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美术论文

利用废旧材料,扩展农村美术教学资源

所属栏目: 美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中学美术论文

 

利用废旧材料,扩展农村美术教学资源

温岭市高龙中学  蒋筱慧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课程资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很多教师都意识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农村美术,学校环境资源不足,社会、家庭对美术的不重视,美术教材中又渗人着较难的审美情趣,这给农村美术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美术创作,丰富农村美术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散,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探索空间。

【关键词】: 废旧材料   农村美术   扩展教学资源

【正文】

我们知道美术课程是具有人文性质的,它是一门技术课,一门实践课,更是一门文化课。在美术教学中,教材无疑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载体,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载体。美术新课标中提出:“一切有助于美术教学实施的客观存在的事与物,包括有形的、无形的,自然的、社会的、精神的。以学校教育教学为中心,从课堂到校内外,社区的、地域的、民族的、古今中外种种事与物,经过合适的选择与处理,就可以构成美术教育教学的元素。“也就是说,美术课程资源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作为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师,更需要因地制宜,认真挖掘,巧妙利用在我们周围蕴藏着的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农村的美术教学也能呈现出生动活泼、多姿多采的状态。

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美术创作,丰富农村美术教学资源,让学生形成绿色环保、节约资源的思想。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变废为宝,保护环境,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材料体验——源于生活

材料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学生们学习、创造的中介与桥梁,而运用特殊的材料会使学生产生更浓烈的创作兴趣。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目标。选择人们随手丢弃的废旧材料进行美术创作,对于刚进入教师队伍的我来说,具有多重教育意义。首先,在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们的个性情感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进而激发她们自主学习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其次,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为学生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学校处于沿海地带,在农村教学环境下,大自然赐予了我们随手可得、千姿百态的自然资料,为不易买到美术用品的农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独特的美术材料,比如贝壳、蟹壳、石头等,简洁、轻便,易于采集,安全可靠,它们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唤起学生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又便于教师的具体指导。

1、巧用食堂的废旧材料

在上八年级《巧用身边的材料》这一课时,课前我用蛋壳贴好了一张画。在欣赏图片的时候,我拿出事先做好的蛋壳画,让学生猜猜是怎么做出来的?学生们议论纷纷,大家都在想是用什么做的,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说:“该不是蛋壳贴的吧!”他的回答很不自信,但我给了他鼓励的掌声。这时候,学生又开始在想,哪来那么多的蛋壳呢?我也顺着学生思考的思路来反问他们:“我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蛋壳呢?”学生哈哈大笑,说老师是一个爱吃鸡蛋的人。我让学生们在好好的想想,我们平时在学校里吃的最多的是什么?这时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吃了的鸡蛋剩下的壳呀!食堂每天都会烧有鸡蛋的菜,于是我就和食堂的阿姨说好,让他们不要把鸡蛋壳扔掉,全都给我。我把鸡蛋壳拿来用水冲洗,晒干,碾碎,然后在用卡纸,胶水,贴起来,一幅幅生动的蛋壳画就这样做好了。不管是颜色,形状,纹理,还是质感,都给学生极大的兴趣,从而发现普通的废旧材料也可以变成一张画。食堂可利用的废旧材料还有很多,只有通过观察,通过创新,很多食堂废旧材料都会进入我们的课堂,变废为宝。

2、利用学校的自然资源

农村美术由于受观念的影响,家长对美术课有一定的误解,以为充其量是哄孩子的。学生不重视,认为学习美术课不如学习文化课,而且耽误时间。因而在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对美术评价中突出表现对美术课程的轻视,认为可有可无。于是在低年级阶段就出现了不上美术课的现象,到了初中,学生对美术课是完全不理解,基础也差。在让学生自己配备绘画工具的时候,经常出现一个班级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带来的,面对这样的情况,只能先从教师开始着手。我就利用学校的一些自然资源进行创作。

现在的农村中学大多绿化面积较广,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以我校为例,虽然学校规模不大,但校园环境非常漂亮,四季如春。这些都是美术教学最好资源,如若闲置,实在可惜。在上《美丽的西湖》水彩技法尝试时,我带领着学生来到学校的小公园里。正值秋天来临,树叶都掉落在地,我问学生,这些掉落的树叶我们能有什么用呢?学生有的说拿来贴,有的说拿来做首饰。想法都非常好,我说我们用树叶来画画。大家的兴趣马上提升上来,捡了好多形状的树叶。回到教室,我们开始树叶绘画,把树叶凸的一面涂上颜色,然后印在纸上,在用手指沾上颜料也印在纸上,变出很多昆虫,学生被我的绘画吸引了,大家迫不及待的想动手。说了几点注意的事项,大家都开始创作了。一片小小的树叶,变废为宝,变成了一副漂亮的美术作品。

二.创新精神——勇于探索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学生通过与废旧材料的亲密接触不断获得更多的艺术经验、感受和语言。这时需要我们在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的美术教学中,不断的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美术感受能力、表现能力、欣赏能力。要引领学生去发现美,探索美。

1、资源库的创建

我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因地制宜,从不同途径寻找一些废旧的材料,并将陈列室腾出来,创建了一个废旧材料资源库。废旧材料的收集主要是从学校、教师、学生既家庭多方提供的材料为主,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在体验了废旧材料“变废为宝”的过程中体验了快乐而积极的去搜集。这样的一个资源库,给学生的创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接触更宽广、更真实,也为美术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

2、废旧材料的有效投放

怎么将废旧材料投放到教学活动中去一直是我所思考的问题,为了更有效的发挥废旧材料的作用,我将废旧材料和我们的教材联系起来。将大都市的审美情趣减化,融入农村美术的自然资源。例如在设计《板报设计》这一课时,我就充分倡导个性化,让他们在工具材料、技巧、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学生通过废旧报纸、废旧海报,结合蜡笔、水彩颜料等工具,通过自己的创新,多姿多彩的创意作品就诞生了。又比如,七年级上册有《鸟语花香》国画课,课堂上要让学生体验中国画的笔墨。学生通过练习感受中国画的笔墨,然后在进行临摹或者创作。这样就有很多的宣纸被学生练习完扔掉,我将这些学生画完的宣纸收集、整理起来。学校有时候有很多的领导来检查或观摩,总是要用掉一些一次性的杯子,这些用过的一次性杯子,扔掉太可惜了,于是我就又将这些杯子整理起来,总是认为会有它的用武之地。在上八年级上册《瓷器风韵》的时候,讲到了青花瓷,之前在浏览网站的时候有看过用一次性杯子、颜料、气球、用过的宣纸来制作青花瓷。我到就近的市场上找来气球,结合之前有的几种废旧材料开始制作。很成功,一个漂亮的青花瓷就完成了。我将《瓷器风韵》分成三部分上,第一部分是欣赏课,主要是欣赏教材中的内容。第二部分是绘画课,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纹样,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让学生用记号笔直接在纸上绘画。第三部分是手工创作课,我将气球吹到一般花瓶的大小,将两个一次性的杯子底连起,然后将杯子,气球刷上浆糊,一张一张的敷上宣纸,固定好瓶身和瓶颈,最后在刷上白色的颜料。等颜料干了以后,开始绘画。结合三个部分,学生最后完成的作品栩栩如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用来补充和扩展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极大地丰富了美术教学的内容,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创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三、互相交流——激发学生审美情趣

新课程改革中,美术欣赏被设为是教学中的重点。欣赏活动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能够获得美术的知识和审美的愉悦。【欣赏 评述】学习领域中提到:“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学生作品完成后,需要与他人交流,通过自评和他评,技法学生审美情趣。

1、说创意

美术新课标要求评价要多元,传统的教学评价大多由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发表个人主观见解。这样就使学生形成依赖的心理,缺乏思维意识。因此,我在上完没节废旧材料的再利用课后,都会将作品展示在课堂上,学生自己来说一说创作的灵感,作品的创意。很难说出谁的作品漂亮,谁的作品最好,每个学生的审美都不一样,但对于学生们言之有理或能自圆其说的想法我都给予鼓励和尊重。在师生互动中,我适时总结每个学生作品闪光点,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自信心。     

2、交流学习

评价不能是单一,是需要多元的,学生通过自评传达自己的创意理念,通过互评,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审美情趣,而且强化了创作意念。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相互展示,鼓励学生大胆参于集体讨论,对其他同学的作品发表自己见解,同时反思自己作品。

通过作品展示,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欣赏 评述]这一领域中来,使原本单一的农村美术评价变得更加的生动活泼。
    总之,从农村美术的视角开发出有趣的废旧材料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动性,满足了学生的要求,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贴近乡间生活的课程开设,更为学生们开辟了另一片天空,让他们在农村土地上,随处找到学习的资源,丰富和美化他们的生活。在创作中让教材的每个特性物尽其用,也尽可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尽情发挥,学生思维注入新的生命活力。“思维是开启更多锁的万能钥匙”,要使学生有所发展,开启更多人生之锁,开发利用学生、与时代、与环境相关的课程资源,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是铸造各种思维钥匙的重要材料。美术教师要转变观念,善于研究,理解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挖掘,从关心“如何教”到关心“教什么”,进而思考“还可以创造性地教些什么”,这样,即使是农村的美术教学也能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论》  杨建滨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美术课堂中舒畅纪律引导的技术或艺术探索    下一篇:让德育之花开在美育里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