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打破学科界线,实施学科整合——小学科学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初探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萧山区人民路小学 徐  瑶

【缘起】

记得曾参加一个主题为“打破学科界线,体现优势互补,实施学科整合”的教研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有两名教师就同一个内容——《烧纸船》,分别上了一节科学课,一节语文课。

科学教师是这样展开教学的:首先,由“纸”和“火”两个朋友导入,从“易燃”变成“烧不坏”切入主题。接着,借助严密的过程设计,进行细致的操作指导,在学生领会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后,有条不紊地进行“烧纸船”的实验。实验中,火-纸-水之间呈现的奇特现象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了碰撞,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纸船为何烧不坏?最后教师从燃烧的原因和

       

“热传导”等知识,来论证盛水的纸船烧不坏的科学原理。一个很有启发创意的演示实验“烧不断的棉线”,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延伸和扩展。

语文教师是这样展开教学的:由“我是魔法老师”开场,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进行烧纸船的操作,在这个环节,教师略施小技:向学生展示的是没有水的纸船,而后来烧的是装有水的纸船。学生惊奇地发现纸船竟然烧不破,与自己的预想发生了冲突,学生的好奇心和课堂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而这时,教师并不急着揭晓谜底,而是用“小精灵”巧设迷局,扣人心弦。接着,请一学生上来看“精灵”,但要求不能把看到的告诉同学,做到的有奖品。“你们想看吗?”那就先完成一个片段练习:把刚才观察到的烧纸船的经过写下来,要求写清楚,语言连贯,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只有那些写得又快又好的同学才能上来一探究竟……最后,对学生写的片段进行点评、指导,揭晓谜底。

【反思】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提出:“

          

要改变当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课程倡导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强调不同学科的相互整合,避免各自为阵的分隔态势,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而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不应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应融入各学科组成的大知识之中,要关注科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要让学生善于学科学,爱科学和用科学。”这意味着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要相互开放、相互作用、彼此关联。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触须”向外延伸,从其它学科中汲取营养,进行“学科文化”,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这是一次科学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新尝试,对我们听课的教师而言,两堂课,犹如同一作料烹饪出两种不同的美味佳肴,无疑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大餐,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两堂课,同一内容,却是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科整合?因为,无论有没有这个研讨活动,语文老师也是这样子上,科学老师也仍是这样上。参加完这个教研活动,更多的老师脑中呈现的一个词恐怕是“同课异构”。查了相关资料,得到:

           

“课程整合”是指利用各门原来相互分裂的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将这些课程综合化,从而使学习的手段、方式等课程要素之间相互渗透、互相补充。而所谓的“同课异构”,是指针对同一教材内容,由不同教师去设计、构思,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教学实践的教研活动形式。那么,这次的教研活动,与其说是学科整合,不如说是同课异构来得更恰当些。

实施策略】

如何开展有效的学科整合?毋庸质疑,学科的整合,对学生的意义是深远的,不仅增强了他们的探究和创新意识,而且还发展了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但如何在课堂上开展有效的学科整合,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究。有教师提出:可以让两个学科的教师齐上阵,同上一堂课,而这一堂课的时间可以适当地延长,调整。如,在上《烧纸船》一课时,先由科学老师上场,让学生自主探究烧纸船的整个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获得直观感受,有了写作的素材;然后由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写作,并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最后再由科学老师登场,对纸船为什么会烧不坏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那如何将小学科学与语文这两门看起来毫不相关的学科进行整合?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身在这方面的尝试:

(一)相关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资源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是与科学课内容相近,相联系的,如果将这些课文内容进行整合,既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能避免学科间无用的重复。

例如:小学语文六年级的课文

           

——《我爱绿叶》,是一篇用散文笔法写成的科普说明文,既具有散文抒情性,又体现了科普作品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文章列举了绿叶的功能,说明了绿叶是怎样造福于人类的。为了说明绿叶对人类的巨大贡献,还运用了具体数字,使学生能在比较之中,明确绿叶的功能。把六年级的科学《环境和我们》单元中的内容与其整合,就能从科学的角度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并指导学生如何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激发学生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启发学生为保护生态平衡而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小学的中高段语文中,有不少的科普文章、科学说明文,需要让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分析,实验及收集数据的本领。如《太阳》、《航天飞机》等语文课文可以和科学中的《地球的运动》、《宇宙》单元相整合;《鲸》、《蟋蟀的住宅》等语文课文可以和科学中的《动物》、《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整合;《意想不到的灾害》、《我爱绿叶》等语文课文可以和科学中的《生物的多样性》、《环境和我们》单元整合……

(二)实验与写作训练的整合,相互促进

不止一位语文教师有这样的感受:让学生写作文真难,就连写最简单的写景状物作文都很难。学生也把写作文当成是一件头痛的事。而在科学的教学中,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写科学小论文,写观察日记,但往往科学教师指导的学生小论文,往往形式固定,语言朴素,可读性不强,而如果能在其中加上一些生动的语言,充满童真的叙述,就会使科学小论文更生动、形象。

1.让观察记录更丰盈,让作文言之有物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记录是思维的再现,观察与记录越来越为科学教师所重视。然而观察记录需要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作为支撑。如果将实验与写作训练相整合,就能使科学记录更丰盈,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也不再是言之无物,虚假过度。

例如:

前面案例中提到的《烧纸船》,如果是科学教师让学生写科学小论文,就会让学生用朴素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下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而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内容朴素,缺少儿童的童真,很少能描绘出文字的生动和形象。就像科学家们及我们教师写的学术论文,往往结构严密,观念严谨,科学性充分,但可读性不强。而经语文教师的提示,指导,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非常生动,有学生是这样描述的:红红的火焰像毒蛇长长的舌头,凶狠地舔食着脆弱的船底,我们原本以为小船顷刻间会化为灰烬,谁知过了很久,纸船竟然神奇地完好无损,我们惊奇万分,又百思不得其解……多么生动细致的观察描写,可见,通过语文老师的指导润色,观察片段就可写出内心的认知冲突,写出问题的悬念,继而产生继续观察、探究

           

“纸船为什么烧不坏”的强烈欲望。

其实,科学课中的观察与实验、种植与养殖,都是语文写作训练的丰富素材。如,三上的观察大树,寻访小动物;三下的种凤仙花;四下的观察油菜花;五下的做一个生态瓶;六下的环境调查活动……这些实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科学课中系统观察方法的指导和观察能力的培养,科学现象的记录指导,对于语文写作训练也是一种强大的支持。

2.运用科学名词,让作文更有科学性

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更多地是强调用词的优美,生动,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用词的科学性,特别是在写一些观察、实验类的文章,为了使文章更科学,就需要用上一些科学名词来解释科学现象。

例如:

在前面的案例《烧纸船》中,当指导学生写作“释疑”部分的片段时,就需要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用上一些科学名词,如:热传递、蒸发、燃点和沸点等,也可用上科学流程图。但文字表达并不一定要严谨慎密,也可以生动形象,不妨用上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如:“这个魔法小精灵竟然是普普通通的水”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把握时机,让细节演绎精彩——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下一篇:利用生活资源 活化科学课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