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让词语教学绽放生命的魅力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温岭市松门镇第三小学  王正云

  摘要:记得李海林教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只有这样词语才会在学生的心中变得丰厚起来。”但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高段的老师,往往认为教学的重点是对文章的理解,而词语的学习只是为学生的顺利阅读扫除障碍而已,无足轻重。因而,出现了小学高年级字词教学弱化、简化、僵化的“三化”现象。根据目前的一些情况,我从词语的“组合、温度、拓宽、挖深”四个方面进行尝试,力求让词语教学绽放生命的魅力。

  关键词:词组  组合  效度   温度

  记得李海林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只有这样词语才会在学生的心中变得丰厚起来。”但在现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认为字、词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到了高年级,认为教学的重点则是对文章的理解,词语的学习只是为学生的顺利阅读扫除障碍,无足轻重。因而出现了小学高年级字词教学弱化、简化、僵化的“三化”现象。对于词语教学,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出示词语,请学生朗读;老师请学生简单说说意思;再读词语或用它来说句话。至此,教师的词语教学已经结束。但是,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是抽象的,模糊的。这一个个充满意蕴的词语,在教师枯燥的操作中失去了生命和活力。致使一学期下来,学生学几百个词语,但留在学生脑海中的词语没几个,更不用说运用这些词语了。

  其实,在我们小学语文课堂中,词语教学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一项贯穿六年的教学内容。细细品读新课标,你就会发现在词语教学上并没有削弱对词语理解的要求,而且提出了易于操作的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针对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在词语教学中,我认为,可以扩大词语教学量,出示以一定关系组成的词组,让这些词语相得益彰,溶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能被学生正确使用或顺利调遣,使词语教学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它也在课堂教学中绽放生命的魅力。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 、巧妙组合,提升词语的效度

  所谓巧妙组合就是指通过词语这个单位,科学合理地把各种有关连的词语组合起来,在这个综合训练过程中能产生最大的效益。我设计《普罗米修斯》一课的词语教学时就是这样组合的。

  (1)肝脏    双膝

  (2)吩咐    动弹

  (3)凶恶的鹫鹰     严厉的惩罚

  气急败坏       挽弓搭箭     驱寒取暖

  (4)太阳神阿波罗    众神领袖宙斯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第一部分词语的教学:“肝、脏、膝”这三个要求写的生字都是月字旁,它们都是身体的一部分,而且“脏”也是多音字。所以在学生会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字形上的特点,有利于学生识记字形,并且强调了其中笔画较多的生字“膝”的写法。继而以一代多,带出月字旁的这一类字,如胳膊、腿脚、肌肤……

  第二部分词语的教学:这两个词是南方人易忽视并且难读好的轻声词。即使教师提醒学生要读轻声,学生也往往只能读出一点点轻声的意思,大多读得不到位。这时教师可以示范:“听老师读。动--弹,动--弹,咚--踏,咚--踏,多像音乐中的节奏呀!”这样学生一定会饶有兴趣地学起来,读出轻声的韵律。

  第三部分词语的教学:对于这一类词,在学生读的基础上,再引导读出词语的意思。“气急败坏”一词学生的表现形式最多:可以满脸怒气地读;可以捶胸顿足地读;可以双手叉腰地读……“挽弓搭箭”一词容易与“拉弓放箭”混淆。我们可以提醒学生:“请注意‘挽'’搭‘二字,想想再读。”就这样让学生加上动作、表情等,他们很快就能读懂词语的意思。

  第四部分词语的教学:这些词较难读,可以让学生多读几次。然后引导他们发现规律,即这些词由两部分组成,前面部分是神号,后面部分是名字。再引导学生发现词语内部的停顿,并且用朗读实践自己的发现。

  教学中,我巧妙地把词语归类组合,不同的词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每一组有每一组的训练点:第一组,重在识记字形;第二组,重在读好轻声;第三组,重在读出意思;第四组,重在读出停顿。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触摸词语,用自己的情感和经验去观照词语,进行多元解读。这样不但没有把词语与文本割裂开来,反而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了词语的种子。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和能力又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入情入境,触摸词语的温度

  所谓入情入境就是通过教师情感的激发,使原本冷冰冰的词语与课文的情境相融,引导学生透过词语,去品味词语中所蕴含的情。词语中一旦有情的加入,词语就会生机勃勃,在学生的心中也难以磨灭。因此,为了使词语富有情味,我们就要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反复酝酿、诵读,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词语的情味。下面就是我在上《桂林山水》一课词语的潜心教学:

  出示词语: 波澜壮阔的大海   无暇的翡翠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奇峰罗列    拔地而起   翠绿的屏障

  第一组教学:

  (1)读准词语,并想一想这两个词带给你有什么感觉?你能不能带着这种感觉来读?

  (2)注意 “无暇”这个词,读着读着你有一种什么感觉?(请生读,再一次朗读,齐读)

  第二组教学:

  (1)带着刚才的感觉,谁来读第二组词语,把感觉读出来。

  (2)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闭上眼睛,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生再读)

  (3)那水,那样的绿,那样的清纯,就像是一块洁白无瑕的翡翠一样;那山,拔地而起,形态万千,这种感觉是如何来的? (再让学生朗读感悟)

  (4)创设情景:这样形态万千的山围绕着这样静静流淌着的又清又绿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学生再次闭上眼睛想象这幅画卷。)请把这八个字读到心坎里去。

  这样词语教学独具匠心,没有一丝拼凑雕琢之感,正如桂林山水的“画卷”,又如清泉汩汩流入心田,叫人如痴如醉。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有时教学就是这样,以词组的形式出现,把词语与画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从画面中找到“感觉”,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丰富内在的情感,如磁铁般深深地吸引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样的词语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在教学生读词语,而是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学生在如诗如画地品读中,犹如身临其境,感悟着词语,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言魅力泼泼洒洒地散发了,从而使词语在学生的心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三、开阔视野,拓宽词语的广度

  开阔视野,就是要做到词语教学不能狭隘地停留在以字解词上,而是以词语为支架,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以降低难度,来增强词语的广度。这时的词语就起到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作用。我校潘君利老师就采用过这种方法,她执教的《最后一头战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出示词语:

  西双版纳  打洛江畔  嘎羧   波农丁 象冢

  威风凛凛  排山倒海  势不可当    英武豪迈

  浴血搏杀   摩挲  久久凝望  震耳欲聋  炯炯有神  长途跋涉

  (1)第一横词语教学:读准一些陌生的人名、地名(指导读准)

  (2)第二横词语教学:读出英勇壮观的气势

  (3)第三横词语教学:用你们的朗读告诉大家

  (4)你能用上面的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表现”,是人固有的言语生命的欲求,作为教师,要唤醒、顺应和养护这种欲求。在课堂上要现学现用,提高运用词语的频率,养成活学活用的好习惯。张庆主编曾提出:“要重视整体感悟,不要把课文教得很’碎‘,语文要抓住主要的,以它为纲领,做到纲举目张。”以上教学中,让学生利用这组词语,不只停留在“读顺”、“理解”、“积累”的层面上,而是把目标指向于“言语表现”,让学生以词语为支点、纲领,连词成句,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降低了难度;也让学生掌握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四、刨根问底,挖掘词语的深度

  所谓挖深就是指在词语教学中,不能仅停留在读通和理解的层面上,还要挖掘出词语中的深层意象,就如同挖井一样,越挖,越感觉到清泉汩汩而出,涌动着生命。我庆幸听了张祖庆老师教学的《我盼春天的荠菜》,它就是很好的范例。

  出示:

  嫩蔷薇枝      才开放的映山红

  青豌豆    青枣    青玉米棒子

  马齿笕    野葱    灰灰菜    荠菜

  师:谁来读读这些词语(随机正音)

  师:读得挺棒的!大家发现没有,这些东西都是植物,而且是作者小时候吃过的植物。当张洁饥饿的时候,她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些植物--

  生:(齐读“嫩蔷薇枝……荠菜”等词语)

  师:当张洁饥饿的时候,她能吃到的也只能是这些植物--

  生:(接龙读这些词语)

  师:饱尝饥饿的张洁,对这些植物,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一起再读这些植物的名字--

  生:(齐读这组词语)

  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语),运用多种方法,走进词语的世界。以上的教学, 张祖庆老师设计得非常巧妙。他拎出这些词语,都是和作者张洁小时候的“饥饿”经历有关。因此,在教学这组词语的时候,张老师通过三次语境的创设,从“想起”到“吃到”到“感情”,引导孩子们去反复读。这样一来,整组词语,就以它们独特的意象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中,情不自禁地把学生带入课堂,走进了张洁的内心,学生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小时候的张洁狼吞虎咽地吃这些植物的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也理解了张洁那份急切的“盼”。这样,词语就以一种鲜活的生命在学生的心灵中涌动,那股对张洁的同情之心也油然而生,学生的精神和语言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这样的词语教学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最后,我想用张祖庆老师说的一段话来作为结尾:“词语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维果斯基说过:’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没有获得感性的个人涵义的词语是不可能被主体顺利调遣或正确使用的。当词语未与学生的精神领域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时,这些词语在学生的心中是了无生命的。这样的词语,是生机勃勃的心灵之树旁一片枯萎的叶子。我们要想尽办法通过词语教学,为孩子们展现一个广袤丰美的语文世界,一个神奇绚烂的语文天堂。”

  参考文献:

  1、朱文君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张祖庆词语教学艺术赏析》  包南麟主编《小学语文教师》2006年第6期

  2、姚文巧 《词语教学切忌『浅尝辄止』》  张启航主编《小学教学设计》2007年第5期

  3、彭海鹰 《让词语教学生动而有效》     张启航主编《小学教学设计》 2006年第4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古诗词浸润孩子的快乐童年——浅谈小学诗词教学    下一篇:有效导航,扬起课外阅读的风帆
推荐资讯