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生命——学习科学新课标体会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学习了<<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课标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虽然也尽可能地体现出这一理念,但在实践中不难发现,我们总是不经意中给学生太多的限制,让学生实验,为了怕学生失败,没有正确的结果 总是把实验步骤讲得过于详细。让学生汇报,总是围绕着对结论有效的信息,而回避一些对结论虽然无效但能体现学生探究意义的信息;一些分组探讨也流于形式,草草收场。基于现状,我觉得认真学习并在教学中真正落实这一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科学课标把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定为:“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一学科性质,有两个基本要素:其一是培养科学素养;其二是启蒙。前者规定了科学课程学习的内容,后者是要达到的程度。这是与传统的以掌握科学知识为中心相对立的科学学习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只有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素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才能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他们进行科学知识学习的启蒙教育是适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所以培养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在小学生素质发展中所应起作用的科学定位。科学素养的内涵在科学课标中,包含为:“科学探究,情感与态度,科学知识”三个方面。情感与态度是科学学习的动力,科学知识是科学学习的材料,而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之一。小学生在科学知识的认识过程中,通过探究,培养探究的乐趣、信心和认识事物的科学态度,科学知识又是通过探究而获得。所以达成了探究的目标,才能真正体现科学学科的性质。
二、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以往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得到的结论,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所以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探究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因此,科学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体验未曾经历的独特经历。科学课程应该为儿童提供充分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领悟科学的真谛。因此,科学探究是学生科学学习的核心方式。
三、亲身经历探究活动是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把以"教学"为中心的课堂活动转变为以"探究"为轴心的科学活动,即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提倡学生探究和合作的学习,要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运用多种感官在活动中参与知识的发生和再创造过程,注重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亲自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通过过程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议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提倡让学生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关注环境,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的发展,关注自己的发展。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真正在体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做中学”。让科学成为做的科学,而不是纸上谈兵。发展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的科学才是真正地在关注学生的发展,社会的发展。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小学常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下一篇:科学课中学生“生生互动”能力的培养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