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幼儿园教育论文

引导小班幼儿正确对待玩具

所属栏目: 幼儿园教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我国,随着独生子女的追年增加,广大年轻的父母抱着“望子成龙”的迫切希望,对购买各种“寓教于乐”、“玩中长智”的玩具更是慷慨解囊,在所不惜。有的孩子爱枪,家中几十条各种各样的枪,有的孩子爱玩汽车则收集了上百辆的车,一般的孩子家中有几十样的玩具比比皆是,然而不少家长仅注意了给孩子购买玩具,却忽视了教育孩子爱惜玩具,保管和整理玩具,以致有的孩子不珍惜玩具,不知道父母购买玩具不易,喜欢就要,玩过就扔;有的孩子喜欢独占玩具,不懂与人分享;有的孩子每次游戏过后不收拾玩具,全由家人父母包办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在家庭中存在,在幼儿园也屡见不鲜。为此,我们对小班刚入园的36名孩子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在小班初期大多数的幼儿不知道也不懂得玩过玩具后该拾起来,同时也不爱护自己的玩具。他们与外界交往的机会较少,也谈不上与人合作游戏。入园不久就表现出争抢玩具,或是一个人独自玩,再不就显得怯弱,受人欺负等。多数幼儿不爱护玩具的原因,就其年龄来说可能有三种:一是幼儿年龄较小,不认识也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玩具,玩玩具只是为了求得自身快乐,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出现扔、摔、砸、斯等现象,形成了一些不爱护玩具的的习惯。二是幼儿缺乏价值意识,不懂得玩具从何而来,认为玩具可以随意喜欢就要,不喜欢就扔,来的容易,丢了也不在乎,父母则爱怜迁就,因而幼儿未学会爱护玩具。三是父母给孩子购买的玩具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或难度大幼儿接受不了;或太简单幼儿的兴趣很快就消失了,因而弃之不顾了。分析了幼儿不爱护玩具的原因后,我们对症下药,在小班一学年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帮助幼儿逐渐学习一些使用玩具带来的快乐和益处,从而慢慢养成爱护玩具、自觉地共用玩具的态度与习惯。一、介绍玩具,教会幼儿正确使用玩具的方法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准备了具有新颖性、鲜明性、可操作性的各类玩具,并且还配备了相当数量的同类玩具。如娃娃家的娃娃及小碗、小勺等各有四套、色彩鲜艳的大拼图有两大筐。从数量和质量上使玩具设备能满足幼儿需求标准。玩具齐备了,就要向孩子介绍玩具,教孩子正确的使用玩具了。介绍认识玩具有时候是集中进行的。例如:介绍娃娃家的娃娃,教师先神秘的告诉大家有一个客人要来,你们猜猜他是谁?然后用收音机放娃娃的笑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然后抱出娃娃,让幼儿摸摸、看看,讲讲娃娃如何的可爱、漂亮,再想我们应该怎样照顾他和他一起玩。从一开始就让幼儿对娃娃产生拎爱的感情,并教会幼儿如何抱娃娃,玩娃娃游戏。再如介绍图书,教师先给幼儿讲几个有趣的故事,然后让幼儿猜老师为什么会讲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呢?最后告诉幼儿故事就在这些书里。出示许多图书,让幼儿知道我们看了这些书也能学会讲故事,观察新图书是多么的漂亮,想想应该怎样看图书。有时是分组进行的,如:色彩大拼图这类结构玩具,集体讲不容易看清楚听明白,就在幼儿自选游戏的时间一组一组分别讲。教师先提示一个拼好的深受幼儿喜爱的图形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再教幼儿拼图的方法,最后由幼儿自己去拼拼看。当然,幼儿稍大一些也可以让他们自己看图形拼,通过研究、实验,自己想办法把他拼出来,最后把孩子的作品放在某个固定的地方展览,既鼓励已学会的孩子的成就感,又引起其他孩子的兴趣。一天换一组,直至全班孩子认识并掌握这种玩具的玩法。每一种玩具介绍后都让幼儿和老师一起商量怎样玩玩具才不致损坏、变少,达到教会幼儿正确使用玩具的第一步。在小班初期教幼儿正确使用玩具的同时,还必须教幼儿学会分享玩具。开始时由教师担任分配者,一筐玩具几个人玩,你一块、我一块、他一块;或你一堆、我一堆合理分配,每人玩自己一份,使孩子克制自己不去抢夺别人的玩具。逐渐过渡到由幼儿自己分配玩具和与人共享玩具。二、激发情感,使幼儿产生爱玩具的动机小班幼儿是非常概念模糊,对事物的态度往往受情感的支配,缺乏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要引导幼儿正确对待玩具,单纯地靠口头说教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一些幼儿能够理解并易于接受的方式,激发幼儿对玩具的情感,产生爱玩具的动机。;例如,我们进行了一个名为“玩具的哭诉”的活动,把那些破裂的拼图、断手的娃娃、撕破的图书等集中起来,采用拟人化的讲述,通过坏玩具的哭诉把日常生活中幼儿不爱护玩具导致玩具损坏的种种行为列举出来,然后让幼儿对照自己平时是否有损坏玩具的行为,教师用诱导的语言触发幼儿的同情心,使幼儿产生内疚感,帮助幼儿在游戏中注意控制自己的行为,养成爱护玩具的习惯。这类活动还有“小象找妈妈”、“玩具要回家”是针对幼儿把玩具随意丢放或带走的,“玩具笑了”是表扬爱护玩具的行为的,这些活动感情色彩浓厚,易于被幼儿感受和理解。三、建立规则,教育幼儿爱护玩具规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控制能力,教育孩子要牢记爱护玩具的行为,一般都 从遵守游戏规则逐渐过渡到正确使用和 收拾玩具,我们未为小班建立了 一下的规则:1:玩具轻拿轻放,不扔不摔不咬。2:玩具掉在地上,要随时捡起。3:游戏暂时不用的玩具咬 放在规定的地方。4:根据游戏或玩具的 特点限定游戏人数人次。5:定期洗玩具。以上的五条游戏规则在各类游戏中基本都适用,为了帮助孩子遵守第一条、第二条规则,我们还编了儿歌:“玩具玩具我爱你,大家和你做游戏,轻轻拿、轻轻放,不摔不咬爱护你,玩具玩具我爱你,大家和你做游戏,掉在地上忙拾起,脏了给你洗一洗。”这首儿歌孩子很喜欢,老师也 经常提醒孩子对照儿歌检查自己的行为。第三条规则是针对在不玩玩具的时候不用霸占玩具,第四条规则适用于限定人数角色游戏,如:“娃娃家”游戏,小班最初是一个妈妈、爸爸带一个孩子,以后可以发展逐渐增加成员---如哥哥、姐姐等,当人数超过的时候,只能要求孩子自己商量去玩别的游戏,这条规则可以帮助孩子在选择游戏减少矛盾,也教会了孩子学会谦让、等待、轮流、分享。第五条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玩过的 玩具必须定期洗晒,进行消毒,有点玩具是由保育员洗,可让孩子端到外面晒,这样不仅让孩子增强了爱护玩具的情感,而且劳动意识也都提高了。四:明确责任,培养孩子收拾整理玩具的习惯。    玩具是大家的,也 必须由大家共同收拾。我们要求孩子明确这一点,同时为孩子提供收拾玩具的条件,如筐、盒子。固定的玩具架,还教会孩子收拾不同类别玩具的方法,如:收拾结构玩具时规定自己玩自己收拾,角色游戏结束时,按和÷角色分工各自把玩具摆放指定的位置。这样树立了孩子的 责任感,又培养孩子爱护玩具的习惯。有利于孩子互相合作,增强孩子的 动手能力。五、教育幼儿共同使用玩具 。   共同使用玩具看上去和爱护玩具;联系不大,其实一方面 ,孩子共同使用玩具就减少了争抢玩具的机会 ,损坏玩具机会相对减少,另一方面,共同使用玩具会使孩子尝到联合与合作 游戏比单纯游戏有更大的乐趣和成功感,对玩具的兴趣越来越大,爱护玩具的感情也就越来越浓。这一问题的具体的做法是:1:教会孩子共同使用玩具的方法   孩子争抢玩具,除了要抢,不懂得谦让外,还有一些客观原因,有时玩具少想玩的人多,有时是急切需要的玩具别人正在玩等等,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们教给孩子三种不同的方法:A:轮流玩,当有的玩具只有一个或者数量较少想玩的人又多时,我们提倡轮流玩的方法。如:汽车、医院游戏 孩子都喜欢当司机或者要当医生打针,可是方向盘只有一个,医生用的针只有一个,我们就让孩子轮流选择,如按照一组一组的轮流,轮流玩又先又后到底谁先玩,解决这个办法是大家协商,B:分享,结构。建筑或体育游戏玩具虽然很多,可有的孩子喜欢独占若干,别的孩子拿不到自己所需的玩具,这时候我们反复讲清楚幼儿园的玩具应该大家分享的道理,大家拿一块拼一块,用完一样换一样,不要先抢在手里,同时文明还鼓励孩子把自己家里的玩具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C:谦让,有时在游戏在中会出现手中的玩具或我需要你手中的玩具一方去拿另一方不让的现象,这时就要教会孩子学会借与被借,借的一方有礼貌的问:"请你借给玩一会,好吗?"等被借的一方表示同意后才能感谢与拿走,如被借的一方不同意则说明情况,请另想办法。或者二人共同使用,当一个孩子为借别人而作出谦让时,老师则加以肯定并向大家宣扬,引起其他孩子的模仿。2:帮助孩子充分体会独占玩具的弊病和共同使用玩具的快乐。喜欢独占玩具的孩子缺乏与别人共同使用玩具的经验和机会,也不知道独占玩具给别人带来的苦恼,因此老师要启发孩子注意体会别人的情感,激发孩子的同情心,使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不愉快,了解这样的行为是别人不喜欢的,容易使失去别人的友情,相反的共同使用玩具则大家都会很快乐,我们可以运用故事,生命只想自己,不想关心别人的行为后果,经过讲述/复述和表演,给孩子上了一节生动的课。3:鼓励孩子在共同游戏中的良好表现。培养孩子正确使用玩具非一日之功,而是要经过长期的引导和教育。老师要注意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特别是那些个性强的,习惯差的孩子及时给予口头表扬,物质奖励等等,帮助孩子在建立自信心的同时,逐渐做到自觉正确使用玩具。六:随机进行玩具:“来之不易”的教育。 孩子年龄小不知道玩具以及别的用品是父母辛勤工作还来的,也是许多大人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比如我们有一个孩子每次出幼儿园大门就缠着家长买玩具,不依就不走,甚至大哭打闹,父母只好依着孩子,可是孩子是真的相互喜欢玩具吗?其实玩一会就不玩了,或者送人,或者随便把玩具弄坏,有的孩子还在同伴面前炫耀:“我要什么,家里人就给我买什么。”我们帮助孩子了解任何东西都是父母辛勤劳动所换来的,也是工人叔叔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把玩具弄坏了,不但爸爸妈妈不高兴,做玩具的大人也不高兴,所以应该要珍惜玩具,爱护玩具,不应该浪费,孩子有了玩具有之不易的初浅认识,也能增加爱护玩具的情感。   通过小班一学期的教育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幼儿期孩子可塑性很强,没有更改不了的习惯,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教育。如果老师采取了正确的,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教育手段就能帮助孩子改掉不良行为习惯,形成许多良好的品质,使孩子终身收益,这是我们教师应奋斗的目标。 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自然角成为幼儿成长的乐园 市教育学会获奖论文    下一篇:我谈幼儿园环境布置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