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美术论文

饱含人文精神的“T”型构想——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

所属栏目: 美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 要] 关于美术鉴赏的教学主张和理论研究一直被人们所关注。本文以费德门的四阶段分析模式为基础模型,提出了饱含人文精神的“T”型教学构想。阐述了一种超越美术本体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 美术鉴赏;费德门;四阶段分析模式;人文精神;“T”型教学构想。

  说起费德门(Edmund Burke Feldman,1992),我们都很熟悉,他是美国乔治亚大学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和批评家。他提出了美术鉴赏的四阶段分析模式,极大地影响了世界上中小学的美术鉴赏活动。即使是高中美术鉴赏活动,我们许多教师都还在运用。
  费德门所提出的四阶段分析(four stages analysis)的模式就是:叙述、形式分析、解释、评价。叙述,首先引导学生浏览作品,并概括地说出画面上直接可见的视觉形象,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形式分析,是引导学生观察及分析作品的造型特色,如视觉元素与组织原理、材料构成等,这阶段需要的是深入细致的观察与分析;解释,是依据先前两个程序观察及分析所得事实或线索,阐述个人的理解和情绪感受,这种解释往往会带有个别的主观性;评价,就是经过前三个阶段反复的观察、提问、表达和讨论,学生将上面各步骤的资料归纳,从而综合地判断这件作品的优劣得失。
  毫无疑问,费德门的这种美术鉴赏方法,就美术作品和美术事件而言,确实是比较全面的,也是容易操作的。其实质是以兴趣和好奇心为起点的,并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调动着鉴赏者(学生)个人的主观性理解和情绪感受,最后达到能够评判作品优劣得失的目的。
  几年来,随着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我们也在反思以前的“双基教学”、“故事教学”、“游戏教学”、“传奇秘闻教学”等或无益或低效的美术鉴赏教学活动。许多教师勇敢地践行着美术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并且也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美术鉴赏方法。
  比如:上海市七宝中学的陆振权老师,根据多年教学也总结了美术鉴赏的“八字教学法”,分别是描述、感受、理解和评论,并对应于语文教学中的说明文、散文、议论文和评论这四种文学体裁,进行设问式的鉴赏教学。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六中的彭亮根老师也提出了“比较欣赏法”,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比较欣赏,对作品内部和外部的情况进行比较性的分析、解释、评价等研究。我在2005 年的时候也提出“三层切入”的美术鉴赏方法,以建立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即:“情境感悟”层面的切入,包括事件情节和情感体悟两个方面的描述;“审美解释”层面的切入,是趋向于作品风格、表现手法和美术语言的解释和体验;“文化思辨”层面的切入,是指审美拓展范畴的人文性特质、学术性渊源和多元文化关联。
  综上所述,我觉得涉及到具体作品的鉴赏时,费德门的四段分析模式是有指导意义的,也是很经典的教学模式,能很容易地在鉴赏活动中加以应用,或者从中得到启发。不过,“费德门”也不是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游戏规则,要是在教学活动中能给“费德门”注入具有人文精神的灵魂,美术鉴赏课程才能真正地成为一门人文学科,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人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仅是增加了美术知识。应该将美术本体知识进行延伸,深层次地关照到人们的宇宙观、价值观、审美观、自由观,以及人的理想、情感、道德、个性、教养等人文特征。
  有一次,我听了一节题为《中国油画》的鉴赏课,上课教师主要从油画综述、早期油画、历史题材、多元发展和欣赏等五个部分进行教学活动,其中重点对油画作品《开国大典》的历史类背景知识和美术语言作了深入的解读,也有学生的解析,以及多元发展时期的一些作品的欣赏。整个教学思路都围绕美术本体知识展开,严肃的历史脉络成了教学的环节串联,对体现人文精神的文化脉络没有更多的关注,把很好的亮点——打上民族文化烙印的中国油画艺术特色,放到了课后拓展。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说,“作为基础教育的美术课程,应该讲美术本体知识(含技能)与其意义系统相联系。在美术的意义系统中,最本质和普遍的应该是人文精神。”这是高中美术新课程的改革理想,这种理想的灵魂是具有人文性质的。这种人文性质其实就是人文精神。
  世界启蒙运动以后,科学教育异军突起,地位越来越高,因为有目共睹的事实告诉人们,是科学真正给社会带来了根本的变化。这种根本性的变化主要从实实在在的物质的层面反映出来,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了,人们对科学的力量、魔法顶礼膜拜。美术鉴赏课程要是再不拓展到人文精神的教学追求的话,我们的学生将真的变得越来越实用功利主义了,到那时,我们的美术鉴赏课就可能举步维艰了,也将会彻底淹没自身的人文功能和教育功能。
  我认为,费德门的四段分析模式是线性的递进过程,着重解决的是美术本体的问题,就像是一根线段,起始端是鉴赏者,末端是作品和艺术家。鉴赏者在线段中“拾级而上”,逐步“走近”艺术作品和艺术家。注入人文精神(有了灵魂)以后则表现为“T”型结构,每一段或者整体都可以向纵深的人文精神展开进一步的思考与感悟,也就是由美术及鉴赏所引发的意义系统,美术就成了学生人文素养建构的一个独特视角和载体。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有《古代陵墓雕塑》这一课,如果按照美术本体的模式,可以从秦始皇陵兵马俑、汉俑、唐三彩俑等地下陶俑和汉霍去病墓石刻、昭陵六骏等地面陵墓雕刻两部分展开,结合比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分析作品的审美特色、交流个人的审美感受,最后判断作品艺术性的优劣得失就可以了。
  那么,注入“灵魂”(人文精神)以后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首先,我们看到课题也变成了《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成了副标题。《礼记•中庸》有载:“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对于死人或其灵魂的敬畏是世界各民族的共同习俗,其表现方式各异,但都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侍奉”故人或先祖。对此,儒家的治世之礼是将此事和人伦上的“孝”相关联的,敬畏之外,多了些许温情。我们看秦始皇陵,秦始皇生前有衣食住宿之需,死后依然。于是具棺椁,制衣袤,备车马及炊煮餐饮之器。他生前富甲天下,座拥神州,遍览名山,孤居深宫,他死后也要拥有这一切。那么,兵马俑如此恢宏、造型如此精美也就情理之中了。当然,还有随之衍生的丧葬文化和习俗,也在这个大的人文背景下具象地发生着。

   

  其次,“事死如事生”,我们很多时候会解释为:人们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看起来,是一种迷信使然,其实是统治者“忠信爱敬”和“礼节文貌”的说教。目的是“教导”百姓一如既往地恪守儒家宣扬的孝悌之道,不致因心无忌惮而放肆越礼。这样,包括陵墓雕塑在内的一切丧葬人事都成了孝悌之道的形式了,而且形式做得越隆重、越精美,灵魂的存在就越真实。
  再次,“事死如事生”,也恰如其分地表述了我们东方人所特有的生命观、生死观,人们对待生命的理念和行为是乐观的、也是诗意的。
  西方文明对生死的理念大多是悲观的态度,如死亡是人生“黯淡的旅伴”(尼采),“死亡是人生计划和希望的总失败”(萨特),死亡是“灵魂离开肉体的监狱而获得释放”,研究哲学是“死亡的练习”(柏拉图)。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也以“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道哪里去?”的困惑和迷茫拷问着生命的价值。如果,用科学精神来解释生死观,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早已明确解释,生与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人生的规律。但是,被这样解释的生命是没有温暖感的,是没有色彩的,也没有了神秘和憧憬。
  死是生的另一种形式,死和生是轮换的。生命不过三万日,儒家并不把身体的死看成生命的最终归宿,生命中还有比生死更有价值的追求,那就是“仁义”。《孟子•告子上》更明确地论述了这一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综上所述,我认为“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的鉴赏可以应用费德门四阶段分析模式进行美术本体的教学活动,同时应该完成具有人文精神的“T”字型教学建构。陵墓雕塑作品的鉴赏叙述、形式分析、审美与情感解释、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本体目标,由此而引发的生命价值观的健康思考和乐观、诗意的人生观的树立才是我们鉴赏活动的一个人文追求。
  这样一来,原本简单、平实的教学环节就应该有所改变了,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也要重新定位了。
  比如,导入部分可以设置一个关于生死观的话题讨论,激发学生对生死观的探求欲望,挖掘学生学习的原动力。继而向学生展示古代社会的生死观和生命价值观,在美术领域又是如何通过视觉的手段来表现的呢?反过来,陵墓雕塑作品又是通过怎样的视觉形式和造型特色来阐述东方人富有温情和诗意的生命观的呢?这些都构成了教学活动中鲜活的人文因子。最后还可以比照自己和古人的生死观、生命价值观,重新思考和认识我们的人生以及生命中的人事意义。让古代陵墓雕塑(美术鉴赏)因为有了人文精神而更加厚重、光彩和鲜活。
  今年4月份,在成都人民公园门口的街心装饰中,一个全身绿色的说唱俑全新亮相。这个绿色说唱俑高度在6米左右,(下转56页)(上接47页)虽然全身上下都由绿色植物包围,但还是可以清晰地看到五官表情,就连包裹头发用的装饰也看得相当清楚。在其身后还有一个高度相当的浅黄色“竹楼”,上面镶嵌着很多鲜艳的花朵,引得不少过往市民驻足观赏。当然,在比例结构、制作材料、塑造手法上,人们是不会用科学理性的要求来计较它和汉代《击鼓说唱陶俑》差别的,人们在这个作品——绿色的说唱俑身上所倾注的是一种民族感情,是一种审美追求和审美渴望。从表面上看,好像仅仅是一个不同材料、不同体量的复制品,其实质却是它所蕴含的一种人文情结、一种人文精神,是活生生的一个灵魂。
  我们的美术鉴赏教学是一种教育行为,教育的功能体现在美术学科上是应该超越美术本体的,必须让美术作品或者艺术家与人的精神世界发生关联,才能真正体现人文学科的课程价值。因而,给“费德门”注入灵魂正是基于新课程基本理念,以建立具有人文精神的“T”字型教学结构,让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以人为本的人文特质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光彩照人。

    参考文献:
  1、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美术课程标准研修》(高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2、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版。
  3、海天,《艺术概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4、吴文鸿,《高中美术鉴赏的“一二三”策略 》,2005年。
  5、程帆,《我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6、“大洋论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走出美术欣赏课教学误区的尝试研究    下一篇: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欣赏简说)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