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美术论文

以乡土民间美术拓宽儿童美术创作

所属栏目: 美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小学美术论文

以乡土民间美术拓宽儿童美术创作

泽国小学     曹坚波

内容提要:儿童时期的美术创作实践和情感熏陶对其一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而地方民间美术与儿童美术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以乡土民间美术拓宽儿童美术创作的实践中,我们通过对民间美术作品内涵的体会,让学生理解情感是创作的动力;多形式走近民间美术,明确生活是创作的渊泉;多渠道借鉴民间艺术,注重儿童创作的构思;去粕存精、吐故纳新,给孩子一个广阔的民间艺术天地。

关键词:民间美术     拓宽       儿童美术创作

 

美术作为开启孩子智力发展的金钥匙,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可,而这把金钥匙的核心就是充满新意的创作。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像不像”的标准及程式化的技能训练,忽略了孩子身心和认知的关系,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教育教学中客观存在的如条件有限,缺乏材料,或图省事简单临摹练习,从而也局限了儿童的思维发展。而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突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结合地方特色,与生活紧密结合多渠道挖掘课程资源等可以说应势而生。

中国民间美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与实践中创造发展起来的,是我们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而我们沿海的地方民间美术诸如海洋剪纸、石雕、刺绣、服饰以及民间绘画等一大批充满地域文化情趣的民间美术作品,不但浓缩了古代文化的优秀传统,凝练了来自民间不同层次的生活实践,隐喻着民间的情感世界,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倡导向大师学习,向世界学习的今天,我们何必执着舍近求远,你能说民间艺人不是大师吗?那些充满泥土气息的,最为质朴的艺术作品,难道不正是我们和孩子们共同追求的一种亲切、自然而迷人的感动吗?何况引导儿童继承和发展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体会民间美术作品内涵,理解情感是创作的动力。

情感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情感培养是美术教学的根本要求,情感教育是美术教育的关键。培养儿童的情感世界,无疑将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造型简洁实用、因地取材、质朴率真、热烈夸张的民间美术作品,大部分都有着深刻的寓意和象征。如“虎头鞋”、“虎头帽”、“布老虎”……等各种姿态虎形象的民间工艺品,是人们出于对“兽中之王”老虎的崇拜,认为老虎可以驱除一切恶兽,其中更有“虎头虎脑”、“虎虎生威”之意,是人们对孩子健康的比喻和期盼。而生活用品如被面、首饰、窗花、石窗、香包中随处可见,他们大多运用谐音的方式来表达寓意,如莲(连)年有鱼(余),枣(早)生桂(贵)子、喜鹊(喜)上梅(眉)梢……还有采用比喻方式来表达的,如松鹤代表延年益寿,石榴代表多字多孙,荷花代表百年好合……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儿童发掘作品的深刻寓意,使他们在体会作品巧妙构思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存在于劳动人民身上的那种质朴、善良、勤劳、乐观的品格和聪颖的智慧。由此产生对劳动人民的崇敬和热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借助美术自身的影响力和民间美术的亲和力,让孩子学会爱祖国、爱父母、爱亲朋、爱一切值得爱的人和事。通过爱他人而知道帮助他人、尊重他人,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同时更要进一步理解这些就地取材,制作精美的民间艺术品,是劳动人民为满足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朴素的、自由的表意创造,其中包含了长辈对后代多少的寄托、祝愿和爱心。它质朴纯真地倾注着劳动人民地感情信仰和随心所欲的个性,没有如此质朴纯真的情感,是不可能如此的动人心弦。真正的明白,只有浓烈的情感出自于心地而表达于形象的创作才是艺术的真谛和永恒。

二、多形式走近民间美术,明确生活是创作的渊泉。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民间作品的创作是一个从生活中积累,服务于人类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累积生活素材就尤为重要。

1、常走、多看、勤记。在平时的教学中带领学生参观地方名胜、古建筑等民间艺术聚集地方,如长屿硐天的奇绝灿烂的石雕文化;有中国巴黎圣母院之称的石塘风情,诙谐豪放的大奏鼓中奇异的服饰、浓烈的色彩与夸张的装饰,无一不吸引着学生的眼球,更有传统节日中的充满“土气”和地方色彩的氛围,如“扛台阁”等都成为学生创作的素材,学生边走边看并不停地以日记画或简单速写形式捕捉动人、新鲜的场景。儿童可感知外界事物的能力强,热闹的节日、古朴的形象、独特的装束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完全可以生动的用自己的方法表达出来。

2、访问、倾听、共享。走访民间艺人,在和他们的亲密接触中了解了成长的艰难历程。学会倾听,学会共享。倾听民间优美的传说故事、民间艺术作品的内涵及创作丰满的过程。民间艺人质朴的品质、精湛的技艺和娴熟的技巧都深深的拨动着每个孩子心中那根跃跃欲试的创作琴弦。这种身临其境的创作品质的培养和对继承传统重要性、迫切性的深切感知是其他任何形式所不能替代的。

3、能查、会找、提升。学会利用各种途径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既是美术创作必不可少的技能,更是当代人类生活工作的一种必需手段。在教学我们首先和电脑老师配合指导学生学会如何上网、上图书馆查找资料、图片的方法技能,其次经常布置一些查找资料的任务如《温岭石窗》一课,我们要求学生查找有关介绍温岭石窗的文字说明和图片、图案音像资料,并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汇报,展示收获成果交流查找的一些过程和技能后,畅谈从这些资料中你掌握了哪些信息,哪些素材对你的创作有帮助?

让学生把生活的积累和资料的运用相结合,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独特的见解,加之在具体创作中时的情绪和想象,就会产生有明显个性差异的作品。虽然在大多数家长眼里不一定能读懂,但这些鲜艳的色彩、夸张而变形的图案不正是孩子通过这个过程表达了自己对民间事物的感知和喜好吗?把见闻在心中重新过滤,这样从小做到了有感而发,且不说作品的好坏怎样,只要能经常画,就会逐步摸清创作的规律,同时充分的展示了孩子特有的天真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消退了创作的畏难情绪,这样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三、多渠道借鉴民间艺术,注重儿童创作的构思。

要想完成一件好的作品,艺术构思时非常重要的中心环节。民间美术在表现形式和造型方法上有很多地方与儿童美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把不同时间、空间的物体与事件组织在同一画面,表现事物的多层次与多角度,这种时空综合的创作表现方法和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相当吻合。民间美术造型是“观象悟道”思维表述的结果。民间美术之象,不是模自然之象,而是悟道之象,是一种意象造型。而儿童在美术创作时不仅是表现自己所见,更多的是表现自己所想,也是一种意象。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造型是儿童最喜爱的。民间美术以“万物有灵”思维特征,将天地人间的一切形象自然人化,浪漫而又诗意地定格成永恒。而在儿童美术教育中,赋予对象以生命,人格化的去表现对象,同样是儿童所热衷的。自由夸张:在民间美术造型中不过分拘于结构、透视、比例限制,表现自由夸张变形,用色对比强烈等,这和儿童美术创作同样有相似之处。因此多方面的借鉴民间艺术的精华,启发融合在学生的创作中,既能使学生容易且乐意接受,又能拓宽学生的创作路子,构思出一些本真、大胆而富有创意的作品。

在创作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对收集到的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整理、提炼,力求构思完美。1、表现内容的整合。在传统的民间美术中,所表现的内容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往往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如“连年有余”“福寿双全”,“鹤寿延年”,“喜上眉梢”“龙凤呈祥”等等。然而生活在今天的儿童,由于时代的进步,他们对理想生活的认识有更多的内涵。他们选择的题材大多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发生在身边的趣闻趣事,以及对现状的直白和对未来梦想的追求。因此在立意时就要启发他们借鉴民间艺术隐喻、谐音、寓意象征等艺术语言,选择和表现自己身边感兴趣的题材和内容进行构思、构图,注入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审美情感和价值取向,。如教学《温岭石窗》学生设计石窗一环节后,学生以传统图案中的锣鼓和飘带为元素,设计出一个欢天喜地的“100”图式石窗,借以表达“天天100分、天天快乐”的愿望,不能不说这是学生的纯真与传统的完美结合。

2、表现形式的整合。乡土民间美术种类繁多,有的制作工艺复杂,工具材料要求高。我们在教学中对此类民间美术,在欣赏和了解的同时,改用其它形式进行制作和学习。如石雕石窗,改用撕纸、泥塑、剪纸制作。大奏鼓中的脸饰,服饰等改用绘画形式表现。绣花鞋样等改用水彩颜料和纸学习。同时提倡开放式,以油画棒加记号笔的绘画为基础创作,根据作品的表达放式,选择采用相辉映的美术表现形式,相映衬的创作技法手法如:儿童想象画、色彩、水墨、油彩、手工黏贴、泥塑、版画等,以或具象或抽象或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如《年年有余》一课,学生的鱼纹设计作品就相当的丰富,有装饰性的农民画、有图案式的黑白版画、也有粗放式的水墨线描画,更有学生利用泥塑的方式设计罐上的鱼纹。

3、表现材料的整合。民间美术材料大多是普通的木、纸、竹、泥、石等,但有些材料对孩子不适应或进课堂不可能,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充分运用不同种类的颜料、纸张、板材,各种画笔、刀类,甚至装饰和生活中的一些用品的基础上,把沿海农村更多的原生态材料引进课堂教学。如贝壳、鱼骨、稻草、豆类、树叶、玉米棒及各种蔬菜瓜果等。如在民间生活用品的仿制设计中,孩子们用贝壳做水瓢,用土豆刻水桶等等孩子们在这超常的民间美术学习中,显得更加生动活泼,生命充满了欢乐

四、去粕存精、吐故纳新,给孩子一个广阔的民间艺术天地。

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尽管在造型处理,表现方法上与现代儿童美术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毕竟是成年人的产物,它的一些精湛技艺是历代民间艺人穷极一生精力研究创造的结果。加之一些工具材料的复杂,显然对于儿童美术教育是不适宜的。所以难易的选择一定要把好一个度,首先是符合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兴趣的;其次是能促进儿童发展之目的。同时民间美术来自民间,,来自人民群众的真实所为、所感、所想及所欲。由于人民群众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美术作品中所传递的情感也便多种多样。而且民间美术作品更有其时代局限性,即受到当时环境下诸多因素的制约,现在看来也可能存在某些不适应的情感因素。儿童的判断是非能力不成熟,一些残留的文化糟粕因素可能会误导孩子。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健康情感的培养,对儿童产生的负面影响要适时引导。民间美术作品中传递的美好、健康向上的内容要鼓励他们积极继承并发扬、拓展。这种民间美术与儿童美术创作不是离经叛道的拥抱,而是吐故纳新的融合,是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儿童美术,遗留着民间美术的元素,孕育着民间美术的基因,传承着本土文化的血脉。

童心看世界,蹲下来看儿童,这是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的出发点。尊重儿童生命状态的自然表述,让儿童在学习民间美术的过程中,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思考,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表现。这时孩子们创作出来的作品已完全异化于成年人民间美术的表现风格,它以其独特的美感和新颖的形式,把民间美术诠释的童趣飞扬。

 

参考文献:

《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于儿童创作画教学的几点经验》     郜松瑞    《少儿美术》   2008.5

《儿童美术教育中的民间美术》         李彤     《少儿美术》    2008.8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激发儿童在绘画中的潜质    下一篇:感受线条魅力 ——关于线描写生教学的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