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班主任论文

浅谈低年级“温馨班级”的多元化建构

所属栏目: 班主任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常州市勤业第二小学      孙   丹

论文摘要:

   本文站在儿童的立场,从低年级班主任的视角入手,剖析了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认为儿童是一个自己能感知、思考、发明、有理想和表达的人;是自我生长中的主角;是富有巨大潜能的生命。低年级教师,特别是一年级的教师在与孩子打交道时就是在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健康地、乐观地生活、勇敢地面对困难、快乐地与人交往。并从构建交流互动的平台,读懂童心;妙用真善美的童话,浸润童心;三、善用多元评价,激励童心等方面阐述了低年级班主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我教育、健康成长,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的策略与途径。

关键词: 沟 通   童  心  智 慧

珍视童心

低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他们对校园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向往,都相信自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孩子;只要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每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走进校园的第一天,都有着一双闪闪发亮的眼睛,这是其他年级的学生所没有的,他们非常愿意与老师亲近、交流,他们都是蕴藏着丰富潜力的宝藏,等待着被开启、等待着发光发热。正如意大利瑞吉欧在的《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一书中,有这样一首诗《着实有一百》中说:“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动机,一百种思考要领、游戏要领及语言要领;/尚有一百种……/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一百再一百),但被偷去九十九种……”。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视儿童为一个自己能感知、思考、发明、有理想和表达的人;是自我生长中的主角;是富有巨大潜能的生命。低年级教师,特别是一年级的教师在与孩子打交道时就是在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健康地、乐观地生活、勇敢地面对困难、快乐地与人交往。我们除了从成人的角度、从教学的结果来看待孩子外,教师还应当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了解孩子要获得什么?怎么获得?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发现问题;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思维、用浅显的语言来教育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

聚焦低年级学生的主要问题

1、活泼好动与静心学习的矛盾——纪律问题

2、精力旺盛与文明游戏的矛盾——休息问题

3、自我中心与和谐交往的矛盾——交往问题

4、积极向上与方法不当的矛盾——学习问题

【解决策略】

 一、构建交流互动的平台,读懂童心

1 、体察

当小朋友告别熟悉的家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不善表达、内心孤独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两个障碍。特别是语言障碍,它让有些性格内向孩子无法与同龄的孩子交流、无法老师寻求帮助,有些外来借读生因为普通话不标准,还会遭到其他学生的嘲笑,久而久之,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必然会变得沉默寡言、自闭内向。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当平等地对待这些渴望帮助的孩子,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们支一片净蓝的天空,让他们在班级中营造的爱的氛围中,感觉到自己和别人一样,是可爱的,是老师喜欢的。

我班的秉秉是来自苏北的小男子汉,农村的黑土地给予了他强壮的身体和开朗的性格。他按照家乡的生活习惯,一有空就和同学们玩摔跤,不仅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由于“手下无情”,常有学生摔得哇哇大哭。由于城里的孩子娇生惯养,很少和土地有那么亲密的接触,又都细胳膊、细腿的,哪经得起活泼好动的秉秉竭尽全力的一摔。因此,才开学几天,就有家长来学校告状了。安抚过受伤学生家长后,我很生气,头脑中第一个念头就是把这个闯祸大王抓来,狠狠教训一通。可理智让我冷静了下来:他是个来自外地的孩子,由于普通话不标准,上课已经很少发言,每次看到我,总躲得远远的,问他家里的情况,他也总是一个劲的傻笑,什么也不说。现在如果我在全班面前狠狠地批评他,那么就等于给他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师生之间将更难沟通,想让他融入班集体就更难了。怎么办呢?

深思熟虑后我先将秉秉找来,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毕竟是个朴实的孩子,我刚问,他就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了出来了,虽然有些听不懂,但大至经过我明白了。原来,他喜欢摔跤,我班的几个男孩子就常向他挑战,先是一对一,他总能对付;可对方不服气,说他是乡下人,就几个人一起压在他身上,他用力一推,想把压在他身上的同学推开。没想到其中一个同学头上摔了个大包,回家就请来了援兵。真相大白,我的内心庆幸没有感情用事。我将秉秉带进了教室,当我站在讲台上时,我发现那几个挑衅的孩子正幸灾乐祸,在等着看好戏呢!

我先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描述给大家听,然后组织学生对“这件事到底错在哪?”展开讨论,许多学生认为两者都有错,特别是向秉秉挑战的人不能以多欺少,更不能因为秉秉是农村来的就看不起他,如果今天受伤时秉秉,这件事也许就不了了之了。有的同学还例举了秉秉平时为集体默默打扫,多次代替同学提水拖地的事,证明他比那些欺负他的同学更爱集体、更关心同学,以此说明这样热心肠的人是不会欺负同学的,希望老师从轻发落。同学们的发言很让我感动,也让秉秉深深感受到,并不是所有人都把他当作外乡人、陌生人,他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印象是那么美好。他黝黑的脸庞不由自主地红到了耳朵根。

于是我要求秉秉和那几个孩子各自为对方做三件好事,并要把自己为他人服务的感受告诉大家。一周后,我利用晨会课的时间,组织他们进行了汇报。有意思的是,他们在彼此服务中增进了了解,成为了好朋友。而秉秉似乎也更愿意为集体服务、为同学们服务了,他不再和大家练习摔跤,课间总有同学邀请他参加有意思的游戏:翻绳、跳皮筋、丢沙包……他正逐渐融入集体中。而看到我,虽然还是憨厚地笑着,但已经不躲着了,每每犯错,他也会努力反省,为集体或同学做好三件事来将功补过。

孩子是单纯的,外来民工的孩子更是纯真,正因为同学们对他热爱集体的行动予以的肯定、老师在他犯错时不是粗暴的惩罚,而是让他用做好事来弥补过失。班里这种正确的舆论导向,一种被尊重、被呵护的情感体验,让孩子学会了反思、学会了用行动来承担责任,渐渐地他就会用自己感受到方式去回报他人,学会宽容、大度、养成敢于承担责任的处事习惯。

2、沟通

现在外来新市民越来越多,外来借读生有别于本地学生的一个大原因,就是他们的家庭情况不一,他们得到的家庭教育与本地孩子迥异。外来孩子的家长常常忙于工作,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很少给予实质上的关心。他们虽然对于子女的成长倾注这极大的希望,但由于文化层次低,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原因,使得他们有顽固陈旧的传统观念、原始思维模式。如有的家长教育方式粗暴,孩子做错事就拳打脚踢,满嘴粗话;有的家长苦口婆心,对孩子的行为唠唠叨叨,却不能付诸行动指导孩子怎么做……

       

为了让了解外来学生的在家表现,我经常在《家校联系本》和短信平台上为学生家长留言,同时我经常也经常可以在《家校联系本上》阅读到外来民工家长字迹不工整,却热情洋溢的留言:

一位来自新疆的孩子家长,十分关注孩子的学习,她曾在《家校联系本》上这样写道:

家美作业已认真完成,课余在校完成作业很好,可以在老师的辅导下完成作业,对孩子的学习有所帮助,我很支持。家美回家做作业的速度很慢,现在学习压力大,写字时不专心,速度太慢。老师有好的建议可以告诉我,让我们共同交流,提高她的作业速度和学习质量,谢谢!

[班主任小贴示]

刚上一年级,小朋友还不适应,家长不要操之过急。可以给多给她一些鼓励和方法指导,让她学会合理化地分配时间,综合利用时间;对于作业可以给她记时,要求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果超时,可以用看电视的时间弥补;如果哪天写作业快,提早完成,家长要给予肯定。相信我们共同努力,小朋友会有更快的进步。

一位来自宝应的孩子家长,在参加了新学期的家长会后这样写道:

老师好,开学至今我感觉进入一年级以后节奏非常快,学习的紧张感很强,孩子的作业写得不认真,我们家长的压力也大,很害怕孩子掉队。老师,我感觉现在孩子的作业本分得不太清楚。语文可以,数学好像不太清楚,哪一本是家庭作业,哪一本是课堂作业。还有每天布置的作业,语文、数学一定要分清楚,我们好认真监督。不好意思,写了这么多,请谅解!

[班主任小贴示]

您的提议很对,说明您对孩子学习十分关心,一年级增添了新的学科,这说明学习要上一个台阶了。一年级是个关键,拼音、口算是起步阶段,不抓紧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辛苦一点,打牢基础,值得!至于作业的摘抄和作业本的分类,我会向数学老师反映,感谢您的支持。

[家长再回复]

谢谢孙老师的指导,说真的,我对孩子的学习抓得比较紧,主要是我们那时侯没好好练(念)书,现在才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希望孩子有点出息,最起码要比我们强,有时候自己都想重返校(学)堂练(念)书,可是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只希望孩子好好念书!又多写了!谢谢!

多么真切的语言,多么迫切的心情。虽是外来民工,可他们也望子成龙,也希望用学习来改变自己和孩子未来命运和人生之路。仅靠《家校联系本》上的交流是不够的,这些外来孩子的家长更需要一种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更需要教育理念的更新。因此利用家校联系本,我会用摘录或剪贴的方式向家长介绍一些有效的育子方法。

3、家访

以前,家访一向是老师“制服”学生的一大法宝,一听说老师来家访了,那准没好事。有些淘气的孩子就自编了打油诗“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找老爸。”随着科技发展,电话、手机等通讯设备的普及,给老师“告状”增添了更多的便利。事情刚刚发生,电话就到家了。因此那旧式打油诗便被现在的孩子新编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打电话。”但不管是新诗还是旧诗都反映了学生对教师家访的惧怕、家长对教师家访的反感,大大影响了家校间的沟通和协作。

为了让家访不再“痛苦”,真正实现“家校合力,共创优质教育”的目的,我校在德育工作中推出了“快乐家访”活动。所谓快乐家访,就是在家访前,教师认真填写《快乐家访》单,向家长小结被访学生近期在校的出色表现,并把家访的意图和家访时间在单子上写清,由学生、家长分别填上自己阅读后的意见。家访时,老师们带着微笑走进学生家庭,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诚恳地与家长探讨应当如何帮助学生改正自身存在的缺点,这种对待家长立足于情、对待学生立足于心的家访方式,真正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方式,使他们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永远充满希望地期待着学生的进步;这种情谊融融的家访方式,也逐渐感化了学生和家长,尤其是一些顽皮、后进学生的家长,通过和教师心与心的交流,他们也感到了一种尊重、觉醒,愿意更主动的配合学校、老师,督促孩子改正自身的缺点;而孩子也不再惧怕老师家访,他们甚至期待、希望老师能到家里做客,这样爸爸妈妈就能知道自己在学校是多么努力、多么出色了!以下就是一位老师和几位家长在“快乐家访”中的真切体验。

[学生资料]:

小李   一个十分调皮的男生,跑步特快,但数学成绩极差。由于对数学知识缺乏兴趣,上课常走神,经常拖拉作业。一到下课却特有精神,常仗着自己人高马大,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在班里很不得人缘。但奇怪的是他同桌的婷婷(一位能歌善舞的小女孩)却说他很聪明,因为小李在抄她的数学作业时居然能找出她的错误。小李的家境并不宽裕,父亲待岗在家,母亲下岗后找了一份营业员的工作,全家三口就靠妈妈的工资生活。或许是因为父母都为着生活忙碌,无暇顾及孩子,或许是由于父母的知识水平均不高,一年级下学期小李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几次与家长联系,均不见效。期末大考,小李数学又不及格,正面临着留级的危险。

[家访有感]:

学期结束时正值高温,四周的空气热得发烫。为了小李能在下学期初顺利通过补考,我决定到他家去家访。一路上,我的心里忐忑不安,每次去小李家总得面对他那位身材高大的父亲。也老师上门家访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每次当我们谈到小李在校的表现时,总要被这位父亲的厉声训斥所打断;每次当这位父亲向小李挥舞起豆大的拳头时,总让一旁的我胆战心惊。这次交谈的结果又会怎样呢?

来到小李家,穿过那狭小的巷子,我看到小李的父亲正坐在家门口,炎热的空气把他炙烤得大汗淋漓。我向他说明来意,希望他能冷静地对待这件事,并将小李的学习情况向他做了细致的剖析,希望家长能在暑假中配合老师,将该生的数学成绩补上去。随后我便静静地等待,等待着他满腔的怒火,责骂儿子时那暴风雨般的吼声------然而,今天他并没有发火,他先是一阵沉默,然后讲起本学期小李学习急剧下降的真正原因——他们夫妻离异了,作为男子汉他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加上忙着找工作,这几个月来情绪低落,更别提教育小李了。并为以前老师家访时自己粗暴的态度表示道歉,而且十分诚恳地表示一定会配合老师,在这个暑假帮助小李把数学成绩补上去。

听着他诚挚的话语,我回想起小李那凌乱的头发,上课时昏昏欲睡的眼睛,我想:每一个孩子在他落后的背后,一定都隐藏不为人知的秘密。当我们一次一次地责怪他们退步、淘气的同时,有没有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一想呢?小李,我们只知道他学习落后了,他又打架了,对他,我们似乎早已放弃,从不主动的采取措施去帮助他及时赶上来;从不去探究他拉队后的心情,只知道一味的高举起鞭子,给他压力,驱赶他前进。如果我早一些家访,也许小李就不会落得这么快,也许------

         

在回来的路上,我为自己的失职而感到后悔,孩子是立体的,是活生生的,是有血有肉的,要想教育好他们必须了解他们、理解他们,能为他们排忧解难,能帮助他们获得成功------,而家访正是让我们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大好时机,只有家校合作,学生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指导是一项细致的、艺术要求很高的、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要达致最佳效果,必须讲究方式和方法,我把它比喻为遵循水的“四种特性”:
  1、“无孔不入的渗透性”即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不要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对立面,而要怀揣着一颗爱心,凭借一种真诚,采取一切可接受的方法,把握与创设一切可能的机会,使交流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自自然然,不着痕迹地进行。
  2、“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性”即有效的交流不是满足于表面化的交往,而是力求达到深度的情感和思想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不是满足于轰轰烈烈、大张旗鼓的气氛渲染,而应千方百计营造一种宽松、宁静的氛围,形成一种情感场与意识场,从而使双方体验到一种炽热的真情,达成一种理智共识,享受一种心灵的感动,使人的思想与道德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不断的净化与升华。
  3、“因时而异,因势而变的灵活性”即与学生的交流应选择恰当的时间与地点,采取学生易于接受或喜欢接受的方式方法,使交流顺其心理,顺其性格,顺其自然。这就要求交流要随时而变,随势而变。
  4、“滴水穿石的持久性”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与理解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期间还不免有倒退或反复,不可能总是呈现出直线上升的态势,往往像一条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曲线。所以,不应该奢求每一次的交流都尽善尽美。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交流由浅入深,由感受到感动。
  教育从交流开始,成功的交流是成功教育的前提和保障,而正确交流的方式方法与技巧会将教育推向高效,推向成功。

二、妙用真善美的童话,浸润童心

在《西席的修养》一书中《愿你的语言能粘住门生》里有一段话:“希望我们每个西席在讲台上用语言弹出交响乐,能在知音者——门生的头脑里应声共鸣,收到最佳的效果”。

 西席:即“老师”。古人除了尊称老师为“夫子”、“先生”、“恩师”外,何以还经常尊称为“西席”呢?这与汉明帝刘庄有关。据《称谓录》卷八记载:“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此事史料可查:汉明帝是光武帝刘秀的继承人,他当太子时就拜桓荣为老师,登上皇位后,对桓荣仍十分尊敬。他常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请桓荣坐向东的位子,并替桓荣摆好桌案和手杖,亲自手拿经书听桓荣讲解经文。他为何让老师“向东”坐呢?原来,汉代室内的座次是以靠西而坐——即面向东方为最尊。“西席”,就是“坐西面东”的座次,明帝这样安排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由于皇帝安排老师坐西席,于是人们就把家庭教师,甚至所有老师尊称为西席了。

如果我们能驾御好与低年级学生交流的语言艺术,小朋友的心会被你深深吸引,那些好动的孩子也会静静倾听,他们会带着浓浓的兴趣学习,在老师的充满童趣的语言中,仿佛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走进美丽的故事中,他们和故事中的人物对话、交流,即使是枯燥的识字过程,学生也会因为老师的启发引导,用自己的眼睛在看、用小脑瓜认真的思考、老师用小手一起笔划……那么你的课堂中,就会有一股生命的流在涌动、一股思维的流在跳跃,在这样的课堂学生是鲜活的、他们的思维是鲜活的、语言也是鲜活的。怎样让我们的语言牢牢抓住低年级孩子的心呢?笔者认为巧妙地运用童话,让教育的语言变得浅显、生动又富有哲理是吸引学生与自己对话十分重要的方式。

1、巧妙的肃静

【案例】    

儿歌激趣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比比谁的耳朵灵,嘴巴巧?

听说训练:

身穿黑白衣,肚里都是气,绿茵场上跑,任你来回踢。

生开火车重复所听到的句子,猜出是足球。并说明理由。齐读儿歌。

【品评】

小朋友非常喜欢朗朗上口的儿歌、谜语,主要是儿歌接近学生的生活、充满着童趣。上课一开始用儿歌进行听说训练,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让他们静下心来听一听,说一说,一则肃静了课堂,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了倾听。

目前正在中国幼儿教育方面掀起热潮的“蒙泰梭利教学法”就介绍了这种“纪律教育论”。蒙泰梭利从她的儿童观出发,提出 “我们并不认为一个人像哑巴一样默不作声,或像瘫痪病人那样不能活动时才是守纪律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失去个性的,而不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蒙泰梭利眼中的纪律。在她看来,纪律教育的目的不是限制、惩罚、控制和命令儿童,而是通过激发儿童的“内在纪律”,以给他们带来更大的自由。

蒙泰梭利认为纪律教育的前提是:一个人能够成为自己的主人,能够根据情境的变化、按照自己的准则调节自身行为。可以说,这种纪律的维持靠的不是由外而内的灌输和压抑,而是基于“内在纪律”之上、由内而外的自然生发。“内在纪律是将要产生,而不是已经存在的东西。我们的任务就是探明纪律的道路。当儿童将其注意集中于他感兴趣的、不仅为他提供有益的练习而且提供对错误的控制的某种物体时,纪律也就产生了。”

在蒙氏教育法中推行一种“肃静课”,是蒙台梭利纪律教育中的又一个闪光点。这个课“就是让孩子们完全保持安静,集中注意倾听从远处传来的低声呼喊名字的声音;细心地完成各种协调动作;不碰撞桌椅、用脚尖行走;使孩子们的天性、运动能力以及心理活动都进入有序状态”。其实,可以把“肃静课”看作是一项训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能够锻炼幼儿坚持性、稳定性的小游戏,如“山谷回音”:让许多孩子轮流假扮为山谷一头的人,对着山这边喊话,其他孩子注意倾听,并重复。教师要指导喊话的孩子,让他们喊的声音依次逐步减弱。这个游戏看似简单,实际上它能够锻炼幼儿的注意力、安静倾听的能力。正如蒙台梭利所说:“通过反复的‘肃静课’,对孩子施加一定的影响,以增加孩子在工作中体验纪律的持久性。”而老师开篇使用的“谁的耳朵灵、嘴巴巧”这个游戏,正是遵循了“肃静课”游戏的规则,不过喊话的人由学生变为老师,但效果和目的是一样的。更妙的是这个游戏还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2、有趣的发现

【案例】

现在独生子女多,班里的男孩子常为一些小事拉扯打架,教育了几次,都不见效果。有一天给女儿讲绘本故事《爱打架的獾》,就把书带到了学校,利用晨会课给小朋友们讲:有一天两只獾要打架了,两个正在争吵的厉害的时候,一只熊走了过来,说:你们要打架,打真的,还是打假的?两只獾都很要面子,就一起回答:当然打真的。熊说:“那好吧,预备!停!你们把零花钱都拿出来,万一受伤了我带你们去医院”;两个獾正准备打假,突然熊又喊道:“预备!停!把你们的上衣脱掉,万一拽坏了怎么办?”两只獾把上衣脱掉了;突然熊又喊道:“预备!停!把你们的裤子也脱掉,万一裤子被拽坏了也不好啊。”两只獾一听,也很有道理,就把裤子也脱掉了;正准备开始,突然熊又喊道:“预备!停……”聪明的熊把两只獾的衣服脱得到最后只有小裤衩了,风呼呼的吹着,它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再也没有了打架的欲望。

小朋友们听得非常仔细,讲完故事,我让他们猜猜两只獾为什么不打架啦?他们说的头头是道:打架会把裤子衣服扯破,会打得头破血流,伤害自己又伤害别人……那么,如果以后两个同学在一起遇到了不开心的事该怎么办呢?小朋友有的说:我们可以先找找自己有没有做错,主动向别人承认自己的错处,请求对方的原谅,有的说:如果那个小朋友还不原谅我,可以请老师做裁判。老师调查清楚后,一定会惩罚那个知错不改的小朋友,并让他学会向别人道歉……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童话世界里学生运用自己的眼睛在观察、耳朵在倾听、大脑在思考。他们从獾的身上发现了打架的害处。他们的发言诠释着自己不是成人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蜡,在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他们同样能获得身心、情智的健康发展。

故事中的熊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将自己想要说的话、想要告诉獾的道理通过简洁的语言,引导獾通过行动自己感知到了。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也要多给予学生自主处理问题的空间,为儿童精心创造一个特殊的精神世界,使儿童在这一特殊的世界中能够充分自由的活动,进行自我训练和自我发展。蒙泰梭利认为自由活动、自我教育是形成一个人的重要条件。如果教师不重视儿童自我教育,过分强调他人教育,很容易导致学习者被动的学习,压抑学习者的个性,最终导致消极的学习效果。而儿童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儿童的潜在能力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进行自我建构、自我发展,促进儿童的自我教育。让儿童在与周围环境及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排除障碍,独立奋斗,显示出惊人的智慧,同时形成独立和自信的良好品质。

现在我们再来分享了薛瑞萍老师的一个案例:班上的孩子有人喜欢说脏话,很多孩子会这样想:别人骂我了,我不骂他,就会被骂到,好吃亏啊。您喜欢看《论语》和《佛经》,您用书中的知识巧妙的化解孩子们之间说脏话的现象。

“活佛,你死了以后,如果有人骂你,我们该怎么办?”活佛说:“有一个人送你礼物,你不接,礼物会怎么样?”那礼物依然会在对方的手里,脏话也如此;你若回应骂他,就等于接下了礼物,被骂着了,他会更兴奋的回应,因为他自己认为挑拨成功了。您给孩子们支招,这样回应:如果有人骂你,你就说:使劲骂使劲骂 使劲在骂你自己。后来班上只要有人说脏话,孩子们都会口口声声的说:使劲骂 使劲骂 使劲在骂你自己。至此以后,您班上说脏话的人越来越少了。

真是经典啊!我想不爱阅读的人,哪知道什么《论语》《佛经》啊,如果事情正面教育,利用一些标语或口号,来感染孩子,熏陶孩子,但我想,那样的效果肯定来的慢。

好书是人的精神清洁源泉。多读好书,多读写给孩子们的童话书,一定能让我们的语言变得生动、丰富、有魅力起来。

当然作为教师更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遵循儿童生命发展的心理特征,确立“尊重、热爱、鼓励儿童”的教师观

尊重儿童的原则。即将教师对儿童的尊重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师要用观察取代灌输式教学,必须以谦恭取代那种自诩的一贯正确的骄傲感。尊重不仅仅是指对儿童要和颜悦色,更是指对儿童的构想和意见的尊重,对儿童所从事活动的尊重.只有尊重儿童,承认儿童本身所具有的能力,才能够允许和支持儿童开展自我教育。
  热爱儿童的原则。生命的成长必须有爱的感觉,只有热爱儿童,才能够一切从儿童出发,才能一切为了儿童,才能不将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儿童,才能热心地观察儿童的表现,耐心地等待,而不是急于干涉儿童。
  鼓励儿童的原则。即教师工作的“关键是要激发儿童的兴趣,使他的整个人格都参与活动。”教师要努力去振奋、活跃和鼓舞所有的儿童,使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吸引他们去做各种练习,从而发展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正如蒙泰梭利提出的儿童自我教育思想,将儿童看作教育的主体,强调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投身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从而促进自我发展。这对改变我们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监护式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三、善用多元评价,激励童心

情感交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班主任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润滑剂”。恰当、及时、真诚、平等的情感与思想的交流,不仅促成了师生双方的相互理解、信任、合作,使班级管理工作容易落到实处,而且有利于营造出一个真诚、理解、信任、尊重的意识场,让班主任和全体班级成员在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品味着真情,享受着感动,体验着成功,使思想得以升华,灵魂得以净化,品位得以提升,崇高的思想品德得以在肥美的人文沃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班主任要与学生进行成功的交流,不仅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以及实际问题的情况,遵循教育的规律,而且需要注重交流评价方式的选择。因为恰当的交流方式、多元的评价手段往往可以使得教育效果事半功倍。特别是对待调皮的孩子。

【案例1】

刚担任一(1)班的班主任,就发现小男孩桑桑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特自由的孩子。上课他想走下来,就走下来;想画画了,就走到黑板前大画特画;即使是上厕所,他也会毫无顾忌的站到教室门旁的墙角,大大方方的解决。和家长协商对策,家长也反映去乡下外婆家玩,骑羊背、钻鸡窝,弄得满头鸡粪,一天不到就被“遣送”回了家,家长拿他没有办法。对于这个不懂“规矩”,又充满个性的小家伙,严厉的批评、柔声的表扬似乎都起不了什么作用,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任性地为所欲为。

         

怎么办呢?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我发现他对某件事感兴趣时注意力可以集中在10-20分钟;小朋友和他交流时,特别是他喜欢的小朋友,他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于是我决定出奇制胜,让这个调皮鬼能尽快的适应井然有序的小学生活。

首先,我把他调到了全班第一张座位,让他单独坐,并告诉大家,只有老师最喜欢的小朋友,才可以受到这个奖励。瞧瞧他的神情,骄傲的不得了。可没过多久,他就发现“殊荣”之下是孤独,因为如果他想找别的小朋友说话,只有转过身才行,可当他转身,就会在耳边响起老师高声的提醒,可没以前那么自由了。于是他把妈妈请来说情,是不是能让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坐。我把桑桑找来,轻轻地对他说:“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坐,可以!但在‘花儿朵朵’栏目里,你的花瓣必须达到十片,那样你想和谁一起坐,老师都会答应你。”原来,为了让每个小朋友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我们班在教室里设置了一个“花儿朵朵”栏。把每个小朋友的照片剪成圆圆的花蕊,当他们在家里、学校里掌握了一个本领或有了一点进步,那就可以在自己的“花蕊”旁贴上一片花瓣,花瓣越多,就证明小朋友越出色,进步越快。可因为桑桑的表现一直不好,他的“花蕊”旁还是光秃秃的。自从那次谈话后,一向自由惯了的桑桑,似乎有了一些改变,平时坐没坐样,现在他早读时总是尽可能把腰挺直,特别是当我走过时,他会故意把那腰板用力挺上几下;平时上课他爱躲在抽屉里捏恐龙,可现在上课前20分钟他还是能尽量管住自己,不往课桌下面瞅。看到他的进步和努力,我总是尽量肯定,大声表扬,他那光秃秃的花蕊旁也开始多了一片、两片花瓣。每到下课,他总会跑到自己的“花蕊”旁一遍一遍地清点,掰着手指计算着,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十片花瓣,才能实现自己小小的愿望?偶尔,我也会提醒他,把字写好,就能再得一片了;学会扫地就能再得一片了;讲卫生了,就能再得一片了……

    不断的提示与引导,让桑桑的个人行为习惯有了许多的改善。一个月后,他的花儿开得大大的、红红的,十片花瓣就像十个兄弟那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就在那一天,我满足了他的要求,让他和自己喜欢的小朋友坐在了一起,许多小朋友都向他投来羡慕的目光,再瞧瞧桑桑,得意地挺着胸,昂着头,心安理得地享受者自己的“成功”。

没过几天,他又兴冲冲的跑来问我:“老师,我可以在黑板上画怪兽吗?”我笑了笑说:“那你争取再得十个花瓣吧!”桑桑肯定的点点头,一溜烟地跑了。欣赏花儿的美丽是一快乐,而等待花开的过程是一种幸福。

[反思]

    对于那些被家长宠坏,不懂规则的小朋友,生气发火,一味地批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在进行教育时不仅要心中有爱,还需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拥有一定的教育智慧。

1、知己知彼。

即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能挖掘出“淘气包”身上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了解“调皮鬼”的兴趣和内心需要。因为即使再无所谓的孩子,也会有愿望和需要,了解了这些,你就能胸有成竹,巧妙地“对症下药”了。

2、步步为营。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心中要有计划和目标。也就是在一定阶段,通过引导,你希望他养成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取得哪些方面的进步。教师不会因为过高的期望落空而懊恼、抱怨;而学生也不会因为上进之路漫漫而放弃。通过制定小的奋斗目标,学生会有“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成功感,而在其努力改变自己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教给他一些行动方法,并通过“花儿朵朵”这样显性的方式,让学生清晰地感知自己与成功之间的距离,加上老师、同学的肯定与鼓励,那么当小目标达成之际,他内心的激动决不亚于刘翔在奥运会上赢得110米栏冠军。

3、乘胜追击。当实现愿望的兴奋尚未消退,教师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向下一个目标冲刺,只有当这种冲刺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内心的自动力时,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才能真正松一口气。

其实每个问题学生心中都有两个“自我”,一个向善,一个向恶。如果教师能帮助学生,用心中“向善”的自我打败“向恶”的自我,那我们的教育就真正触及到了孩子的心灵。

  【案例2】

    班级的温馨氛围,需要班级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团结协作,结成“爱心同盟”,“温馨”才能扎根于每个孩子的心中。我班最淘气的小豆豆叫“淘淘”,天不怕地不怕,像块牛皮糖……耍赖时软硬不吃,什么都不在乎。

怎么办?副班主任候娟芳老师发现了一个秘密:当她教自己儿子写作业时,淘淘就特别羡慕,如果这时你教他,他能做得又快又好。事后,我俩分析:脑子挺灵的淘淘,如此怪异?很可能因为父母开出租,晚上只有他一个人在家,他渴望关爱,又不会表达,就用淘气、耍赖等方式来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不能陪伴儿子的妈妈充满着愧疚,过分地溺爱,助长了他嚣张的气焰。在幼儿园时经常被批评、罚站的他知道只要充耳不闻,老师也拿他没办法。但是他的调皮已经影响到其他孩子的成长,必须治一治。

第一招:冷处理

当淘淘发脾气耍赖时,我们先把他安置在教室一角,坐在“反思”凳,不去搭理他,同时大力表扬专心听讲的小朋友,让他的独角戏唱不下去。等他安静了,再让他回到座位上听课。

第二招:沉疴下猛药

当淘淘的行为实在叫人忍无可忍时,就要让他吃点苦头了。他最怕苏校长,有一次他耍赖,我把他一口气拎到了校长室门前,没有进去。见我如此力大,他吓坏了,加上即将面对退回幼儿园的危险,他哭了。我和他约法三章,他的课堂表现大有改观。

第三招:以柔克刚

孩子缺失的是爱,爱是最好药方。当他挑食,不肯吃饭,老师就耐心地一口一口喂;当他不肯写字时,我就握着他的手一笔一笔写,哪怕他在闹情绪,我也会耐着性子紧紧握住他的手,一笔一笔地写,带着他一遍一遍地读,只到完成学习任务为止。不管他怎么闹腾,我们绝不发火,绝不妥协,绝不降低学习标准,用软绳捆硬柴的办法缠着他,让他脱不了身。

第四招:甜甜的诱惑

乔羽老先生一直不忘自己小时候背诵经典有糖吃的经历。这一招果真威力无穷。每天我都会在口袋里揣上几粒糖,哪天淘淘表现稍好,我就奖励他,他偷偷地笑!有时,我也发火,把他拽到办公室,不去管他。这是我们低年级组的其他老师就会就先用一些糖果软化他,善意地告诉他错在哪里。苏校长每次经过我们班,也总会关注这颗“怪味豆”,只要他有一点进步,总会微笑着表扬他,这让淘淘特别有面子。有一次,淘淘的妈妈说到买房子转学的事,淘淘却说不转,他说学校的老师对他都很好,……淘气的“怪味豆”,能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关爱了,多么大的进步呀!

         

第五招:“芝麻官”的魅力

淘淘最不爱做眼保健操和广播操,怎么办?我看准岗位实践中“两操监督员”的工作挺好,就用这个“芝麻官”来诱惑他。哪个孩子不爱当官,问他愿不愿意,他果然喜欢,随后我就提要求了,首先要自己会做,然后才能指导别人他很聪明一学就会,在小朋友们面前展示一下,虽然还有些不到位,但可以在监督的时候再学,大家鼓掌同意了。上岗培训、岗位实践让淘淘学会了做操,学着为集体服务,“芝麻官”的魅力不小。……

“怪味豆”淘淘常常给老师出难题,考验老师教书育人的智慧、耐心和爱心,对付他的招数也是常变常新,虽然有时并不一定“招招鲜”,但综合运用,他渐渐进步了:现在他作业速度快, 2、3月《我最棒》的星星评比数名列班级第一。不过他还有许多毛病,还时不时给老师、同学添麻烦,但因为班级团队的爱心同盟,我相信有一天他能做最好的自己。

【反思】

评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一直起到指挥棒的作用。教育的评价就是要发挥其教育功能、改进和激励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使每一个受教育者获得最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

1、多元评价,天天进步:

1)“我最棒”评星活动,每月进行评比表彰

每个孩子都有一本“我最棒”的奖励本,进步了就可以盖上一颗红五星,她是孩子们进步存折,是塑造美德的平台。每月的前十名不仅可以成为 “领读员”“纪律监督员”“故事诵读员”……,我还会为他们拍照留念,照片贴在教室走道的 “星光大道”上,多神气。

2)“我为小队加颗星”争创优秀小队活动

这是凝聚班级人心与人气的载体,只有每个人积极向上,小队才能欣欣向荣,虽然只是班级的一角,布置朴素,却是每个孩子每天关注的焦点。

3)“好娃娃”瓶,记录家校里的好人好事

可以在教室的一角准备一个瓶子,给瓶子贴上眼睛鼻子和笑脸,把小朋友在家、在校、在班里做的好人好事写在彩色的纸上,全班宣读后让学生折成千纸鹤、小白兔……一段时间下来,好娃娃瓶里积攒下的是每个孩子为他人服务的好人好事,当它被五颜六色的折纸装满后,我们就用彩线把他们穿成一串串珠帘,悬挂在窗前,这既是一种激励,又美化了教室。

4)“中队之星”评选,寻找队员学习的榜样

相机的魅力是无穷的,他除了定格郊游时的快乐,我还用他在班里寻找最文明的孩子,你瞧,画面中的每个孩子都愿意把自己最好的、最文明的一面展现出来,利用班里孩子的文明言行进行美德教育,相信每个孩子都能让自己熠熠闪光。

2、有机整合,行动评价 

要让学生们团结一心,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主题活动为载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获得成长与快乐的双赢。因此在学期初,我会立足传统节日,整合学校“雏鹰争章活动”和“生命教育”等特色活动,制定好详细的班级活动计划,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习惯,让学生在主题活动成长

    在“热爱领巾”、“和小花一起成长”、“阳光体育“情牵天爱——吹泡泡送祝福”这些与生命教育、绿色环保牵手的系列活动中,孩子们增长了知识、开拓了眼界、锻炼了能力、学会了关爱、增进了友谊、展示了自己、获得了“我最棒”自信、为拥有一双温暖的手而更快乐地成长着!

3、进行“快乐家访”,密切家校联系。

带着有进步的孩子,一起走进成为“我最棒”中队之星的家庭,一能近距离感受孩子的家庭学习氛围,同时对于其他孩子是一种生动直接的教育,更可以成为一种奖励、评价的手段,让每个孩子都欢迎老师来家访,以老师一同家访为荣!

 

亚尔贝斯说:“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的美。是金盏菊花瓣上的蝴蝶颤动的双翼,是阳光上一滴水折射的万紫千红,是秋风中悠然飞舞的落叶,是暮日里怡然坠落的累累红柿。

教师的幸福是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换回的一枚枚果实,是用自己的真情和执着赢得一片片温馨,是一份心旷神怡的感觉。

“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尊重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垂着绿荫的。”让我们用坚持不懈的爱,引领所有的学生如向日葵那样尽情地享受和煦的阳光,尽情地绽放生命的绚烂吧!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温馨班级建设 体现班级中的“每一个”    下一篇:最能致远是书香——浅谈书香班级创建的几点做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