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美术论文

在童画中放飞个性

所属栏目: 美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童画中放飞个性

箬横镇中心小学    郑笑平

内容提要: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的感观非常的敏锐,而我们不必拘泥特定的模式。因为每个孩子都以自己的语言和个人的方式完成美术作品。我们的任务就是为了发现、发展孩子们的优点,从而帮助孩子得到发展。

关键词:    儿童画   绘画    个性     教育    发掘

从大学时代起就知道将来要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因为我们是未来的教师。带着那样的心情在这岗位上与孩子们一起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在和孩子们一起玩耍、交谈过程中慢慢的发现,即便是平时被我们认为绘画较差的学生,在他的画面中同样有值得我们深思和欣赏的地方。孩子们画画是从不去思考自己的表现方法和色彩,他们也没有什么是不能画、不敢画的,他们表现的就是他自己——天真而纯洁,张扬着他们的个性。然而,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在不经意间抹杀了孩子们的个性,并且自以为非常完美。为此我查阅了一些教育类书籍一起给自己更好的答案。

 (一)个性的定义

 绘画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喜爱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但它却几乎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的表现方式。绘画是儿童心理、人格、情感等等方面的一种表征,也是儿童天性和个性的自然反映及流露,一幅完整的儿童画,就需要有纯真的童心流露。

那么什么是个性?定义很多,但至今还没有一个是大家公认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无不研究个性问题,都有各自对个性的一套解释,离形成一种共识还很遥远。个性也叫人格(personality)。这个概念源于拉西语Persona,当时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与我们今天戏剧舞台上不同角色的脸谱相类似。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个性也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指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个性对于一个人的活动、生活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命运、前途有直接的作用。个性是大脑结构的特征,我国通称为禀赋,一般表现为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人都有个性。

(二)教育中蕴藏的个性

尹少淳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性,这是社会充满活力和丰富多彩的原因。美术教育必须尊重它,呵护它,应成为学生个性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庇护所。”

    我们并不是否定儿童在学绘画时,掌握一定的绘画知识和技巧的重要性,知识技法仍然是美术课的主要内容,但它不是学习绘画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正如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斐德所说:“在美术教育中,美术只是被用来作为达到目的的一个工具,其本身并不是一个目的是通过创造性的程度来使人们更富有创造性,而不问此会使用在何处。”有一句话说得好:美术教师如果只传授知识、技法,教得再好也还算不上儿童美术教育。既然叫儿童美术教育。“教育”两个字才是最重要的,而这两个字所包含的内容就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首先,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掌握技法的工具。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通过教育,使孩子得到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宗旨。每一个孩子天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些优点,我们的任务就是为了发现、发掘他们的优点,从而帮助孩子得到发展。中国人讲究“因材施教”,早从孔老夫子起,我们的同胞就知道,不同个性的人要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而孔子就是最好的“代言人”。

(三)童画中张扬的个性

孩子无拘无束的想象与创造的表达,就是儿童画中的精髓。一位内向的华裔小女孩在向一位有名的日本画家学习,这位画家从来不指责小女孩的画有什么“问题”-----构图的位置,物体的大小,画面的内容,色彩的调子……孩子的父母觉得很奇怪,过了好久,终于忍不住去了画家那里,画家并没有说什么,一直在看孩子的画。最后画家对着一张画说:“卷心菜是孩子选的,在画面中小和冷冷的蓝调子是因为孩子看到了悲伤的卷心菜,她觉得它非常的忧伤和孤独。角落里的咖啡杯碰在一起说明它们是好朋友,孩子的感觉就是最好的画面,不需要我再去做什么。”过了一年,孩子的画在儿童绘画中得大奖。

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指责孩子的绘画构图不够饱满,物体偏了,大小不合时宜,色调灰暗……然而却总是忽略栽画面背后孩子所展现出来的“个性”,遇到挫折的孩子,也许从此不再“敢”拿起画笔。儿童愿意画画,恐怕不一定是他们热爱艺术,而是想要通过画画来表达些什么。儿童也许不懂得什么是艺术,但他们却明白画画在信息传达上的“意义”。

例:小阳是个不多话、略胆小的女孩,同伴们对他的评价也很差,认为她是笨蛋,根本就不会画画,在美术课堂上几乎没收到过她的画。几节课后发现,其实课堂上小阳拿起笔看起来非常认真。可是当你走过去的时候,他会用手挡住画面,经过几次反复的鼓励,小样终于愿意拿开手。画面当中其实只有几笔简单的线条,但是看起来非常仔细,有许多檫过的痕迹。经过夸奖和鼓励他大胆的作画,终于在不久之后收到了小阳的画。画面生动而有趣线条有力而仔细,画面表现了他是一个乖巧而胆小的可爱女孩。

    “我花费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这是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说过的话。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孩子的感观非常的敏锐,而我们不必拘泥特定的模式。每个孩子都是天然的作画者、也包括天然的解读者。因为每个孩子都以自己的语言和个人的方式完成美术作品。据学者分析,他们能通过观察和实践自己提炼自己的“概念”。因此,美术活动是真正的自主活动,使学生不会受到挫折感的伤害。

在美术活动中比在其他学科领域中能更大程度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发给学生材料,他们就会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以个人速度进行创作。一则报道上说,德日学校课堂授课完全是开放式的。教师只是提出任务,稍加启示,大部分时间都是让学生各取所需,各得其乐,让学生在成功里进步,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教师是活动课程的准备者、组织者,只在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教师才帮助他们,真正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而我国小学课堂授课绝大部分还是采取的严谨的准备,一环一环进行教学程序,追求课堂的主动性,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其实还是教师为主导,学生大多只是被动地吸收。听课看课都讲究形式,学生学到多少甚至有没有学会也不管的。很多优秀的课,都只是以形式丰富多彩,像演小品一样用各种花哨的道具,其实就是“看看有趣”。

   

有一位外国教师来中国的上了一节课,课堂中他画了一个圆圈问:“你们觉得这是什么?”中国的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是圆圈”。在中国的老师来说,这是非常满意的答案。然而外国教师摇了摇头,他说:“不,那不是圆圈。”在国外,学生也许会回答,这是太阳,足球……他们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想象力。而在中国,学生的答案则是一模一样的。这怎么能够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现代教育应该是以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充分尊重和保护他们的个性。艺术教育则更需要个性,没有个性就无所谓艺术。教师应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方法等等,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切不可强求一律。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审美个性的独特性,越有个性的艺术就越美,越能发现独特的美的人就越有审美能力,越有创造力。所以,在儿童美术教育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用启发的方式,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得到全面的发展。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欲,并教给他们具体的创造性思维方式,让他们得以自由地运用。

读过美术史的教师都知道,著名的画家凡.高,他之所以成为一代画家,就是因为他用绘画来表达他的主观感受的,他不满于单纯的临摹古典的教授方法,曾被安特卫普美术学院赶出了学院大门。凡高认为:绘画不能仅仅满足于单纯的模仿事物的外部形象,而应当凭直觉在真实的描绘自然的同时,表达艺术的主观见解和情感,使作品具有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如果凡高仅仅临摹古典,那么他也只能是以为画匠。

发展个性是青少年成才的基础,这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纳于1983年提出,后经十几年的补充,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说:“我觉得更好的教育是注重个体发展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自私,也不是自我中心,而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最大程度上了解每一个儿童,知道他们的长处和短处,更好地提供教育措施,更好地测量评价他们,让儿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潜能”。盖洛普公司的一项连续30年的研究报告阐述的中心主题是:每个人都有天赋!只是大部分的天赋不是被摆错了位置,这就是没有努力或没有正确的方法发掘自己的内在天赋。

孩子们是富有创造性的,他们头脑中充满了奇异的想象,他们喜欢无拘无束地标新立异。作为一名园丁我们不能让我们的花朵丧失了个性,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我们能够找到孩子的个性,并加以发掘,我们的孩子会像向日葵般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美术教育学》 陈明太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心理教育学》  卢家楣 上海教育出版社

3、《现代教育理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4、《美术及其教育》 尹少淳  湖南美术出版社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美术兴趣班中混龄教学的探索    下一篇:映日荷花别样红——浅谈信息技术在优化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