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美术论文

小议中小学美术教学之方法

所属栏目: 美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小议中小学美术教学之方法

寮步镇石步小学  詹逸然

     根据笔者了解,目前大部分中小学在美术教学中“从临摹入手”的老教学模式不能脱离。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新的观点。

教育学为各科教学提出了许多原则,如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教师主导作用和科学性积极相结合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这些原则对中小学美术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当前中小学教学在运用这些原则时,严重忽视美术学科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范画当作直观教具,作为学生摹仿抄袭的“样板”,这实际上是某些老师为了能在一些比赛中获奖,而采取的“直观方法”,其实上起不到直观性的教育作用。因为美术是视觉艺术,要求教学重视视觉直观性训练,正确理解和运用好直观性教学原则,这样才能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教学效果。

第二、把临摹或写生的模仿性教学与记忆和想象的创造性教学机械地割开,把模仿性教学作为创造性教学的基础。在现实的中、小学启蒙美术教学中,进行单一的“循序渐进”的模仿教学,忽视了艺术的本质是创造的特点,这就偏离了美术教学培养创造能力的目标。

第三、青少年作画多是受兴趣和情绪的支配,这经常与老师的主观要求相违背。如果教师硬性强制学生按照成年人的规范模式,画出成年人深思熟虑的形象和主题,忽视艺术是感情的结晶的特点,一味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地表现,“因材施教”就难以兑现。

我认为,美术是视觉艺术,具有艺术的本质是创造和情感的特点,所以美术教学,必须在下列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运用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用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指导美术教学的直接认识与间接认识

美术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通过学生视觉感官对客

观事物的观察,把自己感知到的,包括记忆和想象的现象,表达在画面或空间造型的作业上进行的。美术作业是学生把视觉感官得到的感觉印象,用造型手段再现到画纸上和空间造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生动的直观到创造表现出来的造型语言,表达了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内容。这经过观察、获得第一手的感觉资料和不断深入地认识和理解是两个阶段。所以美术作业的过程,是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通过直观的感性认识、观察比较、思考,然后再到理性认识的写生教学,理性认识有感性认识的基础,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而间接认知,单纯注入理性认识和技巧的临摹教学,缺乏感性认识直接观察的教学训练,这样的理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的基础,违背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

临摹作为传授技巧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学习前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为发展理性认识的内容而进行临摹教学是必要的,况且,我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和造型技巧,并不像西方的写实艺术那样依靠模仿。艺术表现要从自然出发,又应该与传统的审美观念和造型技巧保持某些联系,即只能是一方面舍弃传统中保守的因素,一方面吸取传统中有益于新的创造的成分。因此临摹教学可在启蒙教学进入基础教学之后,尤其应在专业教学中进行。同时要改革临摹教学方法,不能“死摹”,要带研究性地临摹,摆脱它的束缚作用。

 

二、模仿性教学与创造性教学要辨证统一

法国哲学家卢梭说过:“孩子们是伟大的模仿者。”模仿是人的本能、天性,人类祖先的历史文化、知识经验,正是通过子孙后代模仿传习,沿袭至今。不能模仿就无法传习。但是,如果只能模仿不会创造,人类社会也就不会发展进步。

写生模仿是写实主义表现的教学手段,写实是艺术表现的基本方法。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建立的以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的写实体系,对培养观察、思考、记忆和想象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教育作用。但是,写实主义也有行而上学的一面。受行而上学的支配,写生教学就会步入自然主义表现的迷途。因此,单纯的写生模仿,同样会对创造性表现能力的发展起到严重的束缚作用。美术教学规律告诉我们,记忆与想象教学是通向创造性表现的桥梁。

强调模仿性与创造性的辨证统一,以创造性表现为目标的美术教学,不仅限于艺术创造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写实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会激发学生对创造性活动的兴趣,有利于他们能力的提高。历史上很多著名画家可能同时又是文学家、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和学者。这说明了美术与科学、文化的创造性能力之间互相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认识过程与感情性格形成过程要辨证统一

艺术创作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统一的过程,学生的作业过程也有这个特点。学生在作业时,他们在表现客观世界的同时,也顽强地表现自己的主观世界。所以只有认知,没有感情欲望是画不好画的。美术教学的心理过程,一方面是,感受——思考——知识、智慧、能力、技巧发挥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感情——欲望——意志、性格、审美行为、品质、道德、世界观体现的过程。总之,情与知是美术教学过程的一对孪生姐妹。美术教学强调情与知的辨证统一,还在于美育本身动之以情,寓之以理,从认识动的情节到表现宁静的世界,在鼓舞情绪、振奋精神、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等方面,给予教育和影响。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美术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些做法    下一篇:学生创造力缺乏的原因和改进方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