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数字图书馆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重要性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发展的新阶段。宽带网基础上的数字化突出了内容产业的重要性,宽带需要内容,内容带动服务,服务进一步刺激对带宽与内容两方面的需求。信息时代的产业发展规律正在浮现出来。于是,作为信息时代网络内容的一种主要的和有效的组织形式,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

一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是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几乎图书馆的所有载体信息均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获取,读者通过网络组织访问外界数字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也就是说,数字图书馆是超大规模的、可以跨库检索的海量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它的特点是“收藏数字化、操作电脑化、传递网络化、信息存贮自由化、资源共享化和结构连接化”。数字图书馆建设同样也需要高新技术做支撑,包括:数字化技术、检索技术、存储技术、协同技术与交互技术、远程教育、搜索引擎及导航技术、安全与版权研究技术及数字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等等。数字图书馆的构成主要有三大部分:数据库管理服务系统、图书馆网络通讯系统、数字化的信息资源。
  数字图书馆以网络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向读者提供比传统图书馆更为广泛、更为方便的服务,给处于困境中的图书馆事业带来了光明的前景,图书馆的各种职能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因此,数字图书馆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保障体系,它的建设已成为当前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   “信息手段革命”转向“信息内容革命”,引发了全球性数字图书馆建设浪潮

       近1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领域连续出现了两次巨大的跳跃性发展:信息手段革命与信息内容革命。正是这两次跳跃性的发展,引发了全球性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浪潮。

       “信息手段革命”是指由数字技术所引发的信息传输手段的革命性汇流。由于数字技术成为一切信息传媒手段的技术基础,它为与信息传播有关的一切产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大众传媒(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音像等)、有线通讯与无线通讯以及计算机与网络因此而汇合为一,通过统一的宽带系统,为“用户”提供服务。信息手段的革命使全球化势不可挡。数字技术和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所有人都能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并使各种文化的交流逐步建立在快速、直接与个人的基础上。

       信息传输手段革命的真实含义实际在于“内容”。使通信业、传媒业、信息业融合为一的数字技术,在拆除了各种传媒之间的传统壁垒,使之成为统一载体的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对“信息内容”的需求,引发了“内容产业”大规模的“媒介转移”与资源整合浪潮,“内容革命”由此产生。欧洲人将此称为“信息社会第二发展阶段”。这个阶段被形容为是“内容为王代替网络为王”的阶段。由于内容产业实质上就是广义文化信息的数字化,所谓内容产业也就是以新的技术手段为基础的文化产业,所以,文化内容的创作和提供成了关键,文化产业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之一。“内容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现,引发了世界性的、面向数字时代的文化媒介迁移运动。发达国家竞相将本国文化遗产大规模转换成数字形态,以便为未来的“内容”市场竞争奠定新的基础。作为迄今为止数字信息资源的主要的和有效的组织形式,数字图书馆成为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基础性项目。

       数字图书馆成为“内容革命”时代的标志性项目,具有内在的必然性。人类学习、利用、收集、发现知识的形式和技术手段的发展密切相连,在纸张和印刷术的基础上,有了以文字处理为主的书籍的传统图书馆。当新的技术手段,即数字技术手段出现之后,传统图书馆自然成为向数字图书馆迈进的出发点。传统图书馆历来承担着保存和传播人类知识的关键角色。现代图书馆馆藏包括文字、音频、视频、多媒体等藏品,其知识积累的规模、收藏的结构等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的有代表性的载体。围绕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建立起来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无不构成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知识的积累、传播和创新的中心。因此,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实现内容革命必须以文化遗产数字化为中心环节,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必须从传统图书馆做起,必须以建设数字图书馆为基础。抓住数字图书馆建设就是抓住了国家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就是抓住了应对未来发展的挑战的关键环节。投资数字图书馆就是“投资未来”。

       数字图书馆建设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当前世界发达国家无不以国家政策主导数字图书馆建设,以公共资金启动数字图书馆建设。1994年9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正式公布了一项为期4年、投入2440万美元的“数字图书馆启动计划”。1995年3月,法国也开始在新建的法国国家图书馆将该馆收藏的100万册图书数字化。该馆特别重视“文化遗产”数字化,将该馆收藏的艺术精品及分散在法国各地的古书艺术插页用彩色高分辨率扫描仪录入光盘。1996年8月,德国联邦内阁会议正式通过德国1996-2000年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中心内容是建立全球电子图书馆和开展电子出版业服务。此外,1995年5月29日,法日英加德意7国的国家图书馆在法国成立了G7全球数字图书馆集团,以后又扩展为G8集团,该项目的目标是从现存的数字化项目中组织一个大型的人类知识的虚拟馆藏,通过网络为广大公众服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发达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已经展示出人类文化史上的又一次空前的“媒介转移”。这个转移正在使人类的交流、学习、生活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三  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应对信息时代新挑战的国家信息建设基础工程

       数字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领域,已经引起了许多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竞相实施本国的数字图书馆研发计划,呈现出激烈竞争态势。应对上述挑战,我国政府近年来也将数字图书馆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1998年7月20日,在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指示下,国家图书馆向文化部提出申请,要求在国家立项实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成立了以文化部领导为首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领导小组。这一阶段,主要是起到了普及数字图书馆知识的作用。

       1999年5月,国家863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组成立,并将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列为863重点发展项目。战略组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作为一项跨行业、跨部门、跨世纪的宏大工程,在政府有关部门和科研、教育、文化、金融、信息等各界通力合作、相互配合之下,全面展开。

   

        1999年6月,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研究组、中科院计算所、863智能计算机主题专家组、中华文化信息网、中国计算机学会和国家图书馆在北京联合主办’99数字图书馆论坛,研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理论、技术和法律等相关问题。会议邀请了国内外著名专家,从规划、管理、技术、法律等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共同探讨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走向。这次论坛是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奠基礼。

       2000年4月,中共中央党校列入国家863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这是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转折点。

       2000年11月,全国党校图书馆工作及数字图书馆建设会议在海口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快党校系统图书馆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步伐,要与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组合作,在全国率先建成数字图书馆。

       2001年1月,中共中央党校与国家“863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组、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在京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共同承担全国党校数字图书馆工程的设计和实施。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科技部部长朱丽兰等出席了签字仪式。

        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有关技术、管理、运营、法律等问题,总结工程试点经验,吸收国外先进科研成果,促进数字图书馆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2001年3月,国家863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组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签署协议,发起筹备“第二届数字图书馆国际论坛”。

        2006年8月10日,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应用研究》开题会在北京中国职工之家酒店举行,这标志着作为中央电教馆教育技术“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应用研究》正式确立。

        由此看来,作为人类文明的现代信息载体和传播渠道的数字图书馆在国家文化建设和全球的信息产业革命都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李京隆

 2008.1

参考文献:

《数字图书馆——信息时代发展新阶段的国家级挑战》

《关于数字地球与数字图书馆的思考》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电子阅览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意义    下一篇: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