运动的占0.01%

二年级

可口可乐、碳水化合物饮料、炸肉、奶油食品、高糖饮料

男生占50.09%;女生占49.9%

不喜欢运动的占0.01%

三年级

膨化食品、高糖饮料、炸肥肉、甜点心、可口可乐、炸薯条、冻饮料

男生占50.1%;女生占49.87%

不喜欢运动的占0.03%

四年级

可口可乐、冷饮料、甜点、奶酪、巧克力、冰淇淋、油炸食品

男生占50.3%;女生占49.62%

不喜欢运动的占0.08%

五年级

巧克力、冰淇淋、可口可乐、洋快餐、炸鸡翅、甜点心

男生占53.48%;女生占46.4%

不喜欢运动的占0.12%

六年级

水果、巧克力、冰淇淋、可口可乐、奶酪蛋糕、油炸食品、雪碧饮料、汉堡包

男生占53.5%;女生占46.3%

不喜欢运动的占0.2%

        

 

 

 

三、运动与营养吸收的关系

 

体育运动是手段,营养是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具体来说,营养为小学生的身体成分提供合成的物质来源,为体育活动提供能量物质来源(4)。而体育活动是运动技能的学习、强化运用,对小学生身体而言,则可提高组织、器官的机能。

运动有助于营养的吸收。7~13岁的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发育主要由神经系统、淋巴系统、运动系统与内脏器官及生殖系统四部分组成(5)。小学阶段主要通过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主持生长发育,依靠身体机能、肌肉、骨骼和器官等的适当性运动,来获取身体发育营养。从营养学的角度出发,营养是小学生肢体及器官成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是保证身心健康发育的重要因素。营养的有效吸收是在身体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是无形的,无法通过视觉观察的。

人在运动的时候,肌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各器官系统对体内营养进行科学合理的运作,并形成有效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条件。成长发育阶段,如果只摄入大量的营养,缺乏锻炼,将会导致营养不能均衡吸收、肌肉松弛、体能下降、机能减弱;如果锻炼之余不适当地增加营养的摄入,将导致机能修复缓慢,体力透支过大,容易损坏正在生长发育的器官及神经系统。

总之,运动与营养必须相互协调,小学生也要避免大强度、重负荷的运动量和超量脂肪的摄入。

 

四、体育运动有助营养吸收的关键

 

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营养的吸收关键也是在于身体的运动,包括体内器官的运动和肌体活动。体育运动主要是指肌体活动,肌体通过某种锻炼的形式而运动。

运动有助骨骼生长营养的吸收。在饮食的过程中,考虑主副食粗细搭配,保证足够的乳类和豆制品,钙质的充足供应等。运动有助血液循环,并对骨骼产生一种机械的刺激作用,使骨组织在运动中吸收足够的钙、维生素D、磷、碘和锌的营养元素,使身高随骨骼的成长而增长。营养元素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愈容易消耗,适当的体育锻炼能使营养吸收更完全,使孩子骨骼强壮、身高增加。经多年篮球教学经验分析,热爱篮球运动的小学生,骨骼生长健全,身体增高明显。

        

运动有助肌肉生长营养的吸收。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氨基酸,再转化为人体肌肉能量,可使肌纤维变粗,脂红蛋白增加,并储存足够的“肌醣元”。蛋白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关节活动带动肌肉训练,刺激肌肉通过运动而不断吸收肌纤维元素,使肌肉变得结实有力量。体育锻炼能增强孩子四肢的肌肉力量,使肌纤维逐渐变得丰满起来。不同的体育锻炼运动,将对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肉进行锻炼。由于小学生成长发育属于全面阶段,所以必须考虑各个不同部位肌肉的锻炼,以整体肌肉锻炼为主。此外,运动增加热量的消耗,提高脂蛋白酯酶活力,加速体内多余的脂质和脂蛋白的分解和消除,去除多余脂肪。体育运动对肥胖小学生有一定的帮助,必须持之以恒。

运动有助营养吸收完全。食物进入体内之后,通过胃肠道吸收营养。在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胃肠蠕动功能,使食物的营养得到完全的吸收。

户外运动环境有助营养的吸收。强调户外运动的环境,主要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元素,有助营养的吸收。人体内的维生素D原,经紫外线照射后的衍生出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并有效被吸收——人体吸收的植物中的麦角醇经紫外线照射后转变为维生素D2;紫外线将皮肤胆固醇氧化后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3,可以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另外,紫外线刺激骨髓并能制造出人体血液所需的红血球,防止贫血。

总而言之,运动不仅使人体营养吸收均衡,更能增强人体器官功能、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并促进智力发育和心理健全。坚持长期锻炼的青少年儿童,肢体发育完全、肌肉结实有力、关节活动灵活、身材比例标准、心理健康。

 

五、运动与营养·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的结合,其实就是运动与营养的关系,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彼此形成影响。提到体育,人们想到的是运动,而提到健康,人们想到的是营养,那么,如何有效地将运动与营养,体育与健康真正成为人们心目中最搭配的名词呢?这就必须从生活做起,从它们之间的关系抓起。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在体育教育方面,要增加适当的健康理念,强调学生通过体育运动来打造健康体格的观念,并树立终身运动的体育观。学校体育教育,一方面要坚持每天的运动,以促进学生营养的吸收;另一方面,必须要求学校保持平衡的膳食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达到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

 

六、小结与建议

 

        

体育运动与营养,在促进小学生生长发育,维护健康,增强体质上,是共同存在的。没有单独的体育运动,更没有唯一的营养补给。要有健康而科学的方法,必需有科学的体育运动和合理的营养搭配相结合,体育运动与营养是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科学的运动对小学生身体营养的吸收起到一定的促进性作用,在现代体育运动营养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新标准的指导下,有效开展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教学,使小学生在运动中吸收营养,并养成坚持体育锻炼、合理膳食的习惯。这样不仅有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更能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人生观,更懂得体育运动与营养并重,从而提高小学生整体健康水平。

所以,为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我做出了以下几点建议:①合理安排至少一周三次运动,每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主要以培养体育兴趣为主,运动负荷为中等;②运动后多吃碱性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这些碱性食物可以调节身体运动后遗留的酸性;③平时吃饭不挑食,多吃杂粮、鱼、海产品、豆制品和脱脂奶类。④不要吃喝排钙的东西,比如可口可乐、茶、咖啡、巧克力、有色素化学饮料等;⑤饭后可以加吃些含维生素C的橙。⑥体育运动与营养补给同时抓紧,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叶广骏:《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版,462-467页。

(2)李莉:《北京儿童肥胖率逾20%居全国之首》,http://edu.people.com.cn/GB/7325742.

html,2008年06月01日

(3)罗兴华:《运动营养学》,广州体育学院教务处出版,2000年8月。

(4)王瑞元:《运动生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6月。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家校联合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    下一篇:浅谈学生游泳安全与急救技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