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班主任论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有效教育策略研究

所属栏目: 班主任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焦虑、抑郁和社交恐慌,对此,本文探讨了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课、活动、人际引导、学法指导、心理氛围等有效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有效教育策略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但由于社会阅历浅,心理上还比较稚嫩,因而在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往往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突变,在突然的打击和挫折面前也容易心理失常。因此,教师要全面把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处理各种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达成增强学生心理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一、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分析
        为了摸清我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实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我校进行了一次《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问卷调查。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我校共有29个班,在校生1803人,其中初中部9个班514人,高中部20个班1289人。调查按男女等比抽样,高中部取样932人,初中部取样248人,共1180人。实发问卷1180份,回收1180份,剔除一部分做答不合格的问卷,实际统计的问卷为1152份,其中高中部912份,初中部240份。
        从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结果和个案访谈来看,当前我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为数不少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焦虑
        这种心理在中学生身上表现得比较普遍,占调查学生的92%。其中,89%的同学较轻微,持续时间也较短。这些轻微、短暂的焦虑有助于调动学习潜力。然而也有3%的学生焦虑时间持久,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很敏感,他们入睡难,易被惊醒,常体验到莫名其妙的恐惧、紧张和心烦。这种心境不仅对学习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若不及时疏导和诊治,容易演变成一种稳固的心理定势,久而久之就转变成为恐怖症、癔病等心理疾病。
        焦虑主要是由学习上的压力引起的。我们对学生在“学习上是否感到压力大”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学生认为学习上压力非常大、比较大的初中为57%,高中为67%,超过一半的比例,而且高中明显高于初中,高出10个百分点(见下表)。学生学习的压力来自于对学习的评价方式——考试。这从一方面说明中学生都有大考、小考的考试压力,而高中生承受着更重的高考考试压力。

       项目学段 非常大 比较大 一般 不大 无所谓 合计
频数 % 频数 % 频数 % 频数 % 频数 % 频数 %
高中 222 24 390 43 252 28 41 4.5 7 0.8 912 100
初中 51 21 86 36 84 35 12 5.0 7 2.9 240 100

        结合个案访谈来看,学生的学习压力表现为一下三种情况:学习成绩不好带来的心理压力。咨询时,有的同学说“我想学好,但不知怎的,总是不懂,心里觉得很闷”。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学习不得法引起的,他们为不知如何学而苦恼,学习成绩长期得不到提高,从而在心理上逐渐造成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对外界评价非常敏感,缺乏自信,严重者情绪沮丧,出现轻生思想。学习成绩好带来的心理压力。咨询时,也有同学说“我整天睡不着,总是怕自己的成绩会由好变差”。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竞争激烈,心理脆弱,总想保持学习成绩好的优势,不能承受考试失败的打击,因而产生紧张焦虑情绪。考试及升学带来的心理压力。咨询时,还有同学说“越接近考试,我就越慌,慌什么?什么都慌!”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升学及考试压力过大,平时学习不扎实,临考恐慌而引起国重的情绪紧张和情绪波动。
(二) 抑郁
        一些学生在情绪上表现出悲伤、孤独、颓丧,自我评价消极,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对学习缺乏信心,对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对改变自己的处境持悲观态度。这类学生往往不引人注目,他们不影响课内外秩序,不妨碍教学和各项活动,但随着不良情绪的发展和内心紧张程度的加重,他们会日益消沉下去,严重的可能发展为抑郁性精神疾患,有的还会做出自伤行为。这些学生的抑郁心理,主要是下列因素造成的:
1、 长期得不到成功的体验,自信心偏低或丧失。
        从我校高一年级四个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进行个案分析,发现学生的自信心水平偏低且个体差异显著。在调查的自觉性、坚持性、自信心、责任感、主动性、独立性六个因素中,自信心因素的得分明显低于各个因素的平均得分,且标准差变异系数高达36%,个体差异程度高于其它指标。特别是社会性自我指标平均得分比综合平均得分低16.8%,标准差变异系数更高达49.3%。(见下表)

指   标 1班 2班 5班 6班 平均分 标准差 标准差变异系数
自信心 自 我  评 价 4.27 4.52 3.98 3.96 4.15 1.45 34.9%
社会性自我 4.37 4.10 3.91 3.59 3.98 1.96 49.3%
平    均    分 4.32 4.31 3.95 3.78 4.07 1.46 35.9%
综合得分 4.68 4.89 4.82 4.80 4.79 0.91 19.0%

2、 早恋产生的心理困扰。
        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一般都会有比较强烈的想与异性交往的心理需求(男生78%,女生72%)。对自己的形体,尤其是性特征的关注比以前明显增强,有的急于确立恋爱关系,把这种所谓的“恋爱关系”作为了解异性的最主要手段。同时,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的因素,如黄色书刊、淫秽影像、网络的影响,加剧了青少年的不良感性需要与社会规范之间的矛盾,使一部分中学生陷于其中,不能自拔。一旦感情处理不妥,关系破裂,心理便会长期抑郁不安,萎靡不振。
3、 家庭变化及教育不恰当的心理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也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些变化对青少年的心理的正常发展起了消极影响。如单亲家庭或名存实亡的家庭,他们的孩子得不到及时的关爱,就容易产生失落感。而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父母忙于工作,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造成家庭气氛的不和谐,也容易给青少年带来焦虑不安与偶像破灭感。家教方面,家长对孩子在物质上百般迁就,生活上百般呵护,而在学习上却又百般苛求,这就造成子女的心理承受力低下,难以应付挫折境况。中学生常常无休止地陷入严重的心理不平衡之中而难以自拔,加之家庭对子女的交友活动严加控制,无视其独立性的要求,因而大大加剧了中学生的抑郁心理。2000年3月,某市一个初三男生,因玩游戏机一事与家长发生争执,受到训斥后,当晚上吊自杀。他在遗书中写道:“我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留恋,但你们把我逼上绝路。”真是令人触目惊心、反躬深思。

   

        如果中学生遇到烦恼,学会向人倾诉,那就不会抑郁不安,上述悲剧或许也就不会发生。但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青少年遇到烦恼,不去找人倾诉,而是自己闷在心里的占7%的比例。(见下图)

(三) 社交恐慌
        有社交恐慌心理障碍的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他们对社会交往行为有一种强烈的恐惧心理。他们常常会找借口回避,即便是与家人、老师、学生在一起,往往也会感到不自在。这类学生对他人的言行过分敏感,稍有不顺心的事情,便陷入痛苦之中。对同学的善意帮助持怀疑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怀戒备之心,在人际交往中有害羞、局促不安、尴尬、笨拙等异常反应。
       结合个案访谈,发现社交恐慌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性格内向,多虑、不合群。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在班里和什么人都合不来,很孤独。”这类学生往往不善于打开谈话局面,他们害怕不好的评价;虽有改变自己性格行为的愿望,但总不能如愿以偿地调节自己。依赖性强,文静、胆小、怯懦。也有同学说:“在班里,别的同学常常嘲笑我,我很怕,但我又不知怎么办?”这类学生平时受到父母的过分保护,在失去父母照顾的情势下,怯懦、胆小、害怕,遇到困难,常常束手无策,产生自卑心理。恶作剧。有的学生学习、品行都平平,没人愿与他交往,于是就制造恶作剧,想引起别人的注重与重视。正如一个同学说的:“在学习中,不知怎的,总喜欢捣蛋,明知别人不喜欢,却总是这样。”
二、 积极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与咨询。调查发现,有47.2%的高中生和48.7%的初中生表示需要、很需要心理咨询。(见下表)

       项目学段 很需要 需要 不知道 不需要 合计
频数 % 频数 % 频数 % 频数 % 频数 %
高中 102 11.2 328 36.0 77 8.4 405 44.4 912 100
初中 32 13.3 85 35.4 25 10.4 98 40.8 240 100

        事实上,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虽有其特殊性,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因此学校可通过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与咨询,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预防心理疾病、矫治心理障碍。让他们学会了解自我、正确评价自我,认识现实、正视逆境,自信待人、自尊尊人、自助助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学会劳逸结合,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健康情绪,借助释放、升华、转移、自慰等方式克服不良心境。从而学会采取相应的调节方法来进行自我心理保健。
(二) 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养。
        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增加物质和精神营养,满足身心发展的需要,指导学生阅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观赏体验大自然、文学艺术作品,认识、体验社会中的“美”,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懂得人生的真正价值,并满怀信心地去努力奋斗。另一方面,教师可遵循趣味性、可行性、发展性和序列性等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制订计划,提供时间、人员和场地,积极宣传、组织和开展一些活动。通过自主训练,培养学生独立的心理品格,克服依赖心理;通过志向训练,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克服惰性心理;通过情感训练,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心理品质,防止闭锁心理。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和认真总结,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心理品格。
(三) 帮助学生学会交往,处理好四种人际关系。
        实践证明,群体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谐的关系使人感到温暖产生安全感;相反,彼此冷漠,互不往来,甚至仇视和猜忌的关系易使人产生压抑和焦虑,缺乏安全感,导致多种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帮助学生与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要指导学生尊重父母,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苦心;指导家长关心子女的学习、道德品质和生活,在他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合理的指导,平等对待子女,尽量满足其正当要求,尊重他们的意见。其次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充满希望和信心,学生受到鼓舞,就会努力学习课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再次是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教师要指导学生恰当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正确地识人和择友,与同学团结友爱,彼此沟通,达到相互了解和信任。最后是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与异性交往,破除对异性的神秘感,形成健康的性心理,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使男女生相互尊重、关心和爱护,把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科学文化中去,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 进行学习方法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制订学习计划;学会科学用脑,促进智力发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地获取知识,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及时分析自己学习中的疲劳,增强学习毅力;逐步浓厚对学习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掌握学习技能,提高学习效率。
(五) 优化班级心理环境,营造健康和谐的心理氛围。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规教育外,还要注意耳濡目染地熏陶渐染。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主要有赖于学生所处班级心理环境。研究表明:凡是班级心理环境民主、和谐的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就比较好;反之,则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就较多。同时,研究也表明班主任是营造班级心理环境的关键人物。班主任如果能在教育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的心境,养成开朗健康的性格,就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班主任如果能以爱心治班,关心学生,真诚地与他们交往;班主任如果能以民主治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组织他们参与班级管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宽松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如果能通过团队活动、墙报、黑板报、专题讨论、主题班会等途径,促进健康舆论的形成;班主任如果能以活动治班,在适当的时候带领学生登山、郊游,在轻松的气氛中沟通师生心灵,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那么,就可以营造良好的班级成员人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焕发出无穷的创造力量,从而铲除滋生心理问题的土壤,滋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项目教学法在我校教学应用中的几点看法    下一篇:中西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