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美术论文

结合新教材,设法使高年级美术课也充满生机,趣味盎然

所属栏目: 美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小学美术论文


结合新教材,设法使高年级美术课也充满生机,趣味盎然 

温岭市太平小学  卢伟珍 

摘要: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大多对美术课有畏难情绪,面对越来越难上的美术课,学生不带美术用具,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似乎越来越困难,课堂纪律散漫,学生对美术课失去了兴趣。若不按小学高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的具体情况,仍沿用低中年级教学的启发性为主要手段,从而达到创作活泼的儿童画为目的,已经是不可取的了,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作为美术教师对学生在认识事物能力方面的转折点应有充分估计。首先美术课教学不能沿用低年级的启发性教学为主,教学后再进行练习的教学方法了,而应注重示范的知识性,融欣赏与技能训练为一体。教师要关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把握好教材,必要时改变课时安排,在学生兴趣和教材之间运用合适的方法给学生搭建平台,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使美术课重新焕发出新颖、生动的魅力,让教师能够听到学生一致的声音:我们喜欢上美术课。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上好每一堂课,学生也就会更喜欢他的老师,也会变得更加喜欢学习,不会在家长和老师的强迫下,拉长着脸学习。作为美术教师更应该不断了解学生,鼓励学生进行创造,给他们相应的自信心,学生的创新思维会更加地活跃。

关键词:新教材  高年级美术课  生机盎然

 

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多年,教过各个不同的年级,在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对美术课的爱好程度一直存在着两极分化现象,低中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积极性程度明显超过高年级学生。究其原因,有年龄阶段特征、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问题。在心理学上,把小学阶段学生儿童绘画归为意象期(7至9岁)和写实期(10岁开始)。儿童画在意象期画出来的东西不同于看到的对象,客观存在仅限于再现事物的粗略特征,而不照对象作画,只是照他们所知道的画,如知道杯口是圆的,他就画面圆形,知道杯底能平放,就画成水平横线。所以这阶段的学生作业大胆、稚拙、所绘事物概念化成份较重。平时提到的儿童面童趣和学生对美术浓厚兴趣往往指的是意象期的儿童画。教学中,教师也是以讲述粗浅的美术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教学手段形式多样,往往采用启发式,外加联想来进行课堂教学,总的来说教学中的“游戏”成份较多。到了中高年级,由于受审美水平、执法要求、教学内容、课业压力等多中因素的影响,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大多对美术课有畏难情绪,面对越来越难上的美术课,学生不带美术用具,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似乎越来越困难,课堂纪律散漫,学生对美术课失去了兴趣。大多数学生开始不满足于教材中内容的学习。特别是六年级学生,他们知识阅历丰富了,从心理上讲他们认为自己是中学生了,有了一种成熟感,再也不喜欢儿童那种绘画,开始仿成人的方法作画,追求表现得真实和有立体感,儿童画的天真、大胆、坦诚几乎踪迹全无。他们写实的眼光和技巧飞速提高,但多数学生由于其他学科学习任务的压力或兴趣转移,除美术课上做有限的练习外,课外极少作画,而且随知识的增加,眼光愈来愈高,手的表现能力愈加跟不上,绘画能力停止不前,以致成人后绘画水平仍停留在写实初期。

一、充分利用教材的富有时代感,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开放性、选择性和可操作性特点

首先,新教材改变学科系统知识本位的特点,尤其在综合探索学习领域里注意美术与文学、音乐、自然、社会等其他学科的综合,综合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学习领域之间的联系,符合社会发展和学生心理的需要,加强学生对美术的认识,提高生活质量,美化社会生活,运用美术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各种问题的重要性的理解。并且通过教师对综合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成功地调动其学习兴趣和探究的积极性,极大限度地发掘其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发现、综合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其次,加强美术知识与学校活动、社会活动的联系,有力体现了新教材的开放性。例如在第3课《手绘校园招贴》中可以让学生说说手绘招贴画的特点,使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培养审美情趣。这样的教学课堂气氛一定更为生动活泼,学生更感兴趣,教学质量将大大提高。又比如第1课《流动的风景线》不仅让学生学会欣赏和了解车身装饰的方法、类型、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观察、分析、归纳设计的方法和元素,懂得“设计来源于生活,生活因设计而更美好”的道理。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制作方法的指导、制作的步骤,不同类型的车子车身装饰有不同的特点,以此来拓展和丰富学生思维)。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教材强调“美术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建构主义教学论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获得隐性知识,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体验和反省,突出个体性、独特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可以使每一个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和感悟世界,并迅速内化为个人的智慧与价值。如第5课《我的小学生活》,绘本是书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文字与图画结合的一种艺术创作形象。通过绘本创作可以让孩子轻松地表达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把每个人画的小学生活制作成绘本,共同分享快乐与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崭新的中学时代就要来临。回忆小学生活,总是充满着无限感慨,六年的小学生活丰富多彩,有欢乐,有感动,也有忧伤……它们都是学生正在经历着的,也是最熟悉的题材。这一题材的表现作为一种文化生活学习,它根植于生活,表现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希望经过这节课激发学生主动创作的兴趣,将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融入艺术创作中。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小学生活中的快乐与伤心都是自己人生的精彩历程,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珍惜小学生活的美好情感。尝试用绘本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小学生活的美好记忆,并学习简单的册页、绘本制作。回忆和观察了自己的小学生活,感受小学生活的快乐。

三、引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促进其积极思考并进行探究学习

   

人的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发现能帮助克服思维的定势,使人振奋,努力去寻找创新之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夫子便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典范,故此他才成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学贵有疑,有疑才说明学习是用了心思,有了想法。以个体的需要为出发点,与被动的接受相比,学生更乐于做这样的探索。能否质疑与在不懈的探讨中释疑解惑,是学生学得主动与被动的关键所在。如第12课《奇思妙想》。教材中首先选用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去感受作品“奇”在何处,“妙”在哪里,点明奇思妙想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同时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其次,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并做简单的联想练习,为自己的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要求学生通过探索研究,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设计一个奇妙的图象,并能表达自己作品的创意。通过欣赏作品让学生了解创意是现代设计的灵魂,奇思妙想是创意的基础。通过联想活跃学生的思维,学会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设计一个奇妙的图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理解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让知识、能力与情感三维目标进行有机结合

新教材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三个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反映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中,以使学生从一个主题出发既获得了知识,又在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情感方面得到了体验。如第3课《手绘校园招贴》,选择手绘的方式来设计校园招贴,主要是因为手绘方法简便、迅捷、成本低廉,非常适合学校使用,对六年级学生来说难度不高。学习手绘校园招贴既能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也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同时还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获得了学习的自信和乐趣。教材中出现的招贴画图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手绘校园招贴的构成要素、特点等。教材中还出示了一组文字的不同装饰方法、书写步骤,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提供研究范例。学习建议的提出让学生明确招贴画绘制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学生明确设计目的。六年级学生对招贴应该不陌生。商业招贴在超市、商场等地随处可见,手绘的招贴也常在校园活动中出现,我们的生活和这些招贴息息相关。让学生了解招贴,可以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生活,懂得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的方法,并参与到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去。所以这一课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招贴画这一艺术形式及其构成特点,还让他们初步掌握手绘校园招贴的方法,会独立用简洁的造型语言为校园活动徒手绘制一张招贴,更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并关注校园文化建设,热爱校园文化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思维方式,促进其设计意识的形成。

五、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好的互动

美术学科教学是实现美术教育目的的一种动态方式的过程,是在美术教学目标规范下的师生“沟通”与“合作”的统一活动,即学生在美术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动态过程。新课程要求美术教学不光涉及到美术知识的传递,而且关系到审美思想、教学形象、教学态度、教学情感和教学技能等诸多方面。因此,新教材在内容编写上更加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动态生成,强调体验学习过程,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主体。如第4课《请柬》。请柬,俗称请帖,是为邀请宾客而发出的书面通知。请柬既是我国的传统礼仪文书,也是国际通用的社交联络方式。请柬在社会交际中被广泛应用。发请柬是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也表明邀请者的郑重态度,所以请柬在款式和装帧设计上应美观、大方、精致,使被邀请者体会到主人的热情与诚意,感到喜悦和亲切。本课是一堂贴近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美术应用能力及立体造型能力的手工课。教材中有五个内容。左边五幅不同的请柬,让学生感受针对不同场合对象要使用不同形式的请柬。通过活动,引发学生对设计实践的兴趣,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愿望,提高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了解请柬文化,认识请柬的作用和特点。掌握请柬的基本设计方法,结合请柬设计的基本知识,尝试设计制作一张完整而又别致的请柬。

六、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和进一步思索

新教材编入许多供学生想象和进一步思索的内容,对深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起到关键作用。如第13课《纸雕塑》。首先让学生通过欣赏、比较去感受纸这种材质的表现功能,同时了解纸雕塑的艺术特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纸雕塑的方法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强调主要利用纸的团块结构来塑造物体这一要点,同时学会用彩纸进行外表装饰,使物体更具有美感。这样的表现方式非常新颖,也容易掌握,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在这一课中学生初步了解了纸雕塑的方法并用纸作为基本材料塑造物体。还感受到纸材的质感,认识造型、体块、色彩等纸雕塑因素。会尝试以不同的方法来塑造物体,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体验创造的乐趣,提高对形的艺术概括力、创造力及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师在高年级的美术课堂中,不要一味地依赖教材,要引领学生试着围绕一个主题共同探究,从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方法。教师要关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把握好教材,要引领学生试着围绕一个主题共同探究,从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方法。教师要关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把握好教材,必要时改变课时安排,在学生兴趣和教材之间运用合适的方法给学生搭建平台,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使美术课重新焕发出新颖、生动的魅力,让教师能够听到学生一致的声音:我们喜欢上美术课。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上好每一堂课,学生也就会更喜欢他的老师,也会变得更加喜欢学习,不会在家长和老师的强迫下,拉长着脸学习。作为美术教师更应该不断了解学生,鼓励学生进行创造,给他们相应的自信心,学生的创新思维会更加地活跃。面对孩子们无助的眼神,听到他们说“不会”时,作为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不是孩子不会,而是教师不相信他会。如何引导孩子去掉恐惧心理,产生自信心,远比给他们示范要重要的多。让孩子们自由表现、自由探索,使他们在创造中得到自信,才是比较科学的方法。教师还要理解学生,因为学生需要理解,有了理解才会有动力去学习、去发现、去创新。教师的理解是学生爱上学习的理由。多给我们那些渴望理解的学生鼓励和支持,多一些温柔的目光,就多一份温暖,就让他们在灿烂的阳光下愉快地成长。

 

参考文献:

《如何教好新课程下的美术》   2003年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教师用书六年级12册   2007年11月第1版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      杨景芝著  1999年   人民美术出版社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低段美术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下一篇:巧 用 范 画——新课程小学美术教学心得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