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美术论文

如何激发学生在美术欣赏课中的兴趣

所属栏目: 美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小学美术学科论文

如何激发学生在美术欣赏课中的兴趣

城东小学 金菁

                                                                                        

论文摘要  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所说的“好”与“乐”就是一种愉悦的心理,一种积极的认识和创造倾向,就是一种兴趣。美术教育是学生在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特别是美术欣赏教育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上,是最重要的一环。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欣赏课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相结合,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在美术欣赏课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知识的吸收。虽然欣赏课有了比较多的图片,同时也有对图片的讲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却缺乏一定的兴趣,在这样的状况下学习,那就失去了欣赏的意义,而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并且在欣赏的过程中学到一定的知识,本文就是对如何激发学生在美术欣赏课中的兴趣进行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  兴趣   美术欣赏课   如何激发

 

一 、小学美术欣赏课的现状和分析

目前欣赏教学对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乃至在人一生的成长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在新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对欣赏教学的重视,新教材较之原教材大大增加了美术欣赏的量,安排了较多世界名家名作,既有专题欣赏,又有随课欣赏内容。这三个目标为了让学生感受多种形式的美术作品,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促进学生对美术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对学生认识、学习不同的美术语言、表现手法,激发创作的灵感都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然而现在美术欣赏课存在很多问题。

1、研究现在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现状

第一:资料的匮乏,师生手头往往除了书本、教参便无其他背景资料与作者其他作品作补充,欣赏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误解;教学手段的单调,常用的欣赏手段为一问一答,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尤其是低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得到调动,欣赏效果自然无法体现;教师主导的课堂模式,由于学生的阅历浅,积累的知识量少,往往对欣赏内容非常陌生,使得学生参与性较差甚至是无从谈起,于是填鸭式的教学在欣赏教学课中更是发挥到了极致。虽听了大番的理论,但与提高审美能力却是两码事。

第二:美术教学还停留在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惟一目的的现状上。现在有的美术老师还不太了解美术大纲上的精神要求及对教材的片面理解,一遇到欣赏课时就一跳而过,很少同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一些中外美术名作。即使上,也只是繁琐地罗列一大堆画家和作品来个平淡的介绍,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却很少引导学生去分析、评论。这无疑就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使学生缺乏了兴趣。整节欣赏课由老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教师讲得平淡乏味,学生听了反应淡漠,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长久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丧失了对学生审美情趣培养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也偏离了美术素质教育的宗旨。

2、分析目前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 只注重图片而忽略知识性。

案例:《中国古代陶艺》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陶艺,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这里的知识是知道唐三彩,并了解唐三彩的特点,同时,知道其它朝代的陶艺。可是通常上这课的老师就找了很多图片让学生欣赏,从而忽视了本节欣赏课的知识。

第二: 只为了欣赏而欣赏,缺乏针对性。

案例:《中国古代陶艺》这一课的图片有很多,学生只是为了看图片而看图片,没有足够的了解图片中陶艺的知识,上这课是要从中国古代陶艺的欣赏中明白中国陶艺艺术的悠久历史。

这些情况的存在就是目前小学美术欣赏课存在的弊端,为此我将提出科学的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二 、如何激发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


 

1、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养,首先教师要了解美术大纲(专业知识)。《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欣赏评述”的三个目标:(1)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2)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3)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让、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这是上欣赏课的第一步。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知识、语言、教态和各种有效的手段(如投影、范画、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影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增强了学生审美意识。同时从文化心境中激发: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不同历史年代和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从艺术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的材料,也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了解历史事件、社会生活、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人类复杂感情的材料。这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使他们在欣赏名家名作的同时,也得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在这欣赏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欣赏情境,有助于学生在审美的同时,学到优秀的人类美术文化,培养人文精神。

    

2、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欣赏课教学。美术欣赏是一种精神与心智的活动,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高尚情操。如果采用贴挂图辅助教师讲解的方法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网络上找到的教学图片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欣赏课需要储存大量中外画家及儿童的优秀作品,也可以将学生平时的作业通过扫描或拍摄的手法输入到电脑中,在欣赏时调出典型的学生作业和画家的作品共同赏析。而且运用多媒体更容易创设欣赏的情境。

3、通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教师必须重视在欣赏课中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停留在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唯一目的的现状上,在一遇到欣赏课时就一跳而过,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一些中外美术名作,即使上美术欣赏课,也只是繁琐地罗列一大堆画家和作品来平淡的介绍,很少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象征寓意以及历史事件去分析评论,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整节欣赏课只有老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讲得平淡乏味,学生听了反应淡漠,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作为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如,在欣赏《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时,学生大多知道这是著名画家达·芬奇画的,但是为什么这作品那么出名呢?多少世纪来,人们一直在谈论她那神秘的微笑,为什么她的微笑是神秘的呢?一连串的问题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象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陷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说到达·芬奇,有很多学生又会联想到《最后的晚餐》这幅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名作时,这时教师又可以加以引导。学生大多知道犹大出卖耶酥的故事,画中13个神态各异的形象吸引了学生,谁是耶酥?谁是叛徒犹大?这是学生最关切的。教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作品,耶酥处于前面中央光线最亮的位置,犹大则放在人群中,背景灰暗。在这里画家用三角形的构图,把永薪门徒分成4组,4个三角形平分在耶酥左右,并用12人不同手势与姿态将各组联系起来,最终集中于中央,形成一个对称的而有变化的统一体。作品抨击伪美,颂扬善美的主题,通过构图的形式美充分表现出来。如果教师再辅以介绍画家在创作过程的一些有趣的小花絮,一定会吸引学生,激起他们欣赏的极大兴趣,进而加深对作品更深刻的理解。

总之,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手段(如投影、范画、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了学生审美意识。

4、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美术欣赏课中“动”起来,通过“动”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这个群体的主体,从而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美术欣赏”内容系列学习,不仅能欣赏一些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同时也能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欣赏享受,并能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但美术欣赏活动有其共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形式到内涵的探索这一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使用“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的教学法,即“动眼观察”,“动口描述”,“动心体验、动脑诠释和动情甄别”。在美术欣赏课中逐步激发学生兴趣,努力培养学生动眼、动口、动心、动情的欣赏习惯,让学生“动”起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理解作品深遂而复杂的内蕴,培养学生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逐步提高欣赏能力。

(一)看一看:动眼观察

有科学家研究表明,在人获取得的信息中,有80%以上是依靠眼睛观察所得的。既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地创造地观察。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视觉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动眼观察,从美术作品上猎取较多的信息。学生在观察的时候发现了很多信息,从中得到一定的乐趣,就会提高学生想要了解知识的欲望,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在欣赏课中的兴趣。如在欣赏《拾穗者》一画时,学生可以借教师提示的问题进行仔细观察。首先是提示学生观察作品的内容,例如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还有些什么?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其次是让学生在作品的色彩、陶图、材质肌理、线条等美术语言上有目的地观察,如《拾穗者》中的色彩是什么色调?反映怎样的环境?在构图的安排上什么特别?或者准备两副不同色调的《拾穗者》的图片,来让学生进行观察,举手回答,看谁观察得最仔细,通过这样讲,学生就会充满好奇心,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画中努力观察……通过教师提示学生对作品内容和美术语言的仔细观察,这对理解作品本身内容和作者意图极有帮助,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中学到更多的美术知识。

(二)说一说:动口描述

让学生动口描述,是在学生动眼观察后,将作品中所直接看到的东西进行直接陈述。说也是一种锻炼,通过说可以了解很多的知识,而且在说的过程中享受画家在画画时的心情。在这阶段暂不顾其含义和价值判断,只概括地说出主题或叙事内容,指出显而易见的形象,辩认构成的物料、工具等,以客观的语言来描述所见,取得对作品初步的印象,使学生产生对作品的好奇心。如《拾穗者》一画,教师可以这样提示学生描述:

师:从这幅中看到了什么?

生:三个农妇在拾麦穗。

师:怎样的农妇?什么环境?什么动作?

生:三个衣着朴素的农妇在收割过的土地上捡拾遗留下的麦穗,其中两个农妇正在弯腰捡拾,一个手起一个手落,另一个农妇手撑在膝盖上稍作休息,但眼睛还看着地面。

师:还有哪些景物?

生:远处有一群正在收割和正在把粮食装上马车的人们,画面上角有一个骑在马上用手指着人们收割的监工,再远处是几排农舍。

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提问,对作品的观察就更仔细,描述也更详尽了,这对下一步诠释作品本身内容和作者意图有极大帮助。

(三)想一想:

      

1、动脑诠释

动脑诠释是学生在动眼观察、动口描述的基础上,运用想象力诠释所见形象,其主观的诠释须根据眼见的客观事实。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先把观察的现象进行客观分析,将各种现象综合起来,成为整体的感性的经验,大胆推测美术作品的含义,探究美术家通过作品所表达的观念。教师可以提出的问题是:作者表达什么?他用什么手段、方法、形式来表现的?

探究作者所要表达的观念,一是从内容途径上去探究;二是从形式角度去探究。我们都清楚,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如《拾穗者》表现的是三个贫穷的农妇在麦地里急匆匆向前弯腰拾穗的情形,她们衣衫褴褛,累得直不起腰来,只是为了捡拾几棵遗留的麦穗,而大批的粮食都归于地主粮仓,看了不禁让人产生同情,也对她们的生活产生忧虑。从艺术形式角度看,三个农妇一字排开,地平线超过了她们的头顶,并用柔和的笔触,塑造出三个农妇厚实的身体,与远处的麦垛的虚泛形成对比。从色彩看,虽然是金色的暖调子,象征丰收,按理是喜悦之心情,但三个农妇却没有呈现欢乐的气氛,相反,更衬托农妇生活的艰辛、贫苦。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时也应提供作品的各种背景资料:米勒(1814--1875)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受虔信宗教的祖母影响,性格温柔敦厚,早年生活艰苦。《拾穗者》完成于1857年,当时法国社会政治动荡不安,革命风暴此起彼伏,而法国农村正处在封建宗教法制剥削的最后年代。其时资产阶级革命轰轰烈烈,农村中的地主阶级却依然耀武扬威。作品表现的正是这种精神状况,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2、动心体验。

动心体验是对作品造型、构图、色彩、质材、肌理、线条等画面形式和内容进行自我体验。美术在很大程度上说,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仅凭教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亲自参与和体验,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新修订的《普通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鼓励学生用文字描述、表演、造型等多种方式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但由于个人的感官能力、经验及喜恶性向都有差异,每个人对艺术作品的体验将会带有个人的主观性,这是很自然的事,教师不必强求学生所感相同,应让学生忠实地发表自己的情绪体验。如《拾穗者》一画,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模仿”的教学方法,体验三个农妇的贫苦生活而产生“同情”;体验地主骑在马上指挥着人们收割而产生一种“愤慨”;对金黄灿烂的秋天景色,体验为对劳动人民朴实品格的“赞美”;超过三个农妇头顶的地平线,让人体验到“焦灼、沉闷、单调、忧虑……”。这些体验的感觉往往是糅杂在一起的。对美术作品的动心体验,加深了学生发现、理解作品深邃而复杂的内蕴,有助进一步对作品做出判断和鉴别。

3、动情甄别。

动情甄别是要求学生判断作品的价值,根据自己的情绪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甄别作品的优劣得失,辨析视觉语言效果是否适当传达主题内容?作者的技巧是否成熟?能否发挥材料特性等等。这一过程是要求学生经过理性分析后,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这一环节要尊重学生对作品的判断,让学生“畅述心曲”,“直抒胸臆”。常言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学生自己的欣赏、诠释、体验和讨论,学生对美术作品见仁见智,会产生各种不同看法和评价。由于学生受经验、认识能力所限,有些评价也许幼稚、肤浅或不全面,但是要是认真的,是真实的体验,教师应予尊重和认可。如《拾穗者》一画,有的学生说喜欢作者厚实的造型,有的喜欢金灿灿的色调,有的喜欢秋天的空旷,有的喜欢农民的贫穷与地主的丰收形成的鲜明对比……各不相同,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发表源自内心的观点、感受,鼓励学生以创新精神从多角度理解作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

教师在这一阶段也可以让学生写写一些欣赏心得小文章,并在学生中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印证学生之间观察、诠释、体验、甄别这些过程中的看法、感受,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视野、学会沟通、共同参与。当然,教师在最后阶段做出综合讲评总结也是欣赏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的讲评总结起着一定的导向性、权威性,既对作品做出恰当的评述,也对学生的欣赏活动过程作一个综合的评述和肯定。

总之,在美术欣赏课中,实施“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教学法,能让学生眼、口、脑、手、情绪都“动”起来,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也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 、结语

美术欣赏课可以培养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欣赏伟大的民族画卷,可以召唤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了解、学习中外优秀作品,还可以培养学生崇尚文明,珍惜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情感和观念。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因为这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未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到教材所开设的艺术乐园中,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陶艺》  义务交易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四年级  第15课36页

《蒙娜.丽莎》  小学第十一册美术教材  六年级  

《最后的晚餐》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达·芬奇

《拾穗者》  法国19世纪 米勒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3期 李竞飞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教育革新, Educational Innovation,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5期  张华
期刊荣誉:CJFD收录刊

校长阅刊,  编辑部邮箱 2007年 09期  杨国强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元宝山区马蹄营子小学  徐向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低碳之体验:美术教学中废纸的再利用    下一篇:小问题大智慧——谈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提问技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