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班主任论文

从班会课入手,进行孝道教育

所属栏目: 班主任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班会课入手,进行孝道教育

【摘要】   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影响着中国的历朝历代,更影响着一个人的内心情感世界的构建,品德的形成。新的历史时期对孝道有着新的解释,学校的孝道教育则是让学生学会感恩:感恩生养的父母,感恩培育的老师,推而广之感恩生命、感恩身边的亲朋,感恩这美好的世界,从而构建和谐的家园、和谐的校园、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世界。

【关键词】  90后、孝道教育、感恩意识、班会课

【正文】

一、        孝道教育的现实意义

1、 社会影响及学生孝道意识的现状

面对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多元化,信息获取途径多样化的社会,言论充分自

由,很多观念的交锋,人们的道德观念难免遭到冲击甚至有的被颠覆。人情淡漠和金钱至上,利己主义,这些不良的社会影响正腐蚀着人的精神世界。

今天在社会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德才兼备是上品,有德不才是次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不德者是危险品。可见社会对道德的呼唤,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加强道德教育显得犹为重要,而它也一直是教育的首要任务,特别是青少年,是非判断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学校这一青少年生活学生的集中场所,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重任在肩。

二十一世纪,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挑战和冲击下,青少年普遍存在孝心缺失已

是不争的事实。当今社会,有的青少年不关心、不孝敬、甚至打骂父母;有的青少年不尊重、不帮助,甚至蛮横、欺辱老人等。开学初对任教的两个班级116人进行调查表明:父母累了或者病了,只有不到一半的孩子能主动端水送药。

据日本某青少年研究所进行过一项问卷调查,其对象是日本15所中学的130 名高中生、美国的13 所中学的1052 名高中生、中国大陆的21 所中学的1220 名高中生。问卷中问道:“你最尊敬的人物是谁?”结果日本的学生认为第一是父亲,第二是母亲;美国的学生认为第一是父亲,第二是球星,第三是母亲;而中国的学生头十位最尊敬的人里面竟没有养育他们的父母双亲!试想一个连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不敬的人还谈什么家国,一个连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愿回报的人还谈什么奉献付出。

“百善孝为先”,孝道作为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但其本质的精髓部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会、也不可能改变的。从2004年开始,中宣部、教育部将每年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对青少年开展以“孝敬父母和长辈”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学校的德育安排,也要求初一年级开展“弘扬孝道精神”的教育,让学生懂得感恩,孝敬父母、师长。

2、 学生群体的特点

90后的学生生活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大多是家庭的独生子女。良好的

家庭经济基础,来自家族的呵护让孩子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生活,本来是他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全都由家长代劳了,应该自己负的责任,全都由家长承担了,难怪孩子们只懂得索取而不懂得付出,感恩意识越来越薄弱。因此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亟待纠正。

家庭教育的严重溺爱,让学生自身养成的“唯我独尊”强烈的利己思想,考虑问题往往以个人为中心。每个家庭也将近来社会流行的“赏识教育”毫无选择的淋漓尽致地发挥到了极致,大多学生是在“被赏识”中长大的,稍不如意便会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这又要求老师在处理问题时讲究方式方法,而且家长对孩子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态度,让家长面对孩子错误时都是苦口婆心,“晓之以理”,所以这群学生的意识里积攒了很多的“道理”,传统的说教式的孝道教育对他们已没有多大的效果,而且这也跟不上时代对教育的新的要求。

二、孝道与感恩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对我们有恩情!

懂得感恩就懂得感受生活的美与善,懂得感恩就懂得回报付出;学会感恩就学会了尊重学会了爱,学会感恩就会由内而外的约束自身的行为。

孝道教育与感恩水乳交融在一起。

何谓“孝”呢?从最初的甲骨文对“孝”字的书写可见,孝的本意是指善待父母。善待父母首先要孝敬父母,而“孝敬”,就是对父母要敬重、尊重,要在心里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要关照父母、疼爱父母、孝敬父母、反哺父母,并推而广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因感恩而付诸孝顺。

可见,孝道教育的关键是的培养。所以我们可以从孝道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以感恩为动机强化孝的行为。

三、如何利用班会课进行孝道教育?

班会课作为班级集体探讨并接受品德教育的一个阵地,精心策划好班会课,利用好班会课,是每个班主任需认真研究、用心实施的工作。以下我将结合本学期的班会设计谈谈我的做法。

1、利用生活认识孝道。

道德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即教师和学生之间以道德探讨为基础的教与学的过程,德育过程的双向重构和学科渗透是德育的核心,若以教师为权威,以脱离现实生活为标准的教条式道德教育只能使德育失效,德育过程应该是一个渗透性的过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也贯穿于生活的各个细节。

9月1 日开学,东莞的天气炎热,家长们大包小包的加在自己身上,送孩子来报到,汗流浃背。当天的晚自习,我让学生静心回顾了当天的事情,写在周记本上。

第一周的班会课的主题就是《我辛苦的爸妈》,班会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给刚小学毕业的升入初中的孩子播放了一则母亲剖腹生产的视频,了解“我们是这样来到这个世界的”,体会母亲的伟大。看着剖腹时架在母亲鼻孔的呼吸器,看着伴随母亲的鲜血而出世的新生婴儿,看着母亲顾不上自己疼痛依然微笑地看着新生的孩子,学生的眼里都闪着晶莹的泪光。

学生的情感已调动,再谈孝道就水到渠成了。在周记中黄乐池同学感受非常细腻,班会课上,伴着徐徐的音乐,让学生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诵《感恩父母------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父亲的车骑得很慢,也异常吃力,毕竟我也有100多斤,坐在后座上,我清晰的看着父亲背上的衣服先是零星的汗迹,随即便湿成了大片大片……费力蹬的脚踏车、身上汗湿的衣服、头上刺眼的白发,这就是我那年过半百的父亲。”班会最后让学生自己谈感受,为何要讲孝道?学生明晓的道理是在感动的基础之上,而非单纯的说教。

    

只要教师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学生生活中许多的爱的故事:天雨排放在校门卫室的厚厚的棉被;天气变化时家长传来的添衣防寒的短信,每周返校时校长在校外笑容可掬地迎接;每天起床后吃早餐校长在食堂前指挥排队状况时关切的情义……这些都是我们进行感恩孝道教育的第一手资料。

所以学生对孝道的认识不再停留在听妈妈的话,更懂得了有孝也有敬,孝敬父母长辈也孝敬老师。

2、利用文化经典进行熏陶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不乏感恩的佳话,这些都为孝道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材料。为此在期中之后特意举行了一次《品读国学经典,弘扬孝道文化》的主题班会。开学初就让学生增加积累,作法一:结合学校的经典诵读,从孝道传统文化中收集精髓的篇章让学生吟诵。作法二:以宿舍为单位,搜集孝心故事,每三周进行一次地孝心故事交流会。因此两个月后的班会很成功。

第一个环节, 学生高声地吟诵:《诗经》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孝经》中有“教民亲爱,莫善于孝”,《论语》中有“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第二个环节,分享爱的故事:“二十四孝子”,

文学是被泰戈尔称作比大海和天空更浩瀚的“人的心灵世界”和“历史的广阔天空”,是由人的知、情、意构筑的心灵世界。孝道、感恩更是文学创作中一道温情的风景,在文学宝库中更不乏感人的篇章。

当代著名作家冰心就非常关心对孩子孝敬父母的教育。她要求,对儿童的教育不能只讲大道理,首先要教会孩子如何关心父母、爱护父母,她的笔下更是有很多的赞颂母爱的诗篇。结合语文课内外阅读的积累需要,要求学生每周回家必须阅读一篇相关文章,将美文传至班级邮箱以供大家欣赏交流。乌鸦的反哺之孝;山羊的跪乳之恩,斑羚飞渡时母爱驾起的生命之桥无不感动着我们;张洁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毕淑敏的《孝心无价》……细腻而深情的文字无不感动着每一个学生。

3、利用身边的案例,树立学习榜样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尽管这一群学生受惯了“赏识”,但是对于刚进

入初中的学生来说,都希望在一个新的群体里被认可,这种高级的心理需求只要利用得好,就会促生学生大量的良好行为。

利用校园的案例树立榜样。东华的学生上下学大多家长接送,每到上下学的时候校园附近的交通就严重堵塞,为此鼓励学生在校外下车,每周返校时统计在校外下车或是与同学拼车的学生,以示表扬,对市区内的学生独立乘公交上学减少父母操心的给予德育加分。事情虽小,但是在老师的表扬声里学生依然感受到了为父母分忧,用力所能及的小事回报亲情的快乐。

班级叶少婷、沈维发等同学无论在校园哪个角落都主动礼貌问候老师,刘浩铭同学接受老师的东西总是双手,跟老师谈话都用敬称“您”,40班的陈宝怡同学每次进入老师办公室时都会敬礼老师问候,离开时不忘说谢谢再见……这些身边的小事,在老师的口中大肆地加以表扬,不仅强化了该生的敬师行为,更让其他同学看到了同龄中的榜样。

4、利用媒体资源,让班会课动情

常说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日常的教育中我们总想感动学生,因为

只有内心的力量才是强大的力量,比任何条文的约束都强大。

现代社会媒体力量是无穷的,他们集中了精英的智慧,制作出了一个个感人而又富于教育的视篇,或是电视剧或是生活记实或是歌曲舞蹈,这些都是我们可利用的资源,它可为班会课的煽情点上一把旺火。

央视的公益广告《妈妈,我为你洗脚》,根据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

物的田世国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连续剧《温暖》,著名演讲家邹越老师的大型爱心演讲记录片《让生命充满爱》,青年歌唱家刘和刚深情演唱的《父亲》等等,这些有声有形有故事的媒体资源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班会素材。

5、在讨论中提高认识

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下面教材供我们模仿学习,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反而

教材,让我们反思。真理愈辩愈明,孝心越炼越纯。

身为班主任,平常收到家长很多短信,一日一家长发来短信要我告知孩子:

周末接孩子时看到孩子没了卫生纸,现已送到门卫,让他下课去拿。如此的小事都要家长代劳,不得不说孩子为父母着想,替家长分忧,独立生活自理能力的薄弱。以此为契机,在班上展开了一场讨论班会:《孝敬父母,从点滴做起》,让学生揭发生活还有哪些类似的行为,讨论类似行为的不妥之处,在讨论中明白孝敬父母,从点滴做起。

针对学生中不吃饭吃零食度日的现象展开讨论《我的身体谁做主》,明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我们要学会珍爱,伤害身体是对父母的伤害。针对李智健学生的父母打来电话说孩子不听话,与父母顶撞的现象,召开班会《父母的唠叨为哪般》,让学生在回忆中理解父母的一番苦心,在描述中体会父母受到孩子顶撞时的难过,明白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学会换位思考,学生在周记中都深情的写下了文章《向您说声对不起》检讨自己对父母的不敬。

针对学生宿舍就寝常有人说话的现象,我让学生自己展开调查:宿舍管理老师的一天,夜猫子的一天,宿舍夜聊的话题,精力的来源。之后在班会课上讨论“我的行为触犯了谁”,从理解宿舍老师的辛苦、尊重同学的休息时间、保障自己充足的睡眠、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的角度,明白宿舍夜聊的危害。

社会中不尊重长辈,甚至辱骂殴打长辈师长,杀父弑母等大逆不道的案件也曾见之于报端。针对这些感恩意识淡薄,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我为中心,只知受惠,不知感恩的现象召开班会《生命中,我的恩人》,在案例的分析中了解这些不仅违背了孝道更触犯了法律,在讨论中认识生命中对自己有恩的人,学会感恩:感恩老师,哪怕是宿舍管理员,食堂的师傅;感谢父母,感谢同学,感谢生命中每个与自己相关的人。

 

班会课是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孝道的教育并不需要说出多么高深的道理,所以班会课的设计切忌变老师的说教,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给学生一些感动,从内心的生发感恩的情感,以此来提高自己对生命、责任等问题的认识,约束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学校的孝道教育是刻不容缓的,但是单靠班会课教育是不够的,它更应该是渗透所有学科与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春风化雨的教育,单行单靠学校进行孝道教育也还是不够的,同时也应该求得家长的积极配合,改变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班主任只有用心去滋养,才能浇灌出学生心中感恩之花,达到孝道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马艳《当代青少年孝意识淡漠的原因及拯救措施》世纪桥·理论版 第3期

2、  张苗苗《弘扬传统孝道的现实意义》《青年科学》 2009年08期

3、 张浩《青少年新孝道教育研究 》 

4、 李镇西 黄静《孩子的成长云需要感恩教育》《班主任之友》2007年 第07期

5、 孟辉《主题班会设计“六要”与“六性》《中小学班主任谋略》丛书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在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中的一些尝试    下一篇:用爱搭建教育的蓝天 例谈爱的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